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游戏:促进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2017-02-24 21:36江苏省海安县城东镇西场幼儿园金玲林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17年9期
关键词:块钱积木客人

江苏省海安县城东镇西场幼儿园 金玲林

自主游戏:促进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江苏省海安县城东镇西场幼儿园 金玲林

自主游戏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自行选择游戏内容,并以自己的方式进行的游戏活动。自主游戏中,幼儿通过与材料和同伴之间的互动,可以分享自己在游戏中的经验、想法、体会、心情,从而提高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

怎样通过自主游戏来促进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尝试。

一、展开想象,角色扮演,提高社会认识。

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各种不同角色,以模仿和想象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情境,是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进行的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活动。游戏的主题、角色、情节、使用的材料均与社会生活有关,所以在角色游戏中能够很好地发展幼儿的社会性,提高幼儿的社会认知。

1.情景化中的认识

在角色游戏“风味烧烤”中,老师创设了逼真的游戏情境,准备了烤串、烤具、调料、服装;电子收银、二维码付款;烧烤区、就餐区。游戏前,孩子要进行分组讨论,采用自主选择的方式进行分组,愿意烤食物的、愿意做服务员的、愿意收银的、愿意做客人的。进入游戏区后,他们按自己感兴趣的角色各就各位。售货员们忙着给客人介绍自己的串串;客人兴奋地从银行自动取款机取钱,跟售货员讨价还价,买好串,付好款,服务人员送进烧烤区;烧烤的人员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烧、烤、撒调料、刷酱;服务人员把烤好的串串送至餐桌,客人们美美地享受丰盛的食物,交流着自己喜欢吃的串串;服务员待客人吃好后,忙着整理好餐桌,迎接下一位客人。“你好、欢迎、谢谢”这些礼貌的词语在游戏活动中渐渐运用的熟练起来。

2.趣味性中的交流

同样是在“风味烧烤”游戏中,顾客与售货员开始讨价还价:

顾客:“螃蟹多少钱啊?”

售货员:“5块钱。”

顾客:“太贵了,2块钱。”

售货员:“不卖不卖,就5块钱。”

顾客:“太贵了吧,我不买了。”说完就去看其它烤串了。

售货员:“好吧,你拿去,给我2块钱!”

孩子们在快乐的游戏中,对食物有了很多的认识,在与同伴的接触中,根据自己的经验对食物进行了分类加工,忙得不亦乐乎。同时在轻松、自由、愉快的互动氛围中,孩子们自主交流,不知不觉地有商有量达成一致。整个过程中,他们的行为是积极主动地,没有任何约束的,仅凭自己的经验在解决问题——在快乐中提高了社会认知,获得了成长。

二、相互合作,快乐游戏,增强社会意识。

1.合作中一起进步

在游戏中,幼儿之间不可避免的会因为某种需要与同伴交往,他们会想方设法地通过语言表达、行为动作来达到自己的愿望。那么在游戏的创设中,就要给孩子们提供合作的机会,鼓励他们之间相互讨论、协商,学会听取别人的意见,从而在合作中学习如何交往。

在大班体育游戏“两人运球”中,需要幼儿自由结组,找到愿意与自己合作的伙伴。两个人用身体某一部位夹住球的同时运球,在球不掉的情况下,先到达终点的那组就算胜利。这个游戏需要孩子的相互协调、默契配合才能取得胜利。游戏开始时,孩子们都特别积极,在出发号令发出以后,都争先跑起来,随着那个夹在两个人中间的球一次次落下……于是,相互抱怨起来:

“你跑得太快了!”

“你跑得嫌慢!”

“你能不能跑快点啊?!”一个个急红了脸。

我赶紧来了一个中场休息:

“看来,今天大家的战术没有布置好啊!我们怎么样才能合作成功呢?”孩子们听了之后,一个个直点头:“是的,是的,我们赶紧来想想。”他们开始两两秘密讨论起来。最后,有的小组换了夹球部位,有的小组喊起了“一二一二”的口号,有的蹲下来走,有的小步小步地走……游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2.体验中体验成功

在科学游戏“纸儿力气大”中,孩子们要通过折一折、放一放,探索哪一种纸的折法、哪一种放法能让一张纸承受更多的积木。刚刚开始,孩子们折法比较单一,只能在纸上放1~2块积木,多的3块,还很容易倒——尝试遇到了瓶颈——我及时抛出问题:“这两种折法一样,为什么放的积木一个多一个少呢?”“这两种积木放的方法一样,为什么有一个放得多,有一个放得少呢?”孩子们立即讨论开了:

“这次,我们试试多折几下”

“我们把纸变矮一点,应该可以更有力气吧?”

“我们可以试试这个方法。”

“我们放得时候小心一点,不能动,就不会倒了。”孩子们热烈讨论,用不同的方法尝试,不断地挑战到更大的数字,最多的放上了四十几块积木。孩子们为了取得胜利,为了挑战成功,积极动脑,相互交流、探索找到合作的最佳方法,体验到了合作的愉快、成功的幸福。

三、正面引导,及时鼓励,养成良好品质。

游戏中,总会遇到失败、挫折等困难,也总是伴随着兴奋、懈怠等各种情绪,我们要根据孩子的表现,机智地引导教育,增强孩子的信心,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态。

比如在亲子游戏“袋鼠跳”中,孩子要和家长一起跳着绕过各种障碍,先到达目的地的那组获得奖励。孩子们都想赢,一个个使劲往前跳,由于配合不默契,两个人你跳他不跳,不在同一节奏上,导致家长孩子互相抱怨不配合。我及时上前,引导他们看看跳得快的那些组是怎跳的,鼓励他们不要着急,“一二”的口号喊起来,两个人同时跳,渐渐地,他们逐渐适应了这种方法,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又高涨起来。

总之,游戏不仅能给孩子带来快乐、愉悦的身心感受,还能有效地促进和提高幼儿的社会认知、交往能力和战胜困难的信心。任何教育都离不开幼儿的自主性,让我们做一个智慧的教育者,给孩子创设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探索、思考与创新,获得满足感,健康快乐地成长!

猜你喜欢
块钱积木客人
8块钱还在
小客人
这块积木能给我吗
星钻积木
做一个好客人
“1块钱的困惑”
被蛇咬的客人
不常见的客人
有趣的积木
玩积木