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公务员联考行测答题策略

2016-03-23 08:17汪邦山
决策 2016年3期
关键词:做题考场语句

汪邦山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快地提升行测知识水平和应考能力,是每个有志成“公”的考生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2016年2月已经结束,现在离上半年的公务员联考笔试只剩下不到2个月的时间。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快地提升行测知识水平和应考能力,是每个有志成“公”的考生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备考七步走

了解考情: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因此先要搞清楚行测中最常考的题型、题量、时间安排、作答要求,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备考,有的放矢才能事半功倍。

逐个击破:不同的题型,要能够根据问法迅速辨识出来;深入学习每种题型背后的相关知识点、公式、解题技巧。

多做真题:近几年的真题至少做2遍,把握出题规律,搞懂每一道题的快速做法,并深挖其蕴含的知识点。

全真模拟:用近年的各省市真题做模拟考试,尽量模仿真实的考场环境、时间安排和作答要求,形成自己的做题顺序和考试习惯,随时发现和纠正一些问题,让自己能以一颗平静的心态从容不迫地面对真实的考场。

重点突破:对于常考题型和薄弱环节进行重点学习,全面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做题速度。

考前调整:冲刺阶段一方面要查漏补缺,另一方面要继续做模拟试卷。此外要调整好作息规律,保证在考试的时间段处于最好的状态。

考场冲锋:考场上一定要根据自己业已形成的习惯来做题,注意时间的把控。常识判断、言语理解和类比推理方面做题要快,资料分析、逻辑判断和定义判断容易得分要重点攻克,图形推理和数量关系有的题型会比较灵活和新颖要适当取舍;考场上要冷静果断,碰到难以取舍的选项当断则断,切不可犹豫不决、耽误时间;建议每做完一部分题,就涂答题卡。

各模塊备考策略

行测考察的内容非常宽泛,涵盖数学、计算、逻辑、言语和天文、地理、历史、法律、政治、经济、公文等各种知识,并且要求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大量的题,除去涂答题卡的时间,平均每道题的做题时间不超过1分钟。这就要求考生在做行测的时候精神高度集中,速度要快;另外行测考得很杂,会有很多不明白或较为灵活的题,这就要求考生思维活跃,在碰到“拦路虎”时能够果断处置做出取舍。

行测有五大模块,各个模块的应对策略各有不同,我们分别阐述。

【常识判断】

提起常识判断,大部分考生都很纠结,因为考的太宽泛了,哲学、法律、政治、经济、文学、历史、天文、地理、科技、公文、时政……很多考生觉得无处着手,也有一些考生花了大量时间却难以有明显提高,导致积极性受挫。

对于常识判断,考生应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因为这部分知识重在平时积累,短期内确实难以提高。所以从现在开始,考生就应该每天坚持看一点常识判断方面的知识。在考场上,做常识判断的要求就只有一个字:快!千万不能纠结,因为这部分的题,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的想破脑袋也没用,多花时间得不偿失。

【言语理解与表达】

言语模块还可以细分为逻辑填空、片段阅读和语句表达等题型。

逻辑填空部分,考生要能把握好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感情色彩、语体特征、文体要求、语意轻重,并积累一些常用近义词之间的辨析和易错成语的理解。建议考生准备一个专用的笔记本,专门记录难以辨别的词语和生疏易错的成语,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就不难攻克逻辑填空。

片段阅读具体来说又可分为主旨概括、意图推断、细节理解、词句理解、代词指代、标题填入以及态度观点等题型,其特点是文字特别多,如果一个一个字地细看,做题速度必然会很慢。所以考生一定要掌握好相关技巧,提高做题速度,要在熟悉常见的关联词语、行文脉络和行文习惯基础上迅速锁定正确选项。

语句表达主要有语句排序、语句衔接以及病句判断等题型。语句排序题型要充分利用选项信息确定首尾句,再根据行文习惯、时空顺序、逻辑顺序、关联词语、代词位置等信息确定最佳排序;语句衔接题型则要重点关注前后句,根据邻近原则推断上下文所要讲述的内容;病句判断要先划出句子的主干结构,分析是否有成分缺失、成分紊乱、搭配不当、语意重复、逻辑不清等问题。考场上做言语题型一定要善用技巧,保证准确率的同时,提高速度。

