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连贯对语篇翻译的影响

2016-07-13 01:54刘鸿庆大同大学外国语学院山西大同037009
名作欣赏 2016年18期
关键词:所指连贯省略

⊙刘鸿庆 苏 鹏[大同大学外国语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词语连贯对语篇翻译的影响

⊙刘鸿庆苏鹏[大同大学外国语学院,山西大同037009]

摘要:篇章对等中词语连贯有着十分强大的作用。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篇章对等方式。在很多西方语言中,代词形式是词语连贯的表达方式;而有些东方语言则不然。在翻译过程中,信息结构使连贯手法产生变化。在翻译中研究篇章对等中的词语连贯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正是由于东西方语言词语连贯的表达方式不同,所以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就必须注意这个问题,以免造成误译。

关键词:词语连贯篇章对等语篇翻译

连接文本不同部分的词汇、语法和其他关系的网络系统被称为连贯。连贯属于表面关系范畴,我们能够看到或者听到的词语和表达通过连贯这一手法连接起来。

英语中的连贯手法被韩礼德分为五种,包括所指、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黏着。①本文着重对前三种进行探析,同时研究其与翻译之间的关系。

1.所指

所指表明一个词和这个词所指向真实世界物体之间的关系,被用在语意环境中。它是一种限定性使用,指代两种语言表达一致性的关系,并不是词与语言外物体之间直接关系的指示。例如:

Mrs Thatcher has resigned. She announced her decision this morning.

撒切尔夫人辞职了。她于今早宣布了她的决定。

在文本环境中代词she指的是Mrs Thatcher,所指产生在当读者必须通过最接近语境中的另一种表达来获得谈论话题的一致性的时候,并且这种产生并不发生在语意层面,而是文本层面。

每一种语言在文本意义下都有特定的词汇,这些词汇具有所指的性质。代词是英语中最常见的所指词以及其他语言中大部分的所指词。其中第三人称代词经常被用来指向一个已经在语篇中有所介绍的实体。除了人称代词,the,this和those这样的词在英语文本表达中也可以建立相似的连接。例如,

Mrs Thatcher has resigned. This delighted her opponents.

撒切尔夫人辞职了。这令其对手非常高兴。

所以,让读者或者听者在文本中追踪参与者、实体、事件等等是所指的作用。在最开始的时候明确地给出一个参与者是在英语中建立所指连接最常见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也同样适用于其他大多数语言,比如通过给出名字或者头衔,然后在接下来的语境中用一个代词指向这个参与者。有些语言的人称代词系统存在数和性别的区分,这些语言在使用这种连贯手法时,受到的束缚比较少。因为在这些语言中,不同的人称代词在一个文本中可以被用来指称不同的实体,而且很少混淆。

虽然韩礼德使用基于文本而不是语言外关系的所指,他仍然承认所指之间的关系也有可能是建立在情境中的。②典型的例子是第一和第二人称代词,因为它们并不返回指向文本中的表达,而指的是说话者和听话者(或者作者和读者)。典型的指向文本中名义上的表达是第三人称代词,但也可以被用来指向存在在情境或者语境中的实体。比如:He’s not back yet.(他还没有回来)如果是指一对夫妻在指称他们的儿子,那么说话者和听话者就会非常清楚“he”这个实体具体是谁。

共指关系是一种不十分依赖文本的所指关系,比如Mrs Thatcher—The Prime Minister—The Iron Lady—Maggie。霍伊指出共指关系“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语言特征,而是真实世界的问题”③。但真实的情况是,如果你想要知道Mrs Thatcher和The Iron Lady之间有何联系,你需要依靠的并不是语篇能力而是你已有的知识结构。但对于翻译目的来说,想在什么是语言的或者文本的与什么是语言外的或者情境之间划一界限通常比较困难。

基于韩礼德理论,连贯因素有一个连续统一体,这个体系被用来返回指向语篇中已经提到的实体。例如:

There’s a boy climbing that window.

