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6-05-30 10:48王平马腾飞石孙宇
昆明民族干部学院学报 2016年7期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问题对策

王平 马腾飞 石孙宇

[摘要]会计电算化是新型会计计算机信息系统。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例如信息安全存在隐患、信息共享难以实现、信息系统安装成本高昂、专业人才紧缺、会计电算化的企业管理辅助功能弱化、相关法律法规不配套。本文对以上问题进行分析,并逐个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问题;对策

会计电算化即计算机会计,是指领导者运用各种电子软件,引导部下完成与会计相关的各种工作的系统。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运用能够为企业的数据整合和人员管理带来极大的便利,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当前我国会计电算化系统尚且在起步阶段,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本文着重探讨其中主要的问题。

2.会计电算化实践问题浅析

2.1信息安全隐患

由于会计电算化的特殊性,在其系统下的,企业相关财务信息泄漏,或者被病毒感染将无法恢复,而且一旦出错就难以纠正。第一,会计电算化后,信息进入网络,呈现在网络云数据中,同其他网络数据一样,有被病毒入侵、黑客攻击的危险。第二,会计电算化后,相关财务信息在录入网络中进行办公的时候,可能会遇到许多突发状况,造成数据的流失,而且这种流失是难以恢复的。第三,会计信息入网后,人员操作失误等后果也不可估量。公司难以保证所有人员都不出错,公司也无法保证核心财务人员不会因为个人利益出卖公司信息,大批信息数据一旦泄漏或者被篡改,将对公司的财务系统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2.2信息共享困难

会计电算化的本意是拓展公司信息的共享,而非限制。但是由于现在的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技术、人才、制度等原因,导致企业并不能及时分享数据。

2.3信息系统安装成本高昂

会计电算化系统所需成本高昂,而且在我国尚且属于初步发展阶段,因此许多公司出于成本的考虑并不会选择会计电算化。相对来说,政府部门、国企、重大私企的普及程度较高,其他小型私企、个体工商户等没有很好地适用会计电算化制度。

2.4会计电算化的企业管理辅助功能弱化

会计电算化的初衷不仅仅是完善企业的财务信息的处理系统,还希望通过这种网络式的数据管理实现企业事务管理的计算机化,统筹各方力量,在把握企业的整体发展的基礎上,对企业人员归置及时调遣。会计电算化能够为企业管理提供及时有效的完整的数据,能够充分发挥企业管理者的能动性,

2.5相关法律法规不配套

法律本身具有滞后性,这是指法律是由物质生活所决定的上层建筑,要想使法律变动,必须是物质生活的变动已经基本成型。会计电算化出现以来,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是法律法规尚且没有做相应的改变。配套的法律法规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而滞后的法律法规不仅不能发挥会计电算化系统自有的优势,而且还有可能阻碍其脚步。

2.6专业人才紧缺

会计人才属于专业人才范畴,对于工作者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要求极高。会计电算化这一新型会计数据管理系统对于人才的需求不管是从能力上还是从道德上都有更严格的规范。新生代专业人才培养需要时间,当代会计人才的发展速度显然不能满足会计电算化的扩展范围及效率。

3.会计电算化优化策略

3.1信息保护措施

信息保护应当从信息的安全性和信息的准确性着手。信息的安全型需要可行的保密措施,防止信息的泄漏。信息的准确性要求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正确性,需完善信息录入程序、增强信息录入和查阅者的操作能力、增强公司电力系统的维护,减少信息因录入人为差错和意外事故等原因而产生错误或者丢失。

保密措施应当分为内部措施和外部措施两种。内部措施即人员措施,会计电算化后,企业重要的数据都会录入系统,这就需要企业对于系统开放人员的诚信进行有效评估,并且严格限定开放的程度和范围。外部措施主要指安全防御系统的建立,企业信息不论是对于企业本身还是对于其对手都代表着巨大的利益,因此不仅要重视网络病毒的袭击,还必须加强防御黑客、商业对手等各方的恶意侵犯,从而确保企业的信息安全。信息录入是庞大且长时间的工作,企业应当加强录入工作的培训和录入人员的道德熏陶,同时,企业还应当加强录入系统和公司计算机硬件的优化,减少出错的可能性。

