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下的艺术设计中美学教改的基本思路

2016-05-30 10:48张龙翔
昆明民族干部学院学报 2016年7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美学色彩

[摘要]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先提出“工匠精神”这一概念,认为各行各业都应学习工匠品质,专心对产品进行精心雕琢,保始终保持精益求精的理念。而以这一精神为指导,对环境艺术设计美术教学进行改革,就是希望该专业学生能够向“工匠精神”进行学习,对本专业内容不断进行研究,并能够在老师的帮助下,不断对自身的环艺设计能力进行提升。通过分析环艺设计美学教学现状,提出几点“工匠精神”下该专业美术教学改革意见,仅供参考。

[关键词]色彩;美学;教学改革;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属于艺术设计类专业中的一种,是按照市场需求进行人才培养的。而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也必须随之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才能确保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而作为该专业的教学基础,美学教学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也应随之适当进行调整。为了保证高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美学教学改革质量,高校相关人员首先应对本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美学教学问题进行全面的剖析。

一、目前高校环艺设计专业美学的教学现状

(一)学生美学学习态度存在问题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在美学学习时,通常会抱有两种态度:一种,学生刚接触美学时,对其学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学习意愿较为强烈。但随着后期学习理论难度不断加大,学生在学习时会遇到不同程度的问题,这时学生的学习欲望会随之下降,学习态度前后反差较为明显;另一种,学生对理论学习以及实践学习的兴趣完全不同,只会对其中的一种学习形式产生兴趣,所以学生在进行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时,呈现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正是因为学生这种学习态度过于矛盾的情况,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意愿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存在问题

美学教学是学生学习环艺设计专业内容的基础所在,会按照环艺设计专业的需要,来对美学教学的内容以及教学目标进行确定,存在着一定的教学规律。但由于其是在建立上哲学以及辩证逻辑学基础之上的,因此美学的理论部分都较为抽象,如果只是采用传统授课的方式,难免会使理论部分的教学过于乏味,该专业学生的学习效率自然可知。而且这种被动式的美学教学方式,也并不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也无法对学生的美学思维进行培养,各高校必须要对其予以高度的重视,及时对其进行改正。

二、在“工匠精神”下,环境艺术设计美学的教学改革

(一)应对美学教学方式进行改革

按照“工匠精神”中专业以及敬业的内涵认为,工匠应该致力于打造出行业中最佳的作品,而各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也应本着这一理念,对本专业的美学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进行优化,追求精益求精的教学方式,不断对学生的美学学习环境进行完善。一方面,老师在进行美学教学时,要改变原有老师个人讲解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在美学课堂中的参与度,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与老师一起以讨论的方式,来对美学的理论知识点进行深度的研究;一方面要借助多媒體以及实物,来帮助学生对“美”进行更加直观的感悟。并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直接对美学理论进行讲解,而是应该利用问题情境使学生能够通过独立的学习,来对美学的知识点进行探究,这样不仅能够对学生的美学思维进行锻炼,同时还能因为教学方式新颖,而有效吸引学生对于美学理论知识的兴趣,从而使学生改变对美学理论学习的态度,更加专注的投入到美学课程的学习之中,这也是传统美学教学模式所不能比拟的。

(二)按照专业特点对美学教学进行改革

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进行美学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该专业的学生能够打好专业学习基础,以便他们后期专业知识点的学习,所以美学教学是为专业知识学习进行服务的,老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大量环境艺术设计相关知识,进而突出该专业美学教学的特点。

以色彩教学为例。因为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彩色是与其他设计专业的色彩属性所有差别的,具有一定的从属性,只能在环境背景的烘托下才能表现出来。所以老师在对该专业色彩美学教学时,要加强对景观艺术性的色彩讲解,要使学生的设计作品能够与周围的景观保持一致。同时老师也可以让学生尝试性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颜色作品设计,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对环境与色彩之间的关系有进一步的了解,这样学生在后期学习“色彩构成”课程时,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构建美学交流平台,对美学教学进行改革

按照“工匠精神”,学生在美学学习时,应该具有不断探究的精神,而这一精神是建立上科学的沟通之上的。老师要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地课程学习沟通平台,使他们能够在平台上及时与老师以及同学就美学学习问题进行探究,进而探索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切实提升学生在美学方面的造诣。与此同时,老师还应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在平臺中定期更新美学理论知识以及其他扩展内容,让学生能够掌握美学经典作品以及美学前沿知识,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与阅读资源,不断增加学生的美学知识储备。此外,老师还应定期制定一些生动、有趣的美学图片与资料,让学生打破美学理论知识点枯燥、范围的印象,更加积极地投入到美学的学习之中。

(四)利用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方式,对美学教学进行改革

为了对学生的美学思维能力以及美学知识点实践运用能力进行锻炼,老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探索出科学的方式,将课外实践教学与课堂知识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可以在进行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还能做到学以致用,真正对美学知识点进行掌握。老师可以从两方面入手,来达到这一教学目标:一方面,老师要在美学课堂教学中加入适量的审美教学训练,并鼓励学生独立查找资料对美学作品进行赏析,从而来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强化;另一方面,要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固定模式,走出课堂,带领学生到户外去感受社会与自然中的“美”,同时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去博物馆以及优秀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处进行参观,而老师在将“课堂”搬到活动之中,在参观的过程中,结合实物对学生进行美学知识点教学,这样不仅能够成功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欲望,同时还能让学生的实践过程中,更好地对美学知识点进行了理解,为后期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知识点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通过本文对高校环境艺术设计美学教学现状以及相应优化方案的论述,使我们对该专业的美学教学改革基本思路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各高校应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原则下,按照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工匠精神”对该专业的美学教学进行改革,不仅要对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客观的审视,同时还要按照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对美学教学的内容与教学方向进行适当的调整,并结合先进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手段,对美学课程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从而实现高质量的环艺设计美学教学,为社会培养出大量的环艺设计专业优秀人才。

作者简介张龙翔,1968年11月,男,福建三明人,本科,老师,研究方向:装饰设计及美学理论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美学色彩
仝仺美学馆
盘中的意式美学
纯白美学
神奇的色彩(上)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妆”饰美学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