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是什么——概念辨析、本质探究、改革建议

2016-05-05 06:59裴云李欣
湖北社会科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管理

裴云,李欣

(1.忻州师范学院,山西 忻州 034000;2.天津商业大学,天津 300134)



思想政治教育是什么——概念辨析、本质探究、改革建议

裴云1,李欣2

(1.忻州师范学院,山西忻州034000;2.天津商业大学,天津300134)

摘要:目前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本质的认识,大多是从以往经验和学科自身出发,而不是从科学分类和比较的角度着眼,总难免自说自话、不得其解。而将思想政治教育(学)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管理(学)、教育(学)、文化(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德育、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等诸多相关概念的关系分别进行剖析,可发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思想管理。改造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立中国特色的思想管理学,具有重要的学术和社会意义。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教育;管理;思想管理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立30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发展到今天,一方面学科点、研究者众多,另一方面缺乏突破性进展,对于社会现实问题缺乏有效的解释和解决,陷入了困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存在的诸多问题,集中体现为学科本质的问题。从学科创始,对其本质的认识就一直存在各种不同意见,有人总结为10种观点,[1](p6-12)从而导致学科边界、理论层次不够明晰;[2](p11-14)有人大搞跨学科研究,有人斥之为不务正业。[3](p45-47)因此,正确认识学科本质,发现学科内部存在的根本问题,寻找新的增长点,成为当务之急。

我们梳理了众多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本质的认识,发现大多是从以往经验和学科自身出发,而不是从科学分类和比较的角度着眼,总难免自说自话、不得其解。因此,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学)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管理(学)、教育(学)、文化(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德育、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等诸多相关概念的关系进行了剖析,希望从种种关系中发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本质,找到正确的改革之路。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关系

目前,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理由有两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4](p17-21)(如图1)。但是这些都不是划分学科的科学依据。

首先,学科的指导思想不等于学科本身。所有学科的发展,尤其是社会科学,都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特别是哲学、政治学、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但是不能把它们都归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

图1 目前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关系

其次,学科的教育不等于学科本身。所有教育内容都有其学科基础,所有学科教育的本质都是教育,而不是学科。例如,物理教育(学)属于教育(学),而不属于物理(学)(如图2)。同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也不应该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而应该属于教育。

图2 物理教育与物理的关系

再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只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还有道德、法制、心理等其他。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思想现象、思想问题不断涌现,如果囿于传统、狭窄的范围之中,新的现象和问题谁来研究、谁来解决?

第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对象是马克思主义,而马克思主义是近代产生的,也并非存在于所有国家、所有组织,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研究对象——思想政治教育是所有时代、所有国家、所有组织中都存在的。

因此,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置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之内是不合理的,应该置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之外(如图3)。

图3 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应有关系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与政治(学)的关系

在2005年以前,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属于政治学一级学科(如图4),2005年之后脱离了政治学,这是比较合理的分类。虽然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政治教育,因此与政治学有密切关系,但如前述道理,政治教育不能归属于政治学。

不过,现代政治学研究中出现了一种新的理论——政治社会化,却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密切关系(如图5)。虽然政治教育与政治社会化有区别,[5](p23-26)但是一般认为,政治社会化就是政治文化的传播和接受,就是政治教育和政治宣传,所以应该包含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中。在西方学者的研究中,常常将“政治教育与政治社会化”这两个概念替换使用。[6](p43-45)

图4 2005年以前思想政治教育学与政治学的关系

图5 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学与政治学的关系

有学者指出,“市场化改革的根本性推动和计划体制社会的解析,使我国的社会结构变迁呈现出多元化的整体性变革特征,各社会阶层的利益和价值诉求不再是单一的、被动的,而是多元的、自主的,国家权力的运行不再是单向和不可抗辩的,而是受约束和可以预期的;国家权力对社会不再是直接全面的控制,而是民主化和社会化控制”。而政治社会化范式正适应了这种社会变化,“因此,运用‘政治社会化’范式对立基于革命和计划体制时代的我党思想政治工作在新的社会系统中的局限和缺失进行反思是富有意义的”。[7](p47-50)

