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田径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6-05-30 12:29徐先飞
文化产业 2016年1期
关键词:田径教学现状高职

徐先飞

摘 要:田径运动是中学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体育运动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研究高职田径教学现状和所面临的挑战基础之上,提出了改革田径教学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田径教学;现状;对策

一、中学田径教学现状

(一)传统的教学模式

当前中学的田径教学模式、内容、方法过于陈旧,大多数中学的田径教学都仍然延续以竞技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都侧重以技术教学为主,而忽视健身教学。传统的田径课教学过分追求竞技项目的完整性、系统性,仅重视跑、跳、投等技术动作的教学,由于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和对各项技术动作的理解程度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统一的技术和标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难以适应和接受,限制了学生基本运动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给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造成一定的负担,使学生很难对其产生兴趣。当代教育技术已相当发达,体育课田径项目的教学仍然停留在一般讲解、示范、反复练习的阶段上,加上教师受自身水平和教学硬件条件所限,难以全面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影响了教学效果,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限制了学生的发展。

(二)田径教学内容设计不合理

现行的中学体育课田径教学基本上还是以某个田径项目体系设置教学内容,教学以完整教学为主,通过掌握某项目最低要求的完整技术为目标,来达到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基本活动技能和增强体质的目的。由于中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局限性和项目教学的时数有限,学生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某项目完整技术,实际上大部分学生是做不到的,同时老师要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达到掌握技术的目标,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也必然要围绕着某项目技术目标来进行专门化、单一化,高强度和较大运动量的负荷就在所难免,这也就造成田径教学内容的枯燥乏味和狭隘。

(三)教学考核方式单一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体育教学效果的考核往往重视学生的技术评价和达标结果,忽视了学生在全面锻炼身体、掌握锻炼方法、体育态度兴趣与发展能力等多方面的因素。学生原有的身体素质存在个体差异,有的学生认真练习也无法通过考试;而有的学生不用多练也能考到高分。并且在考评中,所定的评分标准较高,大多学生难以通过考试,使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产生厌倦和畏惧情绪,不喜欢上田径课。这种评价方法的根本弊端在于忽视了学生现实存在的个体差异,没有体现出不同的个体在学习田径过程中的努力程度和进步幅度,偏离了体育教育和评价的目的。体育教学的发展和新体育课标的实施,要求重视学生的身心特点和个性需求,为此应帮助学生设立个人进步的目标,使他们在每一次的体育学习中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成就感。

(四)社会、体制、家庭等因素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及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参加体育锻炼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对某项运动给人带来的健康和娱乐作用的关注胜于对该项目竞技水平的关注,所以与那些高雅、轻松、有趣、卫生的项目相比,田径受到冷落是显而易见的。田径运动对心肺功能的促进作用是不争的事实,但某些项目也存在安全隐患。为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部分中学将体育课“简化”,减少甚至停止了中长跑等国家规定的体育课必修项目的教学。现在的中学生多是来自独生子女家庭,是在物质生活较丰富、娱乐方式多元化、家长“精心”呵护的环境下长大的,缺少必要的磨练,怕苦怕累的思想使他们放弃田径运动锻炼。

二、对策与建议

(一)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

把田径运动竞技项目科学地转变为“趣味田径”,挖掘、激发、保持学生对田径活动的兴趣,使学生在“ 乐中练、乐中学”。“ 趣味田径”的练习要负荷适中,练习的内容与方法要丰富多样,可以将单调、枯燥的田径竞技项目科学地拓展成大家喜闻乐见的田径运动健身项目,与传统的田径技术学习相比,练习难度较小,练习者不宜产生厌倦、排斥和恐惧心理。体育教育工作者应当对学生多加以引导和教育,提高他们的认识,使学生了解田径运动的内涵,从而认识到学习田径对全面发展身心健康,不断战胜自我,提高适应能力及竞争意识,增强自信心的作用和重要性。除此之外,体育教师还要对田径教学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研究,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对教学内容、形式作适当的改进,将田径运动的健身性、趣味性、竞技性有机结合起来。尽可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体会到田径课的乐趣,从而避免因组织教法单调呆板而导致的倦怠心理。充分体现体育课活动性、娱乐性的特点,提高教学效果。

(二)提高体育教师的田径教学水平

当前中学生对美的追求有着强烈的欲望,因此,“为人师表的中学体育教师应在每次课中都能给学生一个精神饱满,身体健壮,神采奕奕的直观形象,并具有体育教师的人格魅力,除了有较强的身体素质外,还应有坚实的体育专业知识、熟悉田径运动的历史、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同时,体育教师还应该积极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开拓自己的知识面、提高对田径教材的开发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教学水平,并能了解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不断的提高田径课的教学质量,进一步培养中学生对田径教学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事实证明, 如果一个体育教师具有良好的个人修养和人格魅力,那么无形之中他对学生就会有巨大的感召力。因此,应该采取积极措施,有计划地对教师进行培训提高,加强教师的知识结构更新,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毛振明.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2]王晓红.普通高校田径教学模式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8(06).

[3]王英武.刍议体育教学评价[J].中国学校体育,2002(1).

[4]彭中东.普通高校田径专项课面临的困境及措施[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6).

猜你喜欢
田径教学现状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职院校田径教学面临的困境与对策探讨
普通高校田径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亳州市城区中学田径教学的现状和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