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高中物理多样化选修课的开设研究

2016-05-30 08:43祝梁
文化产业 2016年1期
关键词:开发研究选修课高中物理

祝梁

摘 要:自2012年《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提出了“推动普通高中特色化多样化发展”的总体思路后,对传统课程体系提出了挑战。选修课程本身就是为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为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发展创造条件,物理选修课程对学生的发展又有其独特的价值。本文以必修教材为立足点,从各个方向要资源,循序渐进,坚持不懈,在师生共同努力之下,利用选修课的时间,利用各种有利环境,让学生能在学考和今后的生活中获得有用的物理知识和能力。

关键词:高中物理;选修课;开发研究

多样化选修课的设置与实施成为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多样化课程开设的目的是:通过多样化课程的建设,基于个性选择基础上实现师生多样化发展;通过努力办好最适合学生需求的多样化的教育,创造师生、家长、社会最满意的质量,让教师能“成就事业”,学生能“成就学业”。

一、现状透视

从总体上看,人们目前对选修课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认识还不够,选修课资源的研究的理论和实践仍然停留在初级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

(一)无米之炊。理论界对选修课程资源的研究才刚刚起步,目前没有相关的成功事例可以借鉴,连一些概念还都不够明晰,许多人摸着石头过河,面对选修课资源开发觉得无从下手,甚至有的老师思维僵化,仍然将多样化选修课开发定位为试卷编写。

(二)无源之水。如何选择和优化课程目前仍然处于空白状态,当前我们身边的资源异常丰富,这好比我们坐拥宝山,却不知如何开发,无从用起,反而显得一贫如洗。因此如何择取那些有益于学生接受的,对学生未来发展有促进作用同时又是符合教学规律的课程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三)无本之木。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多样化选修课往往被忽视,许多教师只注重必修课的教学,让众多围绕在我们身边的物理资源显得非常的低效,因此如何把高质量的学习资源的形态出现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中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

二、理论奠基

多样化选修课是2012年6月发布的《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中重新提起的一种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在“把更多的课程选择权交给学生,把更多的课程开发权交给教师,把更多的课程设置权交给学校”思想指导下,要求浙江省普通高中学校根据本校、本地区实际,充分利用各类社会资源,开发开设选修课程。普通高中选修课程分为知识拓展、职业技能、兴趣特长、社会实践等四大类。笔者以探索高中物理多样化课程通过科学的课程设置、创新的教学模式和灵活的评价方式,从而提升学生物理学习能力,适应当下创新人才竞争、多样化人才需求、多元文化下教育目标。

三、策略演绎

新课程理念强调以人为本,关注人生命的整体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因此,将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把物理和生活结合起来,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应该成为教育工作者的追求。

(一)有的放矢

高中物理多样化选修课的建设是以必修课为基础的。我们要根据省级教学指导意见所确定的学业水平测试内容和选考内容,完成基础(必选)内容。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多样化选修课开发。主要以学科发展为主线,分为两类:

A、以完善高中物理知识结构为目的的拓展课。

拓展课名称 拓展课性质 内容

拓展3-4 理科生必选 振动与波,光学,电波波

拓展3-5 动量,原子物理

拓展3-3 理工方向学生可选 热学

力学知识拾遗 力矩,万有引力

电学知识拾遗 逻辑电路、交流电、传感器

高中物理知识拾遗 非理工方向理科生可选 力矩及1-2部分内容

物理学前沿 介绍物理学最新发展 宇宙学、超导、纳米技术等

B、为学有余力的同学提供渊深方向的物理内容。这块内容实际上原来理科班学生一直在上,但没有模块化。有一些课也没纳入学校常规教学的课时。

课程名称 内容说明

创意实践课 参加研究性科研为目的

应用物理竞赛培训 竞赛内容

荣誉物理课程 全国物理竞赛班

数理方法研究 了解大学物理知识

常言说“授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有鉴于此,物理教师应明确:物理教学不仅仅是帮助学生理解一些物理概念和规律,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理解学科本质,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让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活动,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和技巧。