所以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不但应该借鉴,而且应该完全吸纳政治社会化理论,把它作为重要的理论依据,开展相关研究。而且,政治社会化主要应该由思想政治教育学界来研究,而不是政治学界,因为政治文化的传播和接受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主要研究内容,而不是政治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如图6)

图6 思想政治教育学与政治学的应有关系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与管理(学)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的关系是什么?多数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中包含管理的因素,与管理有密切关系,但主要不是管理(如图7)。但是也有一些学者经过研究之后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就是(思想)管理。[8](p103-105)而在多数实践工作者看来,思想政治工作是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9](p38-40)

图7 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学与管理学的表面关系

管理的公认定义是:特定组织(包括国家),采用各种手段,组织各类资源,经过各个阶段,最终达到组织目标的社会活动。那么思想政治教育是什么?目前最权威的教材《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明确定义为: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10](p4)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符合管理的基本特征。

司有来明确指出,“就思想政治工作本质来说,它既不属于政治学,也不属于教育学,而是属于一门管理科学”,从内容、方法、原则、功能等方面说明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属于管理学范畴,并提出“在现阶段,思想政治工作仅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是不够的,其管理有效性是十分有限的,我们还必须运用马列主义人学、心理学、伦理学、政治学、管理学等来增强其思想性和科学性。……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门管理学,在许多方面与现实各项管理工作不相适应,与西方管理学相比,还有其不规范、不严谨、过于弹性、过于粗放的缺陷。……大胆借鉴西方管理学科学合理成分,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管理理论的规范性和实践性。”[11](p81-87)

很多学者已经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学与当代管理学中新兴的组织文化理论有紧密的关系[12](p8-9)(如图8)。组织文化理论萌发于20世纪70年代,形成于80年代。其代表人物沙因认为,组织文化是指一个组织所坚持的基本假设和信条,分为外显物、价值观、假设三个层次,其核心是价值观。[13](p50-54)所以组织文化理论的研究对象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观层面几乎是相同的。可以说,组织文化理论的研究内容主要是微观层面的思想管理,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内容是所有层面的思想管理。

图8 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学与管理学的内在关系

而且组织文化理论具有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没有的优势。所以,“新形势下,……如果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仍然束缚于传统的工作方法,将会丧失原有的优势。……组织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之间优势互补的关系,如果以合适的方式融合起来,将有利于地克服事业单位在组织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困境,进而形成新的竞争优势。[14](p156)

因此,一些学者积极将组织文化理论运用于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中,例如马俊才主编的《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陈国兴和李万来所著《企业文化新论》、王兰洁所作《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等等,都提出了新的思路和办法。

按照这样的思路,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改名为思想管理学,归属于管理学,完全吸纳组织文化理论(如图9)。而且,目前组织文化理论“屈居”人力资源管理学之下,得不到应有的发展。所以,建立思想管理学之后,不仅思想政治教育学吸收了新理论,获得了新发展,特别是在微观层面得到加强,而且组织文化理论也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可以运用到宏观层面。

图9 思想管理与管理的应有关系

四、思想政治教育(学)与教育(学)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学)与教育(学)的关系更为复杂。如果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管理,可能还有不少人会表示理解;如果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不是教育,恐怕就极少有人会理解。为了从根本上说明问题,我们通过查找教育哲学和管理哲学中对教育和管理的论述,归纳出了教育和管理区别(如表1)。

表1 教育与管理的区别

可见教育与管理有明显的区别,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完全符合管理的基本特点,但是与教育有很大差异。

教育是促使受教育者发展的社会活动,关注、强调的是个人发展的需要。学校教育自不必说,即使在学校之外的教育活动,如企业组织的培训中,直接目的也是员工个人素质的提高,而不是组织的发展。但是在前述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定义中,其直接目的显然是为了维护组织(包括国家)的秩序,关注、强调的是组织(国家)发展的需要,而不是个人发展的需要。

