地方普通高等院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问题探析

2016-03-07 02:31田恩学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黑河编导广播电视

何 北,田恩学

(黑河学院,黑龙江 黑河 164300)



地方普通高等院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问题探析

何北,田恩学

(黑河学院,黑龙江 黑河164300)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的编、导、摄、后期合成等方面能力是学校在实践教学中着重培养的能力。但由于地方普通高等院校在师资力量、教学设备、课程设置、实践基地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致使人才培养质量不高。为提高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需要从拓宽教师引进渠道,加大教学设备投入,恰当设置课程,加强实践监督,鼓励学生参与实践等方面入手进行改革。

地方普通高等院校;广播电视编导;实践教学

一 地方普通高等院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发展现状

地方普通高等院校是指承担着为一定地区培养人才,并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为社会服务任务的各类学校。因此,这类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与自己学校所在地区的发展相适应,对于人才培养也要考虑到地方特色,从而才能更好地服务地方。地方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学宗旨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更多地是让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提高自身的专业实践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地方普通高等院校的作用,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的传媒事业也得到迅猛的发展。国家开始越来越重视影视作品、电视节目的制作,这就增加了对传媒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使高校中与传媒有关的专业得到快速的发展和壮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就是其中之一。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广播电视艺术学(二级学科)分支之一,是艺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新兴学科。[1]1998年,我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载入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自此之后,很多高校都纷纷成立该专业,时至今日,已为全国各级各类广播电视传媒行业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但是对于一些地方普通高等院校来说,由于地处偏远,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师资有限,所建专业也较晚,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还不够完善,也呈现出许多问题。

本文所研究的对象是黑龙江省黑河市一所省属普通高等本科院校——黑河学院,她是中俄4300多公里边境线上我国境内唯一一所普通高等本科院校。黑河学院历经黑河师范专科学校、齐齐哈尔大学黑河分校等发展阶段,2004年晋升为本科院校,2006年纳入省属院校。由于地处边疆,学校的办学始终以培养区域型人才、服务边疆发展、弘扬地方文化为目标,并积极利用地缘优势,与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的多所大学合作办学,形成了自身的办学特色。

黑河学院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隶属人文传媒学院新闻传媒系,于2012年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生,截至目前,已经招收四届学生,学生数量达到400多人,并于2016年有了第一届毕业生。根据这四年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及教学效果,总结经验,进行反思,找出在人才培养方面所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学生实践技能培养方面的问题,并予以解决则是本文的研究目的。

二 目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专业教师数量少。

师资短缺是很多地方普通高等院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很多学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师数量不足,不能满足教学的基本需要,导致很多教师一个学期要讲授多门专业课程,课时量大,备课时间长,没有课余时间做更多的课外实践辅导,也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目前,黑河学院新闻传媒系有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专职教师6人,同时讲授三个年级的专业课程,每个专职教师至少要讲授两门或两门以上专业课程,有的教师周学时甚至超过20学时,授课压力较大。

2.教师专业程度弱。

很多地方普通高等院校建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较晚,专业教师通常为其他专业教师转行承担。这些转行教师虽然或多或少地都通过参加进修或培训,学习了广播电视编导的有关知识,提升了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可以承担该专业的相关课程,但由于这些教师是非专业出身,并未在电视台、传媒公司或其他相关行业工作或实践过,因此在专业能力培养方面,特别是实践能力方面会有所欠缺。6名编导专职教师中,只有1名是新闻学毕业的研究生,其他5名教师均由其他专业转行而成。他们有的在黑龙江大学进修过广播电视编导课程,有的根据自己所讲授的课程参加各种相关培训,例如:电视摄像、电视节目导播、新闻片制作、影视后期制作等,在专业能力方面提高自己,但大家也都深有同感,还是觉得应该到相关行业中进行实践,才能够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结合起来,提升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教学效果。

