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间性道德教育论:内涵、价值与路径

2016-03-19 09:09张社强
高教论坛 2016年7期
关键词:性道德受教育者道德教育

张社强

(广东开放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广东 广州 510091)



·项目论文·

主体间性道德教育论:内涵、价值与路径

张社强

(广东开放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广东广州510091)

主体间性道德教育以主体间性哲学为理论基础,是对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合乎逻辑的发展。主体间性道德教育的价值在于培养和发展人的主体性,提升道德教育的科学性、实效性,实现道德教育的现代性。当前,建构主体间性道德教育的现实路径如下:一要重构道德教育的话语体系,二要变革道德教育的思维方式,三要创新道德教育的教学方法,四要改善道德教育主体间的交往关系,五要坚持道德教育的生活化。

主体间性道德教育;内涵、价值与路径

道德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首先是道德教育哲学与理念的革新与发展。正如戚万学教授曾经指出的,“道德教育,尤其是今天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越来越走向自觉的道德教育实践,要想走出传统的、自在的模式,以及走出目前所面临的种种困惑和误区,就有必要对道德教育中的精神性维度、对道德教育中形而上的层面做出必要的反思和重建[1]。”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阶段。正是这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推动道德教育工作者反思过去,剖析现实,预测未来,在传统和理性的交点上探寻道德教育的规律性,以使我国道德教育真正走向现代化、科学化,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道德教育的规律性涉及的方面很多,本文试图从道德教育的主体间性这一侧面进行研究,创造性地阐释了主体间性道德教育的内涵与价值及其实现路径。

一、主体间性道德教育的内涵

道德教育属于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形式,而教育的本质属性在于其主体间性和交往实践性。主体间性教育理论就是在以往迷恋于单子式主客取向的主体性教育的基础上还原了教育的本质,其“主要与纯粹主体性的东西相对照,它意味着某种源自不同心灵之共同特征而非对象自身本质的客观性。心灵的共同性和共享性隐含着不同心灵或主体之间的互动作用和传播沟通,这便是它们的主体间性[2]。”因此,主体间性之于教育是对本真的一种追溯,是教育本性的要求,具有本体论意义。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一个特殊领域,教育世界的根本特征就在于教育活动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教育活动本质上是一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特殊的交往实践关系。正如国内研究者所指出的:“主体间性研究的是主体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建立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基础上的相互尊重、理解、沟通的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对话关系,民主平等是主体间性的基础前提,交往对话是主体间性的本质属性[3]。”

据此,笔者认为,主体间性道德教育是指在道德教育实践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主体间是建立在民主、平等、和谐基础上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的交往对话关系,它强调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并以实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等主体对人的生存意义和人生价值的领悟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其具有以下三层含义:一是主体间性道德教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共在的主体间的存在方式。道德教育是一种生存方式。主体间性道德教育强调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作为主体都平等地存在于道德教育的实践中,这种存在方式比主客体间的道德教育存在方式更具有合理性,体现了以人为本和对他人的尊重。二是在主体间性道德教育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不再是单向的活动,而是主体间的交往活动关系。主体间性道德教育强调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是一种交往关系,教育者不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共在的自我。自我必须与他人进行对话、交流和沟通,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以实现双方道德素质的共同提高。三是在主体间性道德教育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都能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是一种彼此理解、相互沟通、包涵包容的关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通过对话、理解和包容对方的不足达到二者的和谐相处[4]。

二、主体间性道德教育的价值

主体间性道德教育把道德教育过程视为一种主体间性的交往实践活动过程,旨在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道德教育共同体”。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培养和发展人的主体性

呼唤人的主体意识和主体精神是时代发展的要求。道德教育无论从其特点来看,还是究其目的来说,都是一种主体性要求很强的教育实践活动。因此,在培养和发展人的主体性上,道德教育的功能是不可替代的,发展和提升人的主体性也是现代道德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长期以来,人们把道德教育当成是通过教育者这个主体向受教育者(客体)灌输既定的政治理念和道德规范,使受教育者服从社会需要的活动。这种传统的道德教育是一种单子式的工具主义教育,其强调受教育者个体的服从性和依赖性,不把受教育者作为独立的主体,而是视其为道德教育的自然客体或工具,这就必然会造成对受教育者主体性和主体地位的否定。因此,应该对传统的单子式道德教育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批判,并促成其向主体间性道德教育的转向。这既是人的主体性发展和社会实践发展对道德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也是现代道德教育更好地服务于人的主体性发展和社会实践发展的现实需要[5]。