由于教育内容是为了受教育者在未来不特定范围内的长期发展需要而设计的,所以往往是通用的、长期稳定的,在不同教育机构、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中的差异不大。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为了某个组织发展的需要而专门设计的,而且主要考虑现实的需要,所以往往是特定的、经常变化的,在不同的组织(国家)中有很大差异。

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会与教育混淆,首先是因为它的形式与教育相似——内在文化影响。管理的主要形式是对行为的外部制度(法律、纪律、规程等)约束,但是也采取对思想的内在文化影响作为辅助形式,就是思想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组织文化、政治社会化)。但是形式的相似并不能导致本质发生改变。其次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者主要是大学教师,主要从事教育工作,主要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以教育学成为其重要的理论来源,常常把管理与教育混淆。

在环境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与教育一般来说也有明显区别。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于任何组织中,因为只要有组织就需要思想管理;但是正式、规范的教育只存在于教育机构中,如学校和其他组织的培训部门。开会时,领导的讲话尽管很可能与教师的讲课在形式上相似,但它肯定是管理,而不是教育。正规的教育,只能以正式的课程教学形式存在。

即使是教育过程、教育机构中的管理,也与教育有明显的区别。例如教师上课时维持课堂秩序的行为,直接目的显然是为了满足组织(班级)当前活动的需要,而不是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又如校长的工作显然是管理,而不是教育,直接目的也是为了组织(学校)的发展,而不是学生的发展。又如高校的政治辅导员,属于教师身份,又被认为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但实际上做的是学生管理(西方称为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而非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管理)是其工作内容之一。

“思想政治教育”的名称也很容易让人们把它归属于教育。因为按照一般的语法(种差+属),它应该是教育的一种,但实际上并不是。有学者对此进行了专门的分析,指出:在“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中,核心词不是教育,而是思想政治,因为教育只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之一,改造人的政治思想才是这个学科的本质。[15](p28-29)

从概念的表述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一词主要是在学校(特别是高校)使用,在学校之外主要使用“思想政治工作”一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管部门是中央宣传部和各级宣传部,而不是教育部门。中宣部下设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所专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全国性社团是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挂靠中央宣传部,会刊是《思想政治工作研究》。1990年中央组织部、宣传部和国家人事部颁布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专业职务试行条例》规定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职务为“政工师”。

表2 两类篇名的文献数量统计

通过中国知网检索发现,篇名中包含“思想政治工作”的文献数量明显多于“思想政治教育”(如表2)。如果考虑到教师、理论研究者的发表意识远远强于非教师、实践工作者,而且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篇名检索时会包含一定数量的教育类(如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方面)文献,就可以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在社会生活中使用的范围和数量都远远超过“思想政治教育”。这些都说明,社会上大多数人更认可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属性,而不是教育属性。

思想政治教育与教育的混淆集中体现为“德育”。在我国当代,德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德育仅指道德教育,广义德育则包括了所有思想层面的教育,被认为是与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同义的。但是实际上对于广义德育的研究有三类:第一类是教育学者的研究,完全采用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一般将德育的各个方面分开来进行研究,完全属于教育学;第二类是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学者的研究,也采用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内容是德育的整体或某个方面,以提高学生思想素质为直接目的,符合教育研究的基本特征,而不符合管理研究的基本特征,实际上也属于教育学;第三类是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学者,采用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管理学等理论和方法,以传播主流意识形态为直接目的,一般对“德育”进行笼统的研究,符合管理研究的基本特征,而不符合教育研究的基本特征,实际上属于(思想)管理学或政治学,而不属于教育学。所以从表面上看起来,德育好像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交叉和混合(如图10),实际上界限清晰、非此即彼。这也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矛盾以及理论来源的芜杂。所以按照科学的分类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只是思想管理,而不包括思想教育,思想教育(广义德育)应该归属于教育学(如图11)。这样,思想管理(思想政治教育)与教育、管理的关系就理清了(如图12)。

图10 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学与教育学的关系

图11 思想政治教育学与教育学的关系变化

图12 思想管理学与教育学的应有关系

五、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关系

通过上述讨论,思想政治教育与一般教育的关系应该说是清楚了,但是还有一个很多人感到迷惑的问题: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是不是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管理)?

