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人员素质对图书质量的影响

2016-05-30 12:50王海霞
文化产业 2016年1期
关键词:素质对策影响

王海霞

摘 要:编辑人员的素质直接关系着出版物的质量,编辑人员的素质包括敏锐的市场嗅觉、积极的创新能力和先进的编辑能力,要提高编辑人员的素质,必须从终身学习、不断提高职业道德修养和健全编辑职业资格体系三个方面入手,才能通过编辑人员素质的提高而保证图书的质量。

关键词:编辑;素质;影响;对策

编辑人员是在出版工作第一线工作的劳动者,是出版社发行出版物的直接责任者和开发者。编辑的素质,是指其在从事出版活动过程中所必需的,也是在工作中逐步形成的,直接影响出版物质量,并对社会文化发展、道德取向、科技创新产生重大影响的基本品性。编辑素质既包括政治思想要求和职业道德要求,也包括了良好的知识结构、纯熟的编辑业务水平、优秀的思维和创新意识。编辑人员的素质,直接决定了出版物的质量,如果没有一支素质高、业务娴熟的编辑队伍,出版社就不可能出版社会公认的精品图书。因此,图书的质量与编辑人员的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出版社要想多出好书,多出高质量的图书,关键在于大力提高编辑的素质。

一、编辑人员的素质要素

(一)敏锐的的市场嗅觉

在目前的经济快速发展与市场竞争激烈的形式下,出版社的生存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在市场化运作中,出版社必须找准读者的阅读取向,找准选题定位,根据读者需求提供相应的文化图书产品,同时还应为不同的读者群提供个性化服务。出版社积极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读者才愿意接受你的出版物,出版社才能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因此,图书编辑人员不仅要有选、组、审、编等过硬的基本功,还要学会“随机应变”。市场是千变万化的,从事出版经营,特别是从事纯粹面向市场的图书出版活动,不可能一劳永逸、一成不变,必须根据市场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出版战略和营销策略,否则就会出“废品”,久之则被市场淘汰。

(二)积极的创新能力

知识经济的发展需要具有创造力的劳动者,作为文化传播者的图书编辑承担着科教兴国的重大使命。图书编辑需要对作者交来的书稿进行审读、加工等一系列工作,实际上就是一种创新。我们的每—位图书编辑的工作对象——书稿是作者进行知识创新的成果,图书编辑又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即对书稿进行加工和提升,进—步充实和完善作者知识创新的成果。作为图书编辑,除了要在图书编辑层面创新外,更应该在策划层面创新,强调创新内容与创新形式的统一。以自己独具的知识慧眼、敏锐的信息意识、畅通的信息渠道掌握社会需求信息,通过对已经出现、正在出现和将要出现的新理论、新观念及各种新知识的选择、重组、提升和包装,创造性地策划出一些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并引导知识流动和知识创新的选题,特别是能够引起较大社会反响的重大选题和系列选题,并使其最终变成众多读者的心中至爱和案头常备。

(三)先进的编辑能力

所谓编辑能力,是指编辑工作中的运用计算机和先进机电设备的能力,及编辑工作过程中对各种信息进行加工、记录、再现的各种技术方法。概括起来主要有信息搜索和处理、文字处理、图形处理和编辑业务管理四个方面。作为一名科技高速发展时代的图书编辑,必须掌握计高级电子设备和专业网络技术知识,使用电子设备和网络工具实现编辑、加工和情报采集超速化和整体化。作为一名图书编辑人员,要既能运用传统编辑工具和方法,又能使用现代编辑工具和手段,才能适应编辑工作的全球化和信息共享,才能加快收集、传播信息的速度,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二、编辑素质提升的对策

(一)终身学习是编辑素质提升的基础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科技都处于不断创新和变革中,知识更新速度前所未有。编辑是人文、道德和科学文化的主要传播者,肩负着向整个社会传播新思想、新知识和新道德理念的使命,这就要求编辑自身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和思想更新,编辑要通过多学、勤学、博学,不断更新和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思想体系,才能保证能把全世界最前沿的思想、文化和科学知识在第一时间传播到社会中。因此,编辑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和道德素质,这是提高出版物整体质量的治本之策。

(二)不断提高职业道德修养

职业道德,是与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属于自律范围,它通过公约、守则等对职业生活中的某些方面加以规范。它既是对某个职业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所具备的行为标准,又是该职业应对社会所担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编辑职业道德的优劣,对图书质量影响极大。图书工作者的工作对象是作者、书稿和读者,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图书编辑工作者,能以社会公认的道德标准平等公正地对待作者,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对待文稿,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待读者。

(三)健全编辑职业资格体系

职业资格是对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基本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一章第八条规定“在我国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国家实行劳动者在就业前或者上岗前接受必要的职业教育的制度”。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强调要“注重培训受教育者的专业技能、钻研精神、务实精神、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一大批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应用人才。”决定中还指出:“大力推进劳动预备制度,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从2002年,国家在全国范围推行了出版行业职业资格考试,强制性地要求出版从业人员只有达到上岗标准才能上岗。但目前的编辑职业资格体系在考核内容上尚有欠缺,我们只有不断健全编辑职业资格体系,把好编辑工作的人才入口,才能保证编辑队伍保持基本的素质,使编辑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升。不断健全出版人员职业资格体系,是促进编辑从业人员加强学习,加快出版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效措施。

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为编辑素质不断注入新的内涵,编辑人员只有不断学习,努力提高思想道德素养才能适应工作需要,才能确保图书的质量,为读者提供优质精神食粮。

参考文献:

[1]安力戈.论图书质量与编辑素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8,8.

[2]杨荣星.论编辑素质对学报学术质量的影响及对策[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2.

猜你喜欢
素质对策影响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