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调查与思考

2016-04-11 14:57伍玉振孙志华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济南市服务体系群众

伍玉振,孙志华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济南 250100)

济南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调查与思考

伍玉振,孙志华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济南250100)

近年来,济南市立足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以提升服务质量和能力为核心,积极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但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仍显滞后。对此,济南市还应继续创新思维,转变观念,改革运行管理体制,坚持均衡发展,统筹城乡文化,积极引导社会力量的参与,探索共建共享机制,注重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不断提升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与品质。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济南市;调查;对策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需求开始由注重物质层面向精神文化层面转变。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一项维护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在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指数的同时,反映着城市的精神文明程度,关系到一个城市的文化竞争力。济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浓厚,文化资源丰富,发展公共文化事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济南市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以举办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为契机,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扶持政策,加大财政投入,拓展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巨大进展,但在思想认识、管理体制、投入机制、提供方式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调查研究。

一、济南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

济南市在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立足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以提升服务质量和能力为核心,积极打造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充分整合资源,拓展服务空间,广泛开展文化惠民活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济南市和历下区分别被列为山东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市级、县(区)级示范区,同时济南市还是山东省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城市。

公共文化设施大幅提升,走在全省前列。一是市级重点文化设施建设标准高、规模大。省会文化艺术中心,包括省会大剧院、市图书馆、市群众艺术馆、市美术馆,于2013年10月投入使用,各场馆不仅面积大,而且功能齐全、设施一流,均达到了国内专业水准。北洋大戏院投资1700万元进行维修改造,较好地改善了市级演出场所条件。二是区县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基本全覆盖。60个乡镇全部建有综合文化站,普遍达到规范化标准;83个街道办事处全部建有综合文化站,其中45个达到规范化标准;586个社区基本实现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其中200个达到规范化标准;4551个行政村基本达到农村文化大院全覆盖,其中799个达到规范化标准。10个区县文化馆、图书馆均按照国家二级馆以上标准进行了新建和改扩建,大部分已投入使用。历城区、章丘市、济阳县新建了包括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以下简称“三馆”)等在内的大型综合性文化中心,提升了当地文化设施水平。三是公共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覆盖率达到100%,建有济南市支中心1个,区县支中心10个,乡镇村基层服务站点5173个,其中规范化站点达到了2560个,占基层站点的49%。

公共文化产品丰富多样,服务效能大幅提升。济南市公共文化投入和服务水平大幅改善,公共文化产品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服务方式多种多样,各项指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各级公共文化设施全部实现免费开放,而且每年政府投入专项资金用于设施设备更新维护以及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运行,确保公共文化设施建得好、管得好、用得好。公益性演出、展览、广场文化、阅读推广、艺术培训等活动搞得风风火火、轰轰烈烈。文化设施覆盖率、文化资源利用率、文化服务普及率、社会力量参与率、基层群众满意率大幅提升,基本建成网络健全、结构合理、发展均衡、运行高效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目前,公共文化已经广泛渗透到全市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大部分地区基本实现了出门就有地方读书看报、看电影、看展览、参加文体活动,人民群众公共文化的需求不断得到满足,生活幸福指数不断翻升。健康向上的文化消费观念也在市民的头脑中逐步形成,许多市民开始进出各种公共文化娱乐场所,接受精神文化的熏陶,文化消费开支也不断增大。此外,一些优秀公共文化产品的培育和出现,也成为展示泉城人民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历史文化资源的平台和渠道,对全市文明社会的发展以及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二、济南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经验

(一)坚持政府主导,建立科学的保障体系和机制

1.建立三个体系。一是政策保障体系。济南市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建设文化强市、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见》、《关于加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实施方案》、《关于印发济南市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行政计划(2013-2015年)的通知》等政策文件,深化文化事业单位体制改革,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建立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专项资金,出台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以奖代补”办法,加快设施建设和提升改造步伐。二是组织保障体系。成立了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领导小组、省会文化艺术中心建设领导小组等专门机构,文化、财政、规划等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相互配合、加强督导。各县市区也相继成立了文化设施建设领导机构,形成逐层带动、相互联动、共同推动的工作格局。三是宣传引导体系。通过在报纸、电台、电视台开辟专版、专栏,网站发布等形式,加大对重点工程、重大项目、舞台艺术展演、群众文化活动、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等宣传力度。特别是借助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等重大节会,进行重点宣传、广泛宣传,营造全民参与、支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浓厚氛围。