3.设备陈旧且数量不足。

我们都知道,现今科技进步的速度有多快,这就使现代化的各种媒体设备更新的速度也大大加快。而地方普通高等院校的经费有限,不能及时购买新的设备,导致教学所使用的设备陈旧,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需要。就拿电视信号来说,由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由标清信号到高清、超高清、4K信号,这些都需要设备的及时更替。陈旧的设备没有办法使学生的学习跟上时代,到工作单位后会与其脱节。另外,由于资金有限,所购买的设备数量也不是很多,上课时不能满足学生人手一台,有时甚至需要五六个人共用一台摄像机。上课时基本要分成小组进行,每节课每名学生使用机器的时间仅为15分钟左右。学生没有充分的时间使用机器,又怎么能够了解摄像机的使用方法和熟练地掌握拍摄技巧呢?上述情况还只是针对一个年级、一个班级、一门课程,如果同时有不同年级、不同班级、不同课程同时进行,机器就更加不够用了。黑河学院新闻传媒系目前有学生练习摄像机13台,均为标清信号,是2011年购置的,至今未更新,由于数量有限根本就没有办法满足12个班级同时上课的需求,这个问题是我们急需解决的。

4.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

目前,国家教育部对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课程的开设并没有统一的要求和规定,因此,各所高校所开设的课程都是自己学校拟定的,虽然课程看似大同小异,但在开设课程的时间、门数、类型等方面还是有较大差异的,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特别是地方普通高等院校,上下学期所开设的课程缺乏延展性,给学生的感觉就是还没等学会,课程就结束了,这也不利于学生技能的深入学习和进一步提高。黑河学院新闻传媒系由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开设较晚,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还处于探索阶段,根据2012级学生的教学情况,也在2013级、2014级进行了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使课程更有序,但经教学实践检验,发现部分课程前后关联小、系统性不强,应进一步进行修订。

5.实践教学基地数量少。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想使学生具有实践能力,仅仅在课堂中进行实践教学是不够的,还应该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进社会,到社会中去检验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实践的能力。我们都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进行实践,我们永远也不知道自己所达到的程度。实践基地就是学生在社会中实践的场所。但由于专业开设晚,建立的实践基地较少,而且由于黑河自身的地理位置,传媒业发展相对落后,黑河地区的传媒企业较少,不利于实践基地的建设。有一些传媒公司,规模也都很小,没有办法容纳大批量的专业学生实习。黑河学院新闻传媒系现有编导专业实习基地2所,即黑河电视台和瑷珲新闻制作中心,根本不能满足一个年级100多名学生实习的需要。

6.实践教学缺乏监督性。

地方普通高等院校的实践基地数量少,不能满足学生见习、实习的需要,只好让学生在假期的时间回家自己找单位进行见习、实习实践,这就不利于学校对学生见习、实习效果的监督,也不利于教师对学生见习、实习的指导。黑河学院新闻传媒系就把学生的见习时间安排在每个假期,要求学生利用假期的一周时间找单位见习。有的学生见习的单位与专业不相关;有的学生见习时间短,甚至不见习;有的见习也只是去单位看一看,根本没有动手的机会,这些都是学校所不能控制的。

7.学生参与实践机会少。

黑河学院地处我国边疆地区,获得外界信息的途径有限,获得外界信息的时间往往滞后,很多比赛信息收不到或收到晚,致使学生没有很多参赛的机会。拍摄的作品也仅限于完成课程作业,并没有展示的机会,缺少展示作品的平台,学生进行实践的积极性自然就没有那么高,实践效果也没那么好。

三 解决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问题的策略

1.积极引进师资,拓宽教师渠道。

优良的师资是教学质量的保证。为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必须积极引进师资,组建强大的师资队伍,才能够使地方普通高等院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更上一层楼。首先,我们应该从各名牌大学的相关专业引进高学历的优秀毕业生来校任教,这对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是非常有利的。他们能够从更专业的角度进行实践指导,使专业教学实践有效地开展。其次,应与业界进行联系,引进一部分有媒体工作经历、实践经验丰富的媒体从业人员成为学校的专职或兼职教师,他们实践操作能力强,见识广博,无论是从设备的操作性还是从技术的专业性方面都能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良好的指导。最后,我们也可以从一些传媒类高校聘请一些知名的专家、学者成为客座教授,每学期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来校进行培训或讲座,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了解传媒的前沿发展,把握传媒的发展动态。

