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肺切除术围术期系统化护理体会

2016-03-08 06:18熊静娴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6年3期
关键词:系统化护理肺癌

熊静娴

河南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 肿瘤科 信阳 464000

肺癌肺切除术围术期系统化护理体会

熊静娴

河南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 肿瘤科信阳464000

【摘要】目的总结肺癌肺切除术围术期系统化护理的体会。方法对26例接受肺切除术的肺癌患者实施围术期系统化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本组2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6~12个月,术后发生并发症5例(19.23%),其中心律失常2例、切口感染1例,支气管胸膜瘘1例,均经对症治疗后痊愈。1例高龄患者术后发生急性呼吸衰竭死亡,未发生其他并发症。 结论加强肺癌肺切除术患者的围术期系统化护理,能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改善手术治疗效果。

【关键词】肺癌;肺切除术;系统化护理

肺切除术是治疗肺癌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创伤大,丧失肺功能多,术后并发症多,对患者恢复影响较大[1]。2014-06—2015-06,我院对收治的26例行肺切除术的肺癌患者实施围术期系统化护理,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26例者均经过纤维支气管镜和胸部CT等检查确诊。 男17例,女9例;年龄46~75岁,平均58.20岁。左侧15例,右侧11例。TNMⅠ期12例,Ⅱ期14例。鳞癌14例,腺癌8例,小细胞未分化癌3例,大细胞癌1例。均在全麻下实施肺切除术。

1.2护理方法

1.2.1术前护理(1)环境护理:保持病房整洁、安静,调节适宜的室内温度和湿度。定期进行病房空气消毒,保持病房空气流通。(2)饮食护理:指导患者进食易消化、富含维生素、高碳水化合物及高蛋白饮食。术前禁食10~12 h、禁饮6~8 h。(3)健康教育:劝导患者戒烟。加强口腔清洁,每日用漱口溶液漱口,预防发生口腔感染。(4)呼吸道管理:指导患者正确咳嗽、排痰和进行缩唇腹式呼吸运动。还可应用爬楼梯、吹气球及雾化吸入的方法加强肺部功能,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2]。(5)术前准备:术前1 d备血,术前晚清洁灌肠,术区备皮及修剪指甲等。术日晨须除去义齿及首饰。(6)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及家属沟通通。根据肺癌患者性格、病情、家庭背景、文化程度等,开展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态度诚恳,语言亲切,引导患者正视病情,自觉调整情绪,缓解心理压力[3],以获得患者及其家属的理解与支持,以积极心态配合手术治疗。

1.2.2术后护理(1)体位护理: 在麻醉未清醒时可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分泌物吸入而窒息或并发吸入性肺炎。麻醉作用消失后,若生命体征稳定,可采取1/4侧卧位,以预防纵膈过度移位和对健康肺组织压迫而导致呼吸循环功能障碍。有血痰或支气管瘘者,应取患侧卧位。避免采用头低足高仰卧位,以防因横隔上升而妨碍通气。休克患者可抬高下肢以促进下肢静脉血回流。(2)预防并发症的观察和处理:加强患者血氧饱和度、呼吸、脉搏、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的监测。观察痰液是否出现堵塞、面色有无紫绀及手术切口有无渗液渗血情况。保持胸腔引流管通畅,确保胸内积血能及时排除。严格掌握输液量和速度,如患者呼吸困难、发绀、心动过速、咳粉红色泡沫痰等,应考发生虑肺水肿。及时报告医生并立即减慢输液速度,控制液体入量,给予吸氧。观察患者有无咳嗽、咳胸水样痰,皮下气肿、发热及胸管内出现大量气体等支气管胸膜瘘的症状。(3)引流管护理:肺切除术后放置闭式引流管可排除胸内积气积液。应及时检查引流管是否妥善固定。观察引流量及性质,维持患侧胸腔内压力,以免发生纵膈移位。根据气管位置,掌握合适的开放时机和放液速度,如气管向健侧移位时,提示患侧压力高于健侧,应及时开放胸腔引流管,减慢放液速度,以免患侧压力骤降导致纵隔移位。定期更换引流瓶,严格无菌操作。如无活动性出血和残端漏气,一般术后2~3 d遵医嘱可将胸腔引流管拔除[4]。(4)康复训练:一侧全肺切除术后,肺内压出现变化,健侧肺血流量增多,增加血管壁通透性,肺泡分泌物增多。应继续坚持进行深呼吸训练,鼓励患者进行腹式呼吸,正确有效咳嗽咳痰,及时叩背。若条件允许可使用呼吸训练器进行训练。加强患者肢体功能锻炼,尤其增加术侧肩膀和手臂锻炼力度,避免发生肺扩张不全、肩关节粘滞及肩膀疼痛性硬化等。(5)出院指导: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掌握有效的咳嗽和呼吸运动方法。禁酒戒烟,加强口腔清洁,适当锻炼,合理膳食,劳逸结合,保持充足睡眠,增加机体免疫力。外出时避免受凉,如出现咳嗽、咯血等异常需及时复诊。

2结果

本组患者经围术期系统化护理措施均顺利完成手术并治愈出院。患者随访6~12个月,发生并发症5例(19.23%),其中心律失常2例、切口感染1例,支气管胸膜瘘1例,均经对症治疗后痊愈。1例高龄患者术后发生急性呼吸衰竭死亡,未发生其他并发症。

3小结

系统化护理属于一种现代化护理模式,是以患者为中心集治疗、心理咨询、护理及健康指导为一体的综合服务,是保障医疗安全的重要环节。有利于保证护理的完整性及连贯性,提高责任感[5]。对接受肺切除术患者的护理难度大,我们对26例肺切除术患者做好围手术期系统化护理干预,有效预防或减少了术后并发症,患者顺利渡过手术期,提高患者术后生命质量、护理效果满意。

4参考文献

[1]张玉芬,付立萍,马俊英.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术后焦虑抑郁和睡眠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4,36(18):2 852-2 853.

[2]蔡海娜. 术前呼吸功能锻炼对老年全肺切除术患者肺功能的影响[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1(27):26.

[3]王秀华.成人开胸术后引流管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0,2(11):239-240.

[4]李小梅. 老年病人胸外科手术前护理的探讨[J]. 护理研究,2009,23(2):154.

[5]陈桂兰.综合护理干预对肺癌术后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效果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11(18):2 790-2 791.

(收稿2016-01-21)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77-8991(2016)03-0108-02

猜你喜欢
系统化护理肺癌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非小细胞肺癌中microRNA-21和EGFR的表达及意义
CXCL-14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系统化护理干预在肛裂术后便秘中的应用效果
系统化护理对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分析
系统化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身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系统化护理对输卵管结扎术的影响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系统化护理对显微外科断肢再植患者感觉恢复的作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