2.形成三个机制。一是协调联动机制。各领导小组建立工作调度制度、联席会议制度等,定期研究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集中讨论,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宣传部门协调指导、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协调联动机制。二是绩效评价和监督机制。将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市直有关部门和县(市)区政府考核指标体系,市委考核小组年终通过听、查、看、访四种方式进行测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每年被列为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重要内容,进行重点督办和考核。三是社会参与机制。全市现有民营文艺团体500余家,文化类社会团体57家,农村庄户剧团900余家,年均举办各类演出、展览活动5000余场次,其中公益性活动近1000场次。发动和吸引民营资本投资建设美术馆、博物馆61个,建设少儿图书室近50个,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抓好人才队伍建设,为文化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一是不断壮大专职文化人员队伍。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单位专业人员占职工总人数的比例,争取市级占80%以上,县级达85%以上,要求每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配备专业人员3名以上,每个社区文化中心、农村文化大院配有专职管理员1名。二是加强业务培训。每年组织区县“三馆”职工脱产培训5次以上,每次不少于3天。各区县每年组织文化站、文化中心、文化大院管理员集中培训累计达8天以上。

(三)推动服务标准化,建立现代文化管理制度

济南市2014年被列为山东省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城市后,积极掌握有关政策,组织开展调研,学习先进经验,制定了《济南市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在基本服务项目、硬件设施、文化队伍建设、人员编制、经费预算、绩效评估等方面,结合济南市实际情况,制定落实方案,并纳入相关考核,加强督导检查。重点推进公共文化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试点工作,市级、区县级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群艺馆)普遍成立了由政府人员、事业单位人员、社会人士等组成的理事会,初步建立起法人治理结构,进行现代文化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

(四)加强阵地服务,确保公共文化服务常态化

全市各级公共文化设施自2012年6月起全部实现免费开放,开放时间每周不少于56小时,大型公共文化设施实现了全年365天不闭馆,并根据特殊需要延长每天开放时间。各级公共文化设施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坚持常年开展舞蹈、书画、声乐、器乐等多种形式文化活动,定期对自发的群众文化活动进行辅导,开办各类公益讲座。市图书馆新馆投入使用后,年接待读者达100万人次,流通文献90余万册次,网站点击50余万人次,举办讲座、展览、读书征文等读者活动100余次、25万余人参加。市文化馆、美术馆平均每天接待活动和参观群众达千余人次。各基层文化馆、文化站、文化中心、文化大院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培养并建立各自的业余活动团队,公共文化服务呈现常态化发展。

