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执法为民信念 积极开展教育工作

2016-05-30 16:55薄星星
文化产业 2016年1期
关键词:检察干警不公信念

薄星星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法治进程逐步加快,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明显增强,无论是从法律法规的修订,还是从社会舆论导向来看,人们对司法不公现象的容忍度越来越低。青年检察干警是当前以及未来一段时期内检察事业发展的主力军,对于这一群体的思想教育工作尤为重要,决定了下一个时期的法治社会面貌,因此,将分析青年干警践行执法为民信念所面临的现状,并探讨如何开展针对性的教育工作,希望对青年检察干警的队伍建设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执法为民;教育工作

伴随着法治进程的不断推进,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监督和参与社会管理的意识明显增强,修改后的新刑诉法更加凸显了对于充分保障人权、确保司法公正的高度重视,其宗旨即是杜绝司法不公,在对司法不公现象的深入思考中,笔者认为机制是保障、人是关键、信念是根源。因此,确保司法人员很好地践行执法为民信念尤为重要。青年干警是当前检察工作的主力军,是检察事业的接班人,要防止他们成为司法不公的“生产者”,就必须把好他们的“信念关”。

一、青年干警践行执法为民信念所面临的现状

(一)当前青年干警所处的执法环境

在社会的转型时期,违法犯罪活动日趋网络化、智能化、新型化、多样化和复杂化,犯罪涉及领域广、社会关注度高,犯罪手段新、作案“技术含量”高、犯罪分子反侦查能力不断提高,这些新特点为检察事业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更是摆在新时期青年干警面前的难题。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青年干警面对着生存、理想、工作和社会监督等重重压力,他们的生活阅历和社会工作经验不足,若不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坚强的心理素质、极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则很难做到无怨无悔、坚定不移地坚守执法为民的信念。

(二)当前青年干警抱有的理想心态

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一些青年人选择走上公务员岗位是迫于就业压力或失业风险,而并非己有明确的职业规划,但他们无不渴望尽快获得事业上的成功。系统的现代教育增进了他们的技能和学识,但心态培养教育却很匮乏,青年干警走入社会后,耳边充斥着“靠金钱”、“靠关系”、“信念不当钱花”的刺耳声音,在这种不良思想的冲击下,很容易丧失对“信念”这种意识层面事物的信心。进而影响到对执法为民信念的践行,而我们并未对此给予充分的了解、分析和引导,就断然评价青年干警“理想信念淡薄”、“政治意识淡化”、“社会责任感下降”。

(三)当前青年干警所受的培养状况

新时期青年干警成长在提倡“创新”的时代,思维活跃,可塑性强,乐于追求新鲜事物,较老干警更为喜欢以批判的眼光看待陈规旧物,而实际上我们对他们的培养工作并未很好地将以上特点结合起来。当前检察机关的思想政治还处在“辞旧迎新”的摸索阶段,没有迎合青年干警的“口味”与时俱进地培养人才,没有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并解除他们的困惑。在这种情况下,青年干警易受负面因素干扰,在心理上变得脆弱,最后被周围的人或环境同化甚至腐化,信念坚守也就必然失去了支撑和动力。

二、确保青年干警更好地践行执法为民信念的新思路

(一)以强化理想信念为前提,为青年干警坚守执法为民信念夯实根基

所谓理想信念,是一个人奋斗的方向,也是其成长的动力。我们要深入开展“恪守检察职业道德,促进公正廉洁执法”、“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等主题实践活动,提升青年干警的政治素质;要通过演讲、征文、知识竞赛、文艺表演等方式为青年干警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提升其综合素质;要有效开展职业规划、成长交流等工作,逐步引导青年干警明确奋斗目标,增强其敬业爱岗意识;要创新激励机制,为青年干警提供成长动力。通过一系列工作,促进青年干警充实理想并坚定信念。

(二)以养成积极心态为要件,为青年干警坚守执法为民信念筑牢防线

所谓积极心态,就是要做到客观、乐观、豁达,积极进取。青年干警面临着从学生向公务员、向检察官的转变,尤其是检察机关的工作有特有的压力,若要确保他们在各方压力、各种挫折、各色诱惑中不消极、不堕落、不腐败,就必须突出以人为本的人才管理理念,加强对青年干警的成长经历、家庭背景、性格爱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性的分析和把握,充分发挥教育培训以及交流沟通的作用,将心态养成与业务培训、实战训练、警示教育科学结合起来,因人而异跟踪培养人才,帮助青年干警养成积极心态,确保其真切感受到组织对其成才的热切期望和培养的良苦用心。

(三)以提升领导效应为抓手,为青年干警坚守执法为民信念明晰导向

所谓领导效应,是一个合格的领导者应该对其带领的团队所起到的管理、激励、引导、凝聚等积极的作用。青年干警会按照领导为人处世的风格或者将领导喜欢的同事作为模板塑造自己。合格的“领导”要德才兼备、真抓实干、业务精湛、受下属爱戴。下属尊重他不是为了溜须拍马,敬畏他不是因为他“摆官架”,服从他不是因为他严肃的表情和苛责的语气,而应是他具备品德高尚和尊重他人的人格魅力、公平公正和廉洁为民的执法理念、身先士卒和不畏权势的工作作风、敢于承担和关爱下属的领导风范以及激励下属和知人善任的管理才干。组织上要按这“五项标准”加强“领导队伍”的建设,领导者则要按“五项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进取,为青年干警树立坚守执法为民信念的鲜明导向。

(四)以完善机制流程为保障,为青年干警坚守执法为民信念优化环境

科技进步提升了司法机关的办案水平,从这一层面来讲,冤假错案发生的几率理应有所下降,但如今司法不公现象反而更加突出。原因是多方面的,人民群众法制观念的提升、“网络舆情”带来的社会舆论压力等外部因素是我们不能左右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宗旨来完善内部机制流程。尤其是当青年干警面对“目标所迫”、“上级施压”、“领导过问”等巨大压力时,必须有完善的机制流程为其坚守正义提供坚强后盾。要促进检察事业的发展,必须在践行执法为民信念上对检察干警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端正工作态度,改进工作作风,规范执法行为,明确工作目标,真正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根本上减少司法不公现象的发生,更好地保障人权。

猜你喜欢
检察干警不公信念
不要抱怨别人对你不公
为了信念
发光的信念
以貌取人,未必不公
信念
司法改革进程中检察干警培训学习机制的完善与创新
谈如何开展检察机关工会工作
司法不公与司法行为不规范有关
加强新形势下检察干警理想信念教育问题研究
如何做好司改前基层检察干警的思想政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