(二)提升道德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现代哲学是主体间性哲学,主体间性是现代西方哲学的核心概念,主体间性哲学比主体性哲学更具合理性、科学性。主体间性道德教育深化了对道德教育本质的科学认识。道德教育是一项具有目的性、价值性、实践性和超越性的实践活动,因而是一项主体性很强的实践活动,尤其是强调主体间的互动性与交往性。应该遵循人的主体性发展规律进行道德教育,增强道德教育的科学性。因此,建立在现代主体间性哲学和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基础上的道德教育,比传统单纯的主体性道德教育更具合理性和科学性[6]。主体间性道德教育与提升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之间存在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主体间性道德教育是实现道德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条件之一,道德教育实效性的提高是主体间性道德教育实现的必然结果和外在表征。在主体间性道德教育理论指导下实施道德教育活动,有助于调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展和确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方面的主体性,从而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实现道德教育在现代社会发展条件下的价值目标。

(三)实现道德教育的现代化

全球化背景下的市场经济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主要的经济体制,其不仅打破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模式,也促使各经济体间的经济交往愈加频繁,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只有在尊重他人的能动性和主体性的同时,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和主动性,通过交往实践活动,不断实现对自我的超越和重建。从这个意义上讲,道德教育的主体间性符合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信息化时代,网络不仅丰富了人类的知识,而且拓展了人们交往的空间,其应用愈来愈普及。网络遵循信息分享的规则,如果人们仍然坚持以自我为中心,交往就会中止,信息分享也不可能[7]。因此,互联网时代下的道德教育工作者要自觉捧出自我,欣然接纳他人。从这个意义上看,主体间性道德教育也体现出网络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反复强调,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当前,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在于,要在多元社会中必须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必须坚持在全体社会成员主体间交往实践活动中,形成价值共识。因此,主体间性道德教育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观要求。只有实现主体间性道德教育,才能使道德教育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反映时代发展的新变化和新特征,最终走向现代化。

三、主体间性道德教育的实现路径

主体间性道德教育理念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依据。当前,建构主体间性道德教育的现实路径,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探索。

(一)重构道德教育的话语体系

话语“不仅反映和描述社会实体与社会关系,还建造或‘构成’社会实体与社会关系;不同的话语以不同的方式构建各种至关重要的实体,并以不同的方式将人们置于社会主体的地位[8]”。道德教育是一种应用话语体现理论说服力、提升教育效果的活动,因此,道德教育有自己的话语体系。重构道德教育的话语体系,一是要重构道德教育话语场域价值,用对话式话语代替控制性话语,用平等性话语代替预设性话语,用深情式话语代替苍白式话语,以重拾道德教育的本真价值;二是要营造良好的道德教育话语环境,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都享有平等、自由的话语权利,成为真正自主表达的话语主体,以保障道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交往的顺利进行;三是要创新道德教育话语系统重构机制,在不断消解教育者话语霸权的基础上,促进受教育者话语权的回归及话语权分流机制的形成,重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话语差异,建成主体间话语沟通的良性机制。

(二)变革道德教育的思维方式

美国教育学家克罗韦尔指出:“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不是责任感,而是……去发现新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表征人们思维活动特点和类型的一个哲学范畴,具有巨大的能动性。科学的、进步的思维方式能够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进而推动客观事物的发展。主体间性道德教育是道德教育的范式革命,它要求把道德教育从对象性行为转变为主体间交往性行为,实现这一点,首先就要变革道德教育的思维方式,否则,任何主体间性道德教育理念都将无法付诸实践。当前,变革道德教育的思维方式,就是要从对象性思维向关系性思维转变,从线性思维向非线性思维转换,从封闭性思维向开放性思维转换,以实现从单子式道德教育向主体间性道德教育的成功转型。这既契合主体间性道德教育的内在要求,也对新时期我国道德教育应对复杂社会环境、适应德育国际化发展要求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创新道德教育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育教学改革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不同的教育思想影响下,会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而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教育效果和价值同样会带来不同的影响。秉承主体间性道德教育理念,服务主体间性道德教育目的,需要选取更为人性化、科学化和更具亲和力、感染力的道德教育教学方法。一是对话互动法。该方法强调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间的话语交流、心灵沟通和世界融合,旨在营造一种交流、对话、探讨的双向平等互动的关系,进而凸显个体的价值和尊严。通过对话互动,可以使道德教育主体在对话互动中展现个体的精神文化世界和复杂的伦理牵涉,达成彼此“视界”的融合,促使教育主体的共同成长,从而创造出更广阔的生活空间和意义世界。二是角色体验法。该方法就是使受教育者深入体验和承担交往关系中的社会角色、家庭角色或人际角色等,其强调受教育者在角色承担中积极体验不同角色的内涵、责任和思想要求。通过角色体验,可以使受教育者认识、理解、领悟和总结道德的规则,并最终调整形成价值判断的标准[9]。当然,除上述两种方法外,道德教育方法改进创新的着力点还很多,比如生命叙事法、团体学习法、审美渗透法等,以此构建现代道德教育的方法体系。