(五)打造品牌,提供优质文化服务和产品

一是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市和各县(市)区集中优势资源,打造了广场文化活动、齐鲁民间艺术展演、历下区消夏晚会、欢乐济阳行、槐荫区元宵灯会等品牌活动,带动了基层公共文化活动的开展。每个区县文化馆开展文化活动年均达100余场,较大型社区文化中心、文化大院年均开展大中型活动10余场,每场活动参与群众少则二三十人,多则三四百人。二是文化惠民工程深入人心。有线电视、直播卫星接收实现全覆盖。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程启动以来,平均每月为每个行政村送电影1场。全市4551个行政村全部建有农家书屋,实现了农家书屋全覆盖。三是数字化建设成效明显。建成山东省第一个多终端开放性服务模式的数字图书馆——“书香泉城”中华数字苑,拥有电子书65万册,年鉴2000多种,图片信息1万多张,报纸300多种。建成公共电子阅览室305个,2013年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后,市财政又投入资金900万元,建设90个规范化公共电子阅览室,每个阅览室配置20台以上电脑。四是特色文化服务亮点纷呈。第一,开展自助图书馆服务。在泉城广场、龙奥大厦等建成了7处24小时自助图书馆,走在了全省前列。第二,开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示范点创建。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期间,市财政投入200万元用于扶持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完成了两批80个示范点的创建工作,在全省属于首创。2015年又开展了第三批40个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示范点创建工作。第三,建立基层群众文化活动辅导点。创建50个基层群众文化活动辅导点,组建了由市、区县两级文化馆专业人员和有较高艺术水准的文化志愿者组成的辅导员队伍,建立了辅导员和辅导点一对一的定期辅导制度。针对每个辅导点的艺术特色,辅导员每月上门辅导1到2次。第四,建立群众文化志愿者队伍。组织成立群众文化志愿者服务队287个、文化志愿者647名,成为群众文化活动的一支活跃力量。第五,开展公共文化流动服务。利用汽车流动图书馆开展送书上门服务,设立流动服务点10多个,定期、定点开展现场服务,每年深入社区、农村、企业、军营等开展送书活动100余次,借阅图书3万余册次。设立图书馆分馆、流动站57家,市图书馆与区县图书馆以及分馆实现了借阅“一卡通”。利用流动舞台车等多种方式开展送优秀剧目下基层、“文化惠民·送戏下乡”、京剧进校园等送文化服务,年均深入社区、农村举办公益性演出300余场。五是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初见成效。开展了老年人微机培训、中老年人舞蹈大赛以及外来务工人员书屋捐建、电脑培训、发放图书优惠券等活动,连续9年开展的“新市民·新课堂”公益文化艺术辅导培训活动累计举办近1800个班次,培训务工人员4.5万余人次。每年开展为农村及偏远地区居民送文化下乡、送书画、春联及展览活动。每年举办寒暑假少儿文化艺术、机器人、书法等培训活动,开展青少年机器人大赛等文化活动30余项。市和部分区县图书馆设立了盲人阅读区、配备盲文读物等,为弱势和特殊群体参与文化活动提供了保障。[1]

三、济南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一系列制度安排的运作下,济南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己经形成了基本框架,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发掘了不少亮点,但由于前期基础薄弱、运行机制不完善等因素影响,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还存在一些不足,使部分市民仍然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公共文化权利缺失。

(一)对公共文化重视程度不够,思想认识不到位

改革开放后,我们对文化的认识经历了由“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工具理性到“文化是核心竞争力”、“文化是软实力”价值理性的过程转变,对文化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深化。但不可否认,济南市某些区县、街道、乡镇政府管理者仍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忽视文化、不重视文化的现象,依旧遵循“说起来重要,忙起来次要,干起来不要”的老路对待文化。这方面尤其是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表现最为明显,认为文化是软实力,只有硬实力搞好后才能顾及文化建设,认为“软硬兼施不可兼得”,文化建设的自觉性、主动性还不高。

同时,还存在“行政的逻辑”和“服务的逻辑”相背离的问题。[2]207个别区县、街镇搞公共文化,主要是为了完成年度绩效考核目标。公共文化服务仅仅被视为一种上级政府交代的行政任务,而不是自身的一项公共服务职能。没有从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利这一核心理念出发,去关注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诉求与意愿。所以在很多情况下不能很好地把握公共文化的真正本质,也就难以真正做到用心,多数情况下仅停留于引导和组织人民群众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的表层,而不是将人民群众真正有机融入进来。

(二)重视场馆设施建设,忽视服务能力提升

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政府普遍聚集于公共文化场馆、设施的普及率和建成率,而后期规划和配套设施则进展缓慢,影响使用情况和利用率的提高。比如,新建的省会文化艺术中心各场馆由于位置远离市中心,周边服务设施匮乏,存在着吃饭难、停车难、停车收费贵的难题,晚间演出结束后经常无公交车可乘的问题。部分区县政府简单狭隘地理解公共文化的标准化和均等化,单纯注重硬件层面和追求服务数量和规模,轻视文化服务内涵培养,忽视服务质量和能力的有效提升。比如,在公益电影下乡中,天桥区许多农民普遍反应“电影进乡村,节目不姓农”,很多影片不适合农民看,或农民压根就看不懂;在农家书屋建设中,“农书上千种,农民手空空”,很多书籍不对农民口味,与农无益。公共文化产品的供需不对接,影响着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向纵深和优质化方向发展。

