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动漫制作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6-05-30 10:48陈旺朱米娜
昆明民族干部学院学报 2016年7期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陈旺 朱米娜

[摘要]现代学徒制作为目前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新模式,它是通过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才的联合传授来实现对学生进行技能型的培养。本文从学徒制实施的功能性和人才培养举措各方面对学徒制的施行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动漫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制造业急需高素质高技能的艺术设计专业技术人才去充实生产第一线,如今的现代高职艺术类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质量普遍“重理论”,“轻实践”,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严重不足,职业素质不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以往的高职教育艺术类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以“校企合作”、“项目化”“工学结合”为主,虽然人才培养质量较以前相比已经有所改变和提高,但还是未能摆脱传统教育模式所造成的人才培养质量落后的困扰。现如今,在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国家政策的倡导下,现代学徒制成为了目前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新模式,在《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中指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而现代学徒制正是产教融合的有效实现形式,其目的不仅能提升办学质量,加快实现校企无缝对接,深度融合,还能助推区域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研究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对教学改革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动漫设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功能

所谓现代学徒制,是将现代教育体制与传统学徒培训方式相结合的一种职业教育制度,是通过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与教师、师傅的联合传授。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对于解决目前的高职教育改革所遇到的瓶颈问题是一种突破。在政策的引导下学校与企业通力合作培养兼备理论知识和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艺术设计技能性人才。

随着现代学徒制的开展和推广,它所起到的功能不但对学生的培养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而且对教师团队的建设也有一定帮助。在进行现代学徒制模式的过程中,特别是学生在进行项目化课程的学习时,即提高了项目实践操作性,又带动了教师产学研的结合。这样,在企业专门技术人才潜移默化的传授下,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科研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为现代职业教育模式下双师型队伍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促成了校企资源共享,无缝对接,结构优势互通的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另外,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要求学生在上岗前需获得与专业相关的资格证书,以确保毕业生一毕业就可以为本单位所用,从而免去实习这一环节这样既节省了企业资源缩短了学生的实习时间。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因此,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本质就是为了提升人才质量,不仅解决了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并且职业资格证书也是学徒制下的自然产物。这种教学模式是以提高艺术设计类大学生的培养质量为宗旨,以实现学生由学徒向职业人的顺利转变。

二、现代学徒制下高职院校动漫专业人才培养举措

(一)同时推行招生招工

在结合现代企业对动漫设计师的要求下,如强调学生的绘画功底、表现力、知识面、责任心、团队和创新精神等,按照本学院制定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等有关规定,利用学院高职层次自主招生政策,可以通过先招生再招工(徒)的形式来施行人才选拔。招生考试采用面试、快题表现两轮考试,校企双方派出专业老师和专业技术人员根据不同岗位标准,共同打分对学生精细择优后进行选聘入岗,明确学徒和学生双重身份,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适合他们自身的岗位。参加学徒制制培养的学生和企业签订《现代学徒制招生(招工)协议》,明确学徒身份、在企业培训的时间、方式、教学內容、薪资待遇、权益保障和学徒考核要求等。企业在学徒的未来三年孵化期中承担其企业文化导入、岗位入职要求引导、岗位技术技能性培养、实训实习等培养。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推行“三引三出”人才培养模式

打破原来的纯粹班级授课模式,结合师徒传授制,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结合产业、专业特点的动漫制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以职业岗位为导向,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宗旨,以校企共同培养为主线,以课程体系改革为着力点,以达到培养出能够全面发展具备优秀品质金的合格职业人的目的。

①为了突出职业能力递进式培养,制定实施“三引三出”人才培养模式。三引:引进企业技术骨干;引进企业项目;引进企业文化。三出:学生入学初期就接触企业文化和工作项目;大二学生在校内二维动画创作工作室、企业动画师助理岗位中工学交替;大三学生赴企业二维动画师岗位顶岗实习。

②积极构建以工作岗位为目标的课程体系,以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把专业岗位能力要求和核心课程进行有机整合,组成岗位提升式的课程模块(如见习设计师模块、助理设计师模块、岗位设计师模块),让学生对职业规划不再模糊。

③在“现代学徒制”培养过程中强调“双导师”制。根据不同职业岗位,指定校内、企业教师对学生在工作室、企业顶岗期间进行职业技能拓展、比赛辅导、就业推荐等方面指导工作。

(三)课程和教材的开发

现代学徒制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课程设置以动漫制作专业设计师岗位的职业要求来设定,依据专业特点和技能素质能力对原课程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和重组,引入企业实际项目,并把行业最新技术标准及规范嵌入到教学课程设计中去,整合后的内容适合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且和行业企业需要的专业能力产生对接,既避免模块之间内容的重复,又能实现知识的适用。

①企业与系部共同制定《二维动画师》教学大纲和《二维水墨动画短片制作》等课程标准如:目前在市场中儿童点读物动画视频的开发中,企业尤其缺乏二维动画师,我们可以加大该职位的培养输出,二维动画师在岗位素质中需要掌握塑形准确性、数位板手绘技法,色彩搭配,Flash、Harmony、ANIMO、AfterEffects软件及相关插件等知识,在《二维动画师》教学大纲和《二维水墨动画短片制作》等课程标准中由浅入深的引入不同网页动画、2D商业动画实战实例,最终学生制作的成品要按照企业标准评定打分。

②课程体系中,公共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与理论基础,如:“精细素描”、“动画师塑形基础”、“动画师色彩表现”等,第一学年安排以学校教师为主授课,可单独授课也可随专业其他班级授课;专业核心课程“Flash动画”“Harmony互交式动画”“动画分镜”“ANIMO二维动画”以理实一体化项目式教学在校企共建实训中心、工作室进行,以学校教师和企业动画师为主进行授课与训练,主要安排在第二学年或第三学年,采用单独授课;专业实践环节“2D商业动画”“二维水墨动画短片制作”等主要为面向岗位的企业素质课程、企业专项课程以及岗位实践课程,主要由企业动画师在企业进行指导,主要集中在第三学年。

三、结语

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是在国家政策和社会经济急需技术类人才的背景下构建起来的,相比较以往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更有实效性,是以提高创新创业类大学生的质量为目标,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原则,积极探索职业教育模式改革的路径,最终推动职业教育、企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共同发展。

作者简介:

1.陈旺(1984-),男,安徽芜湖人,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2.朱米娜(1984-),女,安徽芜湖人,安徽機电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现代学徒制在经管专业的实践应用与探索
利益相关者视域下有色金属行业现代学徒制长效推广机制的构建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