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资源密集型城市高新技术企业空间分布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2016-05-05 06:59吴素春
湖北社会科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空间分布高新技术企业耦合

吴素春

(武汉轻工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23)



科技资源密集型城市高新技术企业空间分布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吴素春

(武汉轻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23)

摘要:以武汉市为例,运用GIS分析、不平衡指数和耦合模型等方法,深入研究了科技资源密集型城市高新技术企业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科技资源的空间耦合关系。结果表明:高新技术企业分布呈现内密外疏的圈层模式,企业数量从城市中心区向远郊区递减;产业园区特别是高科技产业园区是企业高度聚集区;大部分企业分布在城区主干道沿线200米缓冲区范围内;企业空间分布处于不平衡发展状态。高新技术企业与科技资源具有极强的空间耦合性,不仅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核心集聚区位置临近,而且企业创新成果产出与科技资源密集度存在一致性。据此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推动科技资源密集型城市有效利用科技资源优势,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科技资源;空间分布;耦合;GIS

一、引言

企业与其他形式的社会组织类似,带有复杂的空间属性。[1](p1965-1984)按照企业的生产特点和当地的资源环境,企业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会呈现一些规律性特征。企业空间分布是指企业要素在地理空间上的投影。开展企业空间分布研究不仅能够了解企业空间规模和结构差异,而且可以有效揭示影响企业空间分布的因素,预测企业空间分布发展趋势,有利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升级与调整。[2](p1423-1437)学术界对企业空间分布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制造业[3](p603-625)、服务业[4](p199-207)和商业[5](p395-404)等领域企业的空间分布现状、发展趋势与影响因素等问题。

高新技术产业是新兴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载体和依托,合理的产业布局和政策依托是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前提。伴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城市内部高新技术企业空间分布研究逐渐受到学术界关注。从研究现状来看,有关城市高新技术企业空间分布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数量不多,研究中未充分考虑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高新技术产业具有知识密集性和技术先进性,与传统产业有根本差异:高新技术产业更注重科研合作,科技体制机制协调与否是高新技术产业能否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传统产业在空间上的集聚更多是产业链运作的需要,而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除了产业链合作的需要外,更多的是知识的交流,通过科技资源的共享创造效益。因此,城市科技资源对高新技术企业空间分布有重大影响。

武汉市是我国重要的科教基地,科教实力居全国第三位,“武汉·中国光谷”所在地的东湖地区是我国第二大智力密集区。2015年武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完成7700亿元,增幅14.5%,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武汉市最具活力和增长潜力的支柱产业。本文以武汉市为例,综合运用GIS分析、不平衡指数和耦合模型等方法,深入研究武汉市高新技术企业空间分布,并定量分析高新技术企业与科技资源的空间关系,以明晰高新技术企业在科技资源密集型城市的空间分布特征,厘清高新技术企业与科技资源的空间耦合关系,据此提出相关建议,为科技资源密集型城市有效利用科技资源,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布局,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研究方法。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以可视化和分析地理信息为目的,描述和表征地球及其他地理现象的系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GIS已被视为最强大的信息技术之一,应用越来越广泛,空间查询分析、空间信息提取、空间位置分析、空间分布分析等功能为城市规划、灾害预测、商场选址等问题提供了便利有效的工具。GIS空间分析的核心是根据要素的空间数据(记录与要素有关的点、线、面的位置或空间变化)和属性数据(用以描述要素的特征)分析其位置、属性、运动变化规律以及与周围其他对象的相互影响关系。[6](p593-596)

由于产业空间发展过程非常复杂,长期以来相关研究以定性研究为主,通过空间形态的历史图像比较,描述产业分布特征与发展规律。定性研究虽然比较生动直观,但科学性和说服力不强。本研究除了重点采用GIS分析中的分级色彩、密度分析、缓冲区分析、方向分布图、多距离空间聚类分析等方法,还结合了不平衡指数和耦合模型等定量研究。研究中的基础底图为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网站下载的武汉市交通旅游图和武汉市全图扫描件,将两者加载到ArcMap中,参照Google Earth的主要建筑物坐标值对地图进行地理配准和空间校正,并利用追踪工具进行数字化,软件平台为ArcGIS 10。根据所研究机构的地址信息,借助百度地图和谷歌地图,将机构作为点要素在地图上定位标注,并添加机构的相关属性值,建立完整的空间属性数据库。

