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汉藏混和班的教育教学可行性探讨

2016-12-10 08:31张春
西藏教育 2016年11期
关键词:汉藏结对子藏族

◆张春

高职院校汉藏混和班的教育教学可行性探讨

◆张春

针对汉藏混和班教学,对内地汉藏混和班的教育教学优势进行分析,提出内地汉藏混和班教学的方案,促使“汉藏一家,共融共生”。

汉藏文化融合;汉藏混和班;教育机制;可行性

2008年12月10日,《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大纲》颁布,“对于支持西藏职教事业的内地西藏中职班,要坚持以人为本,在教育方面做到方法灵活、有效教学;尊重引导、科学评价;能力提升,富有成效”。[1]我国从1985年起,国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在内地开设西藏班,培养西藏少数民族人才。伴随着西藏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与进步,内地西藏班的办学类型、层次、模式也出现新变化。由只招初中生转变为扩招高中生,由内地西藏单独成班转变为汉藏混合班。不同族群,不同文化之间的互相碰撞。不同性格,不同经历学生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促使人才培养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2]因此,汉藏混和班教育机制是新时代,新常态下的新产物。本文将以内地汉藏混和班的教育机制为例,对高职院校汉藏混和班的教育教学可行性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高职院校汉藏混和班教学的调查

表1 西藏学生文化适应度的比较

汉藏混合班就是把较优秀的藏生与汉生放在一个班集体共同生活,共同学习。这种模式在湖南岳阳市两所高职院校都有效仿,他们实践的效果如何?汉藏族学生差异有多大?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在岳阳市的两所高职院校的汉藏混合班,采用分层抽样,随机问卷,学生访谈的方法。对汉藏混合班四个班138名学生在入学之前,(平均年龄16岁,其中藏族学生62名,汉族学生76名),从学生的文化适应度、学习压力及学习情绪三个纬度上进行了问卷,访探,并对比评价,调查如下:

内地西藏中专班的学生,都是初中毕业,一般是16至18岁。以上调查表明,16至18岁的少年期和青春期阶段,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危机期,是自我认同与角色混乱的冲突期,也是他们文化认知、社会认知形成的关键期。由于内地西藏班的孩子普遍存在气候、日常生活的不适应,也存在孤独感、想家、紧张、忧郁焦虑、不安、偏执、自卑感、人际关系敏感等心理适应问题,致使大部分学生情绪低落,给文化适应带来困难。又由于内地西藏班学生长途跋涉来到内地学习,在不同文化背景与复杂心理特征等方面与内地学生存在着差异。尤其在文化语言交流、文化认知等方面存在障碍,往往表现出对学习的适应能力非常弱。导致学生对文化课程、技能课程学习主动性不强。学习创造力与学习独立性更加薄弱的现象。

表2 各种学习内容,西藏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比较

表3 西藏学生学习中,在情绪方面各因子的人数比例

表4 汉族学生文化适应度的比较

表5 汉族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比较

表6 汉族学生学习中,在情绪方面各因子的人数比例

以上调查表明,汉藏混合班的汉族学生,能够克服外界干扰,控制孤独感、想家、紧张、忧郁焦虑、不安、偏执、自卑感、人际关系敏感等心理适应问题。能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和竞技比赛。虽然文化认知等方面存在障碍与差异,但通过老师的适当引导,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学习更加主动、积极。学习独立性、创造性也逐步增强。

二、高职院校汉藏混和班的教育教学具体方案

俞正声主席指出,要用心用情地做好西藏内地学生教育培养工作,要做好教育帮扶工作,真正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教育少数民族学生,多组织开展结对子、走进汉族家庭、外出旅游等活动,引导少数民族学生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3]汉藏混和班是把部分较优秀的藏族学生分插到汉族班,突破藏族学生同班同住的学习与生活模式。与汉族学生居住,共同学习、生活,不同民族、不同性格、不同经历、不同特长,在同一个学校大家庭,取长补短,师生相长,建立藏汉交互、融合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多年的汉藏混合班教育教学工作经验,总结出汉藏混和班的教育教学方案,具体如下:

(一)“以人为本”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汉藏学生共同发展。

1.“结对子”

