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为引领的校本德育研究

2016-11-09 12:15朱红华赖汉佳洪雪梅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16年5期
关键词:文明礼仪礼仪校本

邓 婵 朱红华 赖汉佳 洪雪梅

(珠海市卫生学校,广东 珠海 519020)

以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为引领的校本德育研究

邓婵朱红华赖汉佳洪雪梅

(珠海市卫生学校,广东 珠海 519020)

本文对珠海市卫生学校2010级学生实施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两年后的文明礼仪素养现状进行分析,掌握养成教育的实践效果和存在问题,寻求解决对策。

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实践分析

自2010年9月至2012年6月,珠海市卫生学校(以下简称“学校”)开始开展“构建以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为引领的校本德育体系研究”已有两年。在研究过程中,学校根据学生在校期间不学生习阶段的养成教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体系的具体要求和整体规划,以各种校内外活动为载体,分别在一年级和二年级对学生进行了普通礼仪和职业礼仪的养成教育实践。为了解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实践效果,课题组通过问卷对养成教育实践两年后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以期调整或改进研究方案,使养成教育更具实效。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学校2010在校学生和实习单位带教教师为调查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阅读和查阅与本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确定研究任务。

1.2.2实践研究法以文明礼仪养成校本德育体系为主要依据,综合运用多种礼仪教育途径和方法,搭建丰富多彩的礼仪教育平台,对学生实施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实践。

1.2.3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校2010级学生实施养成教育两年后的礼仪现状。其中,学生问卷调查包括学生对自身礼仪素养的评价、学生对教师礼仪行为的评价、学生个人礼仪表现、学生社交礼仪表现等内容。共发放问卷1 248份,回收问卷1 248份,有效问卷1 248份,问卷回收率100%,有效率100%。实习单位问卷调查包括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仪容仪表、行为举止、尊敬师长、与医护人员交往、与患者交往、开会礼仪和遵守劳动纪律等内容,共发放问卷1 248份,回收问卷1 248份,有效问卷1 248份,问卷回收率100%,有效率100%。

1.2.4数理分析法所有资料的录取和处理包括频数分布、χ2检验等均用SPSS 13.0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在计算机上完成。

2 结果与分析

2.1学生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1)学生对自身礼仪素养评价。

表1、表2、表3的统计结果反映了养成教育实施两年后2010级学生对自身礼仪素养评价的变化情况。从比较中可以看出,在实施养成教育后,学校绝大部分学生均认为入读学校后自己的文明礼仪素养有进步,是一个“讲文明、懂礼仪”的学生。他们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文明礼仪课程学习和养成教育活动。这表明学校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达到了提升学生文明礼仪素养和综合素质的预期目的,以文明礼仪为养成教育为引领的校本德育模式是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强且学生乐于和易于接受的有效德育模式。

表1 2010级学生养成教育前后对自身礼仪素养评价的比较(%)

表2 10级学生养成教育前后对礼仪知识的掌握程度(%)

表3 2010级学生养成教育前后平时是否主动培养文明礼仪习惯的比较(%)

(2)学生对教师礼仪行为的评价。

表4 2010级学生养成教育前后对教师不同场合的表率作用评价的比较(%)

表5 2010级学生养成教育前后对教师在教育言传身教评价的比较(%)

从表4、表5可以看出,学校实施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两年来,教师对学生“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的榜样示范作用显著性提升,已受到学校绝大部分学生的认可,特别是在升旗仪式上表率作用进步很大,课堂教学中有很好表率作用的教师也不断增多。这表明,在养成教育实践中,学校教师“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意识明显增强并且能够在校园生活的诸多方面从自我做起,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礼仪修养,积极参与养成教育实践。但在课堂教学中认为教师的没有起到表率作用的学生比例养成教育后反而比养成教育前上升3个百分点。究其原因,可能与学校每学期的教学安排中有部分教学人员是企业或行业聘请的客座教师有关。这些教师课程德育意识不够,课堂教学中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可能没有很好地用自己的仪容仪表、言行举止、人格魅力等对学生渗透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

