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安全装上“最强大脑”

2016-03-23 07:35梁宗盛周明耀黄敬华
珠江水运 2016年12期
关键词:最强大脑海事局海事

文|本刊特约记者 梁宗盛 周明耀 图|黄敬华

水上安全装上“最强大脑”

文|本刊特约记者 梁宗盛 周明耀 图|黄敬华

近年来,广东海事局以“海事三化”建设为引领,按照交通运输部海事局顶层设计要求,全面建设智慧海事,致力于打通“信息孤岛”,拆除“监管”与“服务”的壁垒,给水上安全装上“最强大脑”,与社会公众互联互通共享海事公共服务。

打造智慧交通,全面推进“互联网+交通运输”,加快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创新与应用,是交通运输行业“十三五”期重点工作。

智慧海事是智慧交通的有机组成部分。近年来,广东海事局以“海事三化”建设为引领,按照交通运输部海事局顶层设计要求,全面建设智慧海事,致力于打通“信息孤岛”,拆除“监管”与“服务”的壁垒,给水上安全装上“最强大脑”,与社会公众互联互通共享海事公共服务。以信息化建设为载体,创新海事管理模式,为海事转型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以船舶管理为核心,有效加强重点船舶、重点水域全过程动态监管;以保障水上交通安全为目标,“把握规律、抓住重点、关注异常、着力预防”;以理念、制度、机制创新为导向,通过海事管理理念、法规制度、管理机制的创新,推动了简政放权“放管服”工作的有机结合。

行大道,常维新

面对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新一轮简政放权和广东自贸区建设新形势,如何优化海事监管模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如何更好地满足社会对海事公共服务的新需求?

对此,广东海事局作出了让监管服务更“智慧”的历史性抉择!早在2007年,该局就提出建设智慧海事,走“汗水型”迈向“智慧型”的转型之路。近年来,他们自主研发了广东智慧海事监管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并以此为载体全面建设智慧海事,推动水上交通安全监管模式从事前管理向事中、事后管理转变,从人工“签证+巡航”向“智能化监管+精确执法”转变。

“十二五”期,广东辖区船舶进出港累计1855万艘次,比“十一五”期增长27.6%,港口货物呑吐量95.5亿吨,增长82.2%。在监管任务持续加重的情况下,辖区水上交通安全“四项指标”全面下降。

依托“平台”搭建的强大信息通道,打通了“监管”与“服务”的壁垒,实现监管与服务并举,让船公司、船员、群众以及社会公众共享“畅通、精准、便捷、阳光”的多元海事服务,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海事保障。

革新有道 打通信息孤岛 打捞数据“宝藏”

道在人为。以问题为导向,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各方利益,力争取得改革最大的公约数。

广东,濒临南海,毗邻港澳,江河密布。水运口岸130多个,港口泊位3000多个。珠江三角洲、粤东、粤西三大港口集群每年货物吞吐量逾19亿吨、集装箱4920万标箱、运输旅客2700多万人次、渡运群众8000万人次。全国7个重点监管水域,广东拥有两个。其中,琼州海峡是我国海上旅客运输最繁忙的海域,每年运送旅客超过1000万人次;珠江口水域每天航行船舶多达4000艘次,每年的台风、寒潮等季节性极端天气200多天,是我国气候最异常、交通最复杂、监管最繁重的水域。

“问题导向”下,靠过去那种依靠人力、“撒胡椒面式”的传统巡查、监管模式,无法适应航运发展新形势和人民群众的新需求,必须走“智慧海事”之路。

会议上,中山海事局介绍广东智慧海事监管服务平台的情况。

但是,在传统信息化模式下,巨量的数据资源掌握在各职能部门手上,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搭建广东智慧海事监管服务平台,就是要打捞这些沉没的数据“宝藏”。

“‘平台’通过集成各类数据资源,对船舶的‘三种状态、五种水域、八种环境’下的各种监管场景进行程序开发管控,能快速准确地实现对船舶的‘全面感知’及与现场监管的高度协同,全面提高海事监管和海上应急的智能化水平;同时,打通监管与服务的壁垒,实现海事与社会互联互通,海事公共服务全民共享。”广东海事局局长梁建伟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平台”将电子海图、卫星图和地图结合,把船舶管理、船员管理、应急管理、航海保障等各类海事信息打通,集成了广东、全国乃至全球航运业的各类海事数据,叠加了包括航行水域的天气、海浪、水深,以及附近的码头、渡口、桥梁、锚地等通航要素,囊括相关敏感资源以及应急时所需的一切救援力量等数据链,并具备一定的分析研判能力,给水上安全监管服务装上“最强大脑”。