初来内地时,西藏学生普遍存在气候、日常生活的不适应,也存在孤独感、想家、紧张、焦虑不安、自信心差、自卑感等心理适应问题,致使情绪低落,给文化适应带来困难。因此,我们进行汉藏学生“岳阳也有我的家”活动,深入进行民族团结教育,让学校对西藏班学生的温情管理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开展与西藏学生结对子,学院领导与西藏学生结对子;党员教师与西藏学生结对子;汉族学生与藏族学生结对子。使学生感受“身边有亲人,岳阳有我家”的温暖。结对的汉族学生由藏族学生自选一位品德好、成绩好的同学。经班主任审核,并报领导小组同意,确定为结对子同学。结对子同学经常关心藏族学生,生活上带西藏学生上街购物,生病时关心陪护,共同帮助克服。学习上,进行“一帮一”。藏族学生因其学习基础和自信心、竞争心等因素与汉族学生相差大,文化语言交流与文化认知都有很大的障碍。因此一大部分学生成绩居班级末尾,少数同学不能接受封闭式管理和学习上的竞争。为此,除思想工作外,结对子的同学会每周帮藏族学生进行专门辅导,以解决课堂上听不懂的问题。藏族学生与汉族学生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结对子学院领导、党员教师也经常利用周末、中国传统节日带西藏班学生到外省各个景点游览。带西藏学生到家里体验家庭生活,每逢元旦、春节、中秋、国庆等节日,藏族学生在同学、领导、老师家过节。每逢大年初六包饺子、联欢,成为“岳阳也有我的家”活动的亮点。从“岳阳家长”单纯照顾西藏班学生的生活延伸到关心他们的思想、学业、身体等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各类丰富的活动加深了西藏学生与领导、老师、同学们的深厚感情,使藏族学生放下了心中孤独、想家、紧张、焦虑、自卑的心理包袱,促使学生更加安心学习、主动学习、积极学习。

2.“搭架子”

生活中藏族学生得到家庭般的温暖,而在汉藏混合班班级制度要严格职守,一视同仁。一年级由于藏族学生初次在内地学习,交流习惯,行为习惯还比较拘谨,放不开。在第一个学期班干部选择上,我们倾向于利用汉族学生带动藏族学生,促使他们能力快速增长的做法。由班主任针对性地给每位班干部配备一个优秀的藏族学生作为助理,共同协助班主任管理班集。第二学期,藏族学生有了第一学期的能力锻炼后,汉族学生与藏族学生公平竞争,自我推荐,民主选举优秀班干部。然后在班主任与班干部的共同研究下制定班级制度,如:《汉藏混合班奖惩制度》、《汉藏混合班学习管理制度》、《汉藏混合班生活管理制度》、《汉藏混合班言行思德管理制度》《汉藏混合班班干部奖惩制度》等。每个制度始终在公平公正与惩罚一致的原则下进行,实行加减分制,每周一小结,每学期一总结,最后评优奖励,并以此作为期末测评与毕业评优的依据。在管理中,要求每个管理班干部在管理学生日常生活过程中,务必要像家里的亲人对待亲人、管理亲人一样,事必躬亲,面面俱到,处处关注,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环节和思想苗头。班主任与班干部共同对同学们的学习、生活、日常活动、言行举止,进行全程管理。随时进行教育、随时给予指导、随时提供帮助,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错误。最终做到制度完善,执行得当,为学生创造良好学习环境“搭架子”。

3.“开窗子”

以往内地西藏班(校)出于安全的考虑,一般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学生基本都在本民族圈子里学习、生活,缺少与其他民族学生的交流,加之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孤独感、想家、紧张、忧郁、焦虑、不安情绪。使学生成为一个相对封闭的个体。对学校外界社会、文化了解与认知不适应。无形中窄化了学生视野和文化认知范围。因此,可以针对汉藏混和班的学习“开窗子”。在保障学生人身安全的前提下,采取开放办学,让学生了解、认识他们的生活与文化环境,促进西藏学生与其他民族学生的交往、交流与了解。如:可以与西藏地区高校建立友好关系,校与校之间教师和学生进行互访。每年派一位班主任带队,护送毕业生回藏,进行家访;并去西藏高校参观学习,就办学等方面进行交流。视对方学校需要,接纳老师或学校来校参观学习。双方学校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手拉手、心连心”交流活动。内地汉藏混和班开展多元文化教育,促进学生的跨文化交往;营造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班级环境;不仅如此,还鼓励、支持汉藏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快乐学习,自主学习,如:运动会、文娱晚会、文学社等,树立较强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使他们在适应各自民族自然、人文环境基础上,以理解、开放的态度,具备多元文化素养和正确的价值取向。这样,不仅提升了学生们学习期间的文化适应能力,而且加强了汉藏同学间的深厚友谊。

(二)“适地适宜”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汉藏学生相互促进。

1.“多元化”的课外交流

本土传统文化不仅是当地文化的真实写照,还是当地生产劳动、风俗习惯、审美情趣的集中体现,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地域特色。汉藏混和班作为传播弘扬本土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运用“多元化”的课外交流,把汉藏本土传统文化引入高校课堂。在内地与西藏高校“手拉手、心连心”交流活动,把传统课形式转化为实地考察形式,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学习、交流空间。在汉藏混和班,选择优秀“结对子”的同学,在暑假互访对方的家乡,对当地本土文化进行采风、记录、搜集、交流。通过采风、调研、参观,回来后,教师带领学生们对资料进行一一整理。校方还特意邀请岳阳文化馆、花鼓戏团的艺人、演员到学校做“湖湘民族民间文化讲座”。还利用文化部门、专门的地方戏剧团体资源,请他们到学院做精彩的花鼓戏表演。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同学们更加深入的学习汉藏各地的传统文化和内涵,更好的传承民族文化精神,提高多元化文化素养。

