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社会热点问题和高校学生思想发展的关系

2016-03-19 09:09黄兆凡
高教论坛 2016年7期
关键词:热点问题高校学生思想

黄兆凡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6)



浅析社会热点问题和高校学生思想发展的关系

黄兆凡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桂林541006)

社会热点问题的产生必定是与特定的时代特征和社会条件紧密联系的,高校大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程度和价值态度侧面反映了其对于社会整体发展状况的态度。研究高校大学生思想动态必然离不开研究社会热点问题对于高校学生思想的影响,了解其影响,才可能进一步做好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社会热点问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关于社会热点问题

社会热点问题一般认为是在某种时空范围内和历史条件下,社会某一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发生的重要事件,广泛引起人们关注和讨论的焦点问题[1]。一个社会问题能够称之为社会热点问题的事件,文章认为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时代性,同时因为互联网的信息传播作用和境外势力的意识形态渗透作用,国内民众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更强,并具有更强的意见表达欲[2]。由此产生的社会热点问题也层出不穷,与我国当前所处的特殊时代紧密相连,反映着我们这个社会发展的最新动态和方向,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国家针对各个阶段发展计划制定的各项社会政策引起的社会关注都体现了一定的时代性,例如“十二五计划”背景下的房产政策和计划生育新时期背景下的“二孩政策”。

综合性,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观告诉我们,必须用联系的观点来看待事物的发展。社会问题必然是牵涉到相应人群的利益,而成为社会热点问题必定是牵涉到各个人群的利益,那么这个社会问题只有是综合了各个方面的特点才能“热”起来。

生活性,民生问题是社会发展的基础问题,所以社会问题能引起民众的关注,想要热起来,需要以老百姓的生活为土壤,阳春白雪的大家都喜欢,但是下里巴人的更能引起共鸣。同样是诺贝尔奖,我们不论难度与否,在民众的关注度上物理学上的突破可能远不如医学上的突破;同样是获奖,如果是一个受争议的中国人获奖远比一个外国人受到的关注度更高;同样是国家发展政策,清洁能源新政远不如房地产市场受到的关注多。

二、高校学生思想发展的特点

对高校学生思想发展的动态把握不仅是各个时期学生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做好国家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教育水平和高校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学生群体的思想特点不断多样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可塑性

根据埃里克森的八阶段人格发展理论,20-24岁左右的人渴望亲密、害怕孤独的情感共鸣,希望与人分享生活的乐趣、工作和情感故事,但是又会避免亲密关系,导致淡漠。社会化理论认为大学是大学生社会化的关键场所,是学生从家庭走向社会的过渡区域,同时大学时期的思想影响一般被认为能在漫长的人生路程中产生深远影响。从思想发展的客观规律来看,大学生思想发展处在一个敏感、易变、可塑性极强的阶段;从物质—意识的关系来看,大学生思想同样是具有极强的可塑性的。首先,高校本身是一个文化思想的聚集地,有着丰富的人文和思想资源,在一个学校,一个学院,一个班级,都能接触到不同地域和家庭背景的同学和老师,这从思想交流对象上提供了可塑性。其次,考上大学,离开父母的学生,不可否认都迎接了一种全然不同于高中学习模式的全新求学方式,学分制的课程修习,团委学生会的各种实践锻炼,各种协会活动和实习机会,这些全新的生活方式提供了可塑性的载体。

(二)原子化

社会学家涂尔干认为社会现代化的过程是机械团结方式向有机团结的方式过渡,其中社会分工高度分化,在提高了生产效率的同时,任何人不可能切断与其他人的联系生活于世。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中,经济建设可能会超过甚至压制文化建设,这将导致部分社会问题,例如价值一元化问题、技术至上论、原子化社会等问题。

大学生生活具有原子化的一面,同时从正向思考大学生思想的多样化也是包含着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原子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高校对于人才的评价标准也由过去的简单划一转向了多样化和个性化。因为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点就是明确市场主体的产权,这直接衍生了个人主义思想土壤,边燕杰认为市场化过程是去行政化去权力化的过程。这导致了人们评价自己的方式不再是依赖于单位或者组织的意见,而可能仅仅是自己的意见,这种个人主义的思维方式源自掌握信息之后的自我膨胀,也来自信息缺乏的自我封闭。当视野中只有自我的时候,人就会变得麻木,安逸的自我存在导致对于人际关系的麻木。在高校的学术圣殿里,开放思想可以导致百花齐放,也可能异化成思想状况的原子化。