我们的回答是“否”。因为作为一门课程,思想政治课程(包括大、中、小学的相关课程)的本质是德育和社会科学教育,它的内容是相关领域知识,它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社会能力的发展。[16](p32-35)所以它是教育而不是管理,这是它的本质属性。但是它同时又与管理(思想政治教育)有密切的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之一,这是它的非本质属性。实际上,不只是思想政治课,其他课程,特别是历史、语文等文科课程,以及文艺活动、宗教活动、体育活动等都有这样的属性,只是思想政治课比较明显而已;不能因此就说它们本身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如图13)。同样,也不能认为思想政治课程教师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因为他们是纯粹的教育工作者,而不是管理工作者。真正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研究者,也是以教育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进行研究的,一般不会采用政治学、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但是长期以来,很多管理者和“专家”都把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看作是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管理)本身,以政治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主要从组织(国家、政党)发展需要的角度,而不是以教育的思路,从学生发展需要的角度来要求课程和教学。这就是造成多年来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效果差的主要原因之一。这样的思路和做法不仅没有遵循教育的规律,也没有遵循管理的规律,是不科学的。我们决不能把教训当经验,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反之,也有个别学者把思想政治教育窄化为高校德育,因此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应该属于教育学门类,[17](p32-34)实际上是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管理)的本质,也是不科学的。

图13 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课等的关系

六、思想政治教育学发展的出路——思想管理学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思想管理,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学应该改名为思想管理学,归属于管理学。在这个新的学科定位上,才能获得学科的持续发展。

学科定位是学科的立身之本。学科定位的模糊和偏差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导致“学科研究范围还未完全清晰、学科研究方向超越边界、学科研究内容缺乏深度”[18](p22-25)等问题。有学者深刻地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30年来,……并没有很大的创新性、突破性、拓展性。这就难免使人们感到学科创新的气息不够浓郁。……对一些基本理论甚至基础理论的研究,……变得少人问津。……这种研究需要突破原先格式和定势的影响。……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而言,学科视野偏窄、思维方式单一的问题阻碍着其发展”。[19](p18-21)以至于“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合法性的质疑并没有随着学科的创立和发展以及政府权威性的支持而淡化”。[20](p139)

多数学者都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学发展的出路是科学化和现代化。30多年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就是响应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要求而出现的,但是直至今天也没有真正实现科学化。所谓科学化,就是摆脱经验的束缚,寻找应有的、合理的学科定位,建立完全符合科学规范的理论体系。

但是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学就是建立在历史经验基础上,很难容纳当代管理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因为学科定位的偏差,思想政治教育学更多地向政治学和教育学学习,而不是从管理学中吸收营养。在内容中过分突出政治,将本来广泛的思想管理内容狭窄化了,很难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微观思想管理工作的需要。由于学科定位不明,它与相关学科的边界不清晰,导致不得不从其他学科借用理论,同时承担着失去自身独特理论体系的风险。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既包括教育又包括管理,既不是教育学又不是管理学;既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又包括非马克思主义理论,既在名义上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又在实际上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如图14)这种种矛盾明显反映其科学性不足。

图14 思想政治教育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如果把思想政治教育学改造为思想管理学之后,其学科定位就明确了,严格地划清了自身与相关学科的界限(如图15),就可以沿着科学的轨道快速前进,建立自己应有的理论体系,顺利实现科学化。这也是从根本上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合法性”的唯一出路。正所谓“正本清源、物畅其流”。

