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功能翻译理论的英语翻译技巧分析

2016-05-30 10:48聂俊
昆明民族干部学院学报 2016年7期
关键词:功能翻译理论翻译技巧英语翻译

[摘要]在现代语言学和逻辑学的基础上,功能翻译理论围绕严复的“信、达、雅”的标准,展开译文的合理编排和运用。在继承的同时,对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的翻译及技巧加以融会贯通,让读者领略到原译文的精髓和精妙。功能翻译理论为现代英语翻译提供一个新的视角,理论的核心是将英语翻译的目的与功能看成是应用文翻译的基础。文章先简要分析了功能翻译理论的原则,然后具体探讨了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现代英语翻译策略。

[关键词]功能翻译理论;英语翻译;翻译技巧

0.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与其它国家的经济贸易来往以及文化交流愈加频繁,在经济贸易往来中,英语翻译的作用十分突出,通过翻译实现了语言之间的相互转化,消除了国际之间的文化差异。而文化差异的消除中,需要翻译人员站在一个动态多样的角度,加强对翻译功能性的选择,使译文尽可能接近原文,达到理念传达与促进合作的目的。

1.功能翻译理论概述

1.1功能翻译理论的含义

功能翻译理论主要有凯瑟琳娜赖斯与汉斯弗米尔等人创立。该理论是对“等效”翻译理论进行中重大突破与补充,将翻译从传统中解放出来,站在翻译者的角度来看待翻译活动。该理论的观点认为翻译活动应一切以读者与客户的需求出发,是双方之间相互交流与沟通的过程。并且,赖斯还提出了文本类型理论,她将文本类型理论与翻译策略混合在一起。总结功能翻译理论的概念,可以对功能类型的文本进行分类,包括“信息类型”、“视听媒体类型”、“表现”等,该理论是翻译过程中使用不同方法成为可能。

1.2功能翻译理论的原则

1.2.1目的性

开展任何的活动,都要有一定的目的性,英语翻译更是如此。因此功能翻译理论的基本原则就是有非常强烈的目的性,这主要是为了保证能够获得良好的沟通与交流效果。由于英语翻译主要用过国内外的文化交流与经济往来,受中西方文化差异较大的影响,如果要让双方都能理解彼此的话语,翻译者就必须考虑双方的文化差异、接受能力与两种语言的规律等等因素。在翻译过程中,要明確翻译的技巧方法也有较大的差异,比如一般的对话与交流活动,翻译者就应使用通俗易懂的译法,只要表达出原文的内容即可,而对于比较重要的商业谈判和文化交流话语翻译,为了防止出现差异的情况,此时翻译者应根据句型的结构进行逐字的翻译。当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实际大融合趋势加剧,人们能够通过多种渠道与国外友人进行交流,这就使翻译显得无比的关键,可以说,翻译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一国文化在其它国家的推广度。

1.2.2忠诚性

将两种不同的文化融合在一起,用一种语言代替另一种语言的过程其实是非常困難的,往往需要翻译者对中西文化有非常深入的了解,只有这样译者才能自由穿梭与中文与英文语言中。如果翻译的语句与原文有较大差异,或者翻译的结果与原文的意识有较大的偏离,那么就必然会失去翻译的目的。功能翻译的目的其实就是最大程度的保证原文的内容,通过翻译将意识传达给接受者,因此功能翻译理论必须忠于原文。

1.2.3连贯性

不管是原文还是译文,要想让对方理解就必须是一句流畅,逻辑通顺的话语,一句话的组成往往由形容词、动词、名词等组成,在原文的翻译上,翻译者为了使读者能够对原文快速理解,就应掌握整个句型的宏观方向与微观表意,尤其是句型与表意上一定要连贯。

2.基于功能翻译理论的英语翻译技巧分析

2.1注重翻译的即时性与实用性

功能翻译理论中,对翻译语言的用法以及原文内容中所含有的文化思想比较重视,因此在翻译过程中更加强调翻译人员在选用话语是要与原文的用语水平相一致。功能翻译理论创始人之一汉斯弗米尔认为口译是培养翻译者能力的重要方式,这体现了翻译的即时性与实用性,对双方信息的及时沟通与交流有重要意义。比如翻译者可以在真实的场景中,通过营造真实的语言情境,根据交流对方的语言表达与肢体动作,揣摩双方所要表达的意识,这样既可以锻炼译者的思维能力与反应能力,还能提高译者的语言组织能力与应用能。口译的过程,译者无需对说话者的原文进行完整的还原,只需要抓住其中的关键词语,然后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即可,这样也体现了语言为口语交际服务的观念。

2.2翻译中应强调表达的准确性

英语翻译中,应遵守翻译常规,翻译常规是交流双方认可的非强制性行为规则,译者可以通过自主参考与选择文本,对疑问的格式、风格、引语等借鉴平行文本中的表达方式。例如我国对国防白皮书的翻译,就可以借鉴英国、法国或德国的国防白皮书翻译方法,借鉴其中的细节处理与格式选择,对我国国防白皮书中诠释的内容进行翻译。再比如对我国古典四大名著的翻译中,要根据文化所处的历史时期、本土的语言结构以及文化特色,使文本翻译质量提升。翻译的准确性是翻译工作成功的重要标志,是双方内容表达的直接体现,在翻译过程中,如果译者遵守翻译常规还可以大大提高翻译工作的准确性,减少译文改变对接受这带来的困惑,使译文接受者能够最大程度理解表达着的意思,进而更快速提高个人认知能力。

2.3翻译过程应灵活变通

功能翻译理论中强调翻译是帮助不同文化差异的个人进行活动与交流的工作,在翻译过程中,交际者应占据主导地位,并非两者所表达的恶化与。因此翻译活动也并不仅仅是对原文进行单纯的翻译,而是要根据交流的场景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与分析。原文的语言环境只是用来帮助译者了解原文的辅助,译文语言环境的构建在译者对词语充足原文内容充足理解的基础上,译者通过选择合适的翻译时间空间、方式方法,立足于原文或者原话的表达着的话语背景来翻译文章,使译文表达的内容达到原文或者原话表达着所要达到的效果,真正实现翻译为交流服务的功能。

结语

功能翻译理论从起源、发展到逐步深化的过程中,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最终使得该理论逐步完善。该理论遵循目的性、忠诚性与连贯性的原则,正满足了英语翻译的需求。因此,在现代英语翻译中,译者应基于功能翻译理论,处理好各个方面的互动关系,对英语原文进行灵活变通,使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更加流畅。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聂俊(1966-),女,湖北孝感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英语教学及英语语言与文化。

猜你喜欢
功能翻译理论翻译技巧英语翻译
翻译转换理论指导下的石油英语翻译
中国谚语VS英语翻译
评《科技英语翻译》(书评)
浅谈中国特色经济词汇翻译特点及技巧
目的论视角下商务英语翻译技巧
《作者自述》两个译本的对比赏析
目的论指导下的化妆品广告翻译策略研究
高中英语翻译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