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经历” 促进学习力生长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与评析

2016-04-02 03:42执教曹翠霞评析赵贵龙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 2016年11期
关键词:对折平均分阴影

执教/曹翠霞 评析/赵贵龙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87~88页。

【教学过程】

一、前测学习,唤醒经历

师:课前,同学们做了前测学习单,大家看。

(出示学习单)

生:那条线不在中间,两边不一样多。

师:你的意思是两边要完全一样,也就是说要将这个圆怎么分?

生:平均分。

(教师板书:平均分)

师:有同学认为“ 是指一个物体的一半”,我们班有15人有类似的想法。请问,你们是怎么想的?

生:把一个物体分成两边一样,一半就是二分之一。

师:说得对!半个,我们可以用一个新的数——分数来表示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数。(板书课题:认识分数)

【评析:通过课前调查和课始再现前测学习单,了解学生有关分数的经验,唤醒学生学习经历,为学习新知做好了准备。分享前测学习单,激活了学生原有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找到了学生认识分数的最近发展区,为促进学生探索新知、提升学习力奠定了基础。】

二、动手操作,创造二分之一

生:(齐)会。

(课件出示活动工具)

师:谁介绍一下小组活动有哪些工具?

生:有2个长方形、2个三角形和2个圆。

师:介绍得很好!这些图形的颜色、形状、大小都不一样。请看,小组活动要求(课件出示)。

1.小组内每人选一个图形;

3.先在小组里说一说,再全班交流。

师:画线的时候,建议同学们借助水彩笔和直尺。

(小组活动)

师:请第三小组汇报讨论的结果。

生:把圆对折,在折痕左边画上阴影,阴影部分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师:把圆对折就是把这个圆——

生:(齐)平均分。

师:对!对折就是把这个圆平均分成两份,其中阴影部分就是这个圆的二分之一,是这样吗?

生:是的。

生:把圆对折,平均分成两份,画阴影的这一部分表示二分之一。

师:阴影部分是谁的二分之一?

生:圆的二分之一。

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

生:把圆对折,平均分成两份,将其中的一份画上阴影,阴影部分就是这个圆的二分之一。

师:你说得很完整!

生:我是将长方形对折,平均分成两份,再画阴影表示出二分之一。

师:(把学生作品贴在黑板上)阴影部分是谁的二分之一?

生:是长方形的二分之一。

师:谁能看懂这位同学的作品?

生:他是将三角形平均分成2份,其中一份就是这个三角形的二分之一。

生:我选的是小圆,把这个小圆分成两份,一份就是小圆的二分之一。

生:我补充一下,应该是平均分成两份。

师:补充得好!(把学生作品贴在黑板上)

生:把小圆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涂上颜色,涂色部分就是这个小圆的二分之一。

师:二分之一怎么写呢?

师:你会读这个分数吗?

生:二分之一。

师:请在你的图形的阴影部分写上二分之一。

师:阴影部分是这个图形的二分之一,那空白部分怎样表示?

师:分数中的各部分有自己的名称,你知道吗?请打开课本阅读。

师:谁能说一说分数的各部分名称?

生:横线叫分数线,分数线下面的2是分母,上面的1是分子。

生:因为这些图形都被平均分成了两份。

生:因为这些图形都被平均分成了两份后,阴影部分都是一份。

生:无论图形是什么形状、大小和颜色,只要把这个图形平均分成两份,那么每份都是它的二分之一。

师:说得非常好!

三、自主探索,创造几分之一

师:刚刚通过折一折、画一画,创造了二分之一,你还想再创造出几分之一?

生:我想创造出四分之一。

生:我想创造出十六分之一。

生:我想做出三分之一、九分之一。

师:好!看看活动二的工具是什么?

生:一张正方形纸。

师: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来创造出几分之一?

