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约奥运、寨卡和安全套

2016-10-27 18:10张田勘
中国新闻周刊 2016年30期
关键词:寨卡染上安全套

张田勘

里约奥运会已经开幕,但当地的寨卡疫情曾一度让人怀疑奥运会是否能如期举行。对此,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陈冯富珍表示,巴西寨卡疫情总体可控,个人感染的几率已经很低,她本人也在奥运期间前往里约。

为保证里约奥运的成功举行,巴西方面也做足了功课,除了加强安保措施、驱蚊灭蚊外,还对个人防护提供了便捷的方式和工具。其最大的举措是,免费提供45万只安全套。听到这个消息,世界媒体马上把里约奥运定性为史上“最色情”的奥运会。

看看一组有趣的历史数据:1988年汉城(现称首尔)奥运会时主办方首次试探性地提供了8500个避孕套,到了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安全套数量增加到了5万个。接下来的奥运会一届比一届“生猛”。2004年雅典奥运会提供的免费安全套飙升到12万个。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也提供了10万个安全套,这对于一个极为传统保守的社会已经是石破惊天的举动了。到了2012年,英国发放了史上最多的15万个避孕套。

不过,此次里约奥运会供应的45万个安全套让过去的举措小巫见大巫。参加本次奥运会的运动员数量为10500人,如果平分的话,每个人在奥运期间可以获得约42个安全套,在17天的奥运会里足以满足每人每天2~3次的用量。

有人说,运动员是来参加比赛的,不是来“啪啪啪”的,但是,你听听英国乒乓球选手马修·赛德的说法:他在巴塞罗那奥运会所经历的性事,比此前21年加起来还要多,“所以每次有人问我说奥运村是不是就等于胜地,我总会告诉他,太对了。”

当然,主办方和WHO的良苦用心是值得点赞的。因为,这能让本届奥运会显得更有“色彩”的同时,也变得更安全。发放这么多安全套,其实也是为了预防寨卡、艾滋病和其他疾病。

寨卡已经吓退了一些世界著名运动员,原因是他们担心染上疾病,尤其是那些有“造人计划”者,担心产下小头儿。为了让参赛运动员安心,里约奥运组委会才免费发放了如此多的安全套,以避免不安全的性行为传播寨卡和其他疾病。

除了蚊虫叮咬可以直接传播寨卡病毒,人与人的亲密接触(主要是性接触)是更为重要的传播途径,因为人-人途径与蚊-人途径不同,人-人接触传播的特点之一是,潜伏期较长,尤其是当寨卡病毒隐藏在生殖细胞时。

以前的研究发现,寨卡病毒在男性精子中的最长存活期为62天,并且在男性染上寨卡病毒回国后可通过性行为把病毒传播给配偶或性伴侣,这在11个国家都出现过,包括美国和法国。但是,近日发表在《柳叶刀》杂志上的一篇文章表明,男性在感染寨卡病毒93天后,其精子内仍残留有病毒。这也意味着,如果男运动员在巴西奥运期间不知不觉染上寨卡,回国后的3个多月时间都是潜在的病原体和传播者。如此,该理解举办方提供安全套的良苦用心了吧!

另一方面,就像艾滋病病毒(HIV)不仅可以男传女,也可以女传男一样,寨卡病毒也被发现有这样的能耐。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CDC)近日发布的报告称,纽约一名女性从寨卡病毒活跃地区回来,与一名男性啪啪啪,双方都没有用安全套,结果导致病毒传播。第二天该女性出现了发烧、疲劳、皮疹和身体疼痛症状,健康部门检查后确定为寨卡病毒感染。7天后,她的男性伴侣也出现了类似的症状,也被确诊为寨卡病毒感染。虽然美国CDC目前还不清楚该女性的寨卡病毒是否通过阴道或者其他体液传播给男方,但之前的研究显示,在猴子和人当中,寨卡病毒的确会存在于阴道液体中。

里约奥组委更细心周到的是,在所提供的安全套中还包括10万个女用安全套。所以,如果对这届奥运会的种种不周和不安全有抱怨的话,不要忘记,在防御疾病上,里约奥运做得足够“出色”。

猜你喜欢
寨卡染上安全套
小小世界
应对“寨卡”疫情的几点体会
“寨卡”病毒离我们有多远
怎样戴安全套才能防艾滋
安全使用“安全套”
揭穿男人的7个性谎言
我爱你
我爱你
预防艾滋病三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