一个男孩儿正在爬窗户。

a.The boy’s going to fall if he doesn’t take care. (repetiton)

这个男孩儿如果不小心,他就会掉下来。

b.The lad’s going to fall if he doesn’t take care. (synonym)

同上。“lad”指代“the boy”。c.The child’s going to fall if he doesn’t take care. (superordinate)

同上。“child”指代“the boy”。

d.The idiot’s going to fall if he doesn’t take care.(general word)

同上。“idiot”指代“the boy”。

e.He’s going to fall if he doesn’t take care. (pronominal reference)

同上。“he”指代“the boy”。

如果我们决定换一个更灵活的所指概念以便适应当前的目标,那么我们需要在连续统一体层面围绕重复和近义词合并共指关系。

所指的形式(首语重复法)④既可以在语言之内又可以跨语言变换。在相同的语言中,在形式的选择上文本类型起着重要的作用。美式英语的所指形式被福克斯分为三种体裁:无意识对话、书面说明文和书面快速通俗记叙文。她发现不同的语篇类型决定着代词的分布与完整的名词短语之间的区别。每一种语言对于特定的所指形式来说都有我们所谓的一般设定与对于文本类型比较敏感的具体设定。

卡洛解释说,希伯来语与英语不同,喜欢在语篇中通过使用特有的名字来标记参与者。⑤所以与在英语中用代词指向已经提到的参与者不同,希伯来语更喜欢通过重复参与者的名字来进行指向。同样对于巴西的波洛洛人来说,一般通过在最后换成代词形式之前连续多次使用一个名词来指向一个参与者。

英语在标记参与者时很大程度上依赖代词所指,而巴西葡萄牙语通常比较倾向于通过使用更多的词汇重复来实现这一功能。另外,葡萄牙语可以反映出动词在人称和数上的变化。这种语法特征赋予相关过程另外的意义,并且不用使用独立代词就可以作用于具体的参与者。

日语和英语使用着完全不同的所指形式。在日语中代词很少被用到,所指的统一体会通过省略接下来分句中的主语来标记参与者。这是一种缺席机制,它告诉读者下一个分句的主语是上次提到的参与者、焦点人物,或者通过逻辑或者情境推断出来的人。在下面的例子中,读者要想创造出自己的所指连接就必须弥补上所有丢失的主语。在下面的例子中,三角括弧标记出可能的主语和其他代词所指,而日语文本中这些词并不出现:

The most blunt one was Komeda Torao who was the third Jiho. If〈the Emperor/Your Majesty〉pours 〈his/your〉wise consideration into politics as much as 〈he/you〉likes riding in〈his/your〉daily life,〈I〉would not think that〈he/you/the government〉would have been said as "two three ministers politics"by the public. So〈I am〉sincerely concerned.

英语的翻译会尽量尝试去接近英语的连贯形式:

Komeda Torao,Jiho of the third rank,was the most blunt: If in the past[Your Majesty]had shown as much care for politics as he had passion for horsemanship,no such criticism from the public as"politics by two or three Ministers"would have occurred.

Komeda Torao,Jiho的第三等级,最直言不讳。如果过去您(陛下)能够尽可能多地去关心政治,就像您对马术的热衷程度一样,那么今天就不会有这样来自公众对您的批判。

需要注意的是在英语译文中有各种改写和省略。这就允许译者使用英语典型的所指连接来进行翻译。这里Your Majesty的方括弧是想要提醒读者注意一个事实,该表达在原文中并不出现,或者让译者猜测在这个例子中的主语位置需要填充什么内容。同样需要注意的是在blunt这个词之后的冒号也属于一种连贯手法。

2.替代和省略

替代和省略是语法关系而不是语义关系,这点与所指不同。在替代中,一个词被另一个词所取代:

I like movies.

我喜欢看电影。

And I do.

