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患者的围手术期院内感染管理

2017-01-11 10:50张玉娟郑蓉吴林燕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锐器梅毒医务人员

张玉娟 郑蓉 吴林燕

梅毒患者的围手术期院内感染管理

张玉娟 郑蓉 吴林燕

目的加强对梅毒患者的围手术期院内感染管理,以控制医源性感染的发生。方法分析 110 例梅毒患者的围手术期院内感染管理方法,从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围手术期消毒隔离等方面做综合阐述。结果通过严格的围手术期院内感染管理,强化细节管理理念,至今尚未发生过梅毒相关的职业暴露和院内感染,患者满意率高。结论在梅毒患者的围手术期,严格的院内感染管理,强化细节管理理念是预防院内感染的重要保障。

梅毒 围手术期 院内感染 管理

梅毒是由苍白(梅毒)螺旋体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染所致的慢性传染病,也可通过输血或破损的皮肤黏膜间接触传染,是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其严重的性病之一。近年来全球梅毒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感染者是人群中非常重要的传染源[1]。手术患者中梅毒感染者,由于其疾病的特殊性,不仅给护理工作带来了新的难题,也明显增加了院内交叉感染的机会,同时增加了护理人员的职业危险性[2]。本院自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术前常规筛查的梅毒血清试验中,共发现110例患者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和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均为阳性,经过精心的围手术期院内感染管理,110例患者均成功实施手术,住院期间未出现相关院内感染。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自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梅毒患者110例,男67例,女33例;年龄19~58岁,平均年龄32.6岁;其中肛管周围脓肿44例,肛周尖锐湿疣切除术29例,剖宫产术20例,四肢骨折12例,阑尾切除术3例,肛瘘根治术2例。

1.2 术前检验筛查 梅毒螺旋体可以侵犯几乎全身各个器官,产生多种多样的症状和体征,又可以呈潜伏状态,无临床症状和体征,仅能通过血清学检查发现,容易被忽视、漏诊,故应加强梅毒筛查与防范。梅毒螺旋体抗体(TPHA)的检测是诊断梅毒的重要依据之一,故做好术前检验筛查才能发现病情,做好隔离和治疗[3]。对患者进行相关检测,不仅能发现传染源,也是确定患者是否为院内感染的重要依据,在出现纠纷的时候,也能够作为明确纠纷的重要保障。

1.3 加强医护人员教育与管理 医务人员只有在掌握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知识和技能后才能将医院的感染管理工作变为自觉行动。加强医护人员教育,目的是使全体医务人员掌握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基础知识和技能,将医院感染控制意识贯穿于全部诊疗活动中以确保医疗安全[4]。定期对医务工作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和职业防护知识的教育培训,不断强化各层次工作人员的预防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尤其是对新上岗人员和保洁工人的教育尤为重要。要针对保洁工人年龄偏高、文化程度低、流动性大等特点进行重点培训,不仅是为了确保医疗安全避免院内交叉感染,也是避免职业暴露保护工作人员的重要保障。

1.4 心理准备 手术相关的医务人员,尤其是新上岗人员、初次或较少接触梅毒相关的手术人员、保洁员等,可能存在一定的紧张及畏惧心理,帮助其术前调整心理情绪,放松心情,以避免术中因过度紧张出现的一些操作失误而增加院内交叉感染机会。

有的患者本因梅毒心理压力大,不仅在生理上痛苦不堪,加重了心理的恐惧、焦虑、忧抑、悲观绝望等负面情绪。故要重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并取得患者信任,保护患者隐私,尊重患者,通过礼貌、诚恳、耐心,友好的言语以及微笑的表情反复与其沟通。同时与家属耐心沟通并进行积极的宣教[5]。

