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历史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策略

2016-05-14 01:38张有平
新一代 2016年7期
关键词:问题导学

张有平

摘 要:新课程初中历史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理念,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改变原来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本,创新教学。在课堂上师生互动,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转变原有的课堂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有利于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发展,提高学习成绩。

关键词:问题导学;学生展示;学案留空

本文从问题导学策略、学生展示策略、学案留空策略和教师精讲策略出发,探讨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与同行互相交流。

一、问题导学策略

初中历史的学习为高中历史奠定了基础,让学生学好初中历史是非常关键的。因此,如何上好初中历史是教师应该解决的首要问题。对于初中生来说,大部分都有着较强的好奇心理,对很多新鲜事物都带着很强的好奇心,因此,教师可在课堂上设置相应的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巧妙的利用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习。例如,在学习初中历史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时,教师应该先给出几个问题,例如:问题一:学完本课之后请用自己的话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问题二:通过学习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反击战,正确认识在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中的重要地位,感受到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什么精神?问题三:戚继光抗击倭寇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等等,之后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并且思考,这样做可以提高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待学生阅读完之后给几分钟时间让同学们思考这些问题的答案,并请一些同学来分享答案,对回答得比较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回答得不好的同学也要有相关的鼓励,每次课都让同学们带着问题去思考,通过问题教学引导学生学好历史,提高学习成绩。

二、学生展示策略

从以往的教学经验中不难发现,初中生的思维还是很活跃的,活跃的课堂总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活跃的课堂中,学生们都会积极展示自己内心的一些想法,再加上老师的一些指导,学生的各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更多展示的机会,让每个同学都参与进来,提高学生参与意识,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人,例如:在上完一节课后设置一些课外活动,比如让生分组制作下一节课的ppt,每组6-8人自由分组或者按照学号分,然后要选出各个小组组长,给一节课的时间和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讨论如何制作一节课的课件,怎么展示自己的想法。讨论好了之后做成PPT交到老师那里,上课时请每组组长或者派代表上台展示自己的课件成果,各组都展示完毕之后,教师应该马上对同学们的课件展示进行点评,比如课件做得好的以及讲课讲得好的小组,最后评出各方面都比较好的几个小组加以表扬奖励,激发学生对课堂的兴趣,让同学们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上来,勇于展示自己。这样做可以锻炼学生展示能力、思考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成绩也不断提高。

三、学案留空策略

学案留空是教师常用的一些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通过这个方法在一节课结束时对某些问题、某些知识点留空,让学生利用课间或者课后时间进行思考,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与此同时,我经常我在教学中导学案的末尾留下空白,让学生写一节课的“思维导图”。例如:在上“明清帝国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一课之后,我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按照自己的理解整理的促进知识记忆的结构图或表格。并且引导学生学会归纳整理所学知识的方法。在上完一单元复习整合课后,引导学生在导学案上写“反思报告”,主要写通过复习,自己学会了哪些知识或者哪些方法,哪些问题自己掌握得比较好的,哪些重点难点还没有理解的问题要及时向老师反映,这样便于教师了解学情、解答疑惑。总体上说,都是为了发挥学生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知道自己是课堂上的主人,都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这样做可以帮助学生梳理一节课的总体内容,理清全文的思路,便于记忆。长此以往,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记忆能力也会有相应的提高,这样做不仅符合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策略,也能提高学生自我思考能力。

四、教师精讲策略

初中是学生刚从小学过渡到中学的过程,初中增加了很多新的课程让学生措手不及,刚开始学习历史肯定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耐心给学生讲解,多利用课后的时间辅导学生学习,多与学生交流沟通。在教学中,老师可以运用精讲策略给学生讲课,帮助学生学好历史。例如:在上这些重点课程时,中国古代历史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哪些?在这一问题上,教师可以精讲这一方面的详细内容,帮助学生搞清楚这些知识点,让学生知道,在秦朝的时候:秦始皇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皇帝制度,地方推行郡县制。在西汉的时候: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思想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地方管理颁布“推恩令”,削弱封国势力;强化监察制度。精讲完这些问题以后,对于个别还不懂的同学再一一辅导,争取让同学们都理清思路。在讲课之后,给学生做相关的联系,做完之后给学生精心讲解,对每个问题都要做非常仔细的解答,这样做就要求教师要有充分的时间备好课,只有教师重视精讲这一环节,才能让学生学好历史。

综上所述,教师在历史教学中,一定要培养学生的自觉学习性,要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让每个学生都愉快的参与到历史课堂来,多给学生展示和思考的机会,在课堂上要积极主动与学生交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的目的,引导学生学好历史,提高学习成绩。

猜你喜欢
问题导学
巧用“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优化物理课堂
问题导学课堂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问题导学”模式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
高三化学复习教学中“问题导学案”的有效实施
浅析问题导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下引导学生提问的策略探究
问题导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问题导学”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问题导学式生物课教学方法探析
以问题导学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