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城北环境污染分析及治理

2016-10-12 03:52季家亮
地理教学 2016年17期
关键词:嘉兴市嘉兴研究性

季家亮

指导老师:邵 靳

(嘉兴市第四高级中学, 浙江 嘉兴 314051)

嘉兴城北环境污染分析及治理

季家亮

指导老师:邵 靳

(嘉兴市第四高级中学, 浙江 嘉兴 314051)

嘉兴城北这块当年引以为傲的工业大地如今正承受着工业繁荣带来的诸多弊端,深受环境问题困扰,拖累当地价值迅速提升。因此对嘉兴城北的环境治理刻不容缓且具有重要意义。从政府近三年的城北工作重心来看,已经可以感受到政府治理环境污染的决心,狠抓企业三废排放问题,改善生产工艺,整治源头污染,将“生态立区”作为一个长期的战略部署正在一步步落地实施中。建议通过污染特征因子自动监测站尽可能地根据城北企业的生产特征选择相关污染因子进行监测,如此,虽不能完全通过监测数据来揪出污染企业,却可以为污染整治提供依据。

嘉兴城北;环境污染;治理分析

一、研究背景

嘉兴城北(见图1)地处北亚热带南缘,属东亚季风区,冬夏季风交替,四季分明,气温适中,雨水丰沛,日照充足,具有春湿、夏热、秋燥、冬冷的特点。因此水稻种植业十分发达,为城北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且处于江、海、湖、河交会之位,扼太湖南走廊之咽喉,与上海、杭州、宁波、绍兴、苏州等城市相距均不到百公里。气候适宜,交通条件优良,人才丰富,国家政策支持。如今嘉兴城北汽车北站一带车水马龙、商店环绕,让这块虽不是市中心的地块依然充满着市场活力,加之这些年离市区最近的乡镇——油车港镇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北地块价值开始显现。工业带动了嘉兴城北的经济,但也造成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因此环境这一因素又阻碍了嘉兴城北的发展。

图1 嘉兴城北地图

二、存在问题及表现

1.大气污染

嘉兴市区环境空气质量未能达到二类区标准(见图2),超标指标有细颗粒物(PM2.5)、臭氧(O3)、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二氧化氮(NO2),日均值超标率分别为28.5%、14.5%、13.8%、8.8%,其中细颗粒物(PM2.5)的年均浓度为0.068毫克/立方米,超二级标准0.9倍。[1]

嘉兴城北工业区所造成的空气污染对农村环境与城市环境均有影响。汽车北站位于嘉兴城北,可以说是嘉兴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客流量极大。城北的空气污染严重影响嘉兴人民的健康,且与农村交接,因此对农业生产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图2 2014年嘉兴市大气环境优良率

2.水污染

全市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的主要超标项目有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石油类、总磷和化学需氧量。67个断面中(见图3),Ⅲ类、Ⅳ类、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分别为1个、20个、30个和16个,各占1.5%、29.8%、44.8%和23.9%。与2012年相比,Ⅳ类上升了4.5个百分点,Ⅴ类上升了20.9个百分点,劣Ⅴ类下降了25.4个百分点。虽然劣Ⅴ类水比重有所下降,但水环境依旧不容乐观。

图3 2014年嘉兴67个市控以上监测断面水质情况

嘉兴位于长江下游地区,水资源丰富,但能够直接饮用的水却很少。基本上为Ⅴ类和劣Ⅴ类水,对嘉兴市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很大危害。并且水污染会造成水生态环境的正反馈调节,使原本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水体污染更加严重。

3.固体废弃物污染

2013年全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489.07万吨(见表1),危险废物产生量8.01万吨;市区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21.17万吨(包括五县两区的量是73.12万吨),全部进行焚烧处理。可见固体废弃物的产生量极多。[2]

固体废弃物污染不仅会造成土地污染,还会对空气、水体构成污染。固体废弃物的堆积占用大量的土地并且会逐渐被土壤吸附形成土壤污染,再随着地下水污染水体,造成嘉兴市的耕地破坏和水源污染。如果对其进行焚烧处理,如此大量的垃圾焚烧则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污染空气,对嘉兴市民造成不良影响。