武汉市现辖13个区,其中7个主城区(江汉区、江岸区、硚口区、武昌区、洪山区、青山区、汉阳区),6个郊区(东西湖区、黄陂区、新洲区、蔡甸区、江夏区、汉南区)。由于武昌区、洪山区、青山区、江汉区、江岸区和硚口区在扫描件中没有明确界线,而习惯上将武昌区、洪山区和青山区并称为武昌,故在地图数字化时将三区合并;江汉区、江岸区和硚口区则按习惯合并为汉口,最终将武汉市划分为9个大区。同时按环线将武汉市划分为中心区(中环以内)、近郊区(中环与外环之间)和远郊区(外环以外)。由于武汉市全图(覆盖整个武汉地区)和武汉市交通旅游图(主要反映武汉城区)均有内环、中环和外环,但两者环线范围不同,为了区分两图的环线,将武汉市交通旅游图的环线称为城区内环(等同于武汉市全图的内环)、城区中环和城区外环(等同于武汉市全图的中环)。

2.数据来源。

我国从2008年开始认定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自颁发证书之日起有效期为三年,期满后根据企业近三年的技术创新活动重新复审认定。研究中的高新技术企业名单来自“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服务网”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网”,采集年限为2008~2012年,总共有1240家企业。虽然2011年认定了400家,但有252家是2008年的复审企业,剔除复审企业,得到新增企业148家;2012年认定322家,其中93家是2009年的复审企业,新增企业229家。经过处理最后获得895家高新技术企业。通过湖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和武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网站,采集企业地址、注册类型、经营范围、成立时间等企业信息。企业专利申请量通过专利搜索引擎SooPAT检索获得,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检索日期为2013年11月6日。

高校名单来自湖北省教育厅网站。截至2012 年5月10日,湖北省共有普通高等学校96所,其中中央部委属高校8所,省属本科高校32所,高职高专学校56所。另有独立学院26所,成人高等学校7所。研究中所指的高校不仅包括普通高等学校,还包括独立学院和成人高等学校。根据高校地址,获得位于武汉市的82所高校。

科研机构名单来自湖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和武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网站。科研机构是指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和任务,有一定水平和数量的学术带头人和研究人员,具备开展研究工作的基本条件,长期有组织地从事研发活动的机构。根据科研机构的名称特点,在上述网站依次检索“研究所”、“研究院”、“研究中心”、“开发中心”、“技术中心”、“工程中心”、“研发中心”、“设计院”和“科学院”,获得初步的科研机构名单及相关信息,剔除已经注销或吊销或查无下落、“一般经营范围”不包含研发业务、以及与高新技术关系不紧密的科研机构,最后得到453家科研机构。

三、高新技术企业空间分布特征

1.圈层分布特征。

采用自然间断点分级法,将武汉市各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用不同的颜色表示,见图1(a)。由图可知,武汉市高新技术企业在各区分布相差悬殊,武昌是高新技术企业高度聚集区,企业数量达到626家,占全市总量的69.94%。汉口和蔡甸分布了70多家,东西湖有54家,江夏31家,汉南、汉阳、黄陂和新洲都只在10家左右。

图1 武汉市高新技术企业整体分布情况

表1 武汉市高新技术企业圈层分布数

将每个企业作为一个点与武汉市行政区划底图叠加,得到高新技术企业圈层分布图。如图1(b)所示,武汉市高新技术企业空间分布呈现内密外疏的圈层状态,中环以内企业成片密集分布,特别是武昌和汉口中心城区备受高新技术企业青睐。中环与外环之间企业分布稀疏很多,外环以外则是零星的散点状分布。圈层分布统计表(见表1)显示,武汉市中心区高新技术企业总量比重高达73.18%,近郊区所占比重为24.13%,远郊区只有2.68%。

2.产业园区集聚特征。

武汉市目前有25个主要产业园区,其中3个为国家级开发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吴家山台商投资区),将这些园区的地理中心用方框标注,与高新技术企业分布图叠加,得到高新技术企业与园区的空间关系图。如图2所示,高新技术企业有向产业园区集聚的特征。7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坐落在园区内,有些园区面积不大,但企业分布非常密集。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和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武汉市两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汇集了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绿色环保等各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由于覆盖多个大学科技园,良好的科技资源和创新氛围吸引了大批高新技术企业,使其成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最多的园区,共有516家企业坐落在该园区,占所有园区企业总量的78.06%。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是高新技术企业聚集的第二大园区,有64家高新技术企业坐落于此。2011年,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和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别实现高新技术产值1245.4亿元和998.9亿元,两大园区合计占全市高新技术产值的65.1%。另外,江汉经济开发区聚集了17家高新技术企业;新洲总共有10家高新技术企业,9家坐落在阳逻经济开发区;吴家山台商投资区聚集了7家;剩余7.26%的园区企业散布在其他园区内,如庙山开发区、黄金工业园、岱家山科技创业园、北港工业园、龙王工业园等。