我也是。

在上面的例子中,do替代like movies。英语中替代使用的词包括do,one和the same,看下面的例子:

You think John already knows?-I think everybody does.(Does replaces knows?)

你认为约翰已经知道了?-我觉得每个人都知道了。

My axe is too blunt. I must get a sharper one. (One replaces axe.)

我的斧子太钝了。我必须买一把更锋利的。

A:I’ll have two poached eggs on toast,please.

B:I’ll have the same.(The same replaces two poached eggs on toast.)

请在我的烤面包上放两个鸡蛋。

我也是。

一个单词的省略被称为省略。就比如有些话没有说,但依然不影响理解。它并不是让听者或者读者提供丢失的信息,而是说语法结构本身指向一个词,这个词可以填充需要填充的位置。下面是省略的一些例子:

John brought some carnations,and Catherine some sweet peas.(ellipted item: brought in second clause.)

约翰买了康乃馨,凯瑟琳买了一些甜豆。

Here are thirteen cards. Take any. Now give me any three.(ellipted items: card after any in second clause and cards after any three in third clause.)

这里有13张卡片。随便拿几张。给我任意三张。

Have you been swimming?-Yes,I have.(ellipted items: been swimming in second clasue.)

你游泳了吗?-是的。

在英语中对于几种替代和省略韩礼德给出了比较详细的描述。替代和省略只是单纯的语法关系,不是在语言形式和它们的意义之间起作用,而是在语言形式之间起作用。

这三种连贯手法之间的界限并不是很清楚。霍伊给出了下面的例子。比如Does Agatha sing in the bath?(阿加莎在浴室唱歌吗?)有可能有三种答案,分别是替代、省略以及所指:

(a)No,but I do.不,是我在唱。

(b)Yes,she does.是的。

(c)Yes,she does it to annoy us,I think.是的,我觉得她吵到我们了。

第二种答案就是省略。我们需要关注三种连贯手法之间的模糊界限,因为在其他语言中它们不会以相同的方式出现。译者只需要注意一点,那就是不同的语言会用不同的手段创造文本。每一种语言都有它自己的手法在文本元素之间创造连接。一般情况下,为了适应目的语的文本规范,需要将连接的手法进行重新整理。每一种语言的语法系统都需要使用特定的手法指代其他事物。

英语与大多数语言一样,一般用必要的方法追踪参与者以降低歧义。虽然英语与阿拉伯语言的语法系统不同,但在数、性以及动词一致方面二者基本相似。所以词汇重复在有可能产生歧义的语境下是一种相对更加安全的选择。甚至在合法与半合法文本中,在使用代词所指有可能产生歧义的场合中,使用词汇重复已经成为一种规定。最后总结并重申一下,每一种语言都有其自己的手法去建立连贯关系。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必须同时考虑到两个因素——语言和文本类型。

参考文献:

[1]Mona Baker. In Other Words: A Coursebook on Translation[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2]Smith,R.N.and Frawley,W.J. Conjunctive cohesion in four English genres[M].Text,3,4:347-74.

[3]Tse,Y. A study of problems of coherence in translation [M].University of Birmingham,1988.

[4]Vieira,E. Comparative stylistics applied to translation from English to Portuguese[M].paper delivered at AILA,1984.

[5]张新杰,邱天河.语篇连贯研究综述[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10).

作者:刘鸿庆,硕士,大同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英语语言文学;苏鹏,硕士,大同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英语教育。

编辑:水涓E-mail:shuijuan3936@163.com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度山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成果;课题名称:水野清一、长广敏雄《云冈石窟》的翻译与研究;项目编号:2015331

猜你喜欢
所指连贯省略
“省略”讲解与训练
趣填51
遗忘者
幻笔的艺术:《红楼梦》的“金陵省”与“所指优势”释出的要旨
第七只鸟
中间的省略
火柴迷宫
浅析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衔接与连贯
省略
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