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孩子的哲学兴趣

2016-04-11 07:29周国平
少先队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优秀者标准答案周国平



鼓励孩子的哲学兴趣

在一定的意义上,孩子都是自发的哲学家。他们当然并不知道什么是哲学,但是,活跃在他们小脑瓜里的许多问题是真正哲学性质的。我相信,就平均水平而言,孩子们对哲学问题的兴趣要远远超过大多数成人。

然而,在多数人身上,随着年龄和阅历增长,曾经有过的那种自发的哲学兴趣似乎完全消失了,岁月把一个个小哲学家改造成了大俗人。之所以发生这种情况,孩子周围的大人(包括家长和老师)要负相当的责任。据我所见,对于孩子提出的哲学问题,大人们普遍以三种方式处理:一是无动于衷,认为不值得理睬;二是粗暴地顶回去,教训孩子不要瞎想;三是自以为是,用一个简单的答案打发孩子。在大人们心目中,对世界和人生的思考太玄虚,太无用,功课、考试、将来的好职业才是正经事。在这种急功近利的氛围中,孩子们的哲学兴趣不但得不到鼓励,而且往往过早地遭到了扼杀。

哲学到底有用还是无用,要回答这个问题,关键是如何看待所谓“用”。如果你只认为应试、谋职、赚钱是有用,那么,哲学的确没有什么用。可是,如果你希望孩子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人,那么,哲学恰恰是最有用的。人类历史上的一切优秀者,不管是哪一个领域的,必是对世界和人生有自己广阔的思考和独特的理解的人。

所以,如果你真正爱孩子,关心他们的前途,就应该把你自己的眼光放得远一点。不要挫伤孩子自发的哲学兴趣,而要保护和鼓励,而最好的鼓励办法就是和他们一起思考和讨论。事实上,任何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都不可能有所谓标准答案,可贵的是发问和探究的过程本身,使我们对那些根本问题的思考始终处于活泼的状态。

(《现代教育报》2016年2月19日 周国平/文)

猜你喜欢
优秀者标准答案周国平
好梦何必成真
赵晏彪到军艺演绎优秀者的“六个阶梯”
李耀进:没有标准答案,唯有用心用情
丢失了标准答案
“标准答案”阅卷实录
周国平 藏石欣赏
周国平 藏石欣赏
周国平 藏石欣赏
标准答案的反思
2012年度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资格考试成绩统计 优秀者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