(二)以本为纲

多样化选修课开发总思路是以课程群为中心来建设的。就我们物理学科来说,是以物理必修课为中心衍生出不同类别的课程,包括兴趣类,拓展类,研究类,基础类。而各类型之间又是一个互相生成的过程,学生在知识拓展类课程中发现自己的兴趣,然后就可以选修和自己兴趣相适应的兴趣类课程,然后在兴趣中去研究某一点,在今后的学习中去探讨去研究。

1、以物理知识为基础。帮助学生打好理科基础,对学生今后专业学习和职业知识打好基础,适应目前大学专业学习的多角度多层次性。有:经典力学选讲、电磁学选讲、热学选讲、电子技术选讲、光与原子物理选讲、宇宙的奥秘等。

2、以物理思维为方向。研究物理与哲学关系,物理与文化关系,建立一个以物理知识为中心,从文史哲三个方向进行文理贯通的选修课模式,让学生跳出物理看物理,有:欣赏物理学、对称与科学美、物理中的哲学思想、物理与艺术。

3、以物理实验为载体。提高学生实验技能。增加实践探究过程,例如:科学测控、材料力学研究、物理建模、实验技能与钳工技术。

(三)直面学考

高中学习的初步目的是为了高考与学考,开发的多样化选修课不能游离于高考学考而单独存在,所以开发物理选修课也应紧紧围绕学考这根指挥棒。

力学是高中物理的基石,可以在高一开设如下选修课:力学篇(部分)

课程名称 高中物理学考课程:力学篇 适用年级 高一年级

开发教师 *** 开发时间 2014.12

课程纲要 课程背景 根据学考要求,以落实双基为要求。因此,在高一阶段对学考要求的学生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梳理和应用。

课程目标 注重考查学科基本技能以及学生初步运用物理视角和物理原理去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帮助学生适应高中新课改后的学业水平考试,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复习效率和成绩。

课程内容 以高一物理知识为基础,梳理基础知识和应用基础知识。

以发展学生“物理思维的训练”,“物理素养的提高”为主的选修课。

课程名称 高一物理典型思维方式赏析 适用年级 高一年级

开发教师 *** 开发时间 2014.12

课程内容 以高一物理知识为基础,概括各种典型类型思维训练和注意事项。

课程背景 高一学生对物理知识中各种典型类型的思维比较混乱,对一些重要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往往会遗忘。因此,在高一阶段在已有知识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物理思维和注意事项是非常有必要的。

课程目标 本课程以进一步渗透物理思想与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感受物理学的魅力,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思维品质、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教学安排

课时 教学内容

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种基本思维

2 高中物理图像分析思维训练

3 物体受力分析的注意事项和分析步骤

4 平衡类和非平衡类问题的基本分析思维

5 动力学中的两种基本模型分析(一)

6 动力学中的两种基本模型分析(二)

7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具体分析思维

8 平抛类运动的基本分析思维

9 分析圆周运动注意的知识点

10 阶段性诊断

11 天体类运动分析的两个基本关系式的理解

12 能量分析基本思维训练(一)

13 能量分析基本思维训练(二)

14 能量综合运用分析

15 高中物理基本解题思路分析

16 电场中力与能的初步分析(一)

17 电场中力与能的初步分析(二)

18 课程结束性诊断

评价方式:以过程性评价(以平时上课的各类表现为主,含上课迟到情况、平时作业情况和课堂表现情况)40% + 阶段性诊断20% + 成果展示评比40%相结合。

审核意见(课程组):能较好结合本校学生的特点以及知识薄弱点展开教学,抓住学生易错点,故对学生学习物理思维方式的转变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有积极地作用。

物理学科是学生学习的一大难点,而在整个高中物理学习中力学即是基础也是能否学好物理的关键,因此笔者在教授这些选修课时,对如何处理力学解题做了一些初步的探究:在重视力学概念、规律教学的同时,把重点放在力学物理过程分析和解题思维能力的培养上。经过一个学期的系统训练,更好地帮助学生适应高中新课改后的学业水平考试,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复习效率和成绩。

