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少先队仪式教育为载体扎实推进初中团队一体化建设

2016-06-29 09:47上海市宝山实验学校团队干部邵若莹
少先队研究 2016年2期

□ 上海市宝山实验学校团队干部 邵若莹



以少先队仪式教育为载体扎实推进初中团队一体化建设

□ 上海市宝山实验学校团队干部邵若莹

摘要:上海市宝山实验学校少先队工作以科研课题为引领,着力推进初中团队一体化建设。学校团队以共青团、少先队特有的组织形式,通过开展团队知识教育、团队仪式教育和团队社会实践三个板块的教育活动,从而实现对团队员进行政治启蒙、思想引领。以团前教育课为载体,无缝衔接团队组织意识教育;以 “彩色成长记忆”少先队仪式教育为载体,努力增强初中队员的光荣感和组织归属感;以“人文校园,健康快乐”校园文化节为载体,整合团队文化活动,提升队员人文艺术修养,发展兴趣与技能,增强组织凝聚力。

关键词:初中团队一体化;团队组织意识教育;少先队仪式教育;团队社会实践

我校是宝山区这座滨江新城中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学规模较大,仅中学部4个年级就有33个中队,1500多名少先队员(其中84名为共青团员)。近两年多来,因学校校舍重建工程,中学部分成高低两个年段,分别借用行知中学和吴淞中学校舍。由于学校办学规模较大且高低年段分布在不同校区,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我们的少先队工作带来了考验,也促使了我们对如何有效地开展少先队工作进行积极的思考与实践。

2015年上半年,我有幸加入上海市少先队辅导员带头人王燕平工作室,与市北初级中学周琦老师共同开展初中团队组织教育全员全程一体化的实践研究。初中团队组织教育指以共青团、少先队特有的组织形式,通过开展团队知识教育、团队仪式教育和团队社会实践三个板块的教育活动,从而对团队员进行政治启蒙、思想引领的一种教育活动形式。因此,我校推进初中团队一体化建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以团前教育课为载体,无缝衔接团队组织意识教育

团队组织意识教育,即帮助队员明确少先队、共青团的属性,了解共青团与少先队的关系,一般的做法是为全体队员上队活动课,为入团积极分子上团课(少年团校)。但实际上这中间是有断层的:队员心中是如何萌发对共青团的向往的?这个“触发点”对初中阶段的队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想如果可以在七年级面向全体队员开设团前教育课,那么一方面团队融合会更有效,另一方面也能较好地激发队员对共青团组织真正的向往,避免入团动机不纯。2015年上半年,我有幸加入了共青团团前教育市级教研组,参与编写了团前教育3课时中的第2课时——《珍爱少先队,向往共青团》。从我校近一年多来试点的情况来看,教育效果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入团积极分子们在递交上来的《入团申请书》中表明的入团动机是积极、明确的,是结合自身情况“接地气”的,而不是一味空洞地喊口号。

二、以“ 彩色成长记忆”少先队仪式教育为载体,努力增强初中队员的光荣感和组织归属感

我校开发实践“彩色成长记忆”序列化活动,是学校少先队组织结合各个年级段的主题仪式教育活动,以“彩色成长记忆”为主线,发挥少先队组织教育的功能,对六至九年级队员精心组织开展的少先队组织文化教育之旅。通过开展团队仪式、组织活动的方式,为少先队员、共青团员两个层面的对象提供完整的组织教育体系,体现了初中团队组织一体化、活动一体化的完整性,努力增强初中少先队员的光荣感和组织归属感,使全体团队员在初中学习阶段中获得和谐、健康、全面的发展。分别介绍如下:

六年级“红色记忆”——换戴大号红领巾仪式

红色象征承载使命、继往开来。换戴大号红领巾仪式在淞沪抗战纪念馆庄严隆重举行。仪式中,少先队员回顾自己小学阶段参加的各种少先队活动(视频),寻找自己在少先队组织教育下成长的足迹。带领队员重温入队誓言,增强少先队员的荣誉感、自豪感、责任感。通过各中队队员分享“微梦想”、聆听辅导员寄语,让队员们意识到“人大领巾大,人大志向大,人大责任大”,从而激励队员在初中的学习生活中发扬顽强拼搏、奋发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努力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七年级“橙色记忆”——铭言宣誓仪式