在基层,济南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得到了很大改善,达到国家标准的馆舍不少,设备也大多完善,但公共文化内容和形式却没有跟上,人气和吸引力不足,远远不能吸引当地的老百姓,造成许多投资巨大、设施齐全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多数成了仅供领导视察时使用的摆设。又因为水电气暖、工作人员工资、设备维修管理等费用开支问题,往往都是在经营一段时间后,便以各种原因向人民群众关上大门,从而使大量的公共资源闲置,导致了人民群众想参与公共文化活动却无场地,政府、企事业单位有场地却不开门的双向矛盾。

(三)公共文化服务吸引力不足,人民群众参与意识有待提高

统一规范的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没有建立。多数公共文化活动是在政府、企事业单位、文化类社会组织的引导下开展,活动主题不一,像文化惠民、迎接上级检查、节日庆祝、配合旅游开发、公益赞助、城市文化宣传等各类名目;活动举办也比较零散,时断时续,随意性强;许多活动出于单方面行动,缺乏与市民的沟通交流,没有顾及市民们感不感兴趣、高兴不高兴,“闭门造车”现象严重。这就很难形成一种系统的、多元的公共文化参与机制,难以聚集起人民群众的吸引点,让人民群众自发的、固定的参与公共文化活动。

人民群众参与公共文化层次低,参与内容单一。主要集中于公共文化活动的“展示”、“表演”等环节,以唱唱跳跳、看看听听为主,而对于有关公共文化建设的决策、实施、管理和监督等过程,却没有相应的参与渠道。“被选择性参与”[3]让人民群众难以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诉求,感受不到公共文化参与的乐趣。部分群众受限于自身的文化背景和工作生活经历影响,已然习惯于政府的组织引导,依赖性和围观心理强,自发参与意识不足,不善于发掘自身的文化潜能,哪怕自己有一技之长,也羞于展露,影响公共文化活动的推广。对于极少部分人民群众,尤其是低收入群体来说,生存和物质性的追求仍然是最重要的,而公共文化活动的开展和建设并不能给他们带来意想中的满足感,甚至没有低保带来的实惠明显,使得他们参与公共文化的意愿不足,积极性不高。

(四)文化投入机制尚不健全,区域、城乡间发展不均衡

虽然济南市公共文化事业经费支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和北京、上海以及发达省会城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影响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提升。表现为:全市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投入总量不足,人均公共文化支出与发达省会城市有较大差距;区县之间公共文化服务支出不均衡,比如2013年天桥区财政投入文化经费为349万元,而历下区仅对于文艺队伍建设投入就达到500万元;城区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远远大于农村,目前城区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较为全面,城区居民可以同时享受省、市、区、街道办事处的四级文化服务体系,然而基层乡镇、农村公共文化基础比较落后,群众公共文化活动开展有待加强,在农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的文化困境仍然没有彻底改观;部分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利用率较低,存在着闲置、被挤占、挪用的情况,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全市60个乡镇中,至今还有22个综合文化站没有实质性启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有待加强,按照山东省《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的标准,到2020年全面完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目标,在设施覆盖率、设施建设标准、经费投入等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必须加大对区县基层公共文化建设实施资金的投入。

(五)公共文化人才队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专业素质偏低

人才是公共文化发展的第一资源,而人才的缺乏必将直接影响着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全市公共文化专业人员总量偏少、结构失衡、业务水平偏低等问题较为集中,特别是区县、基层街道、乡镇文化馆、站,专业人员少,缺乏相关的文化知识和管理经验,受编制所限,部分专业人员往往身兼数职,且更换十分频繁。不少基层社团和文化队伍存在组织零散、活动能力和水平较弱、影响范围小等问题。以历城区为例,全区15个文化站90%的文化站只配备一人,而且50%的是兼职,一专多能、多才多艺的仅占30%。从农村业余文化队伍的建设情况来看,存在年龄结构老化,创作、表演队伍后继无人的现象,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民族文化、民俗文化的传承问题堪忧,面临失传危险。

