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研究

2016-05-30 10:48杨壹晴
昆明民族干部学院学报 2016年7期
关键词:经济增长国际贸易农产品

[摘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的经济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进而带动了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迅猛发展。但由于农产品的出口增长乏力,贸易逆差不断扩大等因素影响,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依然处于不利地位。文中深入分析了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现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以此促进我国农产品的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农产品;国际贸易;经济增长

1.引言

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对外贸易呈现井喷式的发展,其中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发展尤其迅速。在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农产品出口还处于刚起步的状态,出口农产品的种类不多,整体的贸易金额也较少,整体处于国际较低水平。而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我国从计划经济时代逐步过渡到市场经济时代,建立了符合我国具体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国际贸易在新的土壤里迅速发展起来。在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合作往来更加密切,又带动了国际贸易进一步的快速发展,其中农产品的贸易种类和贸易份额都开始快速增长,呈现一片繁荣景象。然而,随着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其本身存在的诸多问题,比如农产品对外国际贸易逆差不断扩大,农产品出口结构失衡等等也变得更加突出。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持续健康发展,使我国农产品贸易在国际贸易中处于劣势。所以对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我国未来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2.我国农产品发展概况

我国人口众多,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国家和消费国家,也因此成为了世界最重要的农产品贸易国家之一,对农产品的国际贸易格局产生重要影响。对于我国来说,农产品国际贸易主要始于改革开放之后,并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达到快速发展状态。之后贸易总额基本每年都在持续攀升,一直到最近几年也仍然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表1列举了我国最近几年的农产品国际贸易进出口情况。

(1)农产品国际贸易概况

据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从1980年到2011年,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额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农产品进出口总额、出口额、进口额的年增长率分别达到了8.7%,8.5%和8.8%,在2011年农产品贸易总额更是突破千亿美元。但是随着我国现代经济结构的调整,在我国国际贸易发展速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我国的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速度却开始下降,农产品国际贸易份额在我国国际贸易总额所占的比例也逐年下降。

(2)农产品国际贸易逆差的形成与发展势态

虽然从整体上看我国的农产品国际贸易一直在平稳发展,出口额和进口额都保持一定的增幅稳定增长。但是数據显示,近些年来农产品国际贸易的进口总额明显高于出口总额,呈现贸易逆差。回顾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的历史过程,贸易逆差不是一开始就出现而是随着农产品进出口的增长变化慢慢形成得。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时间里,农产品出口一直保持比较平稳的增长趋势,而农场品进口的增长却经历了两个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在这个发展阶段中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还处在贸易顺差的地位,农产品进口的增长幅度显著小于农产品出口的增长幅度。第二阶段是在加入WTO之后,这个阶段中我国的农产品贸易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农产品进口的增幅明显扩大,农产品出口的增幅却依然保持稳定,变动较小。2004年,农产品贸易逆差首次出现,并在随后几年随着进口贸易额的急剧增长持续扩大。截至2011年,农产品的出口的年增长还保持在12%,农产品进口的年增长率已经达到了21%,贸易逆差已成为一个常态现象。

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最近几年的贸易逆差一直维持在500亿美元左右,且仍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为了促进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必须尽快扭转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逆差的局面。

3.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结构分析

(1)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结构分析

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种类较多,但主要出口的农产品还是蔬菜,水产品、海产品,水果及坚果,水产品制品等,这几类产品的出口份额占到我国农产品出口份额的60%左右。圖2表示2015年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市场份额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蔬菜类农产品出口占贸易总额约15%,水、海产品占到约18%,食用水果、坚果类农产品占到约5%,水产品制品占到约10%,蔬菜、水果制品等占到约12%。总体来说,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向少数几种产品集中,鱼,肉及其他水生动物制品还有蔬菜水果就占据了半数以上的出口份额。这样的产品出口结构不合理,会面对比较大的市场风险。

(2)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出口企业结构分析

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前,我国的农产品出口主要依靠国有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主要是因为加入世贸之前,我国的私营企业受到国内法律和国情的限制,很难取得相应的进出口资质,而外商投资企业和国有企业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在发展对外农产品贸易时有着私营企业无法起及的优势。然而这一局面在我国加入WTO后发生了逆转,私营企业在农产品国际贸易崭露头角,开始逐渐在国际贸易舞台之上活跃起来。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在2003年我国国有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的农产品对外贸易出口总额约为1180亿美元,占我国当年农产品贸易总额的82%左右。到2011年年底时,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主力军,出口贸易总额高达505亿美元,这一贸易额度已经占到当年我国对外出口农产品贸易总额的85%左右。相信未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成熟,市场的进一步开放,私营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具备的灵活的管理方式、高效的运营机制,会令其农产品国际贸易份额将进一步增加。

(3)我国农产品出口国家结构分析

目前我国农产品主要出口的伙伴国家有八个,即美国、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德国、俄罗斯以及法国。我国对这些国家的农产品出口增幅与总体的农产品出口增幅基本保持一致,反映出我国的农产品出口对这些国家的依赖性较高。在2008年以前,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国家还只包括美国、日本、韩国和德国,对这些国家的出口贸易额共约为280亿美元,占到当时我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48%左右。但2008年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农产品的出口造成了较大影响,使得我国农产品出口增幅明显下降。为了面对这一不利形势我国开始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并逐渐确立了现在的农产品贸易合作伙伴国家。

目前我国还需要进一步拓宽农产品销售国家,避免出口贸易过于集中,以此来确保我国的农产品出口贸易在当今国际市场波动起伏较大的大环境下还能保持健康持续发展。

4.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存在的问题

(1)出口农产品质量低,缺乏国际竞争力

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农产品在我国国计民生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我国农业水平一直处于较低状态,长期以来都以小农经济的发展模式占据作为农业生产的主要模式。这种农业生产模式具有的机械化水平低、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等特点使得我国农产品的质量参差不齐,生产出来的农产品不能很好的满足国际市场对农产品质量的高要求,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不够。

