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药残留的危害及防范技术措施

2016-04-05 17:25刘艳花
山东畜牧兽医 2016年10期
关键词:药期兽药危害

刘艳花 苗 刚

(山东省胶州市畜牧兽医局 266300)

卫生检疫

兽药残留的危害及防范技术措施

刘艳花苗 刚

(山东省胶州市畜牧兽医局266300)

兽药残留危害很大,本文通过对兽药残留产生的原因、危害进行论述,并提出防范兽药残留的措施,为减少和控制兽药残留提供参考。

兽药残留是指用药后蓄积或存留于畜禽机体或产品(如鸡蛋、奶品、肉品等)中原型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包括与兽药有关的杂质的残留。兽药残留既包括原药也包括药物在动物体内的代谢产物。主要的残留兽药有抗生素类、磺胺药类、呋喃药类、抗球虫药、激素药类和驱虫药类等。兽药残留是动物性食品最重要的污染源之一。兽药残留超标不仅可以直接对人体产生急慢性毒性作用,引起细菌耐药性增强,还可以通过环境和食物链的作用间接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并影响我国养殖业的发展和走向国际市场。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和控制药物的残留。

1 引起兽药残留的原因

不遵守休药期的规定、非法使用违禁药物、不合理用药等是造成兽药残留超标的主要原因。休药期指从停止给药到允许动物或其产品上市的间隔时间。未能正确遵守休药期是兽药残留超标的主要原因。非法使用违禁药物是指:在养殖过程中不遵守用药规定,违法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兽药。不合理用药是指:滥用药物及兽药添加剂;重复、超量使用兽药和用药方式方法不规则。

2 兽药残留的危害

2.1毒性作用外源性物质毒性作用与剂量和接触时间密切相关,主要是由长期摄入可产生慢性或蓄积中毒。婴幼儿的药物代谢功能不完善,因此比较敏感。注射部位和一些代谢器官(如肝)常含有高浓度药物,摄入后出现中毒的机会将大大增加。有多种药物可产生毒性作用:氯霉素能导致严重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第一个被禁止使用的药物。人体对氯霉素较动物敏感,婴幼儿的代谢和排泄机能尚不完善,对氯霉素比较敏感,可出现致命的“灰婴综合症”。四环素类药物能够与骨骼中的钙结合,抑制骨骼和牙齿的发育。大环内酯类药物如红霉素,泰乐菌素多属碱性和脂溶性药物,在体内分布容积较高,易发生蓄积和慢性中毒,如肝损害和听觉障碍。氨基糖苷类药物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主要损害前庭和耳蜗神经,导致眩晕和听力减退。磺胺类药物组织残留和饲料污染严重,如磺胺二甲基嘧啶在连续给药中能够诱发啮齿动物甲状腺增生。对心血管的危害,引起心血管疾病。最常见的为“瘦肉精”,对于动物具有提高饲料转化率和瘦肉率的作用,在肝、肺、和眼部组织中残留量高。人一次摄入100~200g组织所含的即可达到治疗剂量,往往出现副反应或其它危害,表现为头痛、狂燥不安、心动过速、血压下降等中毒症状。

2.2激素的作用性激素及其类似物主要包括甾类同化激素和非甾类同化激素。肝、肾和激素注射或埋植部位含有大量同化激素残留存在,屠宰时应废弃,因一旦被人食用后可产生一系列激素样作用。主要表现为潜在致癌性(如己烯雌酚残留,可使孕妇所生女婴的黏膜产生癌变倾向)、发育毒性(儿童早熟)及女性男性化或男性女性化现象。

2.3耐药性抗微生物药物的广泛使用,特别是在饲料中长期亚治疗剂量添加抗微生物药物,易于诱导耐药菌株。 人们长期接触有抗微生物药物残留的动物性食品,就会诱导人体内的耐药菌株。 另外 ,兽药及其代谢产物通过粪便、尿等进入环境,由于仍具生物活性,对周围环境有潜在的毒性,会对土壤微生物、水生生物及生长植物等造成影响。