图2 武汉市高新技术企业与产业园区的空间关系

3.交通可达性特征。

高新技术产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获得人才是高新技术企业运作的关键,提供居住、生活、通勤及子女教育等各方面便利条件以防止人才流失是高新技术企业考虑的重要因素,而这些条件必须以良好的交通可达性为基础。虽然高新技术企业所需的生产要素及产品具有轻型、无形的特征,较少依靠传统交通工具进行远距离运输,但企业之间业务联系及员工的通勤都要依赖便捷的交通。[7](p142-152)由此可以推断交通可达性好的区域能够吸引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

由于武汉市大部分高新技术企业分布在中环(即城区外环)以内的区域,将城区外环以内及附近的主要交通网络图与高新技术企业点状分布图叠加,得到图3(a)。可以发现,武汉市高新技术企业重点分布在内环沿线及珞狮路、武珞路、珞喻路、关山大道、光谷大道、大学园路和东风大道等主干道。其中,内环是武汉市中心地带,沿线的企业呈密集串珠状分布;珞喻路、珞狮路、关山大道、光谷大道贯穿武昌东西和南北方向,沿线一带高校云集,大学园路则是高校产业园区的聚集地,便利的交通和丰富的智力资源促成这些道路附近的高新技术企业呈密集的片状分布;东风大道及附近的神龙大道和车城大道是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交通干道,周边的高新技术企业形成组团式分布。此外东西湖大道、常青路西南侧的江兴路、和平大道与冶金大道交汇处等交通线路周围也有较多企业聚集。通过绘制武汉市主要街道200米缓冲区内高新技术企业分布图(图3(b)),可以看到高新技术企业大都分布在缓冲区范围内,这充分反映了高新技术企业对交通可达性的高要求。

4.不平衡发展特征。

按成立时间统计,武汉市大部分高新技术企业在2000~2009年之间成立,数量为636家,占企业总量的71.06%;其次是1990~1999年,数量为212家,占23.69%;1989年以前(包括1989年)成立的企业最少,只有11家;2010~2012年成立的企业为36家。由按成立时间绘制的高新技术企业空间分布图(图4)可知,1989年以前成立的企业只落在武昌和汉口,之后高新技术企业开始在各区迅速扩散,但武昌始终是各时间段中企业数量最多的区域。近三年武昌高新技术企业仍然增长较快,并且新成立的企业基本都落在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黄陂、汉南、江夏和汉阳近三年则没有新增企业。

图4 按成立时间分类的武汉市高新技术企业空间分布

采用洛伦兹曲线计算方法定量测算武汉市各区高新技术企业分布的不平衡状态,计算式为S=,(i=1,2,3,L,n),式中,S为不平衡指数,表示规模等级,是各区企业数量占全市总量的比重按从大到小排序后,第i级的累计百分比,n取9。如果S=0,表示各区企业数量均衡分布;如果S=1,说明分布极不平衡,集中在一个区;如果S随时间变大,则表示企业分布向不平衡方向发展。计算1989年以前、1990~1999、2000~2009和2010~2012年四个时间段的不平衡指数,得到结果依次为0.955、0.759、0.786和0.791,可见武汉市高新技术企业分布处于明显的不平衡状态,特别是1989年以前,企业高度集聚,之后企业分布有所扩散,但后三个时间段不平衡指数仍出现微妙的增长,说明企业分布仍会朝不平衡方向发展。

