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分配律》教学吕胜

2016-05-08 08:32吕胜国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相同点乘法分配律列式

吕胜国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36页《乘法分配律》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激发兴趣

1.说一说什么是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并用字母表示出来。

2.不改变句意,给下面句子换种说法。

A.张明和李东都喜欢打篮球。还可以说____________

B.爸爸和妈妈都爱我。还可以说____________

3. 师生赛一赛,102×35,(12+125)×8,学生每人挑选一道题做,教师全做,看谁算得快。

二、探究新课

1.情景导入,认知定律。

出示问题一,今天同学们回答问题都很积极,老师奖励给大家一些苹果,你们知道这上面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吗?

出示苹果图,每行有6个红苹果图,4个黄苹果图,共三行。

(1)学生独立解答。

(2)小组讨论自己的解法。

学生汇报两种解法:

①先算出一行有多少个苹果,再算出3行共有多少个苹果。

列式为:(6+4)×3=10×3=30(个)

②先算出红苹果、黄苹果各有多少个,再算出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列 式 为 :6×3+4×3=18+12=30(个)

板 书 :(6+4)×3=6×3+4×3 或 6×3+4×3=(6+4)×3

引导学生观察,使学生看到两种解法算式虽然不同,但结果都是30个,使学生明确两个算式相等。同时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增强学生的数感。

2.课件出示问题二,一个长方形的长是67米,宽是34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你能用几种方法解答?

(1)学生自己列式。

(2)让学生说说列式依据,并板书:(67+34)×2=67×2+34×2。

3.探究规律。

请同学们观察我们刚才得到的两个等式:(6+4)×3=6×3+4×3

(67+34)×2=67×2+34×2

(1)两组等式左右两边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你从这两组等式发现了什么?

(3)验证猜测,概括定律。

①对于可能存在的规律,仅凭这两个等式就能说明它是成立的吗?(不能)

那该怎么办?

那就请同学们再找出一些这样的式子,验证它们的结果是否相等。

学生举例验证。

②我们现在来研究这些等式的特点。

a.抽象本质特征。

观察这几组算式,等号左边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等号右边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左右两边算式有什么关系?

学生先独自思考再小组讨论,汇报结果。

b.归纳定律。

看来同学们已经发现了我们数学中的秘密,请你们把发现的秘密小声地说给旁边的同学听听。

请同学汇报结果,概括出乘法分配律。(不要求学生必须按照书中叙述,只要意思接近即可)

教师板书: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4.总结性提问。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知识(要求学生具体说明,不能简单重复)?什么叫做乘法分配律?

猜你喜欢
相同点乘法分配律列式
飞机与公共汽车
有意思吧
准确审题正确列式精确验证
基于学情,把握本质,深层建构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每筐多装多少
《乘法分配律》教学探讨
初中英语常见常考易混短语例解
让课堂焕发创造活力
二年级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单元自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