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农业的现状及前景

2016-05-30 06:27黄建文
文化产业 2016年1期
关键词:发展趋势

黄建文

摘 要:作为农业大国,中国农业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传统农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新农业应运而生,新农业的发展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中国农业;新农业;发展趋势

我国是人口第一大国,占世界总人口的近五分之一。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末我国总人口为13.54亿人,世界总人口约70亿人,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9.4%。解决我国人口的吃饭问题,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一直是农业面临的第一要务。农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

跨入20世纪以来,中国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推动农业生产力不断提高,农业国际合作与交往发展迅速。与此同时,中国农业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中国农业基础薄弱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传统农业存在许多问题,农业生产的自动化低,单位耕地面积的投入高,产出低,不能满足国民对农业物资的需求。以大豆为例,我国每年大豆压榨需求7000万吨,其中5800万吨来自国外(主要来自美国、巴西),大豆消费对外依存度达80%,这说明我国的部分农业物资出现了供求缺口。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仍然较多

近年出现的三聚氰胺、膨胀剂西瓜、瘦肉精等事件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

三、水土流失问题严重

据统计,2008年末我国耕地面积为18.25亿亩,仅占国土面积的12.7%左右,而人均可耕地面积仅为1.4亩,相当于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1/3左右。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国家、集体和个人每年要占用900万亩左右的土地(主要是耕地)。另外,由于乱砍森林、草原过牧、盲目开垦等原因,我国水土流失问题十分严重,而由于投入不足,土壤肥力下降又影响了耕地质量。

在这种时代大背景下,中国新农业的发展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所谓新农业即现代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提出的,是指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相对于分户小规模生产形式的传统农业,它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的农业形态。近年来我国农业产业的发展环境发生着快速的变化,农业发展迎来新的机遇:中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与农业的关系正在向工业反哺农业转变。中国的新农业发展,将因循以下几大趋势:

(一)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

现在,我们已经步入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市场经济,从一定意义上讲,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品牌经济”。一个成功的品牌,可以用集约的方式把产品的质量、服务等综合信息传递到顾客和消费者中心,既降低顾客搜寻产品的成本,同样也降低生产企业的交易成本,从而带来交易中的经济效益。一件没有任何标记的老头衫,普通消费者的价格猜测是5-20元,如果加上一个耐克标志的小勾,身价立刻上涨10倍,这就是品牌的魅力。

(二)农业发展方式生态化

过去的数十年中,人类在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或者为了更大地发掘农业产能,建设梯田、变林地为耕地、过度捕捞,对水土保持、海洋生物种群完整乃至整个生态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除了环境受损以外,食品安全也受到一定的影响。为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而破坏环境,这样的现象在发展中国家是普遍存在的。

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以及环保意识的提高,中国政府以及公众都在不断反思如何降低人类生产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为谋求人类与环境的长期平衡,新农业的发展方向将更加趋于环保,生态农业将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三)农业与一些新兴产业产生合作与融合的机会

现代农业是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先导的、技术高度密集的科技型产业,现代农业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现代工程技术不是常规农业技术一般意义上的发展,而是在分子和信息化层次上的一次重大技术突破,一个崭新的技术平台。

我国农业是传统的弱质产业,历来存在着生产经营分散、产品竞争力不强、流通环节多、交易成本高标准化程度低等问题。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中国加入WTO,我国农业所面临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将更加突出。当前,流通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致命弱点。如何建立一种市场信息流通、规范、高效的农产品流通新模式,已成为降低我国农产品交易成本,提高农业整体收益,保证农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大现实问题。而现代电子商务,作为一种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商务信息平台,将会为解决以上问题提供较成熟完善的技术条件。

(四)产业链发展成为大型农业生产企业的发展主题

所谓产业链发展,也就是指企业的纵向一体化发展,打通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环节,实际上是业务在产业链上下游的延伸行为。考虑到纵向一体化策略对企业资源和能力的要求,目前主要是具有一定实力的农业企业将其作为发展策略,但是一些专注于特定垂直市场的企业也采用了这一策略。

对于中国市场,产业链发展的策略有两大好处,一个是形成产品品质的有效把控,避免产业链某个不可控环节的问题引发产品质量的危机;第二点,产业链的纵向延伸可以帮助企业把握住链条中的高利润环节,从而降低单一环节经营带来的风险。

(五)农业相关服务逐渐兴起

与大型农企展开产业链纵向一体化的同时,农业的产业分工也存在日益细化的趋势。分工的日益细化主要是针对产业链上的一些旁支,主要是服务型业务。举例来说,每年到粮食收割季节,由于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都会面临一定的人力紧张,而专业的收割服务公司则可以缓解这样的人力紧张。对于收割服务公司本身,由于不同地区粮食成熟季节有差别,收割服务公司的业务也相应的转移地点,通过地域之间的时间差,可以保证一年中超过一半的时间能够有业务,人员数量维持相对稳定。又比如播种、喷洒农药等种植工艺,如借助专业机械或设施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中小规模生产者不具备购置专业设备的能力,因而须求助于专业的服务机构。

参考文献:

[1]刘海峰.新时期我国农业结构的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J].中外企业文化旬刊,2014.

[2]张光耀.浅析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J].中外企业文化旬刊,2014.

猜你喜欢
发展趋势
湖北省P2P借贷行业发展趋势研究
浅析暖通设计的问题
我国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简析住宅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机械自动化技术运用和为来趋势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