(三)平面化

社会的进步是从等级社会向民主社会过渡的,社会成员的各方面差距十分巨大,等级制度森严,在经济、文化、社会地位上相去甚远,最可怕的是在民众的心里认可了这一现状[3]。社会的不断发展,得益于技术的发展和信息的平等分享,人们的经济能力不再仅仅取决于社会地位等级,各阶层流动加强,社会进入平面化阶段。管理学中采用扁平化这一概念来描述一个不强调等级制度的管理方式,员工在企业所处的地位相差无几,可以充分表达自身对于企业发展的想法,管理上充满了民主的气氛。在《世界是平的》中,弗里德曼论述了经济发展的力量突破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隔膜,经济发展带动民主化的浪潮席卷全球。民主一词有着和高等教育不可分离的关系,从民主思想的诞生、民主化运动的先锋等考虑,谈论民主是绕不开高等教育、高校、大学生的,那么对大学生的思想发展中民主化的问题进行研究是十分有必要[4]。

三、社会热点问题对高校学生思想的影响

社会热点问题的爆发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自上而下的学习讨论,以党政理论和关键国家政策的学习及推行为例;另一种是由群众底层自发扩散的热点关注,以凤姐等网红的出名为例。各种社会热点问题影响大学生的方式包含以上两种,给大学生带来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激发学生的市民社会意识

大学生群体作为市民社会的先锋力量,每当国家社会整体利益遭到侵犯的时候,他们便会挺身而出,在屈辱签订《凡尔赛和约》之时、在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之时,我们看到的是大学生的身影。在社会热点问题的熏染中深刻体会到自己是这个社会中的一员,自觉地去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同时也本着对自己负责任的态度做好自己的学业、人生规划。通过接触“似乎与自己无关的大事情”来完成市民社会化的过程是社会热点事件的最直接的影响[5]。

(二)引导高校学生的话题广场

一般来说高校会有一个话题平台,从黑板、大字报到现在的微信、易班,高校的话题平台始终扮演着舆论宣传、服务咨询、维系情感、沟通互动的重要途径[6]。在过去,大学生群体非常热心于社会发展,一个学校的学生会主席有着超凡的领袖魅力,他的观点往往能一呼百应,这样的校园背景才有可能诞生整个城市或者蔓延到全国的学生运动。之前论述过大学生思想行为的特点包含可塑性,不同高校的话题广场区别,社会热点问题尤其是党政发展方针的社会热点问题在高校的传播,能够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学生工作的核心部分,将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有利于做好学生工作话题广场建设和意识形态教育。

四、对策办法

既然社会热点问题能够对大学生思想产生这样的影响,那么作为高校教育活动的重要环节,学生工作必须要适时地做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在社会热点问题对高校学生影响的背景下做好大学生思想工作需要做好以下两点:

(一)与时俱进,充分抢占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

在全社会热论“互联网+”的背景下,将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和互联网结合起来就是要与时俱进,充分抢占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大学生不仅仅是最善于接受新鲜事物的群体,而且是最善于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生活新方式的群体,这种以网络应用为标志的新生活相当大程度上改变着他们的学习方式、思维习惯和价值取向[7]。网络平台对于加强高等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和科技文化传播,提供了有力的现代化手段,对高校学生工作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积极推动作用,我们主动迎接变化的同时必须要正视传统的学生工作模式受到的冲击[8]。

(二)言传身教,建立信任关系进行思想教育

心理学中认为社会关系中的矛盾都是可以通过接触(contact)来实现解决的,说的就是师生关系中存在的误解或者冲突必须要回到相互接触中来,通过增进了解能够解决问题。要解决一个人的心理问题,首先要做的是建立关系,只有建立关系、彼此信任之后才有可能解决心理问题,这是人本主义的思维方式,我们从关注问题转变到了关注人本身。在社会工作的理论中,“助人自助”才是帮助一个人的惟一途径,这种思维方式把一个人的能动力给予充分的信任,同时也是对一个人最大的尊重。

(责任编辑:蒋国平)

[1]郭腾飞. 社会热点问题对高校学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 科教导刊(上旬刊),2014(7):244,252.

[2]邱柏生. 论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思想倾向的影响[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3):20-22.

[3]胡健,董春诗. 市民社会的概念与特征[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113-116.

[4]马颖. 社会热点问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探析[J]. 滁州学院学报,2013(3):104-107.

[5]李新蕾. 微博对公民话语权的影响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

[6]罗明惠. 高校官方微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4.

[7]盛云,杨连生,段志锦. 高校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理论研究[J]. 教育科学,2014(1):62-68.

[8]刘强. 传播学受众理论论略[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6):97-101.

Analysi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Hot Spot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y

HUANG Zhao-Fan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ilin 541006,China)

The hot social issues must be closely linked with the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and social conditions,the concern degree and value attitude of college students on the social hot issues reflects aside the attitude to the status of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s a whole. The research of university students' ideological trends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study of the social hot issues for the impact of college students' thinking,understanding of its impact,it is possible to further improv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hot issues;college students;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G641

A

1671-9719(2016)7-0010-02

黄兆凡(1989-),男,广西桂林人,辅导员,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016-05-11

2016-05-27

猜你喜欢
热点问题高校学生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空间几何体中的热点问题聚焦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常见热点问题及应对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