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可夫斯基钢琴作品《四季》赏析

2016-05-30 12:29陈昱铭
文化产业 2016年1期
关键词:四季柴可夫斯基浪漫主义

陈昱铭

摘 要:钢琴组曲《四季》是俄罗斯伟大的音乐家柴可夫斯基的名作,包括12支单独的曲子,风格各不相同,首先对其创作背景及内容做了简单介绍,接着从音乐形象、主客观、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等方面对其中蕴含的审美价值进行了仔细分析。

关键词:柴可夫斯基;《四季》;浪漫主义;现实主义;音乐形式

一、柴可夫斯基的钢琴组曲《四季》

此套组曲分为12支小曲,各有标题,与12个月相关,依次为一月《壁炉边》,节奏徐缓,旋律忧郁;二月《狂欢节》,节奏欢快,旋律富有跳动性;三月《云雀之歌》,以灵巧轻捷的旋律描写云雀欢唱的情景;四月《松雪草》,暗示春之到来,予以柔和的情绪,节奏较为自由;五月《清净之夜》,歌唱性较为明显,旋律柔润委婉,节奏起伏;六月《船歌》,基调温和略带忧郁,给人以夏夜泛舟飘荡远方的感觉;七月《刈者之歌》,描写田园清爽的氛围,使用民歌的旋律,具有查尔塔斯舞曲的风格;八月《收获》,洋溢着收获的喜悦,主体带有回旋感;九月《狩猎之歌》,采用三部曲的形式,给人一种晨雾缭绕的原野上策马驰骋的感觉;十月《秋之歌》,旋律缠绵悠缓,基调颇为哀伤;十一月《在马车上》,采用俄罗斯民谣中的自然音阶旋律,感情丰富,乐曲充满生气;十二月《圣诞节》,圆舞曲风格,将诗中姑娘的诙谐形象描绘的栩栩如生。其中,以第六首和第十一首最为著名。

二、柴可夫斯基钢琴组曲《四季》的审美特征分析

(一)典型的音乐形象

《四季》中的曲子或轻松明快,或黯然伤悲,或委婉缠绵,或神采飞扬,是心灵的音乐饕餮,从艺术审美的角度分析,当音乐中的音调能够突显美的个性时,便具备了典型性。《四季》塑造了极为典型的音乐形象:

一是俄罗斯风光,曲子以俄罗斯的四季变化为创作背景,里面蕴含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春天的希望,夏天的浓郁,秋天的收获,冬天的瑰丽,都在曲中有很好的体现,借助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流露出俄罗斯人民对光明幸福的向往。如《壁炉边》,在严寒凛冽中,人们围炉而坐,回忆忧伤、快乐的岁月;《云雀之歌》中,旋律稍显活跃,将云雀欢快玩耍的情景通过键盘展示的淋漓尽致,充满了希望;而《松雪草》则写的是春天伊始,万物重生,表现了松雪草的顽强生命力;《船歌》的旋律独具俄罗斯民族特色,描绘了俄罗斯的六月之美;《秋之歌》描写俄罗斯的秋季,落叶在瑟瑟秋风中翩飞,以极美的意象抒发作者的忧郁和感伤;《在马车上》则展示了俄罗斯的农村场景。

二是俄罗斯人的性格,主要展示了俄罗斯人民的豪爽以及能歌善舞,在《狂欢节》、《圣诞节》中流露的最为充分,描写了节日中欢聚的华丽场面;《收获》中则展示了俄罗斯人民的乐观、勤劳及豪爽的性格;《在马车上》则展现了当地人民的纯朴。