(四)提升素养

高中学习的长远目标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素养,有一部分学生在高考、学考的基础之上对物理有更高的期望,或者是对物理其他方面有兴趣,那么针对这部分学生我们就要利用现有课程资源,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

课程名称 物理研究性课程(应用物理) 适用 选修学生

开发教师 *** 开发时间 2013.12

课程背景 《应用物理》选修课程方案的拟定和课程的开发是以“关注生活,勇于探究,学以致用,促进发展”为宗旨,以生活为对象,营造良好的探究学习的氛围,让学生感到物理离我们很近,并会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知识、发掘知识、学以致用,培养一种科学探究事物规律的精神。

课程目标 使学生带着物理的眼光走进生活,激励同学们认真研究生活,并在研究过程中积累知识,拓展视野,形成务实的探索精神;

授课计划 第1课时:生产生活中的摩擦;第2课时:生活中的惯性

第3课时:过山车中的物理知识;第4课时:江河大堤与水库大坝

第5课时: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第6课时:交通中的物理

第7课时:体育中的物理;第8课时:生产生活中的杠杆

第9课时:生产生活中的浮力;第10课时:载人航天三大难题

第11课时:形态各异的水;第12课时:雷雨中的物理知识

第13课时:自行车中的物理;第14课时:从《枫桥夜泊》谈声音的传播

第15课时:超声波的奥秘;第16课时:从海市蜃楼谈光学应用

第17课时:炮弹发射角的探讨;第18课时:“猫有九条命”的力学解析

课程主要走探究式学习之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让师生与课改共同成长。

课程名称 物理学史 适用 选修学生

课程纲要 课程背景 物理学是一门基础科学,它像一座知识的宝塔,基础雄厚,力学、热学、电学、光学以至于相对论、量子力学、核物理和粒子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和天体物理学,形成了一座宏伟的大厦。只有了解了物理学发展的历史,才能更深刻地认识物理学的宏伟壮观。

课程目标 研究物理学是怎样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怎样不断开拓新领域,怎样产生新的飞跃,它的各个分支怎样互相渗透,怎样综合又怎样分化。

授课计划 第1周:绪论;第2周:中国古代物理学成就

第3周:西方古代物理学成就;第4周:力学发展

第5周:牛顿的伟大综合理论飞跃;第6周: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的发展

第7周:分子运动论的发展;第8周:光学的发展

第9周:光速的测定;第10周:电磁学的早期发展

第11周:电流的磁效应和电磁感应现象;第12周: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建立

第13周:世纪之交的物理学;第14周:相对论先驱者的思想

第15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第16周: 量子理论的建立

第17周:量子理论的发展;第18周: 原子及核物理

(五)拓展技能

高中学习的重要目的是为了适应社会,学会生活。所有学生最终都要走出高高的象牙塔,踏入社会这个大舞台,所以我们在选修课的开设中应该适当地增加部分拓展职业技能的课程,让学生能从学校中来,回社会中去。

选修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 航模 适用年级 全体学生

开发教师 *** 开发时间 2010.12

课程背景 航模课程是新课程理论体系指导下,学科整合的产物,是综合实践课程的宠儿。航模课程从创建开始便担任了校内外各种比赛的任务,一直是校内较为活跃的课程。

课程目标 (1)使学生了解制作航模的流程。

(2)掌握航模的基本知识。

课程形式 先以理论课的基本知识为铺垫,再以学生自身专长投入到制作的各个实践面,提高实践能力创造能力。

教学安排 课时 教学内容

1 始业教育(了解项目1课时)

2 沙船的制作(4课时)

3 橡筋动力鱼雷模型制作与调试(3课时)

4 比赛规则介绍及其操作介绍(4课时)

5 比赛前最后训练(4课时)