(3)学生个人礼仪表现。

表6反映了学校实施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前后学生对中职生仪容仪表和言谈举止的观点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在实施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后,学校学生对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与中职学生身份不相称或不文明的仪容仪表、行为举止如奇装异服、吸烟、言语粗俗、不讲卫生、公众场合亲密行为等等,持反对态度的比例显著增加;在校园中,所有学生均是发型、着装规范,举止文明,像过去那种染发、烫发、奇装异服的现象不再存在。这表明,经过两年的养成教育后,学生的礼仪认识能力有明显进步,自我认识意识和明辨真善美的能力明显增强。

表6 2010级学生养成教育前后对仪容仪表、言谈举止态度的比较 (%)

(4)学生社交礼仪表现。

升旗礼仪

表7 2010级学生养成教育前后升旗礼仪的比较(%)

从表7数据可知,实施养成教育后,学校学生在升旗仪式上每次都能认真做到肃立、行注目礼、保持安静的学生比例显著性上升,偶尔做好升旗礼仪的学生比例显著下降。这表明学校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改变了过去那种不庄重的局面,突显了学校养成教育的效果。究其原因,与每周一实施的国旗下演讲和教师在升旗仪式上的榜样作用有关。

尊师礼仪

表8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校学生在养成教育前后在尊师敬长礼仪方面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在校园内外主动向教师问候的学生比例显著上升。这与我们在校园内的亲身感受一致。目前,无论在校园的哪个地方,无论是课堂上或课后,也无论是认识或不认识,师生相遇,学生总会向教师致以亲切的问候和甜美的微笑,教师同样也会以礼相迎。这种局面已经成为学校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表8 2010级学生养成教育前后校内或校外遇见教师是否主动问好的比较(%)

课堂礼仪

表9、表10是学校学生实施养成教育前后课堂礼仪的变化情况。从表9统计结果可知,养成教育后,学校学生对旷课、迟到的看法有明显的改变。绝大部分学生认为旷课、迟到是对教师的的不尊重。这是学生礼仪认知进步,继而会导致学生礼仪行为变化。目前,学校学生的旷课、迟到现象明显减少。表10结果表明,学校学生在养成教育后课前做好学习准备、提前进入上课状态和上下课时向教师立正行礼的学生比例增加。这与学校教学督导组在日常教学巡查和随机课堂听课中所见情况一致。但应注意的是,在“课前准备学习用品,安静等待”调查指标中,从来不做该项准备的学生比例略有上升趋势。课题组应分析原因并找到解决办法。

表9 2010级学生养成教育前后对上课旷课、迟到看法的比较(%)

表10 2010级学生养成教育前后学生课堂礼仪状况比较(%)

学生礼仪

从表11、表12、表13可以看出,实施养成后,学校学生在学生之间交往时的礼仪认知和行为有明显进步,表明学校学生已经认识到学生之间交往中“相互尊重”的重要意义。他们能够以礼相待,以理智、谦让、宽容的态度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而不再像过去那样冲动好斗意气用事我行我素。因此,校园内的学生之间的矛盾减少,特别是打架斗殴现象显著下降,校园呈现一派和谐景象。但学生在宿舍午休晚休时认为自己经常会影响其他学生休息的学生比例在养成教育后反而有上升现象。课题组应做进一步深入的调查,找出原因,探索对策。

表11 2010级学生养成教育前后对学生之间发生误会时态度的比较(%)

表12 2010级学生养成教育前后对请学生让路时态度的比较(%)

表13 2010级学生养成教育前后对宿舍午休晚休时是否影响学生休息的比较(%)

出行礼仪

实施养成教育后,在出行礼仪方面,学校学生以前存在的“上下楼梯时随意行走”现象明显减少,大部分学生能“靠右行驶,不抢道”,但学生在上下楼梯时大声说笑现象不降反升。这可能与学生经过两年的共学生习和生活,彼此之间感情深厚以及交流增多有关。在后续的德育工作中,课题组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该方面的养成教育。

食堂就餐礼仪

表16是养成教育前后学生食堂就餐礼仪变化状况。可以看出,学校学生在食堂就餐时“自觉排队”和“保持环境整洁卫生”的良好礼仪行为有一定程度的进步,但仍有极少数学生该方面需要继续努力。

表14 2010级学生养成教育前后上下楼梯时做法的比较(%)

表15 2010级学生养成教育前后到教师办公室办事时做法的比较(%)

表16 2010级学生养成教育前后食堂就餐礼仪状况的比较(%)