四、高新技术企业与科技资源的空间耦合关系

由于科技资源具有明显的地方化特征和很强的集聚外部性,从而使高新技术企业表现出特有的区位选择特征。Bade通过分析1989~1996年间西德新成立的高新技术企业空间分布,发现其与已有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基础设施、研究型大学和研究机构邻近。[8](p155-176)Woodward基于对美国县级高新技术企业数据的分析,认为大学研发费用支出能促进企业创新集聚。[9](p15-32)这些研究说明高新技术企业的空间分布与科技资源的空间分布存在一定的耦合关系。耦合(coupling)是物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或运动方式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协同的现象,在社会科学领域已有广泛应用,如经济与人口的耦合等。[10](p195-200)本研究用高校和科研机构代表科技资源,以产学研空间耦合关系反映高新技术企业与科技资源的空间耦合关系。

图5 武汉市高新技术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空间分布密度

1.产学研空间耦合关系。

武汉市高校和科研机构在各区分布相差悬殊。武昌集聚了58所高校,占高校总数的69.05%。江夏拥有高校16所,成为继武昌之后高校拥有量最多的区域。汉阳、汉南和新洲仅有一所高校,黄陂则没有高校。与高校分布相似,科研机构也高度集聚在武昌,共有257所科研机构,占科研机构总数的56.73%,不同的是处于第二梯队的是汉口而不是江夏,拥有科研机构105所,占总数的23.18%,原因在于高校占地面积大,而汉口是老城区,商业发达,不适合建立高校,而科研机构大部分是企业性质,机构设置灵活,便利的交通和良好的交易环境适合其发展。汉阳和东西湖位于第三梯队,科研机构数量均为24所。黄陂、新洲和汉南的科研机构都很少,不足5所。

利用空间密度分析研究武汉市高新技术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空间耦合关系。空间密度分析是根据输入要素数据集,计算整个区域的数据集聚状况,从而产生连续的密度表面,结果可以表示要素在研究区域的集聚与分散情况。借助ArcMap的点密度分析工具,将邻域设定为圆形,分别绘制武汉市高新技术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空间分布密度图,颜色越深,表示密度值越高。如图5所示,高新技术企业分布以片状为主,点状为辅;高校则以点状为主,片状为辅;而科研机构几乎是在中心区成片分布。比较三者的密度图,可以发现三者的高密度值(核心集聚区)位置都比较接近。企业的高密度值分布在武昌的珞喻东路、南湖大道、民族大道和光谷大道四条主干道环绕的区域,该区域也是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中心地带;在靠近该区域南侧,企业密度值也很高,该区域高校林立,还聚集了多个大学科技园。

高校的高密度值出现在武昌的武珞路和珞喻路沿线,紧挨企业高密度值区域,该区域几乎涵盖了武汉市所有中央部委高校和部分省属本科院校。高校的学科优势与高新技术企业的主要技术领域相吻合。武汉市主要高校如华中科技大学的优势学科是机械工程、电气工程、能源动力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光学工程,武汉大学的优势学科是测绘科学、水利工程、生物学、地理学,武汉理工大学的优势学科则是材料学、船舶与海洋工程、轮机工程,还有武汉科技大学的冶金工程、化学工艺等。根据企业主要产品和经营范围,结合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划分标准,在样本企业中,电子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新材料技术、高技术服务业、新能源及节能技术、资源与环境技术、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八大技术领域的企业数量分别占总数的37.21%、11.06%、0.78%、7.60%、12.40%、3.91%、5.36%和21.68%,可见电子信息技术、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高新技术服务业和生物与新医药技术的企业数量占绝对优势,一定程度上受益于高校的学科优势。

科研机构的高密度值分布在三个区域,最大值出现在武昌的武珞路一带,主要街道有丁字桥路、石牌岭路、文安路、东一路、八一路、洪山路和民主路;其次是在雄楚大道与关山大道和光谷大道交汇片区,该片区也是高新技术企业高度集中的区域;第三个高密度值区域出现在汉口的建设大道、解放大道和江汉北路与解放公园路交汇组成的方形区域,该区域是武汉市的旧城区,文化底蕴深厚,周边有解放公园和中山公园,环境优美,而且紧邻汉口繁华的商业区。长江大桥到天兴洲大桥之间的武昌沿江一带,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均形成较密集的带状分布,三者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西湖大道和金山大道之间有点状分布,构成近郊集聚区。

图6 武汉市高新技术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方向分布图

为判断产学研三方的分布是否存在相似的方向趋势,借助标准差椭圆工具将高新技术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空间分布的平均中心叠加,得到三者的方向分布图,如图6所示,高新技术企业空间分布的中心趋势和方向趋势与高校和科研机构都很接近。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的空间分布均为椭圆状,科研机构的平均中心在武汉市中心城区,企业的平均中心则略微向东南方向偏移。高校的空间分布近乎圆形,它与企业的平均中心几乎重合。高新技术企业高密度值区域也恰是高校、科研机构和高科技产业园区结合最为紧密的区域。

