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福建学前教育师资现状分析看幼儿园教师教育质量提升策略

2016-05-30 10:48王先达楚艳民郑健成叶圣军
昆明民族干部学院学报 2016年7期
关键词:教师教育师资学前教育

王先达 楚艳民 郑健成 叶圣军

[摘要]福建省学前教育现状调查表明,福建省学前教育总体发展较好,入园率在全国前列。在师资方面,也有较好的基础。全省幼儿园教师数量在逐年递增,公民办幼儿园教师比例差异大,学历提升快,在职称评定比例逐年提高,教师年轻化明显,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居多,未来幼儿园教师需求量仍很大。各地在制定学前教师培养、保障教师教育质量政策方面应考虑现状情况,同时向高标准迈进。

[关键词]福建省;学前教育;师资;教师教育;质量

一、调研背景

随着我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省政府印发《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意见》精神,努力务实地解决我省群众反映集中的入公办园难问题,在未来10年,我省学前教育将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阶段。2011年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教育厅发布了《关于开展学前教育人才需求预测工作的通知》要求,2012年我们组建了课题组,围绕福建省学前教育发展现状、幼儿园教师教育质量保障开展了相关的研究,调研涉及福建省九地市和平潭学前教育师资情况,数据来源于省教育厅、各地市教育局、高等院校等提供的官方统计数据或规划数据。课题组的相关调研报告已被省发改委和省教育厅采纳,供政府相关部门在编制和出台相关学前教育政策、幼儿园教师教育质量保障制度提供参考意见。本调研报告是课题系列成果之一。

二、调研现状分析

2005-2011年全省学前教育师资在地区分布、学历、年龄、职称、专业背景方面的变化情况具体如下:

(一)教师总数逐年递增,地区间增长不均衡

全省幼儿教师总数逐年递增,地区间教师年增长不均衡。全省幼儿教师2011年为61816人,较2005年的38563人增长37.6%,年增长率为6.9%。各设区市2005-2011年幼儿教师数年平均增长率差异大,平潭实验区年增长率最低,仅为0.7%;泉州幼儿教师年增长率最高,为11.4%。其他设区市年增长率在4.2%-8.6%之间。截至2011年,九个设区市中幼儿教师数最多的是泉州12440人、福州10809人和漳州9016人,幼儿教师数最少的是南平3791人和平潭实验区812人。

(二)公民办园教师比例失衡

公民办园教师比例失衡现象日趋严重,且地区差异大。2005年至2011年,公办园幼儿教师增加了2758人,年平均增长率3.2%;民办園幼儿教师增加了20495人,年平均增长率9.9%。2005年公办园教师数量占幼儿教师总数的42,2%,到2011年为30.8%。公办园教师人数在教师总数中比例偏低的情况在过去几年中日趋严重。公民办幼儿教师比例存在较大地区差异,莆田和三明公办园教师多于民办园教师,其2011年公办园教师比例分别为64.3%和53.8%。其他设区市公办园教师均少于民办园教师,漳州比例最低,仅为13.2%。

(三)学历水平逐年提高仍亟待提升

全省幼儿教师学历水平逐年提高,但仍有半数教师学历偏低,亟待提升。2005-2011年间,全省高中(含职业中专)及以下学历幼儿教师增加了6609人,年平均增长率为3.4%;专科学历教师增加了9898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0.0%;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增加了4639人,年平均增长率为28.4%。从全省整体来看,幼儿教师学历水平逐年提升,且高学历教师人数增长最陕。总体(不合厦门)来看,全省有0.4%的幼儿教师学历不达标,49.4%的教师虽学历达标但只有高中学历,在学前教育快速发展、对教育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的形势下,这两类教师的学历都亟待提升。

(四)职称评定比例和职称层次低

2005-2011年间,全省9地区(不合厦门)中未定级的教师比例逐渐提高,从总数的62.7%增加到72.8%,教师整体参评比例偏低且逐年下降。同时,一级和二级职称的比例均明显下降,虽然小中高和高级职称比例有所提高,但也仅为0.3%和12.9%,全省职称结构不合理,高职称比例偏低。分设区市来看,参评职称情况地区差异大。以2011年为例,参评率最高的是莆田69.5%,参评率最低的是漳州13.8%和龙岩18%。高级职称比例最高的为莆田32.6%和宁德23.2%。

