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故事折射改革核心要义

2016-03-23 08:17秦德君
决策 2016年3期
关键词:基层人员简政放权台商

秦德君

中国历史上,但凡一个时代的政治比较“简”,让老百姓休养生息,就会被后世称为“盛世”。而中国历史上若干次重大改革,主线都是删繁就简。

去年5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在讨论确定进一步简政放权、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类别时,李克强总理讲了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证明“你妈是你妈”。“一个公民要出国旅游,需要填写紧急联系人,他写了自己母亲的名字。结果有关部门要求他提供材料,证明‘你妈是你妈’”,“这怎么证明呢?简直是天大的笑话!”李克强总理说,“这些办事机构到底是出于对老百姓负责的态度,还是在故意给老百姓设置障碍?”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海南。一名基层人员参评全国劳模,报送材料需要盖8个章,他跑了几天没能盖全。最后由省领导“特批”才得以解决。盖完章,这名基层人员当场哭了。

第三个故事发生在去年4月李克强在福建考察期间。一名台商在台资企业负责人座谈会上说:台商在大陆营商最大的困难,不是优惠政策不够,而是知识产权得不到足够的保护。“研究出来一个东西,马上就有人模仿,打官司、找政府,没人给解决!”

之所以又想起这三个故事,是因为它们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十三五”面临的、需花气力解决的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

第一个故事反映出“繁琐管理”积重难返。证明“你妈是你妈”式的管理思维不仅无聊,简单事情复杂做,耗费大量公共资源,造成行政效率低下,并严重影响政府的公信力。

第二个故事反映出“审批偏好”根深蒂固。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大力减少行政审批,四大自由贸易试验区“试验”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减少行政审批,这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环节。但事实上许多地方行政审批并未实质性减少,手中权力不放,甚至改头换面有增无减。

第三個故事,反映的更是影响发展大局的突出问题,即如何有效保护知识产权、促进创新。知识产权是一个国家创新创造的原动力渊源所在。知识产权得不到保护,就没有人愿意冒着风险、付出高成本去探索创造,这对一个国家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是致命的。我国创新发展动力不足,经济放缓,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缺乏对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造成的。正如台商反映的,一是“研究出来一个东西,马上就有人模仿”,山寨遍地;二是“打官司、找政府,没人给解决”,政府不作为或作为不力。有效保护知识产权,促进创造发明,恰恰是政府最为重要的职能之一。

今年是“十三五”起航之年,“十三五”对于实现现代化特别是实现小康社会各项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旧模式的潜力已经耗尽,中国再次到了十字路口。正如人们所期待的那样,今天中国需要“真刀真枪”的改革,特别是真正意义上的简政放权。唯有简政放权,才能有效解决各种突出问题。李克强总理指出:中国历史上,但凡一个时代的政治比较“简”,让老百姓休养生息,就会被后世称为“盛世”。而中国历史上若干次重大改革,主线都是删繁就简。

深化改革之核心,是如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两者关系,如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真正起决定性作用,如何有效减少政府对市场的不当干预,推动资源配置依照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和市场竞争实现效率最大化。

李克强总理说的这三个故事,都涉及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制度和体制性问题,非一朝一夕所能解决。唯以“壮士断腕”的决心魄力,通过真正意义上的体制性、结构性、联动性改革,此类“故事”才不会老是上演。这既是“十三五”战略大局的难点重点,也是实现战略目标的基本条件。

猜你喜欢
基层人员简政放权台商
台商马景鹏的“老家”情怀
在溧台商讲述创业故事——溧水,一片值得台商扎根发展的土地
台商吕孟哲的剑胆琴心
简政放权≠“减”政放权
Palabras claves en la China de hoy
取消“两定” 简政放权的好开端
浅谈企业基层人员技能素质培养管理
简政放权环保公告真的取消了吗?
破解基层人员短缺难题
那些感動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