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韧带钙化
——生理性钙化

2016-09-19 02:11单云鹏朝阳市中心医院放射线科辽宁朝阳1220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23期
关键词:主动脉弓条形年龄组

叶 明 单云鹏(朝阳市中心医院放射线科,辽宁 朝阳 122000)

动脉韧带钙化
——生理性钙化

叶 明 单云鹏
(朝阳市中心医院放射线科,辽宁 朝阳 122000)

目的 分析动脉韧带钙化(CLA)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正确认识的意义。方法 对1000例动脉韧带钙化患者的多层螺旋CT图像进行分析,按年龄分组,40岁以下每10岁为一组,分为4组,50~59岁为一组。比较各年龄组CLA的发生率及主动脉钙化情况。结果动脉韧带钙化总发生率为12.90%,各年龄组CLA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仅30~39岁和50~59岁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动脉韧带钙化属于生理性钙化,无病理学意义,需正确区分动脉韧带钙化与主动脉钙化。

动脉韧带钙化;体层摄影术;分析

动脉韧带钙化是胸部CT扫描及胸部平片常见的征象,以往报道较少,部分医师对该征象认识不足,误诊现象时有发生,给临床医师及患者家属带来不必要的负担。本文回顾性分析1000例动脉韧带钙化的CT图像特点,旨在探讨动脉韧带钙化的临床意义,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6月因各种原因行胸部CT扫描的图像1000例,其中男644例,女356例,年龄1 d~59岁,平均25.16岁。按年龄分四组分别为0~9岁、10~19岁、20~29岁、30~39岁、50~59岁,每组200例。

1.2方法:<18岁扫描野用铅围裙遮盖盆腔区域;不配合者采用10%水合氯醛0.5 mL/kg肛门注入待安静后扫描。采用西门子公司的128层螺旋CT扫描仪,扫描范围肺尖至肋膈角最低点。球管电压120 kV,电流40~336 mA。0~9岁扫描层厚5 mm,层间距5 mm,其他患者层厚为10 mm,层间距10 mm。

1.3图像评价:图像及结果由2名主治以上放射科医师分析。观察动脉韧带的存在、位置、CT值等。动脉韧带钙化的判定采用标准同相关报道[1]:位于动脉导管走行区的钙化;CT值>80 HU,且肉眼能清晰辨识的钙化灶纳入阳性。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2.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 果

2.1各年龄组CLA发生情况:患者中CLA共129例,发生率为12.90%,其中男79例,女50例,见表1。50~59岁主动脉钙化73例(36.50%)共111处,合并动脉韧带的为12例(16.44%)。主动脉钙化位置由多至少依次为主动脉弓与降主动脉交界区降主动脉壁、主动脉弓前上缘邻近左侧锁骨下动脉起始处、胸主动脉、主动脉弓、升主动脉,分别为50例、31例、21例、8例、1例。40岁以下主动脉钙化1例,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并预激综合征患者。动脉韧带钙化形态及CT值:钙化形态主要分6种(长短径比>2∶1且粗细较均匀定义为条形钙化,<2∶1定义为结节钙化,形态不规则者为不规则钙化,走行弯曲为弧形钙化),分别为分段钙化10例、弧形钙化(图1)4例、结节样钙化(图2)54例、条形钙化(图3)56例、不规则钙化3例、“斜T”形钙化2例。

表1 各年龄组CLA发生情况

CT值80~572 HU,5个年龄段由小到大最大CT值分别为284 HU、222 HU、295 HU、218 HU、572 HU。分别为粗条形、结节形、结节形、粗条形、条形钙化。50~59岁年龄组钙化CT值明显增高。

2.2临床分析:所有动脉韧带钙化患者均无动脉导管未闭病史。40岁以下年龄组及所有年龄组CLA发生率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χ2=2.16,P>0.05),两两比较仅30~39岁和50~59岁CLA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χ2=5.851,P<0.05)。50~59岁组人群主动脉钙化与CLA的发生构成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588,P<0.05),即主动脉钙化合并CLA的发生率较高。

