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理想、财产

2016-09-22 11:43
南方周末 2016-09-22
关键词:汉学维基百科学术

顾彬

游说

我很少上网络。网络缺少知识,特别是缺少一种绝对新的知识。维基百科(Wikipedia)是我的悲剧。当然,我有时也上这个网站,不过查维基百科经常让我非常失望。维基百科上的项目和资料好像是学生编辑的。我不反对学生搞公开的学术,我也跟他们合作。如果要发表我和学生一起研究的成果,都会署上他们的名字。如果有稿费我跟他们分:各百分之五十。这样才公平。学生满意吗?学生非常满意。我呢?我感觉不到什么剥削人的内疚,就好了。

听说有些老师利用他们学生的劳动,让学生为自己搞研究工作,然后只用他们自己的名字发表,也不给学生钱。这个不要多说,因为这不是我的事情。我想谈别的。

1960到1970年代,西德受中国影响非常深。到目前为止,还有不少政治家们觉得1989年以后的新德国不需要精英(elite),要求从社会底层、从老百姓的角度多看社会的问题就够了。毛泽东不是说过,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吗?目前有不少德国社会民主党(SPD)员还在信奉这些。

在此影响之下,当时的西德轻视老师、重视学生。学生好像什么都是对的,老师们好像什么都是错的。

那么我呢?当时我在柏林自由大学教书。学生与老师年龄差不多一样大,我们共同的知识也没有很大的区别,我们经常合作。我们的合作都是丰富的、愉快的。我向他们学得很多,也有时做他们的好朋友。

今天呢?时代不一样。到了1990年代末人类入了网络时代。谁都可以在网络上发表什么。现在在笔名之下什么糟糕的文章都有,这也是维基百科的问题。它大部分的项目水平低,不可靠,很少有内容。多可笑!无论如何,德国最重要的、历史最悠久的工具书、词典和丛书,都因为维基百科而消失了。那么,我需要的新知识现在从哪里来呢?从学者来,中国的、德国的学者。上网络不如跟他们见面谈谈。

一般来说汉学杂志好贵。我从柏林自由大学到了波恩大学后有了一个美梦:我想出版甚至学生也能买得到的杂志。1989年我开始编辑《袖珍汉学》(Minima Sinica) 与《东方方向》 (Orientierungen),每年春天、秋天各发行一份,内容是中国思想史 (Minima Sinica)和亚洲当代文化(Orientierungen)。因为我也用自己的钱出版,因此卖得很便宜。学生都买得起。他们买了吗?他们不光买了、看了,也给杂志写文章。我们的合作是最理想的,部分学生现在是教授了。

不过,“维基百科时代”慢慢开始,我的两个杂志就卖得越来越不好。它们已经有25年的历史,内容是完全新的。这里发表的不少文章,其他杂志和书籍里不会有。原来的出版社去年把杂志卖给别的出版社出版后,把25年来留下来的册子作废纸。

我波恩大学的办公室,为了满足学生的知识需要,25年来从出版社买每一期杂志200本送或卖给同行与同学。最近来波恩大学找我的人很难看到我。我的书桌在一大堆卖不出去的杂志后面。这些杂志价值5000欧元。维基百科胜利了,我失败了。学术因为可以休息而高兴吗?

猜你喜欢
汉学维基百科学术
女儿眼中的汉学泰斗饶宗颐
对“欧美汉学通史”的一种追求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评阎国栋教授《俄国汉学史》
俄罗斯汉学研究400年:与中华文明对话
维基百科禁《每日邮报》为信源
IBM的监视
董进霞 治的是学术 过的是生活
梳理学术渊源 审视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