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2017-02-15 07:23李玉华朱正林贾宁宁
武警医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支原体阳性率抗体

李玉华,朱正林,贾宁宁

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李玉华1,朱正林2,贾宁宁3

目的 探讨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阳性率与性别、季节、年龄和年度的关系,了解患儿感染肺炎支原体的流行趋势,为临床提供预防和治疗的依据。方法 对2013-01至2015-12武警广东总队医院3011例血清样本MP-IgM抗体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男性患儿MP-IgM阳性率为19.53%,女性患儿MP-IgM阳性率为26.76%,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P-IgM阳性率在不同年龄段和季节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3~<6岁、第一季度高发;2013、2014、2015年MP-IgM阳性率分别为32.99%、20.20%、1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存在性别、年龄、季节和年度流行差异,第一季度、3~6岁女性患儿为高发,应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检测与防治。

肺炎支原体;抗体;酶联免疫法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为人类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是引起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1]。近年来,MP感染已成为儿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病率明显增加,严重危害儿童健康[2,3]。为了解儿童MP感染状况及流行特点,本研究通过对2013-01至2015-12武警广东总队医院儿科拟诊为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MP-IgM抗体检测,并分析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阳性率与性别、季节、年龄和年度的关系,以了解患儿感染肺炎支原体的流行趋势,为临床提供预防和治疗的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儿科就诊的患儿共3011例,均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其中男1961例,女1050例,平均(4.8±3.6)岁。将患儿按年龄分为婴儿期(<1岁)、幼儿期(1~<3岁)、学龄前期(3~<6岁)、学龄期(6~12岁)4个阶段组。

1.2 方法 所有患儿于来院当天或第2天早晨空腹抽取静脉血2~3 ml,分离血清,采用美国宙斯公司生产的MP-IgM抗体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法)进行检测,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程序进行,并设有阳性对照、阴性对照及质控孔,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详细记录检测结果。

1.3 观察指标 分别记录在2013、2014、2015年度间;男、女性别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季度组和<1岁、1~<3岁、3~<6岁、≥6岁年龄组中呼吸道感染患儿MP-IgM抗体检测结果。

1.4 统计学处理 利用Excel 2007进行数据筛选、整理、分类和制作图表,并将检测结果为弱阳性排除,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百分率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按性别分类MP-IgM检测结果 男性患儿MP-IgM阳性率为19.53%,女性患儿MP-IgM阳性率为26.76%,二者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339,P<0.01,表1)。

表1 不同性别患儿的MP-IgM检测结果 (n;%)

注:与男性别组比较,①P<0.05

2.2 按年龄分组MP-IgM检测结果 不同年龄组肺炎支原体感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833,P<0.01)。其中3~<6岁儿童阳性率与<1岁、1~<3岁儿童阳性率比较明显增高(P<0.01)、≥6岁儿童阳性率与<1岁、1~<3岁儿童阳性率比较相对增高(P<0.05,表2)。

表2 不同年龄段患儿的MP-IgM检测结果 (n;%)

注:与<1岁年龄组、1~<3岁年龄组比较,①P<0.01;②P<0.05

2.3 按季度不同分组MP-IgM检测结果 不同季度肺炎支原体感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26,P<0.01),第一季度与第二、三季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四季度与第二、三季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2.4 按年份不同分组MP-IgM检测结果 2013年至2015年期间MP-IgM阳性率分别为32.99%、20.20%、11.21%,经比较,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2.178,P<0.01,表4)。

表3 不同季节患儿的MP-IgM检测结果 (n;%)

注:与第二、三季度组比较,①P<0.01; ②P<0.05

表4 各年度患儿的MP-IgM检测结果 (n;%)

注:与2015年度组比较,①P<0.01,②P<0.05

3 讨 论

肺炎支原体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微小非活性生长的微生物,是人类支原体肺炎的病原体,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潜伏期为2~3周,起病缓慢。人类感染MP后,IgM抗体在1周后产生,3~4周达到高峰,可持续存在3~6个月。已有临床资料表明,当患者出现典型症状时,MP-IgM已达到较高水平[4]。同时,《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5]指出,单次测定MP-IgM阳性可作为诊断MP近期感染的指标。因此,MP-IgM可作为MP感染急性期的诊断指标。

3.1 感染性别 本研究结果显示,MP-IgM检测阳性率在不同性别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χ2=22.339,P<0.01),表现为女性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与国内报道相符[6],这可能与机体免疫功能有关,女性患儿在MP感染后更易产生抗体而被检测到,其具体机制需进一步研究。

3.2 感染季节 MP感染全年均有发生,根椐本调查连续统计2013、2014、2015年3年间的数据结果显示,第一季度、第四季度阳性率明显高于第二季度、第三季度,且以第一季度(1~3月份)阳性率最高,与广州地区黄海樱等[7,8]报道一致。这可能由于天气寒冷,儿童外出减少,室内活动较多,增加MP感染的机会。同时,春季天气温度起伏较大,且3月份由于昼夜温差较大,天气潮湿,各种病原体滋生流行,感染呼吸道疾病概率增加。

