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初中地理教学效果

2016-05-14 01:38徐慈祥
新一代 2016年7期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效果兴趣

徐慈祥

摘 要:地理是学生们进入初中后的一门全新的学科。虽然小学课程中已开设了社会、自然等相关的学科,但是仍然有一部分学生对学习地理知识感到十分困惑,并没有真正入门。笔者认为,要想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成绩,除了“预习——专心听课——认真复习巩固”这普遍适用的教学方法之外,还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关键词:初中地理;概念;教学效果;兴趣

一、教会学生正确理解地理概念

在初中地理知识中,地理概念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联系能力提出了高要求,这是导致学生理解困难的关键。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概念,使感性知识理性化,实现知识的长久记忆和灵活运用,可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来揭示地理事象的内在矛盾,化无形为有形,化平面为立体,化静止为活动,变抽象为具体,让学生经过自己的实验检验过的感性认识,在浅显中见深奥,充分调动学生的手、眼、耳、脑,使学生正确理解地理概念。如在理解“海拔与相对高度”时,可让两名学生比高矮,所站的同一平面相当于“海平面”,身高相当于“海拔”,所差高度相当于“相对高度”。这样,学生就能很好地理解这些难懂地理概念了。

二、图文结合,以增强地理教学效果

地理教学离不开地图,地图教学在地理教学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地图可以把似乎零散的地理事物归结到图中进行归纳,条理化,能够清晰地呈现出地理知识的规律性,易于被学生接受掌握。这样,学生学起来感到轻松自如,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增强了学习信心。所以,学生对地图掌握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当然,智力因素也占一方面,但在智力相同的条件下,读图能力较强的学会,他的地理成绩就比读图能力差的学生好,而且读图能力强的学生对知识掌握得准确、扎实、永久。

在我教过的学生当中,个别学生学习成绩较差,但唯有地理学科成绩突出。通过与他们谈话了解到,他们觉得地理好学,因为所学的地理事物,通过地图就可以掌握下来。地图直观性较强,易于接受,学起来比较轻松,于是他们就对地理产生了兴趣。由此可见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这是一个关键问题。在教学中,我初步总结了一套不成熟的经验,并实施于教学中,收到很好的效果。

笔者认为,读图训练大体可分为以下三个步骤进行:

1.展图。在教学过程中,将地理挂图展示在学生面前,或教师画黑板略图,让学生自己在图上和板图上指出所学的地理事物,通过直观来加深学生的印象。

2.说图。利用挂图或板图,教师进行细致的讲解。比如在讲“大洲和大洋”这节时,教师利用“东西半球图”让学生先指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然后教师再进一步讲清哪一个是东半球,哪一个是西半球;东西半球各分布有哪几大洲,各大洋被哪几大洲包围;各大洲分别临近哪几大洋等。这样可使学生明确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进一步加深印象。

3.绘图。当图形在学生的大脑中有了初步的印象后,开始让学生在纸上描绘出相应地图的轮廓,接着教师在黑板上示范填图,学生在纸上独立填图,并让学生进行展示,相互比较,让学生自己选出最佳“作品”,这样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从而达到熟练的程度。

总之,地理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而读图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长期的训练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三、开设二课堂,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凡是学习感兴趣的事物,必然力求去认识它、掌握它。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提高教学成绩,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开设二课堂无疑是一条重要的途经。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引申和辅助,积极开辟地理课第二课堂的活动,这是目前深入开展教学改革,进行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利用乡土地理调查研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乡土地理的调查,使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变化和发展,也助于学生加深对其他地理知识和地理现象的理解于记忆,可使爱国主义教育更加形象、直观、具体、扎实,并结合乡土地理的一些实例,如河道污染、白色污染、噪声污染等对学生进行环境观、道德观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和生态意识。通过调查使学生树立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爱国主义情操。

(二)利用地理课外活动小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地理课外小组通过观气象,进行天气预测、物候观测,制作地理模型、宣传有关地理的法规等活动,力求把课本知识寓于各种活动中,把知识结构转化为能力结构。这样,地理课的教学就会变得有声有色,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炉。从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思想品德。

兴趣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不仅能使学生积极地、能动地、自觉地从事学习,而且能起着开发学生潜能的作用,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通过教师激发,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的参与整个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由此形成教于学的良好循环,达到促进学生学习意识的转化,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初中地理的教学方法应当因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学生认知能力、学校所在环境和学校的办学条件等而各有选择。选择教学方法总的原则是直观、形象、灵活和富有启发意义。要做到引而不牵,要充分挖掘学生的认知能力,让学生在积极思维的状态下,以较好的状态自主地跨越教学难点这一教学过程中的障碍

猜你喜欢
初中地理教学效果兴趣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