与此同时,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也对我国农产品的出口造成负面影响。现在大部分国家都对进口的农产品质量十分重视并严格把关,不允许任何有质量安全问题的农产品进入本国。而长期以来我国国内一直存在着农产品和食品安全方面的隐患,经常爆出不法奸商为了追逐利益生产各种伪劣甚至有毒产品的新闻,严重损害了我国农产品的形象,使得我国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在国际市场上备受质疑。另一方面,我国本身也缺乏一套有效的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出口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频繁发生,降低了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形象。这些都导致我国农产品缺乏国际市场竞争力,同其它发达的农业国家,比如美国、巴西等,存在着明显的劣势。

(2)出口农产品缺乏深加工,出口市场较为集中

当前我国整体的农产品出口结构不合理,农产品出口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整体来看,我国出口的农产品大多缺乏有效的加工,很多产品属于直接出口,没有进行再加工来创造附加值,出口贸易仅靠数量竞争。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我国出口的农产品80%属于初加工产品,深加工出口的农产品仅占到20%。

另外,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国家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欧盟地区仅有德国和法国,是我国农产品的主要出口地。北美国家仅出口到美国,总体来看,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市场较为单一,一旦出现政策等方面的影响,将严重影响我国农产品的出口份额。

(3)农产品生产成本和出口成本高

我国属于世界农业大国,但是我国农业生产水平总体较低,很多地方的农业生产还属于小农经济的模式,缺乏机械化,主要依靠人力劳动和少量机械操作,使得我国农产品的生产成本较高。而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农业生产早已经步入机械化时代,一个农民可以种植成百上千亩农田,依靠机械化操作,他们每单位消耗的的时间成本和人力物力成本都远远低于我国。这种由生产方式差异带来的成本差异使我国农产品价格在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农产品价格相比时缺乏市场竞争力。

另外,很多国家在进口农产品时为保护本国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设置了绿色壁垒,并明文规定农产品只有在接受技术检验并达到规定的技术标准后才可获得出口权限。我国与其他发达国家在科技水平上的差距使我国的农产品出口商不得不花费大量的精力来达到绿色壁垒的高标准,在无形之中增加了农产品的出口成本。

5.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发展对策

(1)优化农产品国际贸易结构

当前我国的农产品国际贸易,尤其是农产品出口贸易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农产品贸易品种结构单一。要想改变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现状,必须首先解决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品种较为单一问题。具体来说就是要采取以下几种措施来优化我国农产品贸易结构种类:第一,提高农业生产技术。使用最新科学技术发展我国现代农业,以最新的技术优化我国农产品贸易结构,并建立现代农业生产管控体系,运用现代生产经营理念发展现代农业。同时还需要改变我国传统小农经济的生产模式,提高我国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降低农业生产过于依赖人工操作的传统经营模式第二,大力推进我国农业走出去发展战略。比如提高原有农产品出口力度,推动新的农产品对外出口,寻找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增长点,以技术优势和质量优势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出口贸易额。第三,建立集约化的经营发展模式,促进我国农产品贸易多元化发展。不断完善农产品经营发展理念,用现代先进经营理念发展农产品国际贸易。

(2)发展优质农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

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不断扩大的其中一个原因在于我国农产品出口份额在逐渐减少,出口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有效市场竞争力。这是因为我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号召力不足,质量也不能很好的滿足国际市场的高标准。因此,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要想取得突破性进展,必须针对我国现有农产品的生产现状,改变生产经营模式,大力发展优质农产品,切实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并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我国农产品品牌效应,在国际市场上建立属于我国自己的农产品品牌,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3)开拓农产品销售新市场

我国现在的农产品国际销售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和几个西方发达国家,绝大部分国家,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与我国的农产品国际贸易份额较少。这样过于集中的贸易市场使得我国的农产品出口具有一定的依赖性,容易受到个别市场变化的影响。为了应对这种状况,使我国的农产品出口能够稳定持续地发展,必须突破我国农产品的国际贸易的现有格局,不断拓宽新销路,打开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另外,我国要推进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多元化发展,针对不同国家的需求对我国农产品进行深层次的加工,打造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农产品品牌,还可以采取建立互惠的农产品关税政策来不断深化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农产品贸易往来。多元化的市场能够有效规避农产品国际贸易存在的风险,减少主要农产品出口国出现政治、經济等方面的问题时对我国农产品贸易所造成巨大冲击。

(4)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现代农业

当今世界的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科学技术可以灵活地应用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农业也可以依靠科技来展开突破。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现代农业,在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同时不断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是改善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存在劣势的有效措施之一。比如使用生物基因技术选种、利用太空实验改良农作物品种、利用现代管网灌溉技术农业等等,这些现代科学技术可以有效解决传统农业生产存在的弊端,促进我国农业迈向现代化发展。

(5)从政策上支持农产品出口

现在我国虽然有鼓励出口的政策性优惠信贷,但是支持范围狭窄,只局限于大型设备等产品出口,农产品的出口得不到出口信贷的支持,这也是阻碍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因素之一。应该放宽优惠信贷政策的限制范围,缓解农产品出口商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另外财政应对农产品贸易提供专项基金,用来对优秀的农产品出口企业进行奖励,支持引进国外先进的农产品技术和优良品种或用于对农产品检疫费的补助等

作者简介:杨壹晴,1996年1月10日,女,汉族,在校本科,主要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猜你喜欢
经济增长国际贸易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警惕国际贸易欺诈
点扬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反腐与经济增长
人口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经济分析
碳排放、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