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收入增长快于GDP才行

2016-09-03 10:43卓勇良
浙江经济 2016年4期
关键词:稀缺性居民收入促进作用

惟收入增长快于GDP才行

浙江省体改研究会副会长、浙江省信息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研究员

应清醒认识到,当前收入增长快于GDP增长的脆弱性,坚持收入增长快于GDP增长的发展导向

当前正是一幅消费拯救中国经济的图景。2015年,投资增速实际回落2个多百分点,出口增速回落多达近7个百分点,惟消费增速实际仅回落0.3个百分点。不是说数据有水份吗?那么这些有水份数据之间的比较结论,仍应是可信的。

消费增长是由收入增长支撑的。城乡居民2015年收入实际比上年增长7.4%。我家带宝宝的阿姨,去年来了几个月就在她要求下增加10%报酬,要不人家不愿干。2015年居民收入增长,比GDP增速高出0.5个百分点。

中国经济的居民收入增长快于GDP增长,始于2011年。2011年至2015年,全国居民收入实际增长比GDP快1.1个百分点。这在宏观层面上,可以得出三方面重要判断:

一是居民收入占GDP比重,从2011年40.5%提高到44.5%,提高了4.0个百分点。而此前的1983年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占GDP比重一路走低,每况愈下,有人说“中国经济正在远离他的人民”,是有统计数据支持的。而现在,我们已经可以说,中国经济正在走近他的人民。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劳动者地位,更是切切实实体现了党中央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中的“共享”要求。

二是提升了消费对GDP增长的促进作用,而这显然是在收入占GDP比重上升下实现的。根据对全球2013年36个主要经济体分析,中国居民消费占GDP比重仅高于沙特,几乎全球最低,仅占36%。正是因为消费占比长期低下,中国经济增长动力才长期是出口和投资当道。2015年好消息是,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促进作用达到66.4%,比上年提高15.4个百分点;然而,坏消息是,这是一种收缩性结构优化,没有必要过度解读。

三是造就了分配向劳动倾斜格局。根据我的了解,美国宏观分配大致是资本所得和劳动所得三七开,欧洲大致是四六开,日本约是对半开不到一点。中国经济自1983年以来,分配持续向资本倾斜,劳动所得占GDP比重最低降至34%,几乎为全球同类国家最低。

2011年以来收入增长持续快于GDP增长,实际是从原本的国民经济分配有利于资本,开始转变为有利于劳动。这一方面是对此前劳动收入占比长期走低的矫正,另一方面也是劳动收入在国民经济分配中开始回归正常。

发达国家经验表明,收入增长快于GDP增长,仍能促进经济较快增长。那种担心收入增长快于GDP增长,将影响经济增长的认识,是没有必要的。日本经济1961年至1975年,雇员所得占GDP比重从39.5%上升至55.2%,第三产业比重加快上升,GDP年均增速仍达7.9%。美国经济也有类似经验。

这里的机制是,居民收入增长加快,在增加企业成本的同时,增强对于企业的激励和约束,优化企业行为,从供应端优化改善整个国民经济;与此同时,居民收入增长加快提升劳动者地位,增强社会发展对于经济增长的支撑力,增强全社会购买能力,从需求端促进和拉动经济增长。

当前非常有必要进行市场经济分配观的启蒙教育。长期计划经济盛行的,“先生产、后生活,生产长一寸、生活长一分”仍有相当市场。尤其是当前各地编制“十三五”规划,无视收入增长已经快于经济增长的实际,基本都把收入增长定为与GDP增长同步。这些都表明,长期存在着的重资本所得、轻劳动所得问题至今仍少有改变。

市场经济中的资本、劳动和技术要素的分配关系,并不受宏观当局决定,主要由要素稀缺性决定。劳动稀缺性上升,工资增长就会加快;资本稀缺性下降,企业利润增速就会放慢。背后的奥秘,正是市场对于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当前必须坚持收入增长快于GDP增长的发展导向。这一方面是中国经济未来10余年的客观趋势,只要GDP增长在当前状况下继续保持7%左右,居民收入增长将完全有可能持续快于GDP增长,从而提高消费地位,加快形成消费主导格局。

另一方面,应清醒认识到当前收入增长快于GDP增长的脆弱性。如果GDP增长在当前状况下回落至6%左右或以下,收入增长就有可能相当于或慢于GDP增长。在这一状况下,无论是何种因果关系,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均将弱化,从而令经济增长雪上加霜。

猜你喜欢
稀缺性居民收入促进作用
环境监测对环境工程建设的促进作用研究
中国整体与区域居民收入周期的协同效应分析
新疆城镇化与农村居民收入实证分析
小议良好师生关系对数学教学的促进作用
居民收入快速增长——“数说陕西70年”之居民收入
2018年一季度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
工程财务管理中会计审计的促进作用探讨
第三方支付平台对我国金融业的促进作用
稀缺性下的环境资源化分析
稀缺性下的环境资源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