橙色象征信心与力量。我们在宝山区烈士陵园举行庄严隆重的少先队铭言宣誓仪式,激发队员对少先队组织的热爱,增强队员的荣誉感、自豪感和责任感。通过重温少先队的三句铭言、分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言、宣读《争当圆梦好少年》倡议书,引导少先队员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激励队员发扬勇于担当、乐于助人、顽强拼搏的精神,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言。

八年级“蓝色记忆”——十四岁生日仪式

蓝色象征理性和哲思。十四岁集体生日仪式在崇明岛学生活动基地举行。通过阅读父母来信、聆听师长寄语、分享队员感言,引导队员回顾自己十四年来的成长历程,让队员们学会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伙伴。团总支书记带领全体队员面向团旗、队旗进行“十四岁宣誓”,激发队员们产生“向往共青团”的意愿。仪式尾声,队员分享生日蛋糕,共同放飞孔明灯,带着欢乐和梦想,褪去童年的稚嫩,迈入青春的大门。心怀感恩,勇敢前行。

九年级“金色记忆”——初中毕业典礼仪式

金色象征收获与光明。毕业典礼仪式在学校礼堂举行。仪式分为“序幕”“回忆”“感谢”“展望”和“尾声”五个部分。通过队员自主拍摄制作的毕业视频,引导队员回顾初中4年的成长历程。通过师生交流互动、向任课老师和中队辅导员献花等环节,让队员们充分表达心中的情感,感谢师恩、难忘母校。每位队员均登台,接过校长亲自颁发的毕业证书,体验成功与收获;摘下队徽珍藏,向陪伴自己从儿童期到少年期的队组织告别。展望明天,心中充满期待。

“彩色成长记忆”序列化活动以团队特有的组织仪式感染每一位队员,伴随每位队员走过初中求学时光,留下一路难忘,收获一片成长。该序列所有活动的影像资料均刻成光盘,放入特别设计制作的《成长记忆》纪念册中,在毕业典礼上作为毕业礼物赠送给每位队员。欢笑、泪水、挫折、奋进!让少先队的组织仪式教育活动陪伴队员们一路成长,勇敢追梦!

三、以“实验领巾科博艺馆上海行”团队社会实践系列活动为载体,整合社会资源,开阔队员视野,培育科学素养

经过一年的完整实践,我校六至九年级队员们已经在各位辅导员的带领下来到了相应的科技、文化、艺术博览馆进行参观实践活动。事先踩点,设计参观方案及制作学习手册,上先导课,实地参观探究,形成学习报告,利用队活动课进行交流展示……辅导员们和队员们都忙得不亦乐乎。在这一年中,中学部的实验学子来到孙桥现代科技农业园区、中国航海博物馆、上海科技馆、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上海博物馆、上海汽车博览馆、上海大学工程技术实践站、上大美院、上海交通大学工程科技实践工作站、交大图书馆、交大植物标本园、同济大学物理工作站、同济大学深海洋探索馆等场馆,参观、实践、探究、领悟。此项团队实践活动已定稿4个年级8个学期的《教师指导手册》《学生学习手册》,保障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另外,我们还设计了“队员参观护照”,让队员们自行设计场馆签章,留下成长足迹。“领巾进场馆”活动为队员们的成长路上又添上了一道绚丽的彩虹。

四、以“人文校园,健康快乐”校园文化节为载体,整合团队文化活动,提升队员人文艺术修养,发展兴趣与技能,增强组织凝聚力

我校大队部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为基本理念,深化学校文化内涵建设,每年开展以队员为主体,以“人文校园,健康快乐”为主题的校园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贯穿全年。创新科技节、魅力艺术节、健康体育节、快乐读书节、智慧学科竞赛等丰富的“节文化”,涉及科技、文化、体育、艺术等多个领域。特别是由团总支组织开展的“新世纪青少年辩论赛”项目,主要面对七、八年级队员开展,每届辩赛均结合时政和队员热点定制辩题,加深了中学队员们思维的深度,拓宽了其广度,促进了高低年级队员的合作,也增进了团队员们之间的友谊。在组织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的过程中,队员中涌现出大批“小能人”。在排练和比赛过程中,充分体现了队员们的“小主人”意识,体现了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活动的开展丰富了队员们的校园生活,也大大增强了队组织的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