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对特殊群体学生工作的案例分析

2016-05-30 13:57肖羽翎赵岳
文化产业 2016年1期
关键词:解决方法案例

肖羽翎 赵岳

摘 要:当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利益的日益分化和社会的急剧变迁,社会纠纷大量涌现,不可避免的会影响到个体家庭,导致离婚率上升。而离异家庭会很自然的影响到子女的身心健康,从而导致大学生出现各种问题。再加之有些专业本身的学科特点,提倡、鼓励一种个性独立和创新的发展方式,学生自我意识较强,遇到事情也不会主动排遣,因此有时会导致较为严重的后果。而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教育和安全稳定的一线工作者,应当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多多关爱特殊群体学生,同时注重探索心理危机干预的方式,会更好为学生提供帮助,也是我们当前构建和谐校园和平安校园的现实要求。以下案例就此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案例;解决方法;分析启示

今天分享的案例是某高校艺术学院辅导员面对由于家庭突生变故引起心理异常,进而出现行为异常且有自杀倾向的学生时如何处理的问题。通过这一案例,探讨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希望能够给辅导员实际工作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考,能够更加有效地帮助特殊群体学生。

一、案例

艺术学院美术专业学生小彤,以前家庭条件富裕,后因父亲沉迷赌博致使家道败落,并且欠下大量外债。后来得到了解,今年小彤的父亲突然失踪,杳无音讯,虽然小彤父母已经离异,但是家庭巨额债务还是由小彤母亲承担。小彤母亲为偿还债务变卖了家里所有资产,也只能偿还一部分债务,还有大笔债务没有着落。受此打击小彤母亲整日以泪洗面,精神状况堪忧。这一系列的家庭变故也导致学生本人情绪变得反复无常,与宿舍舍友无法相处,舍友多次向辅导员反映小彤无法与人正常交流,在宿舍生活中也出现种种怪癖,使得舍友们纷纷害怕恐惧,向辅导员求助。同时,由于长期缺少家庭的关爱,小彤与多位异性有着不正当的交往行为,严重影响到小彤的心理问题,导致小彤厌学、经常无故旷课,经常夜不归宿等情况,学习成绩一路下滑,甚至产生悲观厌世情绪。

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特殊群体学生的帮扶和管理是现阶段辅导员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做好特殊群体工作也是我们建设好平安、和谐、美丽校园的重要部分。该生主要是由于长期受家庭环境影响,缺少父亲的关爱,和巨额债务的压迫,引起一系列的心理异常反应,从而造成她行为异常。对于出现的这种情况,建议采取以下六个方面进行帮扶处理:

(一)对小彤进行全方位的关怀和照顾,防止意外情况发生

在发现情况的第一时间采取“家庭式关爱和关怀”,争取让小彤重新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发现问题后辅导员轮流与小彤谈心,首先得到小彤的信任,做她的知心朋友,改变她原先的仇恨敌意和自我防备,主动吐露心扉,把最真实的想法和诉求,对她进行开导,缓解她的精神压力,同时运用我们掌握的方法对她进行心理疏导。让学生干部和舍友主动接近她,对她在班级和宿舍生活上进行照顾,让她知道大家始终和她在一起。同时,安排班干部和舍友分工做到24小时都有人陪伴她,确保小彤不出现意外情况。

(二)与学生家长联系,告知家长学生情况,请求家长配合

此类事件一般采取多种手段与家长沟通,如家访、电话交流、书信、家长会等。通过沟通,灌输给家长正确的教育思想,引导家长采取合适的教育手段,协助学校进行教育管理。针对学生本人情况,学校与家长及时取得了联系。由于其父亲失踪,母亲精神状况也不是很好,学校也怕告诉她小彤的情况之后进一步刺激她,使她的精神状况变得更糟。所以,经过我们多方联系找到了小彤的哥哥并告知小彤的情况。从哥哥处得知小彤母亲情况不是太好,哥哥请求学校帮助做好小彤工作,不同意将小彤带回家治疗,针对这一情况,我院积极配合继续做好学生的工作,等小彤母亲情况好转后再行商议。之后,小彤的母亲也来到学校了解情况,非常配合我们的工作,小彤现在状况也在好转中。

(三)咨询专业人士,做好各方面工作,尽全力帮助学生完成学业

学生出现问题之后针对学生的现实情况,学校分管领导和辅导员与校心理咨询中心联系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意见,从专业的角度对小彤进行心理干预,谈话过程中注重沟通交流,帮其分担压力,卸下精神包袱。从小彤自己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她在绘画专业课无法面对男性模特,可以看出若彤有很强的仇父心理,父亲的对她带来的负面影响,深埋心底。同时从其他学生方面了解到小彤频繁更新男朋友,又可以看出小彤自身渴望来自男生的关爱,可以反映出她希望得到父爱。咨询师认为应从小彤精神层面自身去转变观念,慢慢消除其消极心理,使她勇于面对自我,降低孤独感,面对现实,回到正确的轨道上完成学业。