3.3 感染年龄 本研究显示,3岁以下患儿感染相对较低,原因可能是婴幼儿与人群接触范围小,感染机会少有关,3岁之后患儿感染肺炎支原体明显增高,以3~<6岁的患儿阳性率最高。这可能由于患儿机体的免疫机制尚未完善,又常在幼儿园等人群密集的地方生活,增加了互相传染的机会,但随着年龄增大,抵抗力增强,感染率又呈降低趋势。因此,对于学龄前的患儿,要密切关注,对出现经久不愈的难治性咳嗽或者反复低热,应综合考虑是否MP感染。

3.4 感染年度 本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MP阳性率高达32.99%,接下来两年有逐渐下降趋势,可能由于大众在经历了MP感染高峰后对MP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能够早期预防,尽快治疗。据研究表明,MP每3~7年出现地区周期性流行,且手足口病、乙型流感等病毒有大小年之分[9,10],肺炎支原体是否也会存在,待后期再连续统计几年数据进一步总结探讨。

综上所述,年幼儿童呼吸道感染中MP感染占有重要地位,前期感染后症状不典型,早期诊断比较困难,临床医师在诊治儿童呼吸道MP感染时,应充分了解肺炎支原体的感染流行特点,及时行实验室检测,明确诊断、合理用药、早期治疗。本次研究不足之处是在基于MP-IgM抗体阳性结果进行探讨,未结合MP-Ab抗体滴度一并分析,为综合评估肺炎支原体的感染程度,建议在临床中MP-IgM抗体与MP-Ab抗体一起检测,更加能够明确指导临床用药。

[1] 曾 敏,胡金刚.小儿支原体肺炎95例[J].武警医学,2012,23(6):521-522.

[2] 朱清义,徐 静,刘敬东.青岛市小儿肺炎支原体流行病学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3):248-250.

[3] 谷 丽,杨 蓉,陆凤凤.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性肺炎临床效果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16(4):440-441.

[4] Cimolai N,Cheong A C.An assessment of a new diagnostic indirect enzyme immunoassay foe the detection of anti mycoplasma peneumoniae IgM[J]. Am J Clin Panthod,1996,105(2): 205-209.

[5]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5,30(17):1304-1308.

[6] 李明芬,韦 巍,黄永升,等.南宁市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检测分析[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4,36(3):442-444.

[7] 黄海樱,陈 波,周 强.广州地区肺炎支原体感染儿童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4,22(1):83-84.

[8] 崔京涛,吴叶丽,李 倩,等.肺炎支原体感染者血清流行病学分析及其抗菌药物疗效评价[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1,23(9):820-823.

[9] Polkowska A,Harjunp A,Toikkanen S,etal.Increased incidence of Mycoplasma pneumoniae infection in Finland,2010-2011[J].Euro Surveill,2012,17(5): 20072.[10] Jaeobs E.Mycoplasma pneumoniae:now in the focus of clinicians and epidemiologists[J].Euro Surveill,2012,17(6): 20084.

(2016-09-18收稿 2016-10-14修回)

(责任编辑 郭 青)

Analysis of mycoplasma pneumoniae IgM antibody in children with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LI Yuhua1,ZHU Zhenglin2,and JIA Ningning3.

1.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2.Medical Department, Guangdong Provincial Corps Hospital of 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Force, Guangzhou 510507,China;3.NO.1 Department of Beijing Municipal Corps of 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Force, Beijing 100026,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ositive rate of mycoplasma pneumonia with gender, age, the season and year in children with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prevention and clinical treatment.Methods 3011 serum samples detected with MP-IgM antibody between 2013 and 2015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ositive rate of MP-IgM antibody and gender, age, the season and year was studied.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 of MP-IgM antibody was 19.53% among male children, and 26.76% among female children. The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1). The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ositive rate of MP-IgM antibody between different age groups and season groups(P<0.05). The 3~<6 years group and the first season group had the highest positive rates. The positive rate of MP-IgM antibody in 2013, 2014 and 2015 was 32.99%,20.20%,and 11.21% respectively, and the difference was of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1).Conclusions Mycoplasma pneumonia infection is related to gender,age,seasons and years. In the first season,female children aged three to six should be taken good care of.

mycoplasma pneumoniae;antibody;ELISA

李玉华,本科学历,主管技师。

510507 广州,武警广东总队医院:1.检验科,2.医务处;3.100012,武警北京总队一师门诊部

朱正林,E-mail:zhengling8710@sina.com

R563.1

猜你喜欢
支原体阳性率抗体
抗核抗体谱IgG 检测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应用分析
单克隆抗体在新型冠状病毒和其他人冠状病毒中的研究进展
藏羊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治疗
猪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防治
鸡败血支原体的流行特点、鉴别诊断及防治
反复发烧、咳嗽,都是肺炎支原体惹的祸
不同类型标本不同时间微生物检验结果阳性率分析
抗HPV18 E6多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肌电图在肘管综合征中的诊断阳性率与鉴别诊断
Galectin-7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