2.合理规划经费,优先购买设备。

设备短缺是专业发展、学生能力提高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还得从宏观的角度出发,由院领导对教学经费进行合理的规划,制定出一个较为长远的发展方案。按照设备使用的轻重缓急分批次地购买教学所需的设备,使设备数量逐年增多,确保教学的基本需要。特别是要多增进一些髙清摄像机、灯具、吊杆麦克及演播室其他设备,建立高配置的非编实训室,安装最新的正版软件,逐步地完善教学实践的设施和设备。

3.及时调整计划,恰当制定课程。

对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来说,课程设置应该以“厚基础、宽口径、细方向”作为目标,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论课程要作为实践课程的基础,开设的课程要注意课程之间的联系,在课程安排上,要考虑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根据课程的难易程度、递进关系、基础与专业等进行编排。特别是对实践课的把握,要划分得更为细致,这样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能够更好地区分不同节目制作的方式、技术手段的使用、需要注意的要点等。明确人才培养的整体思路,使课程体系系统化、最优化,使专业实践教学的发展可持续化,使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显著化。

4.积极建立基地,适时监督实践。

实习、实践基地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专业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恰恰就是实践能力要求很强的专业,实习、实践基地在整个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学生实践能力提高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如何解决实习、实践基地少,是我们要积极思考,并努力改变的问题。本地的传媒业不发达,那我们就努力走出去,到市外、省外来寻求更好的合作对象,进行校企联合,使企业成为学校的实习、实践基地,而学校则成为企业的人才培育的摇篮。另外,对于学生的实习、见习要做好监督工作,尽量避免在假期安排实习、见习,每名实习、见习的学生都要安排指导教师,要保证指导教师与学生定期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实习、见习情况,能够针对实习、见习中存在的问题予以指导。

5.拓宽实践渠道,鼓励学生参加。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实践性很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单纯依靠上课的实践是没有办法锻炼出来的,那就要合理地利用课余时间。开放实训室就是学生有效利用课余时间提高实践能力的首要途径。实训室开放能够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接触这些设备,熟悉设备的使用方法、操作技巧,提高学生的拍摄、剪辑能力。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高还受到自身见识浅薄的影响,这就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项与专业有关的比赛,例如摄影大赛、DV短片创作大赛、微电影大赛等。通过参加比赛能够多和其他院校的选手进行交流,找出自己的不足,促进自身提高。作为教师,应该积极地为学生寻求比赛信息,及时通知学生,并对学生要拍摄的内容予以指导。另外,系里也可以定期组织学生采风,通过外拍提升学生拍摄的兴趣,在外拍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岳筱宁.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本科实践教学探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1).

[2]孙嘉翔.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实践的创新[J].西部广播电视,2013(13).

[3]张荷花.地方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课教学模式探究[J].定影评介,2014(16).

[4]刘福利,徐宁.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探析[J].文学教育,2014(6).

Class No.:G642.0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宋瑞斌)

Practical Teaching for Editing of Broadcasting and Television in the Universities Run by Local Government

He Bei, Tian Enxue

(Heihe College, Heihe, Heilongjiang 164300,China)

Colleges run by local government should focused their attentions on the ability training in the editing, guide, shoot, post synthesis i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for the radio and TV directing majors. However, problems such as faculty, teaching equipment, curriculum provision, practice base construction would result i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which would affect the personnel training quality. In order to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for the Radio and TV Directing major, we should widen the introduced channels of teachers, increase the investment of teaching facilities and curriculums involved, strengthening the supervision for the practical teaching and the participation of students in practical teaching.

universities run by local government; radio and TV directing major; practical teaching

何北,硕士,讲师,黑河学院。研究方向: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数字影像技术、影视美工。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15年度规划课题“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实践技能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课题批准号:GJC1215117)成果。

1672-6758(2016)10-0019-3

G642.0

A

田恩学,硕士,讲师,黑河学院。研究方向:远程教育、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影视创作技术。

猜你喜欢
黑河编导广播电视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与改进
到张掖看黑河
黑河来到了张掖
论行进旗舞编导与舞蹈编导的区别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电视编导的机制创新研究
黑河的孩子(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