公共文化艺术辅导培训不能满足人民群众需求。济南市群艺馆常年开展文化艺术培训活动,深受广大市民的欢迎,但毕竟规模有限。而区县级文化馆、群艺馆则受经费、编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师资力量薄弱,专业水平有待提高,培训内容单一,时断时续,不能满足市民的需求。“文化馆方面,活动内容陈旧、类型单一,体现当前社会发展的时代性、时尚感缺失,吸引力明显不足,难以满足当前日益丰富的多元化文化需求。”[4]

(六)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式单一,优秀产品匮乏

长期以来,济南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一直处于政府举办,文化馆、图书馆、群艺馆、博物馆等场馆具体承担的状态,供给主体和服务主体比较单一,缺乏市场和社会的参与。虽然近年来通过“泉城文化社会办”项目洽谈会等方式积极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到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来,但总体来看所占比例仍然较小,多元化、市场化、社会化的公共文化投资渠道和平台没有建立。

由于资金投入有限、文化人才的缺乏,以及创新意识的不足,公共文化的亮点和示范点(区)数量不多,济南市在全省、全国范围内叫得响、立得住、传得开、有影响力的公共文化精品和品牌缺乏。济南以泉城著名,但至今没有一种足以代表泉城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没有一项著名的公共文化服务工程,等等。是否拥有自己的品牌模式、品牌产品对公共文化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个有影响力的品牌模式、品牌产品,不但能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更可以扩大公共文化的影响力,形成所谓的品牌效应。

(七)管理体制缺乏创新,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

目前,我国公共文化管理体制中存在明显的部门分割,呈现较为突出的“碎片化”、“分散化”现象,影响和制约着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整体发展水平。济南市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能一直分散于各个政府部门,存在着“多龙治水”的工作格局。2015年4月16日,由宣传部、文广新局牵头,市编办、市文明办等25个部门组成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协调机制。但由于成立时间较短,统筹协调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部门利益阻隔和各自为战的局面还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另外,济南市作为省会城市,在文化资源的管理和运营上和省级政府有交叉,但现行体制下省、市公共文化资源分头管理,井水不犯河水,人为造成严重的条块分割,难以实现公共文化资源的优化组合和共享共用,省会城市的综合优势也难以发挥。制度分割问题己成为济南市公共文化服务进一步发展的重要议题,迫切需要不同部门、不同层级之间的有效衔接以及必要的管理体制改革。

四、创新驱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

2015年1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出台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坚持改革创新,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和形式,促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按照这个要求,济南市要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突破原有的固定模式,加快制度改革,创新理念思维,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积极推进服务方式、内容、评估体系的创新,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现代化。

(一)统筹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化和标准化

首先要按照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思路,[5]统筹整合城乡公共文化资源,重视城乡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提升和改造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社区文化中心、农村文化大院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努力改变城乡公共文化发展中的不均衡状况。其次要将特殊群体真正纳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来。对基层社区和农村的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要给予重点关注,加大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对他们的免费开放制度,丰富对他们的志愿服务项目和数量。重视外来务工人员的公共文化生活,设立外来务工者专项资金,开展流动服务,将图书、电影、演出、展览等活动送进工地、厂区、社区,确保外来务工人员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保障,营造和谐友爱的社会氛围。最后要加大城市与乡村的公共文化交流。一方面通过“文化惠民”、“送文化进基层”等活动使城市优秀公共文化资源走进农村、走进基层单位,另一方面要重视乡村文化,挖掘优秀民间艺术,并通过展览、演示、寻根、联动等方式走进城市社区,走向城市大舞台,实现城乡公共文化的互动式、循环式发展。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可以实现城乡人民共享公共文化的基本权利,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帕累托改进。[6]

(二)创新公共文化供给方式,丰富优秀产品和服务供给

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呈现独立灵活、差异多样等特点。以往内容简单、产品单一、方式僵化、重复生产的传统经验式做法很难适应新形势下公共文化的发展需求,遵循公共文化按需供给的改革思路,进行必要的资源整合,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形式和内容,增加公共文化产品供给。