(四)由学校领导、辅导员和班级同学组成帮扶小组,在各方面对其进行帮助

小彤情况逐步稳定后,我们应该把她的主要关注方面从家庭转到学校和学习上来,让她感受到自己的存在认同感。成立帮扶小组之后,随时关注小彤的动态,结合实际情况,从生活、学业、宿舍生活等各个方面对她进行帮助和照顾,建立立体的援助网络,为小彤营造良好且积极向上的交往、沟通和生活环境,使她能够正常的保持与班级同学的正常交往,与外界恢复建立起各种联系渠道。确保小彤有事情时可以在第一时间让学院分管领导和辅导员知晓。

(五)发挥班主任和专业教师的作用,帮助小彤加强专业兴趣,更好地投入到专业学习中

发生情况后,辅导员及时与班主任取得联系,将若彤的情况全面详实的告知班主任,班主任给予了大力的支持,积极帮助开展工作。在进行比较全面的分析后,制定学习计划,对小彤采取一对一的专业指导,学院根据老师们定期反馈回来的问题,发现小彤潜在的问题,着重进行辅导和练习,帮助其解决学业上的困难,让其感受到学院大家庭的温暖,激发她的学习兴趣。

(六)对小彤进行经济资助,解除后顾之忧,帮助完成学业。

据了解小彤现在的家庭情况后,辅导员与学生处取得联系加入贫困生库。在各类奖、助、补、勤等方面优先考虑,让学生不为经济担心,把主要精力能放在学业上,帮助她完成学业。

三、案例分析与启示

(一)学生方面

1、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鉴于大多数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特殊性,缺乏集体荣誉感,可通过开展班级体育竞技活动、主题班会、演讲、朗诵比赛等各种文明活动,培养学生的团体精神、竞争意识、交际技巧和责任感,还可以通过活动使他们体验到自身能力及价值,从而满足精神需要,丰富课余生活,消除空虚感。

2、加强学生自身修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克服“死要面子,活受罪”的虚荣心理,明确自尊是一个人具有积极意义的品质,培养科学的自尊。同时加强学生的个性修养,培养豁达大度、克己忍让、热情真诚的优良品质,由“看不惯”转变为“互为欣赏”,改善“心理不相容”。

3、加强学生法制教育和学校规章制度学习,避免网络犯罪。对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学生“宜疏不宜堵”,应动员全社会力量,使学生远离带有暴力色彩的网络游戏,充分利用法律课、班会、法制讲座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学生意识到极易触犯法律的行为,及网络暴力游戏的危害性,帮助学生树立使用电脑正确理念;同时教育学生学会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身利益,避免“以暴制暴”的恶性循环;组织全院学生年级会、学生干部大会、学生党支部大会,集中带领学生学习校规校纪,让学生充分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避免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二)辅导员方面

1、充分发挥沟通的潜能。辅导员碰到心理出现问题的同学首先要投入情感,掌握

学生的全部情况。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很多都是家庭遭遇过各种变故,这些孩子长时间以来就是在一种缺乏关爱的环境中成长 ,而辅导员如能做到无微不至的关心肯定会对学生有所触动。最终在师生间产生一种介乎朋友、亲人的感情,在遇到问题时能够主动及时与辅导员沟通,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苗头,及早解决,防止意外情况发生。

2、加强辅导员专业培训。通过案例要充分的意识到辅导员进行专业的心理培训的重要性。掌握心理学理论和心理咨询知识及技能有助于在实际工作中,能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方法相结合,两方面一起抓,潜移默化地去关心学生,架起师生之间的桥梁,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思想意识,做好学生管理工作。

3、辅导员一定要具备较强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对于各种突发事件要做好预

案。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老师,应该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质,但是对于心理问题较为严重的学生,需要做好各种突发问题的预案,对于凭自身能力解决不了的问题知道如何去解决。

4、挥班主任和专业教师的作用。通过这次事件,我们看到了班主任和专业教师

在学生危机管理上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于班主任和专业教师懂得学生的专业诉求,了解美术生的心理,因此,在对若彤的帮助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也是各个专业都可以借鉴思考的学生工作方法。

四、结语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者的关注和爱护在学生的心灵上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作为辅导员,应努力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能力,从维护学生心理健康、解决心理问题的角度,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有效预防特殊群体学生的突发事件;作为辅导员,根本的一点是要有爱心,心中要时刻装着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考虑问题、解决问题。爱是教育的前提,辅导员只有对学生倾注爱,对他们充满期望,才能服务好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这也是我们辅导员最大的职业满足感所在。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第2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朱文彬,赵淑文.高等教育心理学(第1版)[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解决方法案例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农村移动网络覆盖探讨
针对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问题解决方案的研究
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案例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