采访中记者感觉到,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为核心技术搭建起来的平台,集日常值班、险情处置、船舶查询、力量调遣、专家会商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是一次“互联网+”理念在海事领域的大胆尝试。

不仅如此,“平台”具有决策分析、重点水域、重点船舶、特殊环境等多种特色的“自定义”功能,根据辖区实际情况自定义设置诸多规则,并添加尽可能多的通航要素等信息,最终使“平台”具备超乎寻常的能力,可有效地解决船舶签证取消后的一系列后续监管难题,满足广东海事局及20个分支局、81个海事处的海事监管需求。

通过这种“开发者定制”向“使用者自制”的转变,解决了地区差异性及由此造成的定制成本高等问题,大大便利了基层海事部门对重点水域、重点设施、重点船舶进行精确定义和精准管控。

多年来,广东海事局自我变革的步伐始终未停歇。如果说,简政放权是各级政府和部门的一次“自我革命”,那么,依托现代信息化手段,搭建广东智慧海事监管服务平台,走“互联网+海事监管服务”的新路子,是有效监管、全面履职、服务升级的一次革命。在这方面,广东海事局又一次成为排头兵。

监管有道 掌控全局生动力 精准执法虎添翼

正明公道。阳光下精准执法,让守法者畅通无阻、违法者寸步难行,也让执法者遵规守规矩,维护公平正义。

船舶签证取消后,一系列现场监管问题浮出水面,最直接“冲击”是辖区进出港船舶的动态情况难以第一时间掌握!

但在中山港口海事处,记者发现这样的情况并未出现。相反,借助于“平台”的电子报告线、进出港统计区和区域分析等功能,现场的适时“大数据”都可以直接调取。

据了解,这是因为“平台”通过关联各种海事信息系统数据,使辖区水上安全各种元素的静态和动态信息一目了然。

同时,利用在平台上的自定义功能,目前广东辖区自主编制了4057个重点水域或管控区自动预警功能,相当于4057名“智能人”在重点水域全天候、不间断安全警戒;自定义4548艘船舶,实施重点管理和服务;针对台风、雷雨大风、雾季、节假日等特殊环境,部署了337个特殊规则模块管控船舶;集成辖区海事应急资源、搜救力量等要素,以及各类应急预案的程序和要求,实时查询、实时指挥调度……

“平台”还具有非常实用的“一键巡航”功能,可以自动查找指定区域内安检目标船舶、重点跟踪船舶、船检证书过期船舶等异常船舶,自动生成电子巡航记录和工作台账。船舶只要“触碰”到设定的监管红线,“平台”将自动报警自动显示船舶资料状态。

“水上安全巡查以前靠经验,几个人开着海巡船出去到处跑,查到什么算什么,既花费人力物力,巡查效果还不好。现在,依托‘平台’既精准又高效。”在西江干流边,肇庆海事局港口海事处值班员王琪打开工作电脑,用鼠标轻点“一键巡航”功能,屏幕上不到30秒便跳出一张电子表格,辖区内每条船的坐标点、船名、隶属船公司、配员、证照有效期、年检等动态信息一目了然。

海事执法人员检测并指导船员正确使用AIS。黄敬华/摄

东莞海事局沙田海事处长张惠民说,55公里的沙田海事处辖区,传统巡航需要4人、5小时,现在通过“一键巡航”只需1人58秒钟即可完成。

佛山海事局过去对辖区1350公里的通航水道巡航一次需要3天时间,现在20分钟就可完成;巡航、预警、设卡、盯防、跟踪、分析“6个电子”的组合应用,实现了巡航看、重点看、设卡看、跟踪看等点与面的监管。2007以来,辖区水上安全指标直线下降,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在珠海海事局,海事执法人员感慨道:“以前我们基层执法人员只能通过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知道哪条船在哪里,但其具体信息掌握在各部门手上,如果是外地进来的新船,更是‘两眼一抹黑’。如今有了这一平台,现场执法有的放矢,违章船舶无处逃遁。”

通过实现智能化有目的精准监管、自动生成电子巡航记录和工作台账等,不仅提高了现场巡航执法的针对性,也维护了执法的公平公正,解决了人力资源长期不足与辖区监管服务要求越来越高之间的矛盾。

同时,在精准地监管船舶的同时,也严格地监管着海事执法人员自己。“平台”对船舶违法违规行为实时记录,解决了海事执法人员选择性、随意性和趋利性执法问题;实时记录海事执法全过程,大大降低了海事人员履职的责任风险和执法廉政风险。

如今,广东智慧海事监管服务平台的方便快捷,迅速被广大基层海事执法人员接受和认可。智慧海事建设在广东全省特别是中山、佛山、珠海、惠州、广州、东莞等地海事局已取得显著成效。

