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的国外采购行为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与启示

2016-05-30 10:48贡娜
文化产业 2016年1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

贡娜

摘 要:近年来,国家越来越强调知识经济的发展,并开始着力于非物质文化经济的发展转变。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要把文化产业发展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但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同时,由于文化认同与文化消费的偏态认知、国家开放程度宽度的扩大以及文化媒体事业的快速发展,出现了较多盲目的国外采购行为,该行为一方面刺激了消费,另一方面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海外代购;文化产业;影响与启示

盲目的国外采购行为实际上是对象征国外文化符号的产品进行的盲目的购买行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交通工具的便利、影视剧等媒体因素的影响,国外采购行为登上新闻版面头条已是屡见不鲜。节假日已经成为国内居民出国购物的首选,虽然政策一直强调文化强国的发展,具体的政策行为也得到了相应的落实,但是近年来盲目的国外采购行为直接显示出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箥篱。而文化产业竞争力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的重要一环,也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要要素之一,所以全面了解文化产品的发展现状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得出启示是十分必要的。

一、盲目的国外采购行为产生的原因

文化产业的概念自诞生以来就没有清楚的说明文化产业究竟包括哪些行业,至今世界各国对于文化产业的划分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在我国,纳入文化产业统计数据的主要包括艺术表演业、文化娱乐业、广告、旅游、设计及工艺品制造等。国外采购行为集中体现在年轻的社会群体对体现国外文化的饮食、服饰、化妆品、电子设备的购买行为上,而这种行为得以膨胀主要原因表现在是影视剧的影响、口碑的宣传、对国货的信任度不高、西方消费意识的冲击,本质上是对国外文化的一种盲目崇拜,对国内文化的缺失。以韩国为例,为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韩国政府对管理机构进行了数次的调整,韩国抓住韩剧在全世界热播的有利条件,借助电视剧等其他各类影像制品,突出展现韩国的特色饮食、特色文化,而服装配饰也是另外一个亮点。韩流的盛行实际上就是对流行的韩国文化的过分认同和对国内文化产品的保护意识的缺失此外,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由于监察和法律的执行力水平与经济的快速发展上存在差距,国内曝光的质量问题日渐增多导致国内居民对国内的产品认可度不高,对国货信任水平的下降,国内产品已经不再是优秀文化精神的代表,人们更倾向于购买国外产品,这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不小的冲击。需要注意的是,国内消费者一直存在着一种消费偏态,不少人认为购买国外产品是自身水平和档次的体现;“价格与质量成正比”也是一些人强调国外产品胜于国货的原因。对国外产品的盲目信任、对国内产品的盲目贬低是这些人盲目购买国外产品的直接借口。这也直接体现了我国文化消费意识的理性缺失。

二、盲目的国外采购行为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

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繁荣是一国“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体现。文化体现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本质的精神和灵魂,是支撑国家富强和民族发展进步的重要精神来源。物质发展水平越来越高的今天,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是兴国之要,而一个国家的文化产品往往是这个国家和民族最好的文化产业代表。对一个国家的文化认同度越高,往往对其会越追崇。盲目的国外采购行为实际上就是国外的文化影响力在日益扩大的最直接表现,而这种行为一方面对我国国内的文化产业是直接的冲击,另一方面也是我们最直接的借鉴和参考。国际上一般把文化产业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强烈大众需求的通俗性娱乐,一类是文化附加值较高的行业,包括音乐、戏剧等。盲目的采购行为往往是因为本国的文化产品吸引力不足,外国的文化吸引力对本国民众的影响过深的直接体现,而这种行为最直接的负面影响就是国内文化产品在国内滞销、在国内认同度不高、国际影响力降低,直接阻碍了民族进步与发展。这说明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存在滞后的地方,人们对国内文化产品的实际认同度与理论并不必然匹配。这带来的直接结果是物质与精神发展的不平衡,甚至会造成稀有文化由于推力不足而消失的严重后果。从另一个角度看,这种盲目的采购行为实际上对我国有着直接的警示作用。文化产业的核心是有特色的又能被大众所接受的文化。人们的国外产品的盲目崇拜直接体现了我们政策上的缺失、文化产品的薄弱以及宣传力度和认识教育的不足,而韩国融合文化、良好的产品竞争力等优势也是我们学习的方向。以韩国为例,韩国将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进行融合,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本土文化,符合了东西方青年人对了解对方的期望而又不会因为文化差异产生强烈的隔阂。与日本相比,日本文化产品在中国曾风靡一时,但是并不长久,而韩国文化产品在中国经久不衰就是因为这种文化融合的魅力。对此,我们要学会借鉴。

三、盲目的采购行为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

(一)挖掘文化特色,提升文化产品竞争力。要实现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以本地的文化特色为基础,加大投入。在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兼顾物质与精神的协调发展,注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共同发展。国外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对我们的直接启示就是我们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文化经营队伍,发现文化特色、经营文化产品,这需要建立合理的机制体系,不仅仅需要政府的投入,也需要市场带来的活力。我们需要通过多种渠道,建立文化产业基金,保证资金投入,同时也还要加强市场监管力度。

(二)以需求为方向,灵活应变。市场经济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客观环境,顾客的要求的千变万化的,满足了顾客的要求一方面提升了文化产品的口碑,另一方面保证了稳定的受众。我国的文化产业与市场的贴合力度明显不足,对此,我们需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了解人们在不同时间下的不同需要,并做出适时调整,才能屹立于发展的道路上。

四、结语

新常态的背景下,文化产业已经成为社会发展、民族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需要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种种问题,借鉴国外发展的积极经验,建立有自己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才能更好的促进真正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春明.韩流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J].商业文化,2015.

[2]孟宏恩.文化产业发展思路探析[J].商业文化,2015.

[3]宋佳姮.“韩流”出口背后的经济账[N].中国文化报,2012.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
传承晋绣技艺 做大文化产业
点赞首届丝绸之路玉石文化产业博览会
突出文化产业核心驱动力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几点探讨
培育壮大县域文化产业的探讨
对文化产业创新模式的分析:以传媒类文化产业为例
对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