2.4对胃肠道微生物的影响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胃肠道存在大量菌群,且互相拮抗、制约以维持平衡。如果长期接触有抗微生物药物残留的动物性食品,部分敏感菌群受到抑制或杀死,耐药菌或条件性致病菌大量繁殖,微生物平衡遭到破坏,引起疾病的发生,损害人类的健康。

3 防范兽药残留的措施

3.1加强饲养管理,改变饲养观念,科学、合理使用兽药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饲养管理技术,创造良好的饲养环境,增强动物机体的免疫力,实施综合卫生防疫措施,降低畜禽的发病率,减少兽药的使用。同时,充分利用中药制剂、微生态制剂、酶制剂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制剂来防病、治病,减少兽药残留。严格规定和遵守兽药的使用对象、使用期限、使用剂量以及休药期等,禁止使用违禁药物和未被批准的药物;限制或禁止使用人畜共用的抗菌药物或可能具有“三致”作用和过敏反应的药物,尤其是禁止将其作饲料添加剂使用;对允许使用的兽药要遵守休药期规定,特别是对药物添加剂必须严格执行使用规定和休药期规定。对违反兽药使用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应依法采用严厉的惩罚措施。

3.2加强兽药残留分析方法的技术研究建立残留分析方法是有效控制动物性食品中药物残留的关键措施。过去十几年中几乎所有重要的分析技术都在兽药残留分析中得到研究和应用,这些分析方法在灵敏性、选择性和实用性方面基本能满足目前兽药残留的分析要求。未来应首先发展简单、快速、准确、灵敏、和便携化的筛选性多残留分析技术;发展高效、高灵敏的联用技术和多残留组分确证技术,如GC-MS、LC-MS;分析过程自动化或智能化,以提高分析效率、降低成本。

3.3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安全意识通过各种媒体向广大群众广泛宣传动物性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对兽药残留危害性的认识,使全社会自觉参与防范和监督,告诫兽药生产和经营企业,禁止制售违禁、假冒伪劣药品。应用科普宣传、技术培训、技术指导等方式,向动物防治工作者和养殖者,宣传介绍科学合理使用兽药的知识。

3.4建立并完善兽药残留监控体系和残留风险评估体系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已充分认识到控制兽药残留的重要性,在兽药残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加快国家级、部级以及省地级兽药残留机构的建立和建设,使之形成自中央至地方完整的兽药残留检测网络结构。加大相关的立法工作,同时加大投入开展残留的基础研究和实际监控工作,初步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并与国际接轨的兽药残留监控体系,实施国家残留监控计划,力争将残留危害减少到最小程度。建立残留风险评估体系,通过国家实施兽药残留监控计划和各省市定期进行兽药残留抽样检测,提供有关国内畜禽发生兽药残留危害的适时资料信息,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跟踪调查,以对兽药残留进行风险评估。

3.5开展兽药残留检测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开展兽药残留的立法、方法标准化等工作以及加强与国际组织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使我国的兽药监控体系、检测方法与国际接轨,保障我国出口贸易的顺利进行。

3.6加大对研究开发低、无残留兽药的投入导致药物残留的是药物本身,为了解决药物残留问题,除了正确使用药物,严格遵守休药期外,还可以研究开发出具有低残留,甚至无残留的药物替代品,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此类药物的研发投入。研制开发出具有高效、低毒、无公害、无残留的天然饲料、兽药及添加剂,这是兽医工作者的责任。

总之随着人们对畜产品需求量的增加,畜产品中的兽药残留也越来越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兽药残留不但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不利于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和畜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必须在畜牧生产实践中规范动物用药,同时建立起一套药物残留监控体系,制定相应的处罚手段,并落到实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控制药物残留的发生。

S8

C

1007-1733(2016)10-0037-02

2016-07-05)

猜你喜欢
药期兽药危害
兽药残留检测中的优化与应用
降低烧烤带来的危害
药+酒 危害大
食品动物常用抗菌药物休药期规定一览表(2019 年)
Non-invasive evaluation of 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LUTS)in men
酗酒的危害
中兽药在家禽养殖中的作用与应用
“久坐”的危害有多大你知道吗?
养殖场执行兽药休药期的重要意义
兽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