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群众文化

2016-05-30 04:45杨秀梅
文化产业 2016年1期
关键词:和谐社会群众文化措施

杨秀梅

摘 要:这几年来,在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情况之下,我国开始将建立和谐社会作为新时期的一大发展目标。在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发展和创新群众文化是关键。发展和创新群众文化,既可以让广大人民群众的生话更加丰富多彩,又有利于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群众文化又反作用于经济政治的发展,所以,推动文化的发展,对推进我国在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的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这里主要谈谈群众文化的特点,目前的发展状况以及如何在和谐社会中创建群众文化。

关键词:和谐社会;群众文化;措施

我党一直贯彻执行群众路线的方针政策,一切以群众根本利益出发,保证了我党队伍的纯洁性。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是群众文化的建设,国民素质的提高。群众文化的建设是我国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对于建立起和谐社会、宣传维护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大意义。下文将结合实际工作,分析群众文化建设与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提出推进群众文化建设的措施和建议。

一、群众文化建设的特点

(一)自发性

群众文化是广大人民群众活动实践的产物。广大人民在劳动的过程中,自发的形成了群众文化。在很早以前群众文化就出现了,我们的祖先在劳动的过程之中,为了表达自己的某些感受,用文字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创造了各种各样的群众文化。当然,还通过其他途径来创造不同的群众文化。

(二)广泛性

我国的土地面积广大,五十六个民族分布在我国的不同地方。各个地方都有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这使得我国的群众文化有着广泛性的特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所包含在其中的群众文化也具有多样性。目前,国家提倡采用不同的形式来开展节假日,这就促进了群众文化的创新。

(三)可创造性

群众文化是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中产生的,人们群众的实践活动不断丰富发展,也会促进群众文化发展与创新。目前,文化工作者在文化的创新方面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创造了一批又一批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作品,促进了群众文化的发展与创新,这也可以进一步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发展,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构建和谐社会群众文化的意义

(一)社会主义群众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得以实现的基础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社会主义群众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的内容尤为重要,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基础支持。文化之于国家、民族和社会,既是灵魂,又是凝聚力和战斗力,没有了文化,国家、民族和社会将失去生机,社会经济无法发展、社会不再进步。因此,文化因素早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智力和精神支持以及思想保障。

(二)社会主义群众文化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以人为本”的观点贯穿整个和谐社会,重视人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对群众文化的发展与建设过程中。同时,由于我们自身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使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成为我们的根本目标。群众文化建设的发展在化解社会矛盾、增进人民群众凝聚力等方面有重要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后盾,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的繁荣稳定。所以,社会主义群众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衡量社会和谐水平的主要标准。

三、构建和谐社会群众文化的措施

(一)立足本地实际,制定发展群众文化的目标

各个地方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资源,不同的地方在文化资源方面有着不同的优势,在发展群众文化的时候,要学会立足于各个地方在资源方面的优势,制定发展群众文化的目标。发展群众文化,首先要充分利用地方资源的优势,并且和优秀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创造出新的具有时代特色的群众文化。其次是要合理地整合地方资源,将人民群众的需要与当地文化资源相结合,制定出文化发展的目标,从而推动群众文化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提高人们的文化生活水平。

(二)加强政府辅助力度,构建科学合理的文化服务体制

若要将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群众文化落实到位,除了将原有的群众文化范围扩大之外,还应当通过政府对其进行辅助,建立符合国情、科学合理的群众文化服务体制。具体而言,首先应当重视基层文化队伍的建设工作,尤其是在一些经济条件并不发达的农村地区。和谐社会中的群众文化构建工作应当是不受地域限制,无关乎经济发达程度的。在实际发展程度上来看,农村地区更需要群众文化建设。另外,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群众文化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例如,社区、乡镇棋牌室或者图书馆等群众文化配套设施都应当一同建设。再者,在构建群众文化的过程中,政府应当充分发挥其辅助作用。例如,对一些并不健康的群众文化,政府应当及时发现并有效整改,确保群众文化积极健康的基调。对于农村一些低俗封建的群众文化活动形式,相关政府人员应当予以耐心解释,引导其逐步摒弃。

(三)关注群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群众文化活动是群众文化的载体,而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需要借助相应的设施和场地才能完成。因此,基础设施的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群众文化过程中也很重要。我国应当对群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给予更多关注,投入更多资金。例如,可以建设若干公共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文化公园等。对于一些已经建成并且运营的公园、博物馆、体育馆等,可以免费对市民开放。以此来满足群众对文化的需求,使得群众文化范围持续扩大,最终创造和谐的群众文化和社会氛围。

四、结语

建设群众文化对于提升我国国民素质,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弘扬优秀文化精神,维护和宣传社会核心价值体系,营造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因此,我们要将建设社会主义群众文化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同等位置,积极推动群众文化建设不断向前发展。要做到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齐头并进,关注群众文化工作的现状,促进群众文化的改革与创新,开创群众文化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贾小平.浅议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群众文化[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0(2).

[2]陶于亨.浅议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群众文化[J].情感读本,2014(32).

[3]廖云霞.基于构建和谐社会下的群众文化工作[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8).

猜你喜欢
和谐社会群众文化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构建中国和谐社会中的意义
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与发展策略分析
关于当前群众文化工作的冷思考
浅论基层群众文化紧跟时代步伐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相关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