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视时政新闻改革

2016-05-30 14:12崔冠星
文化产业 2016年1期
关键词:时政新闻改革

崔冠星

摘 要:随着多媒体技术的革新和电视的普及,人们对于社会的关注也是越来越多。同样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人们思想的逐步开放,人民群众对于电视栏目的选择也是五花八门。新闻作为百姓了解社会动态的窗口,一直备受老百姓的关注,但是近年来由于国家对民生的关注不断加深,老百胜关注的焦点也从过去的国际国内大事渐渐地向生活百态转移。面对观众的这种需求,原本的新闻模式必然要通过改革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本文立足于时政新闻改革,对时政新闻的民生化趋势做重点探究。

关键词:时政新闻;改革;民生趋势

时政新闻是现代新闻报道最重要的内容,是人民群众了解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便捷渠道,是政府贴近、沟通基层人民群众的平台,是政治家办台的突出表现。可以这样说,时政新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现实意义。但是由于许多时政新闻的格式化、概念化、程式化降低了人们的兴趣,缺乏通俗易懂的鲜活表现形式,如何让时政新闻变得好看鲜活起来,成为新闻员工不断追求的目标,探析电视时政新闻民生化的创作是我们现在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时政新闻民生化的含义及特点

时政新闻是指适时解读国家政治活动,并对国家新近发生的事实进行详细的报道。民生新闻是指贴近人民群众生活的新闻,从民生视角融入亲民意识,以平民化的价值取向与平视生活的角度来观察和思考、记录传递信息,使新闻传播与接受获得平等交流,产生情感共鸣。

电视时政新闻亲民化是指在报道国家各个层面的政治活动时,从普通百姓的视角出发,以广大普通受众的兴趣点、利益诉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打造贴近性强、可视度高的电视新闻节目,是电视传播国家政策信息、解决百姓问题的一种报道风格。其特点表现为:1、报道内容既关乎国家政策方针又涉及百姓民生。从国家政治动向入手,以平民化的角度表达,内容涉及百姓生活的各个方面;2、报道追求深度,形式多样。包括深度报道、新闻策划等。常采用跟进式报道方式,探究事件背后的原因,满足百姓知情权与求知欲;3、报道方法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将宏观政治事件从微观角度报道,讲究拍摄事件、会议的角度,善于运用同期声还原事件现场。

二、时政新闻民生化改革的必然趋势

(一)满足观众要求

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老百姓的思想开放水平也进一步加深,导致老百姓对电视节目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现在的百姓,更加专注身边的事,更加关注国家对于民生问题的态度与看法。所以以往的时政新闻的内容,已经无法满足观众的需求,正因为如此,主流媒体和各个电视频道才要进行时政新闻的改革,毕竟现在是传媒受众的时代,没有了受众群体,就昭示着要走向灭亡的命运,所以为了满足观众的要求,主流媒体不得不进行时政新闻改革。

(二)适应时代发展潮流

现在的社会,每天都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什么行业都在改变中求得发展。媒体也是,只有在变革中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只有在顺应时代潮流的情况下,才能有所成长。目前,社会各行各业得到大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开始走向多元化,在多元化的社会里,只有多元化的内容才能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但是,时政新闻固定的播报模式和内容类型,限制了时政新闻满足多元化社会的要求,而这种限制,就成了时政新闻向前发展的最大阻力,只有破开这个阻力,顺应多元化代潮流,时政新闻才能获得新鲜的血液,继续不断地发展。

(三)体现政府倾向

时政新闻的关注点,体现的是政府的关注点,因为时政新闻的报道媒体,就是政府方针的传声筒,所以从时政新闻中是可以看出政府的倾向。近来,时政新闻中的民生话题越来越多,对社会民生的热点话题也是越来越关注,央视作为国家的传声筒,在市民中发起“你幸福吗”这样的采访,就是一个信号,国家关注重点越来越像普通老百性靠拢了,在这样的背景下时政新闻做出改革,其实质就是在向社会传递一个信号,国家在积极主动的进行时政新闻的变革。

三、时政新闻民生改革表现

(一)节目内容丰富化

由于受众需求的不断提升,电视时政新闻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一是关注点越来越多地聚焦于民众与百姓,含民生内容的时政新闻的比例与日俱增。二是报道画面不再局限于主持人的单一播报,具有震撼力和现场感的转播画面越来越多。如乌克兰局势动荡之际,《新闻联播》中记者身处冲突爆发前线进行现场播报,战火弥漫、四处硝烟的战争现场成为新闻的最重要看点,让观众身临其境。央视新闻频道的《环球记者连线》制作了一档《乌克兰之变前路在何方》的节目,梳理乌克兰格局、局势变化的重要节点、报道现阶段状况,探求乌克兰事件的爆发原因并预测事件发展趋势,具有浓厚的思辨色彩,深受广大观众喜欢。这类时政新闻节目极大地满足了观众对欲知和未知信息的需求,报道内容与形式都很亲民化,既类似于CNN新闻播报模式,又有自己的特色。

(二)主持风格平民化

新闻主播的独特个性与主持风格给电视时政新闻打上了深刻烙印。适应亲民化的受众需求,电视新闻主播们一改往日“念”新闻的严肃与刻板,代之以极具有亲和力、富有个人播报特点,与观众打成一片的主播“说”新闻。如央视吸引了一批个性鲜明的电视新闻主播,为严肃的时政节目平添亲民特质,时政新闻主播个人魅力使电视时政新闻节目更具特色与感染力,更贴近观众需求。另外,时政新闻主播的着装也发生了重大变革,由原来严肃古板的着装到现在的色彩鲜明,这也是主持平民化的一大改革。

四、结语

时政新闻报道在新闻报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只有进一步改善时政新闻报道的表述形式,增强报道的亲和力,才能打造出受众喜闻乐见的时政新闻报道。时政新闻进行民生化改革已经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大势所趋的发展方向无法撼动。在现代网络新媒体的冲击影响下,电视时政新闻只有更加贴近民众生活,不仅对时政新闻内容、主播方式进行改革,加快其民生化改革的步伐,还要提高时政新闻的及时性,增加透明度,增强人性化,才能够在激烈的新闻节目竞争中站稳脚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马佐利.电视时政新闻改革的民生趋势探究[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2]李宁.简论时政新闻改革[J].攀登,2011,30(6).

[3]王新民.电视时政新闻改革方向研究[J].中国传媒科技,2013,(2).

[4]李卫红.时政新闻改革研究[D].南京大学,2007.

猜你喜欢
时政新闻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浅谈时政新闻的创新与突破
全媒体时代的时政新闻创新
信息图表在时政新闻中的可视化传播路径
城市台时政新闻“讲好故事”的四条路径
政治传播中非语言符号在编解码过程中的非同步性变化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