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鸭病毒性肝炎的防制措施

2016-04-05 17:25于家奎日照多利畜禽良种有限公司山东日照276500
山东畜牧兽医 2016年10期
关键词:雏鸭母源肌肉注射

于家奎(日照多利畜禽良种有限公司 山东 日照276500)

郭均友 单晓飞(山东省莒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肉鸭病毒性肝炎的防制措施

于家奎(日照多利畜禽良种有限公司山东 日照276500)

郭均友单晓飞(山东省莒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致死性的雏鸭传染病。本病以发病急、传播迅速、死亡率高为特征。临诊表现为角弓反张,病理变化为肝炎和出血。近年来,鸭病毒性肝炎在我国不断发生,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给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影响了养鸭业的健康发展。

1 流行病学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自然爆发时仅发生于雏鸭,且主要为3周龄以内的雏鸭,以4~10日龄最为易感,成年鸭呈隐性感染,无临诊症状,且不影响产蛋率,但能排毒。雏鸭的发病率可高达100%,死亡率则差别很大,为20%~100%。随着雏鸭日龄的增长与机体免疫水平的提高,死亡率逐渐减少,4周龄以后雏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低。本病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主要传播途径是与病鸭的直接接触传染,也可通过病鸭的粪便、食具、饮水等间接传播。

2 临床症状与病变

潜伏期较短,一般1~2d,有的雏鸭不见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一般雏鸭发病初期表现为精神萎靡,羽毛松乱,缩颈呆立,眼半闭呈昏睡状,厌食。发病12~24h即出现神经症状,病鸭全身性抽搐,运动失调,两脚痉孪,头向后仰,呈角弓反张状,身体倒向一侧或就地旋转,数小时后死亡。剖检主要病变在肝脏,表现为肝脏肿大,质地脆弱,色泽暗淡或发黄,表面散布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或斑状出血灶,小曰龄病鸭肝多呈土黄或红黄色,日龄较大的多呈灰红或土红色。胆囊肿大,充满褐色、淡茶色或淡绿色的胆汁。脾肾有时肿大。

3 防治措施

(1)目前本病还没有特效药。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环境,严格执行消毒制度,搞好环境卫生等生物安全措施,对控制本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康复鸭血清、高免鸭血清及高免卵黄抗体可有效控制本病。(2)疫苗的免疫接种是控制本病最有效的方法。①有母源抗体的雏鸭在7~10日龄时肌肉注射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1羽份/只;②无母源抗体的雏鸭出壳后1日龄即肌肉注射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1羽份/只,或1日龄肌肉注射高免鸭血清或高免卵黄抗体0.5ml/只,10日龄时再注射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1羽份/只;③种鸭可于开产前12周、8周、4周用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免疫2~3次,其母鸭的抗体至少可以保持7个月;也可用弱毒疫苗基础免疫后再肌肉注射鸭病毒性肝炎灭活疫苗,能在整个产蛋期内产生带有母源抗体的后代雏鸭,其后代雏鸭母源抗体可维持2周左右,并能有效抵抗强毒攻击;④雏鸭一旦发生鸭病毒性肝炎,首先应进行隔离治疗,除严格消毒,在饲料中添加矿物质、维生素外,还必须肌肉注射高免鸭血清或高免卵黄抗体0.5ml/只,10d后再肌肉注射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1羽份只。

S858.32

B

1007-1733(68-01

2016-07-05)

猜你喜欢
雏鸭母源肌肉注射
雏鸭的饮水与开食
雏鸭死亡率高的原因及提高成活率的措施
母源抗体仔猪疾病防治作用
浅谈雏鸭饲养管理的关键技术要点
母源抗体在仔猪疾病防治中的应用研究
母源抗体在仔猪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母源抗体在仔猪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雏鸭对温度的要求
无痛肌肉注射新法
基于坐位肌肉注射的关键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