【数量关系】

数量关系题型恐怕是大多数文科背景或数学基础较薄弱考生的噩梦。这部分试题涵盖的知识范围很广,细分之下至少有20多个大类,包括行程问题、工程问题、浓度问题、利润问题、极值问题、整除问题、排列组合问题、概率问题、计算问题、数列问题、尾数问题、周期问题、植树问题、方阵问题、牛吃草问题、时钟问题、容斥问题、年龄问题、几何问题、不定方程问题、余数问题、不等式问题、空瓶换酒问题、时间优化问题、运送货物问题等。

在备考时间允许的情况下,笔者还是建议花点时间学习数量关系,这个模块并没有那么晦涩难懂。要知道,除了排列组合问题、概率问题和数列问题这三个涉及到高中数学知识之外,其余大多是小学、少数是初中的数学知识。

考场上做到数量关系时,要冷静自信:碰到熟悉和有把握的题型要认真严谨,因为行测考试的陷阱较多;不知所以然的题型快速跳过,不能在此处耽误过长时间。

【判断推理】

判断推理题型有四个模块: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和逻辑判断。

图形推理其实是测智商用的,所以有的人不怎么学图推正确率也很高。当然通过掌握图推的解题思路,研究常考的形式,对于图推的提高是有很大帮助的。在平时可以每天做10个图形推理,比如应用市场里有众多的手机APP都可以用来做题,这样就能充分利用一些碎片化的时间随时随地学习,提高备考效率。

定义判断不难,但大部分的题干和选项的文字都很多,比较耗时间;因此可以划出关键词来快速锁定定义的要件,再和选项的要素逐一比对,确定正确答案。注意有的题干很长,只需要读定义部分,剩下的补充说明不用读以节约时间;另外有的题干会有多个定义,就只需要读考察的定义即可。

类比推理主要是造句法,要求速度快。这部分内容也不难,但容易选错。考生一定要明确词句之间的各种关系,并与选项逐个比对,选出最匹配项。

逻辑判断是最容易通过学习得到提高的题型了,因此备考阶段要掌握推理规则、相关公式、矛盾、反对、真假话、直言命题、联言命题、选言命题、假言命题、逆否命题、真假话问题、加强削弱题型、解释型题型、评价型题型、结论型题型等知识点,熟悉各种题型和常见迷惑项。在此基础上再多做练习熟悉技巧,就一定能又快又准地做好逻辑判断。

考场上做判断推理的时候一定要头脑清醒,特别是逻辑判断要看准问题,理清逻辑关系,排除迷惑选项;图形推理一时没找到规律时就要果断跳过;类比推理可以在试卷发下来但还不准动笔的时候就利用等待的时间做完;定义判断要紧扣定义要件的关键词。

【资料分析】

公务员联考行测的资料分析一般是一篇材料后面有5个小题,材料分为文字型、表格型、图案型,还有这三种之间组合的综合型材料。资料分析是最容易得分的模块,但由于材料信息量大要查找相关数据,并要能熟练运用公式列出算式,而且计算量较大,也最容易耗费大量时间。因此掌握资料分析的数据定位方法、提升列式能力和速算技巧,在保证正确率的同时加快做题速度,是广大考生的必由之路。

资料分析有一些只需要从材料中查找而不需要计算的送分题,有一些选项差距很大而可以只取两位甚至一位有效数字的简单计算题,有一些数字比较特别可以用简单的分数代替的巧妙转换方法,还有根据列式特征和选项首尾数差异的情况来快速判断的计算方法。

考场上千万不要到最后才做位于试卷最后面的资料分析,一定要给资料分析留够时间,因为实在是太容易得分了。

总之行测没有那么神秘,也没有那么难。从现在开始,按照上述方法每天花上3小时系统地学习行测,并及时总结和模拟,那么离公务员联考的这2个多月就足够拿下行测,取得高分。

(作者单位:展鸿教育公考)

猜你喜欢
做题考场语句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聚焦高考选做题中的解不等式问题
牵牢平移手 考场稳稳走
重点:语句衔接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考场上怎样才能写好记叙性散文
期末小考场
考场借笔
如何搞定语句衔接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