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的探析

2016-05-30 10:48闪正浩石孙宇马腾飞
昆明民族干部学院学报 2016年7期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对策

闪正浩 石孙宇 马腾飞

[摘要]内部会计控制需要会计人员自觉地形成。简单地说,要完成会计电算化控制,管理人员在检测会计电算化发出的信息时要谨慎小心,会计电算化比从前的手工会计更加繁琐,技术含量高,需要懂得计算机技术,稍有不慎会引起不法分子的注意。所以,管理好会计电算化的内部系统,需要内部人员对内部控制小心又小心,能够保证财产不会入不法分子之手,这样对会计电算化的数据信息能够得到可靠地保证。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对策

一、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内部控制的现状

若会计人员对电算化的系统认识的不够到位,不够重视内部控制制度对其的约制,逐渐的这种制度不被利用,只是纸上谈兵;会计电算化系统在运行时跟本没有那么容易,所以致使会计人员对其管理时较复杂.会计电算化内部系统和管理方式的不断变化,因为未能将科学的控制制度真正的利用起来,致使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的安全隐患仍然存在。

二、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系统内部安全存在隐患

许多会计人员并不仅仅拥有一项工作,对会计系统的內部安全隐患没有意识到其严重性,所以应当针对电算化可以成立单独的工作人员进行管理。会计电脑化,功能和知识含量,其工作量容量较大,不能够让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太混合,会计电算化的工作人员可以将一系列的工作合并,大大减少其工作量,所以使这些工作原则与制度得不到管理。再致使对会计电算化的安全意识浅薄,形成新的岗位后,工作人员之间相互监督,能够实施对其不重视的因素,工作,系统破坏严重,及黑客对电脑的攻入。

(二)原始凭证数字化,易于伪造

在以前手工会计时,企业如果发生经济业务均是通过纸币记录下来的,如果有人将这些经济记录更改,一眼就能看出其被更改过。但如果在现在,这些记录都是通过会计电算化计入下来的,数据被记录在电脑中,若记录更改完全看不出来,这就给公司的经济财务带来了风险,这就给不良分子提供了机会。更换会计中的数据数字是最常见的方法,更换经济数据茹璐就达到了其中的目的,最主要的手段是谎报经济数据、修改经济数据、以及删除重要的经济数据。

(三)内部控制程序化错误反复出现

如果内部控制的程序化使错误不停的反复发生的可能性,增大了电算化系统中内部控制具有人工控制与程序控制相结合的特点。电算化系统许多应用程序中包含了内部控制功能,这些程序化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取决于应用程序,如程序发生差错或不起作用,因为人的习惯性的依赖以及程序在运行时可反复操作,由于这个原因失效控制不能被长期使用,使用权系统“在某一特定方面发生失误或违法违规行为的可能性较大”。

(四)數据的安全性、保密性差

在平时很多时间里,企业中的财务数据管理和机构中的管理都是绝密的信息,事业单位是要靠财力才能继续发展和生存下去的,但是企业工作人员只是想着怎样提高会计软件,怎样适应金融体系利用,并没有对软件的数据做过安全排查。对这些软件数据保密工作,要做到小心再小心,防止被不法分子盗用。不仅要加到会计系统中,如果用到了户口令,能过通过声音控制的方法对用户进行了权限的限制制约,但是这些对数据的保护还是很弱的。因为这些系统对计算机的依赖很强,这对计算机的会计数据的安全性也有着至关的重要性,如果遭到不法分子的侵入,造成计算机瘫痪,数据就会丢失。

三、会计电算化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一)内部控制形式发生变化

自从出现的电算化手工帐的的工作量就大大的减少了。这样会计核算的工作就由电算化来统一的完成了,凭证只要一次记入到电脑后就会准确的记入到各个账簿中,并根据这些数据编制报表,只要凭证和数据和会计软件没有错误,那这些输出的信息就必然是正确的,这可以减少在最后失算平衡时会做到的工作。