1.5 术前准备 手术物品应尽量准备齐全,以减少术中与室外的接触频率,故保持手术所需的物品充分供应是降低手术感染的必要条件。室内、室外各备一名巡回护士。手术间门口标上隔离标志,谢绝参观,减少梅毒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机会。手术所需敷料等应尽量选用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专门准备此次手术的锐器盒,避免与其他锐器盒相混淆。医务人员防护物品包括一次性防护口罩、鞋套、手套等。

手术人员应仔细检查双手、双臂等有无皮肤破损,如有皮肤破损或感染应该避免参加手术,如有特殊情况必须参加手术时,应仔细将伤口消毒处理后用防水胶布保护。

1.6 术中护理 挑选工作娴熟的手术护士。手术中,器械护士应根据手术步骤按顺序摆放好器械,要做到集中精力,动作敏捷,严格遵守各种器械尤其是锐器(如刀、针、剪)的传递规范方法,亦可使用弯盘传递,传递时护士应出声报告提醒,所有术者均应紧盯锐器来操作,用后及时收回器械台上备用,确保每个医务人员的安全。巡回护士做到认真观察患者的生命特征,保持各种管道的畅通,并与器械护士共同做好器械及敷料的清点工作,把废用的锐器及时放入已准备的锐器盒内。术中应避免将血纱布丢在地面上,清点时放在防水单上清点,以避免污染更多的物品。

任何人员不能任意出入手术间,做到内外巡回分开,谢绝参观及实习。手术室工作人员均穿隔离衣裤,戴手套、防护口罩和脚套,以防意外血液接触。操作中发现手套破损,口罩、帽子及手术衣被污染浸湿时均应立即更换。如污血不慎溅落至眼睛或皮肤,应立即用流水冲洗。若不慎刺伤,立即脱掉手套,挤出局部血液,彻底冲洗伤口后使用碘伏消毒,更换无菌手套,术后填写报告伤情于疾病感染监控部门备案,建立跟踪卡,定期抽血检查,并发放药物预防感染。减少锐器损伤是职业预防的主要途径,针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容易导致针刺伤的主要原因,规定尽量采用安全静脉留置针进行外周静脉穿刺留置,以减少反复穿刺导致护理人员的针刺伤。操作中力求动作轻柔,操作准确,减少人为的医源性损伤。选择Y型留置针,减少肝素帽套管引起的血液溢出。注射器针头向下置入装有消毒液的锐器收纳盒内,严禁徒手套针帽等。专人送检标本,送检人员经过职业防护培训。盛放送检标本容器应有特殊标记,必须坚固,以防渗漏。采用电脑系统录入电子送检单,减少人为的传染环节。

1.7 术后终末处置 终末消毒是防止梅毒扩散的关键,严格执行卫生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4],并做好清洗人员的防护,包括戴口罩、手套、护目镜或防护面罩、防水围裙、隔离衣等。清洗后予终末消毒处理。将金属器械钳关节打开,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液浸泡消毒30min,然后流水冲净,打包送高压蒸气灭菌;医疗废物包括一次性医疗用品用双层黄色塑料袋包装封扎后送焚烧;手术间内的设施、物品表面、地面、墙面及天花板全部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液擦拭,擦拭时遵循相对清洁→污染轻→污染重的原则。

2 结果

通过严格的围手术期院内感染管理,强化细节管理理念,至今尚未发生过梅毒相关的职业暴露和院内感染,患者满意率高。

3 讨论

广义上,医院感染的对象包括住院患者、医院工作人员、门急诊就诊患者、患者家属和探视者等,这些人在医院的区域里获得感染性疾病均可以称为医院感染[6]。随着医学的发展,医疗活动中侵入性操作增多,在诊治疾病的同时损伤了机体的防御屏障,容易把外界的微生物导入体内,使病原体容易侵入机体。

近年来梅毒在我国增长迅速,已成为报告病例数最多的性病之一。梅毒是人类独有的疾病,显性和隐性梅毒患者均是传染源,感染梅毒患者的皮损及其分泌物、血液中均含有较多的梅毒螺旋体[7]。对可疑患者均应进行预防检查,做梅毒血清试验,做好术前检验筛查才能发现病情,做好隔离和治疗。对检测出梅毒阳性的手术患者更应该提高防范意识。