2.企业创新的集聚效应。

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主要通过自身建立研发中心,与众多内陆城市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来吸收外部科技资源以满足技术创新需求。武汉市与深圳市不同,本身拥有大量具备雄厚研发实力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属于内生型的科技资源密集型城市。那么武汉市高新技术企业是否会形成创新的集聚效应?高新技术企业与科技资源的耦合是否有利于创新成果的产出?需要借助多距离空间聚类分析(Ripley’s K函数)和耦合模型来判断。

图7 以专利申请量为权重的武汉市高新技术企业Ripley’s K函数折线图

Ripley’s K函数用于确定要素(或与要素相关联的值)是否在某一距离范围内具有统计意义的聚类或离散,输出结果包括三个参数:ExpectedK(K预期值)、ObservedK(K观测值)和DiffK(K观测值与K预期值的差)。如果特定距离的K观测值大于K预期值,则与该距离的随机分布相比,要素的实际分布聚类程度更高,反之,则是离散程度更高。以高新技术企业专利申请量衡量创新成果产出,启用图形方式显示结果参数,创建以专利申请量为权重的高新技术企业Ripley’s K函数折线图(见图7)。很明显,无论距离大小,K观测值均大于K预期值,说明武汉市高新技术企业产生了创新的集聚效应。

参考廖重斌[11]提出的协调发展模型,构造武汉市各区科技资源与创新成果的耦合模型,具体算法为:,式中,C为耦合度,f(x)为科技资源拥有量排名,g(y)为创新成果产出量排名,k为调节系数,取k=2。α、β为待定系数,视科技资源拥有量和创新成果产出量同等重要,取α=β=0.5。显然,耦合度C<∈[0,1],将耦合度划分为四个等级:0~0.39(低度耦合),0.40~0.79(中度耦合),0.80~0.89(高度耦合),0.90~1.00(极度耦合)。将高校数量排名和科研机构数量排名同等看待,取两者的综合排名作为科技资源拥有量排名,计算武汉市各区科技资源拥有量和创新成果产出量的耦合度。如表2所示,除了汉南属于中度耦合外,其余各区的科技资源与创新成果均属于极度耦合,说明随着科技资源拥有量的增加,创新成果产出量也越来越高,创新成果产出的高低与科技资源的丰富程度存在很强的一致性。科技资源在地域上的集中促进了当地科技分工细化,加强了科技活动的专业化程度,有利于建立高效的科研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网络,使各种科技资源合理流动,降低创新成本,提高创新绩效。[11](p171-177)例如武昌,高校和科研机构数量都遥遥领先其他各区,而且拥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和大学科技园,可以为企业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创新氛围,同时为产学研合作提供便利条件,使得创新成果产出大大提高;而黄陂因为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缺乏使其失去吸引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要条件,创新成果产出自然难以提高。

表2 武汉市科技资源与创新成果的耦合关系

五、结论与建议

1.研究结论。

武汉市是典型的科技资源密集型城市,文章以武汉市为例,借助GIS分析、不平衡指数和耦合模型等方法,深入研究了科技资源密集型城市高新技术企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对高新技术企业与科技资源的空间关系进行探讨,结果发现科技资源密集型城市高新技术企业空间集聚显著,而且与科技资源有很强的空间耦合性。高新技术企业空间分布主要有以下特征:(1)圈层分布特征。企业分布呈现内密外疏的圈层模式,从中心区向远郊区,企业数量明显递减。(2)产业园区集聚特征。企业有向园区集聚的现象,70%以上的企业坐落在园区内,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大学科技园是高新技术企业主要聚集区。(3)交通可达性特征。企业重点分布在城区主干道沿线,并且以200米缓冲区范围为主。(4)不平衡发展特征。虽然随着时间推移,企业在各区分布有所扩散,但武昌始终是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分布最多的区域,而且企业分布仍朝不平衡方向发展。此外,高新技术企业空间分布还呈现技术领域分化特征,分属不同技术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各自在一定的区域范围集聚,并且与高校的学科优势对应。