2.2实习单位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表17为实习单位对2010级学生实习过程中礼仪现状与学校往届实习生比较的评价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出,经过两年在校期间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与往届实习生相比,学校2010级大部分学生在临床实习中的文明礼仪行为表现均有很大进步,少数学生的表现与往届比较差不多,退步的学生数几乎为零。这表明学校学生的文明礼仪素质整体提高,以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为引领的校本德育取得了非常好的实践效果,达到了预期目标。

表17 实习单位对2010级学生养成教育后礼仪状况的评价(与往届实习生比较)(%)

表18是实习单位对学校开展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建议的调查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出,多数实习带教教师根据学校2010级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礼仪行为表现,认为学校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已经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但也有部分实习带教教师认为学校仍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工作,尤其应加强学生与医护人员交往礼仪和与患者交往礼仪的养成教育,以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能更快更好地适应临床实习生活,更好地位患者提供医疗服务。

表18 实习单位对学校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建议(%)

3 结论

3.1中职学生可塑性大,良好的教育能将他们培养成合格的职业劳动者

中职学生入学初综合素质比较低,但他们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尚未成型时期,具有极大的可塑性。中职阶段是中职学生学习专业技能和学会做人的关键时期,只要学校秉承育才先育人的教育理念,把德育工作放在全校工作的首要地位,探索适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德育模式,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我们就能全面提升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法纪素质、心理素质、职业素质和文明礼仪素质,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卫生职业劳动者。

3.2以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为引领的校本德育是中职学生乐于接受、易于接受的有效德育模式

每个中职学生都有积极向上的心态。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扎实的专业技能,同时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法纪素质、人文修养和人际沟通能力,树立他们在教师、学生和父母心目中的良好形象,从而得到大家的认可。以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为引领的校本德育能够提升学生的礼仪修养和其他综合素质,改变他们在教师、学生和父母心目中的形象,同时寓教于乐。因此是符合中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需要、为青少年朋友乐于接受、易于接受的行之有效的德育模式。同时,该模式也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符合时代和岗位对人才的素综合素质要求,符合家庭的愿望,是中职学校实施德育和素质教育的有效切入点。

3.3通过以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为引领的校本德育实践,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和综合素质整体提升

通过实施以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为引领的校本德育,学校学生的文明礼仪认知能力和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普通礼仪和职业礼仪行为习惯基本养成,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收到了教师满意、家长满意和用人单位满意的良好效果。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校园生活中尊敬师长、礼让学生、爱护公物、讲究卫生现象蔚然成风,染发、烫发、奇装异服、抽烟和上课迟到、旷课现象以及公共场合(如操场、图书馆阅览室、教室、寝室等)打闹、不文明举止明显减少,校园环境一派和谐景象;另一是,临床实习中学生能与实习带教教师、患者和睦相处友好沟通,能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良好的礼仪修养为患者开展医疗服务,受到实习单位和患者的充分肯定。

3.4通过以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为引领的校本德育实践学校教职员工的礼仪素质和榜样作用得到提升

在以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为引领的校本德育体系构建中,学校全体教职员工“教育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理念明显进步,全体教师能够注重文明礼仪知识的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自身礼仪修养,用自己的言谈举止和人格魅力来教育和引导学生,做学生的榜样。校园中教师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的现象比比皆是,全体师生“讲文明、行礼仪”的校园氛围蔚然成风。全校上下共同参与的育人格局已初见雏形。

3.5部分学生的礼仪认知和行为有待改进

在以文明礼仪为养成教育为引领的校本德育实践中,学校绝大部分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得到明显提升,但仍有部分学生对文明礼仪知识的学习和文明行为的养成缺乏积极主动性,有的甚至存在着错误的礼仪认知,校园学习、生活和临床实习中表现出不文明的行为,对自身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不良影响。如何提高对这些学生文明养成教育的效果是学校以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为引领的校本德育工作的难点之一。课题组应在课题研究工作所积累经验和所取得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深入的研究,让这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实践中来,不断提高他们的礼仪素养,让我们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惠及每一位学生。

广东省教育厅重点课题“中职学校礼行德育实践研究”(项目编号:GDZZDY13008)

猜你喜欢
文明礼仪礼仪校本
文明礼仪润童心 养成教育伴成长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提倡文明礼仪 弘扬社会公德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筷子礼仪
礼仪篇(下)
不懂礼节
文明礼仪的检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