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的“表现型评价”初探

2016-05-30 07:44谢灵野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激励诊断导向

谢灵野

【摘要】 评价涉及的内容很广,课堂中的评价大多是针对学生课堂表现的口头评价, 笔者将这类评价称为“表现型评价”. “表现型评价”是最直接、最快捷、使用频率最高、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一种过程性的评价方式. “表现型评价”的依据是学生的公开展示和表现,它倡导“学以致表”,让学生将个人内在的素质充分地外化展示出来.

【关键词】 表现型评价;诊断;导向;激励

“表现型评价”因为是针对学生课堂表现的口头评价,它无记录,无标准,也很难测量其评价的效果,因此也极少引起教育工作者停下脚步来关注. 如何组织高效的评价,引导学生在探索知识的道路上前行,是一个亟须探究的教学话题. 然而,观察众多的数学课堂,当前 “表现型评价”的“真实现状”与“本真价值”差距甚远,由此引起了笔者的诸多思考与粗浅尝试.

一、确立标准,“表现型评价”体现分层诊断功能

数学课堂中的教学评价,评价的不仅仅是知识内容,更要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 对于学生数学思维受挫时,从维护学生良好的心理情绪出发,让学生认识到思维的漏洞及理解的错误是极其必要的.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面对的是不同层次的学生,他们的认知水平不同,生活经验不同,情感体验不同,因此对于参差不齐的课堂表现,这样的“表现型评价”就该及时诊断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思维过程.

案例 如在教学第三册《数学广角》时,用1,2,3三个数字,你能排出几个两位数. 第1名学生回答12,31,13;第2名学生回答13,21,12,31,23,32;第3名学生回答12,13,21,23,31,32,而对于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反馈,教师作了三次富有个性的评价:“很好,有3个了,还有吗?”、“你一下子组了6个,看来考虑问题很周到”、“哟,你说得这么流畅,肯定有什么好方法吧?”

这里教师三次及时点评小结,尊重了学生,更使每一次发言的学生有了新的思考.

面对不主动,不积极的学生时,教师激励学生的热情,因为这类孩子缺少自信,他们最需要老师的鼓励. 我们在评价时要从他们身上去发现让他们自己认同的优点,及时肯定.

面对能轻而易举回答,但方法还能优化的学生时,教师评价启迪学生的智慧,不能停留在简单地肯定上,而要及时引导学生,帮助分析问题,使其能从教师的评价中取长补短,自我反思,完善对知识的理解.

面对学生经过反思后得出的正确而科学的结论时,我们要真诚地欣赏学生的见解,因为这一类孩子往往能在课堂中积极地思考,而且思维相对比较活跃. 因此,选择独特的视角,运用启发式的评价语言来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思考、探究的欲望,使他们的学习进入更深的层次.

二、评说思维,“表现型评价”发挥思维导向功能

数学课堂评价重点在哪里?在笔者看来,首先应该是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 教师要有睿智的思想和敏锐的目光,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结果看过程,从过程分析中归纳思维的规律与方法. 这样的评价才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对于学生来说,重过程、轻结果的评价得到的是思维的快乐; 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获得短暂的虚荣和满足. 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一个自由思维和表现的空间,使之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反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多向思维等. 多一把思维的尺子,就多一个收获成就的孩子.

三、关注价值,“表现型评价”彰显情感激励功能

新的课程理念倡导:学习是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课堂是师生共同的舞台. 师生是情感主体的两个方面,情感激励是激发学生兴趣的主要措施. 若能将激励的语言用得恰到好处,得心应手,就会使教学艺术臻于完美.

案例 张齐华老师的《轴对称图形》

师:瞧!刚才的一折,一撕,还真创造出了数学中的轴对称图形. 说实话,数学呀,有时就这么简单.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大家对轴对称图形并不陌生,在我们认识的平面图形中,应该也有一些轴对称图形.

(对于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引起了争论. )

生1: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沿着高剪下来,拼成长方形,对折后,左右两边能完全重合.

生2:平行四邊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把它对折后,两边的图形不能完全重合,所以我认为它不是.

师:(跟生2握着手)我跟你握手不是我赞成你的说法,而是感谢你为课堂创造出了两种不同的声音. 想想,要是我们的课堂只有一种声音,那该多单调啊!

(在学生再次进行操作实践后,第一名学生改变了自己的看法,知道了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师:你的退让我们更接近真理!

师:都说实践出真知. 数学讲究的是深究,就这5个图形,难道你们就不想深入研究说点什么?这个梯形是轴对称图形,但是……

此时无声胜有声. 充满智慧的评价一下子扣紧了学生的心弦,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学生盯着那5个图形,继续找呀,辩呀,老师精彩的旁白无疑成了学生思维的推进器.

课堂上,常听到张老师娓娓道来,或幽默、或诙谐、或深情、或睿智,总能将学生的学习情绪调适到最佳状态,使之产生自主学习的积极心理倾向.

充满魅力的“表现型评价”虽产生于即兴,但却植根于老师深厚的教学功底、良好的口语素养和正确的教育思想. 科学、简洁、文明、高雅的语言风格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而不是刻意营造的结果. 我们应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丰富自己的语言,提高教学评价的能力.

正如斯塔佛比姆所说:“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 教师的评价是学生赖以成长的土壤,更是学生发展的动力源泉. 要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学会欣赏别人,欣赏自己;既能扎实学习,又能发散思维. 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努力用评价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动力,为学生课堂中的“表现型评价”开辟一片天地,营造一方和谐的教学空间.

猜你喜欢
激励诊断导向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偏向”不是好导向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
高职院校化工总控工技能大赛的培训模式与对策分析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EVA价值管理体系在S商业银行的应用案例研究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