(二)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在主观上,音乐是一门艺术,偏向于精神方面,音乐的创作过程是作者感情的抒发,心灵与音乐的对话。在《四季》的创作中,柴可夫斯基将自身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都融入到音符之中,通过键盘弹奏出来,本着感动的基调,不管是交响曲,或是歌剧舞剧,都饱含着作者最真实的情感,在旋律上体现的尤为明显,音域宽广,音调清新,音流跌宕,线条悠长,是其音乐的基本特色。如五月《清净之夜》中,从A段进入B段,流露出人们的喜悦兴奋之感;十二月《圣诞节》中,A段节奏平稳,B段节奏加强,更为紧密,使听者情绪高涨,C段的情绪再次变化。同时,《四季》组曲中还蕴藏有斗争精神,受当时社会背景影响,柴可夫斯基将生活中的不幸和经历经过艺术加工,借助音乐语言表达出来,内容主要有善恶生死、光明和黑暗、现实与理想等矛盾,与贝多芬创作中的戏剧性极为相似。客观方面主要体现在《四季》组曲中描写了19世纪沙皇专制时期人民的生活,如七月《刈者之歌》、八月《收获》、十一月《在马车上》等曲中,都有明显的体现。

(三)形式美与内容美的统一

在风格上,组曲《四季》的基调源自于俄罗斯的民族舞蹈及民歌,民间特色突出,生活气息甚浓,而作者擅长用跌宕的主题抒发各种情感。在《四季》创作中,蕴含着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民主精神,作者崇尚的音乐美与生活的真实及思想的深邃紧密相连,所以其音乐作品是社会的缩影,不但旋律优美,而且在通俗中不乏深刻,正是其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的典范。在旋律上,俄罗斯音乐大师格林卡对音乐旋律有深刻认识,认为旋律思想的描写最为重要,柴可夫斯基继承了这一思想,并将其很好地应用于音乐创作中。对音乐而言,形象或感情更多地是通过旋律表现出来的,旋律包含很多因素,如音色、旋律线、节奏、和声关系等。在《四季》中,歌唱性和抒情性是两个重要特征,如六月《船歌》中,A段旋律较为优美,情感从内心涌出,通过指尖弹奏出。柴可夫斯基作品的音域宽广,旋律真挚,具有较强的歌唱性,便于抒发感情,堪称是世界级的旋律大师。

三、《四季》审美特征的具体体现

(一)创作风格

浪漫主义色彩凝重,表达了作者真挚的个人情感,为将音乐形象更加直观化,音乐作品越来越文学化,如文学标题的增加,便于用音乐语言阐述文学内容。浪漫主义还体现在强力的民族性。在《四季》中,抒情为主,同时带有明显的戏剧性及悲剧性,如《清净之夜》中的幽静琶音。从这些作品中,可感受到情感和自然的和谐,意蕴与形式的统一,以及时代和个人的有力张扬。

(二)演奏风格

组曲《四季》中,每个音阶都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既是主题旋律的和声,也具备塑造音乐形象、表达作者情感的功能,所以在实际演奏或鉴赏时,需对钢琴声部风格加以掌控,以达到完美境界。

四、结束语

音乐是极其重要的一门艺术形式,世界级的音乐大师也有很多,因其独特的风格在音乐史上永绽光辉。柴可夫斯基是俄罗斯的重要音乐人物,将本族民族音乐与西欧浪漫主义音乐做了完美的结合,其中蕴含着极大的审美价值,值得我们深入探索。

参考文献:

[1]任峰.试论柴可夫斯基钢琴组曲《四季》的审美特征[J].文艺生活,2013.

[2]王源.柴可夫斯基作品《四季》创作艺术特色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

[3]姚丽娜.从黑格尔的艺术美谈柴可夫斯基的钢琴套曲《四季》[J].时代文学,2009,23(10).

猜你喜欢
四季柴可夫斯基浪漫主义
漫谈诗的革命浪漫主义
采访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选拔赛
十九世纪法国浪漫主义大师
论浪漫主义对新诗功能的影响
柴可夫斯基的曲子有什么魔力?
教育部批准我校设立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艺术学院
柴可夫斯基都招了
“四季”语文,精彩教学
大脑也分“四季”?
小提琴协奏曲《四季—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