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学生语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2016-05-14 00:38李鹏山
新一代 2016年7期
关键词:教学手段教学资源教学内容

李鹏山

摘 要:注意灵活运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构建新型、可行、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根据整体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开发符合自己学科规律和特点的学科教学模式。优化教师行为,创设适合于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学习环境,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形成可行的发展学生能力的策略与方法,使学生逐步形成乐于探究, 善于思考,积极向上的人格倾向,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手段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许多专家学者开始致力于新课改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能力的研究,力求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学生潜能的充分发挥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构建具有特点和学科特色的现代课堂教学的新体系,探索出具有学科特点的深受学生欢迎的现代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研究学生的学习方式,创设适合于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学习环境,为学生的发展和未来服务,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服务。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改革的中心任务,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发展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语文教师应采用生动、形象、直观的教学形式来活跃课堂气氛。我们应围绕一个主题或话题,精心设计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创造不同的语言情景,耐心地诱导学生进行各种方式的思维训练,让每个学生从各个方面都能有所收获。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将知识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于教学内容的创新

教材的内容脱离了学生的生活。教师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或增添教学内容,或调整教材顺序,或开展课外活动,尽可能弥补教材之不足,充实、扩展有关教学内容,为开发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服务。

作为语文教师,应尽最大努力为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多听勤说,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具体做法是充分利用好每天的晨会10分钟,举行“新闻发布会”,借以培养学生的记录、口头表达、逻辑思维以及分析问题、明辨是非等各种能力。这一活动刚一开始时学生显得比较被动,为了使自己不在“新闻发布会”上出丑,逼着自己放弃看动画片,留心每晚的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以及甘肃新闻、定西新闻、安定新闻等;逼着自己去留心发现班级、学校以及社区发生的新鲜事。当硬逼着自己将获取的这些信息拿到“新闻发布会”上时,有的学生支支吾吾,面红耳赤,说不出所以然;有的虽然大胆,但语无伦次,表达不条理……面对这种情形,我便以中央电视著名主持人赵忠祥、倪萍、撒贝宁等为例,讲述他们主持节目时的灵活风格,启发学生将话说完整,说具体……此项活动开展了不到半学期便大大改观,学生获取知识由被动变为主动。现在,只要主持人宣布“新闻发布会”开始,全班学生纷纷举手,争相发言。学生们视野开阔,既有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的国际、国内大事,又有发生在身边的趣闻轶事,并且有的学生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新闻发布会”打开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大门,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水平,为写作打好了坚实的基础,并且成了渗透新知识的讲坛。

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的培养在于教学资源的创新

如我们在教学小学课本中的《乌鸦喝水》等类型的课文的时候,可以最大限度的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分组交流讨论你还可以运用哪些方法可以让小乌鸦喝到瓶子里的水呢;在教学《司马光》的时候,让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交流讨论如果你在场,你会采用什么办法救人呢;在教学《称象》的时候,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想出什么办法称象。这样学生会饶有兴致地思考、交流、讨论,展示自己想出的各种办法,只要言之有理即可,这么做一定会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培养学生敢于尝试的能力。

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于教学方法的创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引导学生开展创新学习活动落到实处,就必须灵活运用能激发学习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多种教学方法,例如体验学习法:让学生去亲身经历某种模仿的情景或剪取某个生活片断,让学生在里面担任一定的角色,就像演员体验生活一样地去开展他们的学习活动;内容不完全教学法: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把全部内容和盘托出,而是有意识地在内容上制造一定的空白地带,让学生自己去推测和预计可能的结论,主动参与到对知识内容的构建中去。

如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一动不动”提出问题。学生提出:邱少云为何一动不动?怎样做到一动不动。在什么情况下一动不动?假如动了后果会怎样?这样用一个词语牵动全文,疑问一问套一问,一层深一层,前问的“果”成为后问的“因”,促使学生不断地进行推理,始终处于积极思维状态。教师在创新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质疑感,鼓励学生敢于对老师质疑,对课本质疑,对权威质疑。在质疑中感悟、创新,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在一次一次的质疑中得到培养、提高。

总而言之,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老师的在日常的点滴教学中慢慢积累。创新型的教师是目前新课程改革中最受欢迎的老师,教学是教与学是双边活动,只有我们老师创新了,学生才能创新,这样才能教学相长,使自己真正成为适应新课程的新型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提升学生实践能力高效的语文教学,它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激发求知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使语文教学成为学科教学、活动教学和环境教学三体合一的多角度信息输入的教学模式。

猜你喜欢
教学手段教学资源教学内容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数据结构》中“插入”算法课堂教学实践与体会
论体育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意义和作用
论《测控仪器电路》课程建设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土木工程科研资源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