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方推动的公共文化发展理念,政府要从“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促进公共文化供给主体和供给方式的多元化,增强公共文化的发展活力和后劲。1.充分发挥市级、区县级“三馆”,以及街道、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农村文化大院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主体地位,创新供给机制,丰富产品的推陈出新,增加公益性演出力度,完善艺术演出补贴,定期开展公益讲座、培训等服务。2.加强政府文化相关职能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的推动下,宣传部、文广新局要加强与统战部、团委、妇联、旅游局、教育局、商务局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借力使力”,打造艺术、节庆、学习、旅游、教育、展览、购物等多种公共文化新形态,塑造和培育一些特色公共文化项目。3.不断拓宽投入形式和渠道,鼓励和引导企业、社会组织、文化机构以及个人等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包括参与文化设施的建设和运作、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公益赞助、免费文化艺术辅导等,树立共建共享的理念,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参与为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鼓励和吸引驻济部队、学校等单位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设立公共文化活动基地、辅导培训基地。4.落实国务院《关于做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意见》,制定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指导性目录,增加向社会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力度,改变原来单纯的“自上而下”、“配送式”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方式,提供更多有针对性、菜单式的公共文化服务。

(三)建立有效的需求反馈机制,提升服务效能

为了让公共文化服务深入人心,必须让更多的人民群众看到、触摸到、感受到、享受到公共文化,丰富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自觉地参与公共文化活动。首先,聆听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的声音,把握群众诉求。根据地区、年龄、群体、文化层次等特点,通过互联网、服务热线、发放社会问卷等方式,及时了解人民群众的需求,定期开展满意度调查,提高群众参与率和知晓率,广泛征集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议,掌握群众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工作安排,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群众需求无缝对接。其次,在向人民群众“送文化”的同时更加注重“种文化”,积极引导广大群众走上公共文化舞台,成为文化活动的主角,通过引导、鼓励、帮扶等形式,让群众自编、自导、自演,唤起各群体的意识存在和娱乐精神;通过举办舞蹈、戏曲、杂技等不限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激发群众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的积极性,由“被动参与”向“主动回应”转化,逐渐培育起“不走的文艺队伍”、“不走的艺术表演”,让公共文化永久地留在人民群众身边。

(四)创新公共文化管理体制,重视公共文化质量和内涵的提升

健全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部门和社会的众多方面,不是单一文化管理职能部门(文广新局)就能完成的,需要宣传部、发改委、财政局、编办等多个部门配合参与。这需要我们事先预留制度设计,做好统筹规划,整合行政资源,组建市级、区县级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统一协调管理公共文化事宜。在公共文化建设协调机制的指导下,积极而有效地召开工作协调推进会,制定和出台公共文化建设规划、示范区创建、标准化试点等政策文件,按照“决策、执行、考核”的程序,将各项指标任务逐层分解落到实处,搞好绩效评估以及意见反馈工作。

随着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需求的不断提高,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重心会从资源供给、基础设施建设逐步转移到能力培养、环境塑造等方面上来,需要越来越多的质量型和内涵型的公共文化产品。这要求我们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中,不能只关注于面上的“高大上”、“热热闹闹”,更需要我们转变思维,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由注重公共文化设施投入、指标投入、场面投入向注重公共文化产品的利用率、使用率,人民群众的参与度、满意度等方面转化,关注和服务于人民群众的自我文化发展能力,维护人民群众深层次的文化权利。

(五)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与科技融合发展

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是信息化时代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在要求。

制定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发展政策和规划,加快公共文化信息化、科技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公共文化信息资源整合,推进公共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实现济南市图书馆、区县图书馆、企事业单位图书馆、社区图书室、农家书屋等图书信息资源联网,实现全市范围内“通借通还”,提高服务群体的范围和使用效率。加大电子图书采购量,不断丰富自建数字资源数据库,应用开发便民APP,打造先进的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发布、反馈与交流平台。提升济南市群艺馆、美术馆、博物馆的科技含量,扩大科学技术的应用范围,多增加一些现代化的舞台装备与场景设置,尝试引入3D技术进行演出和展览等。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联合图书馆、美术馆、群艺馆等场馆,共同打造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平台,构建海量分级分布式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库群,力争建成技术先进、内容丰富、传播快捷、覆盖城乡的济南市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为广大群众提供丰富便捷的数字文化服务。