6 比赛

7 总结与心得交流

评价方式 1、过程性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参与本课程学习的评价。包括学生的出勤率、学习态度主动意识、合作意识、思维的敏捷性、动手能力等方面,占50%

2、总结性评价:主要在课程即将结束时对学生的航模制作水平和航行水平进行测试。评分等级:分A、B、C三个等级,优秀作品将给予奖励,占50%

该课程在增长我校学生航海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等方面都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 生活中的电学 适用年级 高二年级

开发教师 物理组 开发时间 2014.12

课程背景 针对高考新的改革方案,选考科目为7选3,同时大力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利用高中阶段的电学知识和生活相结合,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家用电学知识。并能根据实际情况做一点科技创新,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课程目标 注重基础知识的培养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掌握常规的家用电学知识和技能。学会科学探究的常用手段,为今后自主学习提供丰富的实践技能。

课程形式 授课方式以讲授法、和学生实践操作为主,同时伴以适量的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安排

课时 教学内容

1 第一章第一节 多用表的原理介绍

2 第二节 多用表欧姆挡的使用与读数

3 第三节 多用表电压和电流档的读数

4 第四节 生活中常见用电器测量和诊断

5 第五节 了解电阻、电容和二极管

6 第六节 生活中的电学——静电的利用及防止

7 第二章第一节 电烙铁的认识和使用

8 第二节 实践操作动动手

9 第三节 认识门铃的主要结构

10 第四节 实践操作制作简易门铃

11 第三章第一节 了解家用电路的特点

12 第二节 生活中的简单维修基础

13 第三节 电吹风的简单维修实践

14 第四章第一节 认识调查类科学探究报告

15 第二节 科学研究一般技能的培养

16 第三节 学会做科学探究的调查表

17 第四节深入研究,完成课题报告

18 第五节 积极展示,不断改进

笔者在实际操作中,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结合物理教学中部分选修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有目的有步骤的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通过电学中多用表的应用,学习生活中各自电路的判断和电器的判断。通过实践维修,培养学生动手参与生活中的各种有意义的活动,提升学生学有所用的意识。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科学探究的常用技能。

四、成果展示

新的多样化选修课是对传统物理教学的一种补充,是学生物理能力获得的又一途径,其意义不仅仅在于教学内容的扩展与丰富,更重要的是通过选修课的形式,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学习物理,了解物理,去发现物理学科中某些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它对于学生物理学习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

(一)增强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实现教学转变

多样化选修课的实施要求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通过对不同资源的模式研究,切实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及教学研究能力,实现教学重点的六个转变:从注重间接经验到注重直接经验,从注重追求结果到注重体验过程,从注重单一学科到注重多学科、跨学科、综合学科,从注重单一认知到注重认知情感并重,从注重学生的过去现在到注重学生的现在未来,从注重学生的习得能力到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参与性

多样化选修课不仅可以满足不同智力特点的学生在学习物理上的需求,而且也符合不同年龄、不同生长阶段的学生的思维特质。高中阶段,学生的思维特点是求异为主,求同为辅。学生活动设计合理,高的参与有效度(保证一定的时间量、每个学生有积极主动参与的意识和明确的目标;参与形式个体与群体结合,形式灵活多样;学生强的问题意识、实践意识,并有独到见解)

(三)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多样化选修课使授课的空间可以随时改变,教学的模式变得丰富多彩,师生的互动方式更加灵活,可以不再受考试的种种干扰,也可以不再受教学进度的重重束缚,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真正树立起民主的、科学的教育思想,切实实施创新教育的目标。在新的课程资源之下让我们看到了更活泼,更富个性,和创造力的一群学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年版。

[2]顾明远、孟繁华著《国际教育新理念》[J].海南出版社2003年7月版。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版。

[4]任长松.《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革:走向新课程》[J].广东教育出版社2012年5月。

猜你喜欢
开发研究选修课高中物理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医疗保险辅助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初中物理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初中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
河南省普通高校乒乓球选修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新形势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