3.2健全信息共享制度

信息共享制度的问题主要在于信息分享不及时、不准确、不全面。以偏概全往往导致错误决策,这与原本的预期背道而驰。企业应当信息共享流程、监督等方面加以规范。流程方面,会计电算化是一种电脑程序,程序讲究流程,企业可以指定符合自己工作流程的计算机信息共享流程,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各个部门应当协商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信息共享,以这个时间作为一个节点进行决策参考,超过这个时间需要更新信息。监督方面,针对企业信息共享相关问题,企业可以选择适合的人员监督信息共享的进度,保证每个部门的信息充分及时共享,让会计电算化成为促进企业发展的动力之

3.3降低成本

会计电算化成本极高成为阻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小型企业难以承担其高成本的长期投资,而且缺少人才发挥电算化的重要作用。所以,政府应当招引高级的技术人才开展研发,设计更加合理的会计电算化系统,节约金钱成本和时间成本,设计简约化的会计电算化操作系统,减少系统操作难度,减少企业的人员成本,促进会计点算化的普及和发展。反之,企业适用会计电算化系统也能为科研人员提供宝贵的建议,促进会计电算化系统的优化发展,减少商业整体运行成本,形成正循环。

3.4加強企业事务管理功能的运用。

如前文所述,充分挖掘会计电算化的事务管理功能不仅有利于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更有助于利用会计电算化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加强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团结协作。合理应用会计电算化的事务管理功能需要完善企业数据共享系统,如果领导者能够通过会计电算化获得准确及时的信息,那么他自然能够运用数据系统实现管理资源的最大化。

3.5完善配套法律法规

任何一项制度的变革都不能忽视法律法规的力量。同样,会计电算化想要谋求更适宜的土壤,就需要对我国相关法律加以更新,形成配套的制度规范。建立一项完善的会计电算化规范体系,是会计电算化发展变革的重要前提,能够迅速提高会计电算化的发展速度并最大限度地扩充其使用范围。我国现阶段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尚且没有许多法律法规加以调整,因此不仅要完善各种细则具体调整它相关事宜,而且要从宏观的经济角度设计良好的适合其发展的法律体系。这不仅需要法律人的不断增强创新与科研,还需要会计专业人才给予专业可行的建议。

3.6建立健全专业人才培养机制

会计电算化发展较晚,人才稀缺是其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人才基数是庞大而充足的,那么培养机制的重点就是引入。将人才引入会计电算化市场,将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引入公司。

首先,社会需要倡导大量人才进入会计电算化行业。大众对于会计行业的认识并没有跟着会计事业的拓展而提升,所以当务之急是打开大众的视野,让大众了解会计电算化这个概念。公司需要从人员招聘、培训、奖惩制度三个方面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最后,政府重视会计电算化概念的宣传、基础知识的培训和高端人才交流机制的建立健全。会计电算化概念的宣传可以通过讲座、听证会、新闻报道等形式,吸引民众参与探讨会计电算化的利弊与发展前景,使其深入人心。

总结:基础知识培训可以分为政府免费培训和私人有偿培训两种,对于特殊地区和特殊人员提供免费培训,同时,鼓励私人开展有偿培训班。高端人才的交流机制也是必要的。全球化带来的信息共享让高端人才交流更为便利。国内的会计电算化起步较晚,需要吸收国外最新的相关专业技能。

作者简介:王平1996年4月,男,本科,主要研究方向:财务会计学。

猜你喜欢
会计电算化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探析企业会计电算化的风险及防范
会计电算化审计风险的成因与应对措施
探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传统财务会计职能的变化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