对于科技资源密集型城市,高新技术企业在区位选择时,除了考虑城市中心性、环境优劣性、交通可达性等因素外,对科技资源非常敏感,科技资源不仅影响企业的空间分布,而且影响企业的创新产出,体现在两个方面:(1)高新技术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核心集聚区位置都比较接近,而且靠近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和大学科技园,三者的中心趋势和方向趋势也趋于一致,特别是企业和高校,两者的平均中心几乎重合。(2)高新技术企业能产生创新的集聚效应。随着科技资源拥有量的提高,创新成果产出量也越来越高,创新成果产出的高低与科技资源的丰富程度存在很强的一致性。

根据高新技术产业的空间分布特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取决于两类因素的影响。一类是空间因素,主要包括联系通道和城市体系;另一类是组织因素,主要包括创新体系、产业体系和支撑体系。[12](p133-137)从科技资源密集型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来看,交通运输和城市体系已经不是制约因素,组织因素将发挥更强的效应。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创新驱动经济形态的新特征。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正在全面进入“新常态”,创新驱动将引领社会经济结构的脱胎换骨和提质增效。在此背景下,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及增加值的增长幅度下滑,部分高新产业领域实力不强,与深圳等地还存在差距,武汉的科技资源优势未能有效转化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市场竞争优势。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高新技术产业和科技资源的在部分区域协调不足;产学研未能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互动合作机制;为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发展服务的资产评估、科技创业、人才服务、法律咨询及其他中介服务机构发展不足,阻碍科技资源的有效流动;企业间的技术创新能力差距较大,科技创新的绝对主力仍是大中型企业,中小企业的研发投入偏少,技术创新能力偏低。

2.对策建议。

地理上的高度聚集与耦合可以促使不同性质的创新主体在分工协作的互动过程中产生持久、稳定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从而形成行为主体的网络关系资源,这些关系中蕴藏着大量异质的信息、知识、创意等资源。[13](p58-63)科技资源密集型城市内部高新技术企业与科技资源的空间集聚与耦合为异质创新主体进行网络化创新奠定了基础。高新技术企业靠近城市交通干道的分布特点方便了不同主体的沟通,高校学科优势与企业技术领域的吻合也会增加双方合作的共同语言和互补资源的获取。

武汉市高新技术企业空间分布格局和科技资源状况为该市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及内部科技合作打下了基础。为更好地发挥科技资源优势,进一步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武汉市应该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建立健全企业研发体系,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鼓励和支持企业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流动站、重点实验室等科技研发平台,积极争取创办国家级研发机构和省级研发机构,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投入水平。以国家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为基础,建立和完善各类产业技术创新平台,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研发、成果转化、检验测试、技术交易、企业孵化等公共服务。进一步打造和完善四大支撑平台(知识创新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科技产业化平台、科技创业平台)和四大服务体系(知识技术创新系统、技术转移服务系统、创新环境支持系统、科技投融资系统)。

(2)构建产学研合作创新联盟。合作是区域生产要素流动的有效渠道,可以通过蛙跳效应、涓滴效应和网络效应促进地方创新网络的营建和区域技术水平的提高。对于科技资源密集型城市,仅仅是科技资源的集聚并不能显著提高城市的创新能力,必须通过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创新联盟,实现科技资源的流动和共享,发挥产学研三方的协同效应,达到创新价值链上下游的整合。可以利用多元融资、高科技成果作价入股、股份转嫁等方法共同分担研发运营风险,连接产学研合作价值链,实现双赢;通过建设双向沟通信息系统,与产学研各方建立起信息高速公路,及时了解相关方的科研发展情况,互通有无,避免重复建设。

(3)引导科技资源有组织扩散。科技资源在某一地区的过度集中会造成该地区边际创新产出递减,限制其他地区对科技资源的吸引力,使区域科技发展严重失衡。为此需要引导科技资源有组织的从密集地区向稀缺地区扩散,如鼓励产学研远距离合作,支持有实力的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在郊区设立分支机构、博士后流动站或产业创新中心,采取优惠政策吸引高新技术企业落户,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布局,完善城市交通网络。

(4)扩大创业投资规模,加快高新技术商业化。扩大创业投资规模不仅能解决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将资金的合理使用和监管把股东、风险资本家和企业管理层的利益目标联系在一起,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政府部门要加快创业投资发展,加大境内外创业投资机构的引进,给予相关优惠政策,完善创业投资奖励办法,加快建设顺畅有效的退出渠道。使蕴藏在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创新思想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将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技术优势和经济优势。秉承荆楚文化的精髓,大力支持创新创业教育。注重企业家资源的培育和创业企业家的培养,建立企业家之间、企业家和相关机构之间、创业者和投资者之间有效的交流与合作机制。