表1 2007至2012年全市工业三废排放情况

三、环境污染原因分析

1.工业因素

嘉兴城北工业发展的起点低,基础工业整体水平提高较慢,技术改造难度大,污染处理欠账多。工业技术和装备很多都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水平,资源能源消耗大。由于工业的整体改造受到资金的限制,迟迟不能进行整体的改造和污染的治理,相当一批技术装备落后的工业企业长期在生产中排放大量的污染物,造成严重污染。排污收费标准太低,使得污染企业宁可交排污费,也不愿意花钱治理。

从既往的统计资料来看,针对2~12岁的儿童这个群体,不同的研究者得出的发病率在2.6%~49. 4%。就是这些初为人父母的家长们,如果仔细回忆自己小时候,也可能经历过这种疼痛,只不过当时未必引起太大重视而已。

2.文化因素

环境意识薄弱,对可持续发展战略认识不足。大气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可贵资源,大气环境资源的破坏是一种不可逆的过程,恢复良好的大气环境质量要比采取措施从根本上防止大气污染付出更多的经济代价,但这种观念长期以来并没有被一些部门充分地理解和认识,他们只考虑近期的、局部的经济发展需要,在制定一些综合的经济政策、产业政策以及城市建设发展规划中缺乏对保护大气环境的考虑,往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了盲目扩大生产规模、乱铺摊子、重复建设、技术装备水平低、能源资源浪费大、乡镇企业无序发展、劣质煤炭流通失控等状况。

3.监察因素

执法不严,监督管理力度不够。尽管大气污染防治法规标准建设取得很大进展,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第一,一些部门干预环保部门执法,批准建设短期经济效益好但能源资源消耗量大、对大气污染严重的工业项目;不执行国家“先评价,后建设”的规定,出现了一些新的不合理布局和污染超标的建设项目;对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的投资经常留有缺口或将资金挪作他用。第二,由于监测机构受到经费的限制,不能普遍开展对污染源的经常性监督监测,从而削弱了环保部门对污染源的日常监督管理,环保设施操作管理比较差,实际运行率低,许多项目尽管开工验收时可达标,但实际运行中却超标排放。

4.其他因素

缺乏实用的治理技术,在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和设备的研制、开发、推广和使用方面, 虽然做了不少工作,但与大气污染控制的需求差距还较大,资金、人力的投入以及实用技术商品化的程度远不如发达国家。比较薄弱的领域是洁净煤技术;冶金、化工、建材等行业的工业窑炉和生产设施排放污染的治理技术;机动车机内净化技术等。实用技术的缺乏直接影响了大气污染治理的进程和效果。还有机动车污染防治起步晚,排气监督管理机制还未真正建立,各监督执法部门职责不清、监督不力,尤其对汽车制造、销售、使用、报废全过程污染监督管理还很薄弱,机动车排气污染监督监测还未纳入国家大气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的常规监测体系中,从而缺乏对机动车排气污染的有效监督。嘉兴水网密度为全国之最,其中市区水面积率约为7.77 %。水是嘉兴环境系统中最关键的要素,嘉兴的水来自境外的杭州、苏州等地,排入上海、杭州湾等地,是个开放的系统,上游地区的污染状况直接影响本地的水质状况,而本地的污染程度又影响下游的环境状况,加之本地水体流向不定,为境外水、本地水反复交流提供了可能,因此,嘉兴水环境水平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区域水环境的状况。这些都是造成嘉兴环境污染的原因。

四、治理措施

1.加快整治提升四大重污染行业

“五水共治”,治污水是大拇指,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是其他四指。加快推进制革、印染、造纸和化工四大重污染高耗能行业整治提升。利用科技提高资源利用率,如对污水进行处理后循环利用,提高固体废弃物的利用率,减少排放。