图15 思想管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所谓现代化,就是以开放的态度,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吸纳新的研究成果,更新自身的理论体系,指导新的社会实践。改革开放初期,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主要是在马克思主义经典、领袖论述、政策文件等和革命战争、计划经济、国际冷战等时期经验的基础上,以思辨的方式加工而成的。后来虽然也吸收了少量的新理论和新经验,但主要是总结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政策法规宣传的经验,对传统文化和新思想文化、其他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和不断涌现的新理论、经济发展变化和国际环境变化的关注、研究不够,总体上缺少较大的理论创新和规范的实证研究。所以不但没有实现理论的科学化和现代化,而且难以有效指导实践,在宏观层次和学校之内影响较大,在学校之外的微观层次则影响甚小,并且日显窘迫。

建立思想管理学之后,思想政治教育学吸纳了政治社会化、组织文化等理论,借鉴政治学、传播学、文化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理论,建立新的理论体系,就可以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真正指导社会实践工作,实现现代化。

可能有人会认为,只要大家在实际上这样做就可以了,不必改变学科名称。我们认为这样是不科学的。名称向来不是无所谓的东西,而是来自特定的观念,继而生产特定的观念。有一位年轻学者分析大量文献之后认为“很多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学者们所持科学观存在着明显问题”。[21](p31-33)所以,为了改变观念,先要从改变名称开始。

而且从语言表述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工作”都不规范。“教育”本来只是其途径之一,却成为表面上的核心词,掩盖了本质——管理。“政治”只是思想的内容之一,却独立出来与思想并列。所以应该改为思想管理学,这样表述就规范、明确了:属于管理学门类,与管理学门类的其他学科(财务管理、工程管理、人事管理等)的区别就是管理对象是思想。“组织文化”的语言表述也不规范,本来是管理,却冠以文化,使人误以为是文化学的分支。“政治社会化”也不是一个规范的学科名称,而只是对一种社会现象的描述。这三种理论融入思想管理学之后,就“名正言顺”地走上了规范、顺畅的发展道路。(如图16)。

图16 思想管理学的理论来源

如前所述,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实际上局限于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对高校之外很少关注,更少指导。所以,将思想政治教育学改造为思想管理学,也可以促使相关学者走出高校,关注和研究全社会的思想问题,指导各个领域的思想管理实践工作,实现学科应有的价值。

七、创立中国特色思想管理学的意义

改造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立中国特色的思想管理学,具有重要的学术和社会意义。(如图17)

首先,明确学科发展方向。过去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设置不合理,严重影响了学科、专业的发展。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地位高,研究者很多,但是保守传统理论和方法,没有突破;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开设院校众多,但是毕业生就业困难,真正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很少。另一方面,组织文化、政治社会化的学科地位低,研究力量弱,也没有设置相关专业,难以满足旺盛的社会需要。而且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置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学科专业之下,显然限制了它的发展。如果将思想政治教育学与组织文化、政治社会化合并为思想管理学,置于管理学之下,则名正言顺。不但学科建设找到了正确的发展方向,可以得到快速、广阔的发展,而且专业建设也满足了社会的迫切需要,毕业生可以真正发挥自己的才能。

图17 创立思想管理学的意义

其次,建设科学理论体系。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走入困境。“30年来,……主要方面大同小异,并没有很大的创新性、突破性、拓展性。……学科视野偏窄、思维方式单一的问题阻碍着其发展。……需要突破原先格式和定势的影响。”[22](p3-6)所以,将思想政治教育学与组织文化学、政治社会化合并为思想管理学之后,有了新的学科发展定位,可以打破旧的理论体系,建立完整、合理、开放、先进的理论体系。可以在不同领域对原有理论的不同方面进行延伸、改造和融合,如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运用于微观思想管理中,将组织文化理论运用于宏观思想管理中,形成新的宏观思想管理学和微观思想管理学。也可以并吸收、借鉴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传播学、教育学等相关理论,提出更新、更多、更有效的理论和方法。

