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语文课教学功能探析

2016-05-30 08:43吴洪琳
文化产业 2016年1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语文教学功能

吴洪琳

摘 要:现代职业院校的教育指导思想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随着新时期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入,对职业院校的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课作为职业院校的一门基础课程,对于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重点分析了职业院校语文课教学对于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功能。

关键词:职业院校;语文教学;功能

职业教育不但是单一的专业技能教育,而且是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育人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和专业技能教育的有效结合。职业院校的语文课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知识结构、专业技能、人文素养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发挥职业院校语文教学的功能,是现阶段职业院校语文教育工作者要考虑的关键问题。

一、职业院校语文课教学功能分析

(一)有助于引导职业院校学生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

职业院校的语文教学中,除完成基本的语言文学知识传授功能之外,还应该利用自身的优势,积极承担起语文教育的承载功能,专注于学生的思想教育、素质提高和能力培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不同于其他学科,在职业院校的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文章中一些鲜活的人物形象,或借助与课堂内容相关的语文课外知识,直观、形象地向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寓理论教育于鲜明的形象和生动的故事中,引导学生由关注物质向关注内在的转变。从现阶段的情况来看,职业院校的学生普遍缺乏理想信念,缺乏对自己未来人生的规划,在学习中盲目性非常强。再加上家长和老师的期望带给他们的无形压力,使得学生更加迷茫。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对通过语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就显得尤为迫切。教师可以在语文课的教学内容中挖掘出值得学生学习和模仿的职业典范和履行职责的榜样,通过正确引导使学生与模范人物进行心灵的对话,进而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坚定理想信念。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语文教学在职业院校当中的另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工具性。工具性主要表现在社会交际和文化传播上,语文作为职业教育中最为基础的一门学科,既是个人思维和想象的工具,更是学生学习和未来工作的基础工具。职业教育要求学生在掌握必需的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职业能力决定着学生的择业、就业和发展。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给从业者的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能力等。而语文作为这些职业能力形成的基础学科,是学生理解复杂社会现象的必备条件,也是他们适应社会和职场变化的重要保障。由此可见,职业院校的语文教学对于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语文作为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是一门能够很好的把人文融汇于教学的学科,语文教学能帮助职业院校学生较好的认识人生、认识社会。教师利用语文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端正思想、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比如通过经典美文和古典诗词赏析,可以加深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理解,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是的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感悟人生哲理,进而不断提升人文素养。同时,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很大的作用,学生通过深入阅读语文文本,深入理解文章,不仅能够提升语文阅读能力,还可以深化学生对人生的感悟,提高综合人文素养,塑造完美的人格。

二、发挥职业院校语文课教学功能的对策

(一)实现语文课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完美结合

在目前素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对于职业院校语文教学来说,一定要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不断更新教学理念,积极探索语文教学的新方法。在课堂的组织过程中,将职业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充分融合,在完善工具性的同时,提炼人文性。将二者完美地统一,进而开创语文教学崭新的局面,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真正收获知识,提高人文素养,坚定理想信念,强化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素质,锻炼专业能力,进而完善自我。此外,职业院校的语文教师还可以充分开设语文第二课堂,结合专业特色以及专业建设的需求,为学生多推荐一些有实际意义的课外书籍,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进而充分发挥语文课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征,达到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专业素养共同提升的目的。

(二)结合专业实际完善教学内容

职业院校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语文教学应充分考虑到职业院校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实际需求。目前大部分职业院校的语文教学的教材都是通用版的,其中很多语文教材内容过于陈旧,并且很多东西是大部分职业院校学生难以理解的。因此,学校可以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尝试自己编写适合本校学生使用的语文教材,内容方面更侧重于通俗易懂、短小精悍的文章,更注重实用性知识,甚至可以将一些优秀的网络文学为我所用。

结合职业院校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应多注重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和应用文写作能力。职业院校的学生更加关注未来的就业,因此注重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让学生学会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语文教师可以从加强学生的口语训练入手,即兴发言、课前十分钟演讲等都是训练学生口语说话能力的重要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各样的辩论赛,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比如产品说明书、广告、计划、调查报告等。在职业院校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可以与职业要求进行充分结合。比如对于旅游专业的学生来说,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强调口语表达和公文写作的训练,可以为旅游专业学生毕业踏入社会适应职业要求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还可以通过交谈艺术讲解与沟通技巧点拨,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交谈中让学生掌握交谈与沟通的基本原则,做到不卑不亢,自然大方。在语文教材中的应用文写作方面应该突出与本专业相关的几种实用性较强的文体,学生应该重点讲解各类公文写作原则和格式,让应用文写作知识成为本专业学生必备的技能,进而提高专业素养。

三、小结

综上,职业院校的语文课教学在学生的成长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既能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又能帮助学生的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人文素养,强化职业操守,为学生提高自身综合能力提供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李菁.探讨职业素质取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J].赤子,2015,(7).

[2]梁晶晶.职业素质取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J].中外企业家,2015,(15).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语文教学功能
也谈诗的“功能”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