记者还欣喜地看到,利用“平台”,广东海事局强化了智慧监管“十大重点应用”,对在航船舶进行“八大违法行为远程查处”,深度推进智慧平台的动态监管应用,形成了智慧助严管、严管促严守、严守保安全的“严管”文化,保障着水上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在信息化、互联网时代,大数据不仅意味着巨大的经济价值,更是提升治理能力的新工具。广东海事据通过“互联网+海事”的建设,以船舶管理为核心,精准地掌控全局,让水上安全监管如虎添翼。同时,营造了一种“守法者畅通无阻”、“违法者寸步难行”、“执法者严于律己维护公平正义”的良好水上执法环境。

服务有道 应急救援更快捷 公共服务更便民

大道至简。为船舶、船东、群众提供便利,营造以人为本的良好环境,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建设人民满意的广东海事。

佛山海事局顺德海事处办证大厅。黄敬华/摄

平台”的搭建,不仅让监管升级,还让服务更优,让公众共享更便捷、多元的服务。利用平台,对于应急救援,也提供了更为便捷的辅助决策服务。

过去,接到险情,协调时间长而错失及时施救。现在,鼠标在“平台”屏幕遇险点周围划定一个范围,就立即显现附近船舶和救援资源的分布情况,快速调动力量施救。2015年,广东海事局利用“平台”辅助应急处置事故险情200余宗,3100多名遇险人员获救。

“请注意,前方2000米有渡口。”

“您已超速,请减速。”

这不是在路上行车导航,而是广东海事局依托智慧海事平台开发的船舶航行APP,让船员也可以通过手机享受到便捷的水上导航服务。

“智慧海事解决了信息资源分散、信息交互不畅等困难,实现海事与公众的信息资源互通共享,为海事执法人员提供了便捷可靠的信息查询、使用途径,更为行政相对人提供及时的公共服务。”广东海事局党组书记陈毕伍说。

广东(南沙)自贸区的广州海事局南沙海事处介绍自贸区智能海上管控中心。黄敬华/摄

在澳门——中山游艇自由行航路中山航段处,记者看到中山海事局布设了29个摄像头以建立“电子全景航道”,为粤澳往来游艇提供高效便捷的海事服务。借力智慧海事平台划定的游艇进港报告线,游艇一旦过线,将对游艇进出游艇码头的全程、连续实时监控,提供全程“可视化”海事指引服务。如今,只待中山口岸开放验收通过,澳门游艇40分钟就可以来往中山市。据悉,该局还依托平台开发了“桥卫士”系统,船舶进入桥区水域航行时,一旦偏航和超高就会报警,借助海事部门上下联动,可以有效防止船舶触碰桥梁。

处在广东(南沙)自贸区的广州海事局南沙海事处,充分利用科技信息化手段,建设了自贸区智能海上管控中心,开辟了南沙自贸区海上航行高速路。

记者了解到,通过平台,广东基层海事部门还可以合理地协助船舶过闸,优化通航秩序;通过平台,航运企业、船舶和船员能得到更为丰富全面的安全资讯和信息互动;通过平台,还可与地方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码头经营人等共享视频监控资源……

借助“平台”的大数据,广东为行政相对人提供了更加及时、全面的安全信息。据统计,2015年广东海事局各级机构通过平台向船公司、船舶和地方相关安全责任人推送安全信息7939人次。在“平台”的助力下,广东海事局大力推进简政放权,2013年以来分6批取消下放18项海事行政许可,推行“一站式服务”,减少中间流转环节,业务平均办结时限比法定时限缩短60%以上,部分业务更是缩短80%以上。针对航运业不景气的实际困难,近两年来该局取消或免征14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每年为行政相对人减免近6亿元。

广东智慧海事,功在监管,利在服务

正如梁建伟提出的,“互联网时代,打通数据链,不断满足公共服务需求才是王道”。无论对于海事监管,还是对于公共服务,在广东,“互联网+海事”都进行了全面转型升级,融入智慧交通,不但提高海事治理能力现代化,更重要的是顺应简政放权潮流,推动了“放管服”的有机结合。

简政放权,最根本的目的是便民利民,维护良好市场秩序,为经济社会发展添活力、添动力。依托智慧海事平台,广东海事局在忠实履行水上安全监管职责、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措施的基础上,锁准“服务”这一目标,推出更加便捷、多元的“升级版”服务措施,让人民群众切实享受到了水上交通发展的新成果。

猜你喜欢
最强大脑海事局海事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新一代卫星AIS验证载荷”成功发射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公布第二批可在线办理的电子证照清单
信息精要与海事扫描
信息精要与海事扫描
信息精要与海事扫描
中方将在渤海执行军事任务
信息精要与海事扫描
“最强大脑”哪家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