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竹林

2016-11-18 01:22陈伯庚
上海房地 2016年10期
关键词:诗云竹叶竹林

文/陈伯庚

家乡的竹林

文/陈伯庚

人人都有乡恋,我的乡恋是家乡的竹林。我的家乡在江苏省武进县,是著名的江南鱼米之乡,家乡的美景让人永生难忘。最令人陶醉的是满村的竹林,把农舍都淹没在竹林之中,远远望去每个村庄都是一片竹海,正如诗人董元恺描述的那样:“十亩溪流,绿竹千芊,环绕孤村,看抽梢挺节,滴滴临水,和烟滴露,冉冉凌云。”(沁园春《青墩竹》)在我们村上,差不多每家每户都有一片竹林,多的有一亩多地竹林,少的也有几分地竹林。我们家是一个大家庭,在20世纪30年代时,大约有半亩多地竹林,竹林深处还有几棵大槐树,有两人合抱那么粗。竹子一般都是淡竹,长得粗壮,可与毛竹相仿。

竹林十分幽静,清晨群鸟争鸣,几十种鸟叫声合奏,构成一曲曲动听的交响乐,百听不厌。白天从竹杆到竹叶一大片绿色的海洋,在阳光照射下生机勃勃。晚间,在微风吹拂下,竹叶发出像歌声一样的嘶嘶声,美不胜收。自古文人爱咏竹,曲径通幽,令人心旷神怡;画家爱画竹,梅竹联姻,正气凛然,寓意深厚。

竹子虽然不会开花,但自有其天然特色,竹翠寒不凋。诗云:“梅花一时艳,竹叶千年色。”(南朝宋·鲍照《中兴歌》)古人常常以竹节比喻人的骨气,诗云:“常爱凌寒竹,坚贞可喻人。”(唐·李程《赋得竹箭有筠》)竹子不怕严寒风雪,终年挺拔翠绿。诗云:“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曾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宋·王安石《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又云:“萧然风雪意,可折不可辱。风霁竹已回,漪漪散青玉,故山今何有,秋雨荒篱菊。”(宋·苏轼《竹》)竹子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代表着尊严与坚忍不拔的崇高品质。诗云:“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燮《竹石》)诗人爱竹咏竹,其实一般人也喜爱竹,常喜欢到竹海、林海去旅游,平时也爱接近竹,我们小区的中央花园里就栽种了两大片竹林,就在健身器材旁。每天清晨早锻炼时,都要领略竹的风采,边锻炼边听着竹林中群鸟鸣叫的歌声,真是其乐无穷。

小时候,我们一群小孩子非常喜欢竹林,常爱到竹林去玩。如爬竹子锻炼身体,有时也进行爬竹杆比赛。竹林深处引鸟做窝,有人喜欢爬竹子掏鸟窝,煮鸟蛋吃。有时也用竹枝条编成头套戴在头上,用小竹杆当武器,相互交战玩。我还曾在竹林里抓到两只刚孵出来的小白头翁,用笼子养起来,整整养了半年,变成大鸟后飞走了,叹息了好一阵子。

竹林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许多农家的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都是以竹子为原材料的制成品。生产用品如屯粮食用的栈条,每年夏收的小麦、秋收的稻谷都要用栈条屯起来。养蚕用的竹匾也是用竹子编的。还有晒粮食的竹匾和栈条,搬粮食用的竹箩筐、竹簸箕、竹扁担、锄头、铁耙的竹柄,等等。还有日常生活用品如淘米箩、各种晒东西用的匾、竹篮子、竹席、竹床、竹塌、竹椅、竹橱、竹背篓、竹摇篮、竹簾子、竹筷子、晾衣杆等数不胜数。竹叶还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作用,是一种良好的中药材,竹子真是浑身都是宝啊。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代,无论生产生活,竹子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材料。如果你跑到农家,到处可见竹器具。可见竹子对于农家的重要性。

最可恨的是日本鬼子毁了家乡的竹林。在1937年日军全面侵华,我美丽的家乡成了沦陷区。日本鬼子到处砍树筑碉堡,砍竹子做围栏,冬天用树木、竹子生火取暖。日本鬼子到处伐树、伐竹子,老百姓见状,既无奈又不甘,不如自己伐了卖钱,由此,不多久全村的大树砍光了,竹林也全部消失了。原先的竹林地都变成了粮地、菜地,抗战胜利后再也没有恢复起来。

值得高兴的是,在近几年的新农村建设中,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全村种树种花草,也开始恢复了一些竹子,弟弟来信告诉我,他已在屋后栽种了一片竹子,过几年就会兴盛起来。家乡又美起来了,但遗憾的是再也恢复不到抗战前那样大片竹林了,也还是留下一片乡愁!

猜你喜欢
诗云竹叶竹林
Thinking on the Treatment of Lung Cancer by Regulating Lung-Intestinal Axis Microecology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卫竹叶老师辅导的日记画
寻访竹林隐士
On Edith Wharton’s Feminine Consciousness through the Images in The Age of Innocence
载在竹叶船上的童年
浣花笺上月下柳
——徐诗云素描
竹叶沟怀古
学包圆锥粽
竹林奇俊
楼顶竹林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