(5)完善人才制度,创新用人机制。在培养大批高科技人才的同时重视人才使用,增强自身的人才吸引力,留住人才,引进人才,激活人才,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和“能者上、庸者下”的优胜劣汰原则。依托重大科技项目、重点科研基地,形成培养人才——使用人才——留住人才的良性循环,保障高新技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领军人物的作用,不断完善科技人才与企业的交流平台,推动高校科技人才深入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服务。

(6)立足科技资源优势,加快特色产业园区发展。产业园区是高新技术企业集聚的重要空间载体,应优先支持依托大型企业、重点高校和科研机构设立的高科技产业园区,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和政策优惠。立足武汉市科技资源优势和产业技术基础,围绕汽车与现代制造技术、光电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与新医药、新材料技术四大自主创新基地,进一步做大做强相关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高新技术企业联合重组,建设特色化、专业化、创新型产业园区。

(7)突破区域局限,放眼国际高新技术发展。武汉市不能因本地高校和科研机构多而把创新的力量禁锢在本地,必须以宽阔的国际视野来审视高新技术的发展。[14](p26-31)一方面,要积极鼓励大型跨国企业和沿海发达地区的大型企业来武汉设立研发中心;鼓励境内外的投资者来武汉投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或从事风险投资及中介服务。另一方面,要鼓励本地企业积极承接国外服务;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鼓励本地企业与境内外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科技合作,聘请境外高新技术设计、研发和管理人员。

参考文献:

[1]Scott A J. The US Recorded Music Industry: On the Relations between Organization, Location, and Creativity in the Cultural Economy [J].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A),1999,31,(11).

[2]王朝辉,陆林,等.世博建设期上海市旅游住宿产业空间格局演化[J].地理学报,2012,67,(10).

[3]He C, Wei Y H D, Pan F. Geographical Concentration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in China: The Importance of Spatial and Industrial Scales [J]. Eurasian Geography and Economics, 2007, 48,(5).

[4]王海文.服务业地理空间研究进展与文献述评[J].地理科学进展,2010,29,(2).

[5]周素红,林耿,闫小培.广州市消费者行为与商业业态空间及居住空间分析[J].地理学报,2008,63,(4).

[6]唐超.GIS:文献信息可视化的新理念和工具——以竞争情报领域知识地图构建为例[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7,30,(5).

[7]吕卫国,陈雯.制造业企业区位选择与南京城市空间重构[J].地理学报,2009,64,(2).

[8]Bade F J, Nerlinger E A.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New Technology -Based Firms: Empirical Results for West-Germany [J]. 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 2000, 70,(2).

[9]Woodward D, Figueiredo O, Guimares P. Beyond the Silicon Valley: University R&D and Hightechnology Location [J].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2006, 60,(1).

[10]钟业喜,陆玉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人口与经济空间耦合研究[J].经济地理,2011,31,(2).

[11]廖重斌.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判及其分类体系——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J].热带地理,1999,19,(2).

[12]沈能,何婷英.区域中心城市技术扩散能力比较研究——以上海、北京为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3).

[13]崔大树,谢慧明.长三角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空间分布的特征、动因及趋势[J].宏观经济研究,2008,(6).

[14]张中华.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的评价与构建——兼论武汉市改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的对策[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8,(4).

责任编辑周刚

·经济论坛

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面上项目“中国区域创新差异与创新分工研究”(2014GXS4D107);国家统计局一般项目“基于多维传导路径的区际知识溢出统计测度及其在区域创新效率研究中的应用”(2013LY077)。

作者简介:吴素春(1983—),女,博士,武汉轻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

中图分类号:F42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477(2016)03-0074-09

猜你喜欢
空间分布高新技术企业耦合
非Lipschitz条件下超前带跳倒向耦合随机微分方程的Wong-Zakai逼近
基于磁耦合的高效水下非接触式通信方法研究
白龟山湿地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及其来源分析
陕西省高新技术企业国际化发展SWOT分析
关于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的监管
江苏省臭氧污染变化特征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重要性研究
多星座GNSS/INS 紧耦合方法
基于CFD/CSD耦合的叶轮机叶片失速颤振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