2.“开放化”的课堂形式

新课程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使学生轻松、快乐的学习。[4]“开放化”的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友好相处的课堂,交互学习或合作学习则是实现“开放化”学习的有效途径。如:在汉藏混合班的语文课程《我爱我的家乡》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1)你的家乡在哪里?(2)你爱你的家乡吗?为什么?同学们分组讨论并积极发言。之后,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介绍汉、藏族各地的文化。老师PPT丰富的内容,多姿多彩的画面,深情并茂的民间音乐,图文并茂的文化整合。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学习,从中体会生活的幸福。接着教师布置任务:(1)请汉藏学生分别用表演形式表现各自家乡的风貌。(2)表演展示的形式不局限,可以是唱歌、朗诵、舞蹈、游戏等。(3)要求藏族同学分两组,汉族同学分两组,各组分别创编。学生们欢呼雀跃的开始讨论、创编、表演。有的小组表演地方小戏剧;有的表演民族传统歌舞;有的表演地方儿童歌谣。课堂气氛融洽、轻松、自然。学生智慧、个性、心情得到发散。虽然从某种程度来看,学生表演不是非常专业,甚至滑稽可笑,但学生们都胜利完成任务。这样的课堂,教师本着“感受体验”“培养兴趣”“愉悦身心”“传播文化”的基本要求进行教学,通过“开放式”学习,汉藏学生反应迅速,思维敏捷,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不断激发学生积极向上,不甘落后的竞争意识,体验到了成功、喜悦与满足。

3.“问题化”的课堂方法

阿博拉汉姆批判教育学中提到:教育就像是发生在师生之间的对话,大家共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5]对于藏族学生来说,传统的教学中,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与练习,致使他们的观察能力、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较差,所以我们提倡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运用问题化方法实践,围绕提问题、讲问题、解问题的方式开展教学。如:在数学课前,教师会把所有下节课要讲的习题发给同学们,给学生们足够的时间提前预习。以汉藏“结对子”为小组,共同学习、探讨。汉藏“结对子”同学共同审题、读题,拟定解题计划、执行解题计划、最终达到目标并进行反思,“结对子”同学在问题的启发下积极主动地学习,他们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然后在数学课上,教师组织同学分组讲题,藏族学生讲题,可以先尝试讲一个阶段的,慢慢讲第二阶段的甚至第三阶段,第四阶段。也可以汉藏“结对子”学生讲解不同阶段的,分工合作,尽可能让同学们都得到练习,都能展示。虽然刚开始学生做起来有困难,但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汉藏混合班的数学学习状况有了很大好转,解题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通过“问题化”的课堂方法,更多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生学习自信心!

4.“激励化”的课堂手段

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就如“润滑剂”“发动机”,尤其对待汉藏混合班这样的特殊群体要有特殊的调剂。在教学中我们遇到过这样的情景,面对老师的提问,学生回应的是“冷场”,尤其是藏族学生,把头低得很低,生怕叫到自己回答。遇到这种问题,我们要打破僵局。“激励化”教学,教师要用“推销员”的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如:课堂中藏族学生遇到困难时,要鼓励其他同学伸出援助之手“大家都帮帮她吧!”在课堂中点滴成功之处,教师要给予热情的肯定“你很棒!”“大家给他鼓个掌吧!”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表现不足时,教师应以婉转、鼓励的语气为学生指出来,“没关系,再仔细想想。”“老师理解你们,错了没关系,我们再来!”对于学生们对知识点有争议时,教师以裁判员的角色给以明确的公正的答复。“激励化”的课堂手段,使学生慢慢从中获得鼓励,学生逐渐由拘谨变得大方,课堂气氛有冷清变为活跃。教师引导得法,学生方能“渐入佳境”。

内地西藏班作为培养西藏少数民族人才的摇篮,应当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汉藏混合教育教学即是一次有效的尝试。在日常教学中,把教育、管理结合起来,创新藏汉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拓展传统文化教学活动内容。汉藏混合教育教学极大地丰富了民族教育文化内涵,使内地西藏人才培养教育实践不断完善,促进了新常态下汉藏文化融合的内地西藏人才培养质量。

[1]蒋乃平.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教学参考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王珍.多元化办学,为西藏培养更多合格人才[N].中国民族报.2015-09-10.

[3]崔东.用心用情做好新疆西藏内地学生的教育培养工作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积极贡献力量[N].人民日报.2014-09-16.

[4]陈梅.开放的音乐课堂[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

[5]晓琴.运用批判教育学看课堂教学的转变[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一般资助课题“藏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内地西藏班(校)教育机制研究”(编号:XJK014BJD017)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前教育系

责任编辑:吝建平

猜你喜欢
汉藏结对子藏族
温暖的传递
占豫虹
The Light Inside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藏族度量衡起源探讨
“小抄”变形记
指导青年教师教好课、带好班的做法与体会
汉藏姐妹一家亲
中职学校能工巧匠进校园计划项目的实践与思考
古代汉藏文化交流研究成果(1979-2011)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