(四)改善道德教育主体间的交往关系

交往是一种主体间性关系,因此,交往也是一种相互对话、相互沟通和相互理解的过程。交往使主体双方由相互认识走向相互承认,进而达到相互理解、接纳。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如果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不能以自由、平等、自主的主体形象交往或存在,那么二者的主体—主体关系就会在某种程度上失去意义,甚至降格为主体—客体关系,交往就会异化[10]。近年来,随着道德教育自身的不断革新,道德教育主体间的交往关系也日趋完善。然而,在我国当前的德育实践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间的交往缺失现象依然存在,科层式、形式化、程式化和虚假化的交往不同程度地阻碍着主体间性道德教育的实现。当前,改善道德教育主体间的交往关系,一要构建以相互平等、相互理解为主要特征的主体间良性交往关系,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真正实现事实的平等和视界的融合,这是改善道德教育主体间交往关系的前提和条件;二是要建立主体间互相欣赏、互相关爱的友善交往关系,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以宽容的心态彼此欣赏、彼此关爱,进而营造出和谐、友善、融洽的人际关系,这是改善道德教育主体间交往关系的最佳途径。

(五)坚持道德教育的生活化

生活是人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满足需要、创造意义的活动过程。从本体论上讲,生活是道德教育的基础和源泉。道德教育源于生活、为了生活并且必须在生活中进行。因此,道德教育应该关注、指导生活已成为学界的共识。所谓道德教育生活化,就是要把道德教育真正奠基于生活世界的基石之上,以生活世界为基点来考察和描述道德教育,让道德教育紧密围绕生活世界、在生活世界中、结合生活世界、通过生活世界来进行,最终实现或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从根本上克服道德教育由于脱离生活世界而带来的不足[11]。坚持道德教育的生活化,必须抓好以下几个着力点:一是道德教育目标必须立足于生活世界。解决这一问题,就要从公众的现实状况出发,确立以培养具有良好品质和健全人格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为道德教育的目标。二是道德教育内容必须取材于生活世界。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道德教育本身在性质上和方向上的合理性,才能保证教育者传授的道德规范更富有生命力,更易于受教育者接受。三是道德教育过程必须渗透于对生活世界的体验,引导受教育者在生活体验中生成思想品德。

(责任编辑:邓远美)

[1]戚万学.现代道德教育专题研究[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58.

[2]尼古拉斯·布宁,余纪元.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G].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58.

[3]徐涛.我国近五年来主体间性教育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科学,2006(4):112-115.

[4]苏令银.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2:76.

[5]张社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J].学术论坛,2013(4):79-82.

[6]毛玲.道德叙事中的师生主体关系:“我—我”关系[J].教育探索,2015(5):19-21.

[7]廖志诚.困境与超越——当代大学生精神需求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18.

[8]马诺曼·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M].殷晓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3.

[9]陈洪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价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57.

[10]李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126.

[11]高德胜.生活德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66.

On the Connotation,Value and Path of the Inter-subjectivity Moral Education

ZHANG She-qiang

(The Open University of Guangdong,Guangzhou 510091,China)

The inter-subjectivity moral education i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inter-subjectivity philosophy and also the logical development of the subjective moral education. The value of the inter-subjectivity moral education lies in the culti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uman subjectivity,promoting the scientific and actual effect of moral education,and realizing the modernity of moral education. At present,the realistic paths of constructing inter-subjectivity moral education are as follows:One is to reconstruct the discourse system of moral education,the two is to change the way of thinking of moral education,the third is to innovate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moral education,the fourth is to improve the communica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ubject of moral education,and the last is to adhere to the life of moral education.

inter-subjectivity moral education;connotation,value and path

G641

A

1671-9719(2016)7-0012-04

张社强(1977-),男,河南滑县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2016-04-20

2016-05-1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青年大学生‘精神成人’及其培育方式研究”(12BKS078);广东教育科研规划项目“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范式的主体间性转向研究”(2012JK100) 。

猜你喜欢
性道德受教育者道德教育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新时代高职生性道德教育现状调查及路径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微时代”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高校本科生性道德教育之需与践行之策
艾滋病危险性性行为干预面临的伦理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