再次,指导思想管理实践。思想管理对于任何时代、任何国家、任何组织都是非常重要的。革命战争时期,先进的、适合的思想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与方法成为克敌制胜的重要武器。现在,我国的国家治理和组织管理都处于转型期,迫切需要更新的、科学的思想管理理论,及其指导下的有效思想管理方法。无论是党员干部的思想管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等宏观领域,还是校园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等微观领域,都提出了迫切要求。所以必须建设中国特色的思想管理学,才能发展科学的思想管理理论和方法,指导各个层次、各个领域的思想管理实践,支持国家和各类组织的有序、持续发展。

第四,抵御外来文化侵略。冷战的结束,全球化的到来,使特殊时期发展起来的很多传统思想管理理念和方法失去了用武之地,对我国的思想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正如赫伯特·席勒所言,以美国为首的文化帝国主义以传媒为主要途径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文化侵略。[23]20世纪50年代,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曾说:“如果我们教会苏联的年轻人唱我们的歌曲,跳我们的舞蹈,那么我们迟早会教会他们按照我们所需要他们采取的方式思考问题”。[24](p34-36)在今天,这样的威胁通过新的途径抵达,以新的形式存在。“我国的文化安全,包括价值观方面的冲击都已经严峻地摆到我们面前”。[25](p41-43)所以我们面对新的国际形势,只有创造出比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更先进、更有效的思想管理理论和方法,才能抵御外来文化侵略,并在世界上占据我们应有的文化地位。

毫无疑问,解剖和改革是令人感觉痛苦和难以接受的,但是自身的危机和社会的发展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必须这样做,才能持续发展自己,适应社会要求,并做出应有的贡献。否则,只会被社会淘汰。

参考文献:

[1]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研究现状及建议[J].思想教育研究,2014,(6).

[2]张澍军.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前沿的若干重大问题[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1).

[3]谢晓娟.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的跨学科研究[J].教学与研究,2013,(9).

[4]张雷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分化与整合[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1).

[5]宋迎发.西方政治教育和政治社会化研究概述[J].国外社会科学,1995,(7).

[6]郑永廷.美国学校的政治观及价值观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1990,(5).

[7]金林南,王集权.政治社会化视域下的思想政治工作[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6).

[8]王皓.简论思想管理的涵义、特征和本质[J].理论月刊,2004,(8).

[9]赖传珍.从管理学角度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J].国土资源成人教育,2000,(3).

[10]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11]司有来.关于思想政治工作也是一门管理学的探讨[J].学术界,1995,(5).

[12]苗丹青.组织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6,(1).

[13]朱国云.沙因的组织文化理论[J].江海学刊,1997,(2).

[14]刘云.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与组织文化的联系与融合[J].才智,2012,(8).

[15]朱桂莲.略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属性及本质特征[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3,(23).

[16]裴云.论思想政治课程的性质:混沌与澄清、症结与改造[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10).

[17]石云霞.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属性之管见[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3,(11).

[18]王秀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深入发展中的凸显问题及解决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13,(11).

[19]邱柏生,董雅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研究:评价与展望[J].思想理论教育,2014,(2).

[20]王桂菊.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13.

[21]张瑜.思想政治教育学者眼中的科学观[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8).

[22]邱柏生,董雅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研究:评价与展望[J].思想理论教育,2014,(2).

[23][美]赫伯特·席勒.大众传播与美利坚帝国[M].刘晓红,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24]转引自:徐稳.文化领导权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4,(4).

[25]李江梅.全球化进程给社会主义价值观带来的机遇与挑战[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主义论丛),2007,(1).

责任编辑张豫

基金项目: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综合改革的实践研究”(J2013091)。

作者简介:裴云(1974—),男,教育学硕士,忻州师范学院政治系副教授;李欣(1986—),女,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博士后,天津商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477(2016)03-0184-09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超学科”来啦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