3 讨 论

3.1动脉韧带的形成及CT特点:动脉韧带为肺动脉干分叉处稍左侧至主动脉弓下缘的纤维性结缔组织索,是胚胎时期动脉导管闭锁的遗迹。本组动脉韧带钙化均位于动脉韧带走行区,即主动脉弓左下缘至肺动脉干分叉稍左侧。动脉韧带钙化的形态包括条形、结节状、分段状、弧形、不规则形及斜“T”形,其形态可能与动脉导管形态相关[2]。各年龄组钙化形态基本一致,仅在50~59岁出现斜“T”形钙化,未发现特殊临床意义。

3.2动脉韧带钙化与动脉粥样硬化:动脉韧带钙化因其位置特殊一般诊断不难,但也因为其位置常常被误诊为主动脉弓钙化。动脉粥样硬化多见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49岁以后进展较快,在一项青壮年甚至儿童的尸检中发现动脉有早期粥样硬化病变。本组40岁以下年龄组仅有1例主动脉出现钙化,50~59岁年龄段有73例为主动脉钙化,出现率为36.50%,较40岁以下组明显增高。40岁以下组动脉韧带钙化发生率呈降低趋势,有3个年龄组无主动脉钙化出现,仅一个年龄组出现1例主动脉钙化,故认为在40岁以下动脉韧带钙化与主动脉粥样硬化无相关性,故认为40岁以下动脉韧带钙化为生理性钙化。

总之,动脉韧带钙化作为常见的胸部CT征象,与年龄增长没有相关性,因此对于年轻组的动脉韧带钙化可定义为生理性钙化。

图1 患者男性,1岁,动脉导管弧形钙化

图2 患者男性,14岁,右位主动脉弓,可见条形未钙化的动脉导管及动脉导管结节样钙化

图3 患者男性,1岁,动脉导管条形钙化,钙化走行呈反向垂直于主动脉弓

[1] 柯斌,亢卫华,潘泽群,等.超声心动图胸骨上窝切面在动脉导管未闭分型诊断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3,34(5):706-707.

[2] 张大伟,杨伟超,蓝文富.小儿动脉韧带钙化多排螺旋CT检查的征象[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20):3270-3272.

Ligamentum Arteriosum Calcification——Physiology Calcification

YE Ming, SHAN Yun-peng
(Department of Radiology, the Central Hospital of Chaoyang, Chaoyang 122000, China)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multi-slice spiral CT findings of calcification of the arterial ligament calcification (CLA) and think its meaning correctly. Method Multi-slice spiral CT findings of 1000 patients with CLA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These subjects were divided into five groups,under the age of 40 each for a group of 10 years were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a group of 50-59 years. To compare the incidence of CLA among all age groups and aortic calcification. Result Arterial ligament calcification total rate was 12.90%, the incidence of CLA had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among all age groups, and only 30 to 39 years old and 50 to 59 years ha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CLA is physiological calcification; it has no sense of pathology. Distinguishing between CLA and aortic calcification is very important.

CLA; Tomography; Analysis

R445;R686.5

B

1671-8194(2016)23-0006-02

猜你喜欢
主动脉弓条形年龄组
各式各样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条形铁皮自动折边机构设计
各式各样的条形统计图
对广东省成年男子BMI指数的分析
2005年与2010年河北省经济较好与经济一般城市成年女子健身程度的比较与分析
小鼠改良微创主动脉弓缩窄模型与经典模型的比较
某沿海电厂全封闭条形煤场和圆形煤场的技术和经济性比较
胎儿主动脉弓异常的超声诊断和畸形特征分析
胎儿主动脉弓异常的超声诊断和畸形特征分析
1218例脑血管病患者主动脉弓血管形态改变及其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