生:准备用折折、画画的方法创造出几分之一。

师:知道有哪些活动建议吗?(课件出示)

生:先用折、画、写的方式来表示出正方形的几分之一,再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全班分享。

(学生小组活动,汇报交流)

生:我是将这个正方形横着对折,再竖着对折,阴影部分就是四分之一。

生:我量了正方形的边长,是15厘米,我取5厘米横着折,折2次,再竖着折2次,就把正方形平均分成了9份,其中1份就是它的九分之一。

生:四分之一大一些,因为从图上看出四分之一的每份大,九分之一的每份小。

师:对的。还有谁创造出了不同的几分之一?

生:我是把正方形对折、对折、再对折、再对折,把它平均分成了16份,每份就是十六分之一。

师:你会比较九分之一和十六分之一的大小吗?

生:九分之一大,因为九分之一的1个方格比十六分之一的1个方格要大。

师:看得真仔细!看着这三个分数,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分母越大,分数反而越小。

师:对!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所表示的份数就越小。

师:同学们,同样的一张正方形纸,为什么能创造出不同的分数呢?

生:因为平均分的份数不同,所以创造出的分数也就不同。

生:因为正方形纸被平均分成的份数不一样,虽然都是其中的一份,但大小不一样。

师:说得好!

【评析:借助认识二分之一的经验,学生用多种方法创造出四分之一、九分之一、十六分之一等分数,这既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又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和抽象思维水平。“创造”得到的分数,为分数大小的比较提供了学习资源,便于学生发现规律、归纳方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观察、操作、分析和推理能力。】

四、联系生活,感受几分之一

师:在生活中我们也能找到分数的影子(出示法国国旗、五角星徽章、巧克力),你能从中联想到了几分之一?

生:由法国国旗我联想到三分之一。

生:从五角星我联想到五分之一。

生:巧克力的这一小块是它的八分之一。

生:巧克力竖着的这两小块是整个的四分之一。

生:巧克力图上还能找到二分之一。

师:生活中在很多地方能找到几分之一,同学们课后可以去找一找。

【评析:通过找生活中的几分之一,进一步感受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能力。】

五、当堂检测,提升经历

师:下面我们比一比看谁是我们班上的“学习小达人”。(课件出示)

课内小检测(从3道题中自选2道题做)

1.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请选择其中的一个分数画图表示出来。

【评析:课内小检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由易到难安排,有针对性,既突出了巩固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又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难度的题进行练习,让尊重与关爱、朴实与扎实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之中。】

【总评】

本节课以新的课程理念为指导,以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基础为切入点,深入研究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经历操作、观察、探索、交流等活动过程,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学生活动经验的积累,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整节课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充分,学习兴趣浓厚,思维活跃,能力得到提升。

1.伴随经历——让经历成为学生学习的帮手。

在新知的探究过程中,教师设计了两个活动:一是借助图形表示出二分之一;二是创造出图形的几分之一。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探索出在图形中如何表示二分之一,经历用大小、形状、颜色都不相同的图形表示出二分之一的过程,发现“只要把图形平均分成两份,每份都是它的二分之一。”在创造几分之一的活动中,发现“同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的份数不同,创造出的分数也就不一样。”学生经历操作活动,伴随着丰富的经历,这其中有教师的帮助,也有与同伴的协商,还有个体学习经历的分享,这是伴随儿童成长所需要的。

2.提升经历——让经历成为学生学习的阶梯。

本节课在学生思考分享的基础上,组织动手练习和实践,经历联系生活的过程,在生活中找分数的影子。通过找身边的物体再联想起几分之一,提升对几分之一的生活感知。“课内小检测”当堂检测学习效果,让学生自测自评,在原有经历的基础上进行转化,成为新的经历,促进了学生学习力的生长。

猜你喜欢
对折平均分阴影
对折十次
你来了,草就没有了阴影
这样做合理吗
教你学会平均分
平移、对折和旋转,一网打尽
平均分一半
让光“驱走”阴影
“买一送一”不等于“打对折”
阴影魔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