梅毒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院内感染管理首先要加强医护人员教育与管理,医务人员也只有在掌握了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和技能后才能将医院的感染管理工作做的更好。由于手术室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手术室护士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只有具备了高度的职业自我防护和医院感染安全意识,良好的素质及精神状态,才能将院内感染管理的危害降至最低。医务人员在临床工作中,更多的是面对潜在传染源,为了在日常工作中最大限度地双向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安全,避免梅毒暴露与污染,故推荐实行“普遍性防护原则”,我国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规定,患者的血液、体液无论是否具有传染性,都应充分利用各种屏障防护设备,以减少职业暴露危险。不管患者是不是“梅毒”,都一律当成梅毒加以防护[8]。全体医务人员时刻要有标准预防的概念,在日常工作中做到合理处置锐器,对所有器具进行严格消毒,使用防护设施避免直接血液体液接触等。制度越健全,护理管理越有序,按照各级护理技术人员工作职责要求每个人[9]。

通过对以上梅毒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院内感染管理,作者认识到细节决定成败,要强化细节管理理念。通过加强手术室无菌观念、严格护理操作,维护手术室环境等优质护理服务措施,认真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的正确处理,以及职业暴露后的正确处置,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和掌握消毒隔离的防护措施,减少直接及间接接触,才能防止梅毒的扩散。通过加强对梅毒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院内感染管理,至今本科尚未发生过梅毒相关的职业暴露和院内感染。

参考文献

[1] Cameron CE, Lukehart SA. Current status of syphilis vaccine development: need, challenges, prospects. Vaccine, 2014, 32(14): 1602-1609.

[2] Samaranayake L,Scully C.Needlestick and occupational exposure to infections: a compendium of current guidelines.Br Dent J,2013, 215(4):163-166.

[3] 梁国钧.医疗机构梅毒的筛查和转介.中国艾滋病性病,2015,21(8):731-733

[4] 李有敏.梅毒孕产妇35例院内感染控制.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0):118-119.

[5] 胡卓卓,廖小萍,谢娟,等.医护沟通对减少手术室患者术前紧张度及控制感染的效果.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11):1549-1551.

[6] Sun B.Nosocomial infection in China: Management status and solutions.Am J Infect Control,2016,44(7):851-852.

[7] Hsiao C,Hsieh S,Maranda EL,et al.Syphilis,a Disfiguring Disease. JAMA Dermatol,2016,152(4):404.

[8] 王琪,石玉芬,詹发杰,等.手术相关梅毒职业暴露的预防处理.中国伤残医学,2014,22(4):276-276.

[9] 曾庆芸.医院手术室感染源强化消毒隔离管理体会.中国实用医刊,2014,41(22):102-104.

Objective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perioperative hospital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syphilis in order to control the incidence of iatrogenic infection.MethodsManagement methods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in 11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syphilis were analyzed during perioperative,and comprehensive elaboration were conducted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psychological nursing,health education,perioperative disinfection isolation,etc.ResultsThrough strict perioperative nosocomial infection management,strengthening the concept of detail management,our department didn’t have syphilis related occupational exposure and nosocomial infection,patients satisfaction rate was high.Conclusions During perioperative period with syphilis,strict management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and the concept of detail management are the important guarantee of prevent nosocomial infection.

Syphilis Perioperative period Hospital infection Management

310023 杭州市西溪医院

猜你喜欢
锐器梅毒医务人员
强化实训室管理及多元化职业防护教育对降低实习护生锐器伤发生率的效果观察
如何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
隐性梅毒更危险
医务人员如何预防针刺伤
一种可视限高安全锐器盒的设计
妊娠合并梅毒该怎么办
常常听到的梅毒,你真的了解吗?
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
切实关爱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
锐器盒使用现状、存在问题及改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