(五)队伍年轻化,年龄结构基本合理

2005-2011年间,全省幼儿教师年龄结构保持稳定,整体上均以青年教师为主,占一半比例。以2011年为例,全省(不合厦门)幼儿园教师中,20-30岁年龄段教师占50.0%,31-40岁占30.6%,两者合计80.6%,41岁以上仅占15.2%。从各设区市看,教师年龄结构呈现出地区差异,福州市年轻教师比例最高,40岁以下教师合计占93.1%(其中20-30岁占72.0%)。其次是平潭实验区和泉州,40岁以下教师分别占90.3%和89.7%。南平和三明的幼儿教师年龄相对较大,40岁以上教师比例分别为34.7%和27.7%。

(六)学前教育专业毕业比例逐年增大

2005-2011年间,全省(不含厦门)学前教育专业毕业教师增加17256人,占幼儿教师总数比例由67.9%升到73.4%。从设区市来看,平潭幼儿教师学前教育专业毕业比例最高90.0%,其次为福州85.9%;最低為南平,比例为51.9%。从全省来看,但仍有一定比例教师缺乏学前教育专业背景。

(七)新增教师需求将从激增到迅速减少并稳定

在未来10年(2011-2020年),全省年新增幼儿教师需求将从激增到迅速减少并稳定,2012-2013年是需求高峰。

根据各设区市规划,2011-2020年10年间全省将需新增教师37915名。对幼儿教师需求数量将经历从激增到迅速减少继而稳定的过程。需求最大的是2012、2013年,各需超过5000名教师。此后对年新增幼儿教师的需求将迅速下降,到2016年后将稳定在每年2800人左右。从各设区市的需求情况来看,泉州对新增教师的需求最大,达到8531人,占全省需求新增教师的22.50%,其次为漳州21.03%,新增教师数量最少的为南平地区626人,占全省新增需求教师的1.65%。

三、思考与建议

从调研情况来看,福建省学前教育发展比较好,入园率处于全国前列。这几年省委省政府加大学前教育的发展,在学前教师教育方面相继出台了一些政策。但是从幼儿园教师教育质量来看,还存在明显的提升空间,目前福建省幼儿园教师队伍学历层次偏低、非幼教专业人数偏多、职称与编制不高,这自然会影响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据湖南某所学前师范学校自我调查,毕业生就业半年后用人单位反馈满意率1998年为98%,2004年仅为89%。造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生源质量差、教学投入严重不足。由于扩张过快,财力有限,学校用于教學的投入严重不足。这个原因其实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学前教师教育缺乏顶层设计,学前教师教育应当要有一定规模的办学。王树洲在《教师教育效果不佳原因何在》指出,“教师教育需要‘瞻前顾后,既要考虑职前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又要考虑到职前与职后的衔接。目前教师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课程缺乏连贯性,严重影响了培训效果。”强调要加强教师职前与职后培训的一体化与连贯性。

通过上述文献分析,结合福建省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调研,为继续巩固和发展学前教育,要想提高幼儿园教师教育质量的水平,政府和师范院校应该做好各自的工作,在以下方面有待大力加强:

1.扩大教师编制,增加公办园教师编制,扩大公办幼儿园新任幼儿园教师聘任考试的人数,切实落实公办园的主导作用,落实和巩固第一期、第二期学前三年行动计划成果。

2.对高中(含中职)及以下学历教师中非幼儿师范教育专业背景的教师要进行专业考试、考核,通过政府有计划的专业培训,筛选出合格的和和有专业发展潜力的教师,通过学前教育专业学历补偿教育提升其专业水平。对于不合格又不适合当幼儿园教师的人员应安排转岗。对于目前还没取得教师资格证的幼儿园老师可以给予一定时间的过渡期,通过集中培训,再参加国家教师资格统一考试,变成合格师资。

3.建立民办园教师职称评定制度,以评促发展,再通过2-3期的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整体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改善职称结构。

4.加强继续教育与工作督导,基于《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促进年轻教师和非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专业成长。

5.合理規划学前教育人才的培养和招聘,在本科、专科层面的学前教育师范院校或专业,合理设计招生规模,科学有效应对未来10年我省新增教师需求高峰和低谷。

作者简介:王先达,1971年,男,湖南祁东人,硕士,副教授,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系教研室主任,《教育探究》责任编辑,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教师教育。

猜你喜欢
教师教育师资学前教育
我国教师教育实践研究综述
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比较
非洲教师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发展及创新思考
不断提高职教师资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