电算化软件的出现让从前手工对内部的管理更加的方便简单了。在电脑软件中就会有对凭证的试算平衡;余额以及发生额的平衡检查;各核算与系统之间的数据核对:报表数据的勾稽关系检查等。

(二)内部控制制度内容发生变化

会计电算化软件越来越成熟后,这也对会计的工作增加的工作量和难度,对内部的控制也增加的新的难度和内容。在出现了会计电算化的软件后,对平时工作中出现纸质材料数据必须加以保护,还要保存、保管好在电子程序中出现的各类数据和材料。

会计电算化软件越来越成熟后,会计核算的岗位的工作量也随之增多。随之增加了计算机操作、数据录人、凭证复核、会计软件维护、硬件维护、系统管理、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程序编制和调试等新的工作岗位,财务管理的工作量比之前手工记账时要更加的仔细细心,对人员的管理也要更加投入。因此,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后拥有了新的岗位和组织的其控制制度也需要重新建立的。

(三)内部控制机制发生变化

在以前进行手工会计信息时,在登记每一步经济交易时都会有多道程序,并且在进行登录时必须严格的遵循相关部门的制度。会计电算化,自动化,控制程序实施后,所以的程序都是自动的执行会计核算的工作,在工作中的分工计算机都会妥善处理,在七中的权力也会有所改变,在处理业务的程序时也会简单很多,会计人员可以不用参加其中的管理控制,对内部的一些检查也不需要会计人员来执行,审查,稽核机制被削弱。

(四)内部控制重点发生变化

会计电算化的重点主要是在对原始数据的输入是否准确无误、在会计输出是能否得到有效控制、在人机进行交换时能否得到控制、计算机之间如果传输信息会不会出现差错。针对这几个方面进行开拓研究。

四、完善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措施

(一)制度控制

在对制度实行管理时,都是与一些管理部门来监管或者执行的,这样就能保证会计软件不会被不法分子侵入,不受到了外界的破坏和打扰,还能向企业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二)组织控制

在会计电算化越来越广泛的利用后,企业对会计的岗位都会有很大的转变,其中绝对大多数会计信息的处理会让计算机部门进行管理操作,这样滴原本的会计部门的职责将会越来越仔细。在对计算机进行有效措施实施管理控制这对各个部门间有着相互的牵制。

(三)系统操作环境管理控制

在工作中操作系统的环境,早对操作系统的流程和维护中,每一部都经过严格的控制来进行操作,以放置在中途遇到错误或损失。在工作人员对系统的维修,主要是数据软件和硬件。包括硬件维护系统:不仅对计算机进行检查而且需要维护,室内的温度气压,电压控制的是否符合计算机,以及防火防盗的安全隐患,如果硬件设备是双击备份的那就更加的完美。

(四)程序控制

程序能否被控制,取决于计算机对会计核算内部的控制管理,在系统中实现对自身的保护,能够有这种自我保护比实行管理制度更加的安全有效。

(五)会计数据输入控制

电算化会计系统输出质量,这主要还是看其中的数据是否真实有效,所以在输入数据时必须能够保证数据的。在输入控制中应坚持以计算机程序控制为主,能够尽量保证是受计算机来控制的。

(六)数据处理过程控制

数据处理过程控制是指对计算机系统进行的内部数据处理活动(数据验证、计算、比较、合并、排序、文件更新和维护、访问、纠错等)进行控制。在这其中对其进行控制都是计算机自动运行的,最重要的有对流动控制的的处理是否得当、对会计记录数据若有错误能否修改控制、数据进行检验时和进行程序化的处理能否进行检验。

作者简介:闪正浩1995年7月,男,安徽省阜阳市,主要研究方向:财务会计学。

猜你喜欢
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探析企业会计电算化的风险及防范
会计电算化审计风险的成因与应对措施
探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传统财务会计职能的变化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