2.黄标车继续淘汰限行

国务院要求,到2015年基本淘汰长三角等区域内的黄标车,去年11月新颁布的《浙江省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对黄标车的淘汰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大,根据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嘉兴市今年也将继续深化机动车尾气污染整治工作,加强车辆环保标志管理,加大黄标车淘汰力度。

3.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强化和推动城市经营的先进理念,科学规划,严格管理,将整个嘉兴城北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调整产业结构,对污染严重的企业坚决实行关、停、并、转,大力提倡清洁生产,提高生态农业、绿色工厂在农业和工业产业中的比例。

4.作为诉讼主体开展环境公益诉讼

嘉兴市政府要以严格标准颁布法律并严格执行,认定排污行为为违法,并依法追究违法者的法律责任。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当发现环境违法问题,通过嘉兴民间的环保组织嘉兴市环保联会向环保部门、政府相关部门反映,与企业交涉,督促企业整治。

[1] 嘉兴市环保局.2014年嘉兴市环境状况公报[M].嘉兴∶嘉兴市统计局,2014.

[2] 嘉兴市统计局.2014年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附 教师指导研究性学习的反思

选题

此课题的题目是我校季家亮同学自己提出的问题。在学习《环境保护》模块时,笔者就地取材。嘉兴自然地理环境优越,是有名的宜居城市。但是层出不穷的环境污染(雾霾、黄浦江死猪肉事件……)已经使得这个宜居城市名不副实,引人思考。正是基于这样的一个契机,才有了本文的选题。

指导过程

在研究的过程中,笔者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为苏格拉底所描绘的“产婆”,注重启发引导。关于研究性学习的内容,笔者鼓励学生多从学习、生活中来,毕竟地理学科的特点使得它成为了一门实用性极强的学科。笔者倡导学生像地理学者那样去思考,提出以下问题:它在哪里?它是什么样子的?它为什么在那里?它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它产生了什么作用?怎样使它有利于人类和自然环境?由此也就得出了论文的基本框架。

本研究在叙述嘉兴城北环境污染问题时,需要用到不少的统计数据辅以说明。笔者建议学生登录嘉兴市数字图书馆进行查询,各类统计年鉴和公报应有尽有。在分析嘉兴的环境污染问题时,也要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出发,既要分而析之,也要综合地去看待问题。关于嘉兴城北环境污染问题带来的危害以及治理,教师则启发学生运用相关的人地关系理论去提出针对性的措施。

学习效果

本次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使学生切实过了一把论文写作的瘾,事后,学生也向笔者反映,论文写作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自己的论文并不是言之无物。同时笔者也发现,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搜集地理信息,运用相关的地理软件的能力得到提高。无形中,增强了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法制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这也是每个地理教师乐于看到的。

经验总结与启示

在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指导过程中,笔者有几点深刻的感悟和体会。第一,认准师生各自的角色和位置。教师是研究性学习的指引者和支持者,学生才是整个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者,在和学生的交流讨论时,营造民主轻松的氛围,和学生平等愉快地对话。有的时候做一个有耐心的聆听者更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第二,研究性学习要有计划、条理。关于选题,笔者是建议学生将生成性的问题深度挖掘,毕竟大多数的时候灵感是转瞬即逝的。有了题目制定一份细致的研究计划有利于保证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第三,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在最初指导研究性学习的时候,笔者发现学生存在严重的思维定势,思维定势的存在会制约问题的思考。所以笔者在给学生指导研究性学习的同时,会讲述一些创新思维的小例子,如心理学家分析司马光砸缸时,司马光的考虑与其他人是不一样的,大多数人在救人时往往考虑的是让人脱离水,而司马光想的则是怎么让水离开人,这才有了砸缸之举。因此笔者建议学生在看待问题时,力争做到“辩证”二字。

猜你喜欢
嘉兴市嘉兴研究性
《初心》
嘉兴市第一医院
嘉兴市第一医院
嘉兴市第一医院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浙江嘉兴卷
直角三角形的一个新性质及应用
嘉兴市:多措并举推进环境治理上台阶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