(六)建立科学化和规范化的绩效评估机制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考核评估机制。改革单一的科层制逐级考核办法,加大引入社会化第三方对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设施管理、文化活动及服务的绩效考评力度。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政策的决策和管理模式,将单一地由政府决策管理转变为由政府、企事业单位、文化类社会组织、基层群众等多元社会主体参与决策和实施,建立公共文化专家咨询委员会。积极筹划不同层级、区域的公共文化联席会议,建立联络员(文化员)制度,及时沟通反馈,实现定期走访常态化,提升全市公共文化资源的整合利用效率。完善公共文化动态服务监督机制,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调查的质量,构建统一的信息服务协调平台,及时发现不足,将服务合理均衡地惠及每一个对象。积极探索建立科学的公共文化数字资源使用评估机制,开展定性预测和定量分析,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数字资源的使用和建设水平。[7]

(七)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保障机制

加大对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视力度,将其纳入济南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在政策法规、经费投入、人才队伍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才能保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顺利推进。

在政策法规方面,市文广新局要继续发挥作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体部门作用,搞好社会调研、项目开发设计等前期工作,依托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积极联系宣传部、发改委、财政局、编办等其他相关部门,制定和出台符合泉城特点的《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实施办法》、《支持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土地财税优惠政策》、《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具体落实意见》、《优秀公共文化项目奖励扶持办法》、《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平台建设与管理办法》、《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管理办法》、《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促进办法》、《加快文化类社会组织发展的意见》等意见和办法。

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投入机制。坚持政府投入为主,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把公共文化服务、公益性文化活动纳入财政经常性预算。通过均衡收支差异的办法来促进全市区县间财力投入的均等化,[8]争取全市各级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文化设施等经费支出达到东部沿海发达省会城市的平均水平之上。积极探索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资金投入渠道,拓展“泉城文化社会办”的平台覆盖面,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投入到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来。另外公共文化资金要向基层社区、农村、特殊群体倾斜,解决历史遗留欠账问题,确保弱势群体也能公平享受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完善公共文化人才保障。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是保障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顺利推进的重要支撑。一要完善选人用人机制,着力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意识、现代意识的公共文化管理者和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制定修改全市公共文化人才引进和招聘计划,落实基层公共文化机构设置、编制数量、干部配备等方面工作。二要建立和完善各类公共文化师资培训制度,定期开展系统化、固定化、专业化的辅导讲座,不断提高公共文化人才队伍的水平。三要发挥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作用,加强社区、乡土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属于基层的文艺骨干和演出团体等。四要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志愿服务网络,在建点辅导的基础上继续探索合作培训、搭台演出、共建共享等新型服务模式;制定公益性服务岗位管理办法,扩大分布范围,增加数量和比例。

[1]曹卫清.浅谈公共图书馆的视障读者服务——以济南市图书馆为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04).

[2]楚明锟.公共管理学[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13.

[3]吴九思,张乾瑾.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公民参与[J].中国经贸导刊,2012(02).

[4]胡智锋,杨乘虎.免费开放:国家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与创新[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1).

[5]李丽,郭占庆.城乡统筹视域中的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山东社会科学,2015(05).

[6]唐亚林,朱春.当代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发展之道[J].学术界,2012(05).

[7]展海峰.山东省地市级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调查分析[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5(06).

[8]刘保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视域下公共文体服务供给评价与对策研究——以山东省济南市为例[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1(02).

编辑:鹿风芍

G127

A

2095-7238(2016)06-0107-08

10.3969/J.ISSN.2095-7238.2016.06.020

2016-04-18

伍玉振(1983-),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讲师,历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学;孙志华(1965-),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学。

猜你喜欢
济南市服务体系群众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济南市大秦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多让群众咧嘴笑
济南市大秦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基于GIS的济南市大气污染时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